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周興,畏罪自盡
就在楊彥章忙著在家教授種田技術的時候,被關在大牢里的周興,已經開始嘗試著自己過去發明的一干酷刑。
如楊彥章所說,周興品嘗的第一道酷刑,便是把西域螻蛄往鼻孔里塞。
周興自然是沒有楊彥章那身板的,於是被這東西鑽進去後,表情變得生動豐富起來。
「不要,不要放進去……求你們了!啊!!」
「快掏出去!求你們了!啊,殺了我吧,給我個痛快啊!」
然而無論周興喊的多麼悽慘,施刑的人卻不為所動。
螻蛄玩過之後,周興整個人都幾乎虛脫,但接下來的,還有硬菜。
什麼拔指甲,上火烙,還有周興自創的令人無法睡覺的折磨人的酷刑。
眼看這些人沒有任何要放過自己的意思,周興被折磨了兩天後,終于堅持不住,於是咬舌自盡。
消息傳到武則天這裡後,武則天自然是不願意落井下石的,畢竟,現在朝中還有一些酷吏,如果做的太過分,那些人以後怕是再也不會給她辦事了。
不過武則天不願意,可不想就這麼放過周興的大有人在。
雖然楊彥章這些日子很少上朝,但是蘇良嗣等人,卻又是陳述周興的罪狀,又是說百姓聯名請求嚴懲云云。
武則天見此,只能學著對來俊臣的那一套,也給周興來了一遍:「周興之罪,罄竹難書,雖死而難平民憤!立刻派人查抄周興家產,將其家眷發配嶺南,不得赦免!」
……
「周興,終於死了!」
還在講課中的楊彥章聽說這消息後,心裡豁然開朗。
「武則天,還是有救的,殺了來俊臣和周興兩個酷吏,可以挽回不少名聲!我輔佐她,便不會被太多的人戳脊梁骨!」
「當然了,我依舊不能承認是她的人,她用不了多少年就得駕崩,我得為將來打算,不能被李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只要沒事獻個寶,充實一下國力,表現的很能幹的樣子,那不管誰做皇帝,我都能吃得開。」
不做武則天的人,自然就要牢記幾點事情。
首先就是不能被武則天吃住,千萬不能去侍寢,
其次,就是不能學來俊臣、周興之流,幫武則天打壓敵對之人。
像這次彈劾周興來俊臣,楊彥章甚至還為不少人成功平反,這就為自己的將來鋪了一條不錯的路子。
另外,殺了周興和來俊臣,間接地保護了那些忠於大唐的大臣,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楊彥章迄今為止沒幫過李旦丁點的忙,但確實有恩於他。
「這兩個人的事情徹底解決,我也該開始正式種田了!」
楊彥章也不猶豫,直接帶著土豆和玉米,在自己的2500畝良田上開始播種。
得益於前面幾天認真聽講,這次僱傭的百姓表現極為不錯。
犁地犁的很深,
從各處買來的陳年糞肥也均勻地撒在了田裡,
除此之外,這些百姓還記住了通風的重要性,於是堅持保持行距,沒有把種子都擠一起。
這麼忙了三天後,2500畝的田,已經被種好了。
如楊彥章計算的那樣,2500畝都種了土豆和玉米,不多也不少,剛好用完了種子,也剛好種滿了土地。
種土豆的回報很客觀,200斤的土豆種子,可以得到3000斤左右的收穫,回報率是十幾倍!
而種玉米更是厲害!兩三斤的種子,就能得到2000斤左右的回報,這是千倍的回報率!
只要朝廷大力推廣,不出幾年功夫,這東西就能在全天下推廣開。
到時候,大唐的人口便會急劇膨脹,沒有了糧食困擾,將會是一個很長時間的和平鼎盛時期。
也許百年之後,大唐的人口就能破億。
當然了,一開始的時候,土豆和玉米是不會大規模作為百姓的吃食的,首先要不斷增加基礎量,等形成一定規模才能邊種邊吃,不然還沒等種出個氣候就被吃光,那一切都白瞎了。
對於這一切,武則天自然是知道的。
「這個傢伙,可算是種完了!這下,他該好好來上朝了吧?」
但事實是,楊彥章休息了幾天後,雖然確實開始上朝,但卻來一天,不來幾天,而且即便是來上朝,也總是遲到。
於是,一連觀察了幾日的推官索元禮,就有些沉不住氣了。
索元禮本事胡人,兇狠狡詐,靠污衊他人而上位,來俊臣之流便是學著他得以飛黃騰達。
但來俊臣和周興的事,索元禮並未吸取教訓。
在他看來,楊彥章固然得寵正濃,但這二人獲罪,是因為不識時務,師出無名。
而現在楊彥章作為御史中丞,每天不到御史台履職就算了,連上朝都不來,來了就遲到,這是對朝廷、對武則天極大的蔑視!
「等哪天太后生氣,我定狠狠地參他一本!只要把楊彥章拉下馬,這御史中丞的位置,只怕和我也有緣!」
正巧,幾天後早朝上,戶部侍郎楊溫玉就上了一本:「太后,近來各地國庫空虛,存糧不多,照此情景下去,只怕下個月便無法足量為邊塞提供糧草!」
武則天聞言,不由地眉頭一皺。
糧草是打仗的根本,糧草不足,極有可能不戰自潰。
韋待價在西域損失慘重的根本原因,不是吐蕃和突厥太強,而是因為軍糧沒有及時供應上,這才導致軍心大亂,被胡人輕易擊破。
而韋待價新敗,再如果因為糧食問題而招來大敗,那她的威望必然會被削弱,這對她接下來登基的謀劃極為不利。
「怎麼回事?去年不是大豐收?為何才到了八月,便糧食不足?」
武則天當即神情凝重地問。
「太后莫非忘了?御史中丞為諸多大臣平反,太后為了安頓這些人,不光撥出去大量土地,還補償了大量的錢糧!國庫存貨,自然就突然削減了許多。」
武則天瞠目結舌:「才平反了多少人?能用的了那麼多錢糧?」
楊溫玉苦笑:「得到平反的,個個身前身份顯赫,補償一個都是一筆可觀的開銷!何況後來百官又順著這個口,為不少地方官也平反,導致洛陽、地方的國庫一起減少,於是便有了現在的窘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