第183章 馬兒為什麼要奔跑(5k)
六鎮,沃野鎮。
一名中年人身穿麻布衣服,手裡拄著一根木杖,正在鎮城附近的一戶牧民的帳篷中做客。
「真王,我的馬真的沒救了嗎?」
老牧民衣衫襤褸,他請這名麻布中年人來帳篷,就是為了醫治他僅剩的一匹馬。
「真王」搖頭說道:「馬腳已經受傷了,這樣的傷勢已經不是人力可以救治的了。」
老牧民垂下頭說道:「前年白災,我死了一半的畜群和兩個兒子。」
「去年柔然人入侵,我死了另外一個兒子和剩餘的畜群。」
「僅剩的這匹馬也要離我而去了嗎?」
「真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一名武士打扮的追隨者走進帳篷,對著中年人說道:
「真王,我們要走了,鎮將的走狗聞到味道追來了。」
「真王」淡定的站起來,向老者道別。
老者的淚腺早就已經流幹了,他看向「真王」,絕望的問道:
「真王,您說的黃天之世,真的會到來嗎?」
「真王」篤定的說道:「黃天之世,婆娑淨土,光明萬世之所,長生天上的牧場,無上天國,無論『祂』到底叫什麼,總有一天會到來,但且忍耐一些吧。」
老者跪伏在地上,目送「真王」和護送他的武士離開,最後咬牙掏出一把尖刀來到馬廄。
撫摸著這匹白馬的鬃毛,老者喃喃說道:「老夥計,等到了地下,我讓你騎。」
說完這些,老者一刀扎進了馬的心臟,熱滾的馬血將他淋成一個血人,老者反手將匕首扎進自己的心窩,倒在了這匹馬的身邊。
「真王」離開了牧場,他回頭看到零星的騎手衝進牧場。
護衛武士連忙說道:「真王,現在還不安全,我們快些走吧。」
「真王」反而勒住韁繩說到:「前面就是諸部交易的黑市,我們走得太急反而遭人懷疑,孔雀,我們已經安全了。」
名為孔雀的武士還是有些緊張,但是「真王」的判斷從沒有錯過,他總算是稍微鬆弛了一些。
兩人放慢了馬步,在牧場之中踱步著,「真王」突然說道:「馬兒為什麼要奔跑?」
孔雀脫口回道:「馬兒天生就是要奔跑啊。」
「真王」反問道:「剛剛治療的那匹馬,明明蹄葉已經受傷,繼續奔跑只會造成更大的痛苦,馬兒為什麼要奔跑?」
孔雀從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他沉默了。
「真王」自顧自的說道:「馬兒要奔跑,是因為不能奔跑的馬兒都死了,究竟是馬兒自己想要奔跑,還是人在驅使馬兒奔跑?」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複雜了,孔雀的腦子已經宕機了。
不過他已經習慣這位「真王」總是提出奇奇怪怪的問題了。
「明明只要停下來,就能消除痛苦,得到安寧,但這個世道卻要讓馬兒一直奔跑,最後活活疼死。」
「真王」繼續說道:「還記得我說過,六鎮的問題是什麼嗎?」
孔雀脫口而出道:「那還不是朝廷無道,鎮將豪帥貪鄙,六鎮百姓不得求生嗎?」
這些都是孔雀說慣了的話術,他追隨「真王」行走於沃野鎮附近一個又一個部族,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困難。
無論是漢人、高車人、匈奴人、柔然人、羌人、甚至鮮卑人,在六鎮都會遭遇一樣的苦難,朝廷平等的壓迫所有人。
孔雀見過無數的惡,見過鎮將貪鄙的掠奪,也見過那些豪帥軍主們為了維護自己部族利益的爭鬥。
孔雀見過朝廷的使者是如何與鎮將豪帥勾結,吞沒賑災和慰問糧食的。
也正是如此,孔雀才追隨「真王」,試圖建立一個「真王」口中的理想世界。
就在這個時候,兩人突然見到了兩個隊伍正在前方對峙。
孔雀緊張起來,他手握住腰間的彎刀,將「真王」攔在身後。
但是走近了後,孔雀明白了這是兩個爭奪水源的部落,正在草場邊上械鬥。
「真王」停下來,看著兩邊操持簡陋的武器,爆發出的血腥爭鬥。
一個年輕人被對方用木棍砸下了馬,接著就是馬蹄的踐踏,雙方甚至連利器都沒有,卻要比任何戰爭都要血腥殘酷。
孔雀皺起眉頭,他對著「真王」說道:「真王,需要我去驅散他們嗎?」
「真王」搖頭說道:「不需要,只要這條水源還在,他們的爭鬥就不會停止。」
孔雀仿佛突然想明白了什麼,他說道:「馬兒為什麼奔跑?是生存逼迫馬兒奔跑,就像是生存在逼迫六鎮人爭鬥一樣。」
「世人都說我們六鎮人驍勇好鬥,其實哪裡是天生如此,是不擅長鬥狠的人都已經死了。」
「真王,這就是您要的答案嗎?」
「真王」搖頭,他說道:「我想要建立的世界,是一個馬兒無須奔跑也能活下來的世界。」
但是孔雀卻看到了一個「真王」體系中的漏洞,他指著那群爭鬥的牧民說道:
「真王,可是只要這個世界上有人的存在,馬兒就需要奔跑,即使是小部落之間也會爭鬥。」
「真王」看著天空說道:「這不怪他們。」
「道德是太清天落下來的,最先降在天子身上,這才有天子應天承命的說法。」
「再降到王侯身上,才有貴族之德,貴族之禮。」
「最後降落在公卿身上,才有士的德。」
「等落在黎庶百姓身上的時候,道德已經所剩無幾,而這些爭鬥就是所剩的人性之惡了。」
「所以越是底層,你所能見到的越是爭鬥,越是惡,這不是他們的問題。」
「真王」看著洛陽方向說道:「天子承擔了最多的道德,理應成為天下萬民的表率,但是天子卻不能行善。」
「上不能匡扶道德,則王侯公卿士都不能安居其位,帶領整個世界墮落下去,才有現在的末世。」
「真王」看著天空說道:「天子不能承道德,那就只能推翻天子。等到了那個時候我會用無私的道德來規範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讓部落之間不會因為爭搶水源而打鬥,讓所有人都回到這個體系中應有的位置上。」
「所有人都回歸到自己的位置上,這世界的秩序才能重新確定,濁世才會過去。」
孔雀更聽不懂了,他追隨這位「真王」,只知道他讀過很多書。
漢人的書籍,佛門的經書,道門的道藏,這些自然不必說了。
匈奴人口耳相傳的巫術,鮮卑人的薩滿術,這些「真王」也有所涉獵。
甚至那些沿著絲路傳來的離奇宗教學說,摩尼教的神話,拜火教的傳說,景教和更遙遠的宗教典籍,「真王」也都讀過。
孔雀有時候也不理解,「真王」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讀過這些亂七八糟的書,為什麼他的腦子還不混亂。
讀過這些書後,「真王」總結出一套理論,就是要從他往下建立一個理想世界的理論。
「真王」理想中的世界,聖人王用道德律令統治整個世界。一切都在聖人王的道德裁決下運轉,所有人各安其所。
這是一個沒有爭鬥的世界,物資也平等的分給所有需要的人,沒有饑荒和戰爭的世界。
孔雀其實也不相信真的會建立這樣的世界,但是他也期待著這個世界。
孔雀看向「真王」。
「真王」能夠解決大家的疑問,公正的裁決一切問題。
他的個人道德沒有任何瑕疵,從不會享受任何東西,衣服是破爛的粗衣,唯一的財產就是一把木仗,他代步的馬都是孔雀給他用的。
比起沃野鎮裡貪鄙的鎮將,「真王」是一名真正的「聖人王」。
經過了爭奪水源的爭鬥場,再經過部落交換商品的集市,孔雀才鬆了一口氣,鎮將的爪牙已經追不到這裡了。
「真王,派往各州郡的使者們已經回來了,一些豪帥答應了響應我們,一些沒有答覆,但是沒有人被扭送官府。」
孔雀又說道:「可是真王您不是說那些豪帥不可信嗎?為什麼要聯絡他們?」
「真王」說道:「那些豪帥確實不可信,但是我們可以先依靠他們將世道攪亂,那樣才能讓更多人加入我們。」
「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人對『偽王』心存幻想,偽王才能竊居在王座上,那些州郡的豪帥是可以利用的。」
孔雀連忙點頭,「真王」又說道:
「六鎮的百姓太堅韌了,他們對舊世還有幻想,如今時機還沒到。」
孔雀問道:「那我們要怎麼辦?偽王的爪牙們已經發現我們的存在了,鎮將的追捕越來越快,我們隊伍中也滲透進了他們的奸細,難道就這樣蟄伏不成?」
「真王」搖頭說道:「六鎮時機未到,但是關隴時機到了,多派點人去關隴吧,等到關隴亂起來,六鎮也就能亂起來了。」
孔雀連忙應下來,他對著「真王」說道:「關隴諸州之中,以秦州刺史李彥最是貪鄙,我親自去秦州一趟!」
——
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崔亮看著秦州送來的公文,就算他出身清河崔氏,是當世一等一的名門望族,都要忍不住罵人了。
這又是秦州官員彈劾秦州刺史李彥的公文。
李彥家世顯赫,但是明明出生望族卻貪鄙無比,而且這傢伙是真的紈絝子弟。
崔亮幾乎是和李彥同時入仕的,李彥入仕的時候,起家官是清貴的諫議大夫。
這份工作就是在孝文帝身邊提提意見,規勸一下君王的行為,屬於在皇帝身邊刷刷聲望,只要不犯錯就能很容易升遷的位置,這也是孝文帝對自己親手訂立的甲姓高門的照顧。
可就這麼一份職位,李彥就因為經常醉酒誤事,被吏部以考課不合,降為元士。
後來李彥得到家族長輩求情,終於得到孝文帝的寬恕,被任命為郊廟下大夫,也就是負責祭祀的禮制官員。
當時遷都洛陽未久,各種禮制典章還不健全,李家又請大儒輔助李彥,修訂朝儀典章,逼著李彥在家裡背誦這些典章,最後才被孝文帝評定為稱職。
等孝文帝駕崩之後,就再也不會有人給李彥評定不稱職了,李彥則通過世家子弟的身份屢次升遷,很輕易的就坐到了秦州刺史的位置上。
明明已經身居高位了,李彥的脾氣卻和當時剛做官的時候一樣,任性衝動不知道克制,將下屬當做奴隸來使用,對百姓更是視作雞犬,他在秦州任上犯下了不少荒唐事,引起了秦州上下的反對。
事情鬧到這一步,就不是崔亮這個吏部尚書可以決定的了,他只能帶著彈劾李彥的奏疏,來到了清河王的府上。
崔亮見到清河王,就見到他雙眉緊蹙,額間都出現皺紋了。
崔亮當然知道清河王在憂慮什麼。
李崇的二兒子李神軌原本是太后身邊的侍衛,樣貌英俊身材高大,突然被胡太后看上了,引為入幕之賓。
其實這樣事情已經發生過多次了,但是每一次胡太后都會對新面首很快失去興趣,然後重新「召見」清河王。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這幾日李神軌夜夜都留宿宮廷,而胡太后還給李神軌升了官,讓他看守黃門,掌管禁中出入。
這就讓清河王憂慮起來,胡太后的寵信,就是他能穩穩執掌門下的關鍵。
前些日子,通直郎宋維上書彈劾清河王王府逾制,說他有不忠之心,雖然胡太后沒有追查,還當眾寬慰了清河王,但是也沒有懲罰宋維。
朝廷中那些言官顯然將胡太后的行為看做一個信號,開始不斷的上書彈劾清河王。
為了表達忠心,清河王又將家宅的一半捐給佛寺,但是太后這些日子夜裡都沒有召見清河王入宮。
這種事情崔亮自然也沒辦法幫忙,他只好說起了自己來的事情。
「大王,秦州又彈劾刺史李彥了,要不要將他調出秦州暫避風頭?」
「不行!」
清河王斷然拒絕道:「李彥是甲姓高門的子弟,又豈能因為下屬的彈劾而處理他呢?那豈不是要寒了清貴們的心?」
崔亮也沉默了,他同樣是甲姓高門子弟,他成為這個吏部尚書,本就是甲姓高門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才強行將他推上去的,他實在是無法背叛自己所屬的階層,繼續勸說清河王調任李彥。
崔亮這次勸說無果,也只能返回府上,可又等了幾日,他又接到了來自秦州的公文,也見到了秦州的使者。
這一次,秦州的公文不是彈劾李彥的,而是在不吝嗇讚美了李彥的功勞,將李彥說成了千古少有的能臣。
崔亮疑惑的看著眼前的秦州使者,他詢問道:
「上次上書,秦州上下都彈劾刺史李彥貪鄙,怎麼今日上書又稱李彥賢能了?秦州當吏部是什麼了?」
崔亮有些生氣,他認為這是李彥逼迫秦州這麼做的,這傢伙真的把甲姓高門的臉都丟光了。
可沒想到,這名秦州使者呂伯度卻說道:
「崔天官,上次是州內胥吏調換了報往吏部的公文,李刺史在秦州可是人人稱道的好官啊。」
崔亮自然不相信呂伯度的話,呂伯度又拍拍手,兩名力士搬著一個箱子進來,崔亮打開一看,竟然是滿箱子的金銀珠寶。
崔亮疑惑的看著呂伯度。
只看到呂伯度拜倒在崔亮面前說道:「崔天官,這是我秦州上下籌集的錢,只盼著李刺史能早日升遷啊!」
這下子崔亮終於明白了秦州的打算,他們也明白彈劾李彥是沒希望了,乾脆湊錢賄賂朝中公卿,想要主動給李彥跑官,就是為了讓他能早日離任秦州!
崔亮實在是無法想像,這李彥到底是天怒人怨到什麼地步,能夠讓秦州上下如此。
他思考了一會兒說道:「東西先放在這裡,這事情還需要清河王點頭。」
呂伯度連忙說道:「多謝崔天官!此事若成,秦州上下願意為崔天官鑄像立祠!」
崔亮無力的揮揮手讓呂伯度退下,他看著滿箱子的金銀,只覺得這次的禮是他上任吏部尚書後,收禮收得最沉甸甸的一次。
——
「丹陽公,蘇澤在河州跋扈,私自挑起邊釁,這是家父寫來的彈劾奏疏。」
梁覽將信舉過頭頂,遞給丹陽公蕭寶夤。
蕭寶夤接過信,梁覽之父梁釗就是河州影響力最大的羌人豪帥,本來蕭寶夤還想要讓梁釗在抱罕給蘇澤找點麻煩,卻沒想到被蘇澤輕易化解。
如今梁釗等羌人豪帥在河州影響力大不如前,這些桀驁的羌人豪帥們,竟然開始向朝堂打起了筆墨官司,蕭寶夤反而不想要搭理他們了。
等送走了梁覽,蘇亮這才進入書房。
前些日子,因為蘇亮的弟弟出仕蘇澤的事情,蕭寶夤疏遠了一陣子蘇亮,但是很快他就發現府內的事情沒有蘇亮根本玩不轉。
最後還是重新啟用蘇亮,但是兩人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以往蘇亮會說的一些話再也不說了,兩人之間也出現了看不見的隔閡。
「明公,這是岐州刺史崔延伯寫給您的私信,岐州境內出現名號為『真王』的叛賊使者,聯絡本地豪強造反,崔刺史已經抓了數人了,但是都沒抓到『真王』的使者。」
「讓崔刺史看住岐州,特別盯著秦州,李彥貪鄙無度,秦州的局勢已經很危險了。」
陰沉許久的蕭寶夤,終於露出一絲笑容:「景順,我們離開洛陽的日子可能就要到了。」
但是蘇亮此時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他拜別完畢離開書房,卻又被一名侍女攔下。
眼瞼發炎了,這是今天頂著腫著的眼泡寫的。
哎,這種小毛病真的煩人,明天只能更8k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