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興大案剷除忠良(上)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孫征淇和哈密公主的婚宴上,孫可望喝醉了。這是個生活自律的人,平日裡極少喝醉,可今兒個特殊,看著兒子長大成婚,當爹的心裡頭高興咧。
送走賓客,斯人借著酒意,獨倚欄杆望月,侍衛們遠遠地保護,不敢打擾國主殿下雅性。此時的孫可望宛如一條神龍,張牙舞爪於九天,大明朝名義上的主人永曆皇帝則成了蚯蚓。神龍是瞧不起蚯蚓的,孫可望發自內心瞧不起永曆帝。想當初,永曆帝剛逃到雲南,他便上疏說:「人或謂臣欲挾天子令諸侯,不知彼時天子尚有諸侯,諸侯亦尚知有天子。今天子已不能自令,臣更挾天子之令,以令何地?以令何人?」言詞囂張,絲毫不給永曆帝面子。
在他的鐵腕操弄下,永曆朝廷不過是個虛有其名的空架子,軍國大事皆由他做主,「假天子名號令中外,調兵催餉,皆不上聞。生殺與奪,任意恣肆。帝在安龍,一不與聞」。
一干心腹都將其當皇帝看待,什麼「啟國主御前」、「封進御覽,以慰聖懷」之類的措辭,在奏疏中屢見不鮮。前不久,固原侯王尚禮在雲南雞足山金頂寺鑄造大銅香爐一座,爐上鐫刻的銘文一字不提永曆帝朱由榔,只一味吹捧孫可望:「固原侯弟子王尚禮,率男廣祿,原籍陝西西涼府固原衛群門所張城堡人氏。自丁亥歲躬隨國主臨滇,發心欽崇三寶,修嚴各山寺院。……仰賴佛光普照,上祈國主聖壽無疆,皇圖鞏固」聽說此事後,喜得他眉開眼笑,直夸王尚禮忠誠。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見國主看上了永曆帝屁股下的那把椅子,心腹們的勸進潮愈發洶湧,推動著他朝那把椅子奔去。任僎借天命倡言「明運已終,事不可為矣」;方於宣為他「定天子鹵簿,定朝儀。言帝星明於井度,上書勸進」;就連永曆帝身邊的權臣馬吉翔、太監龐天壽也依附於他,兩年前,他札諭龐天壽、馬吉翔云:凡朝廷內外機務,惟執事力為仔肩。若有不法臣工,一聽戎政、勇衛兩衙門參處,以息其紛囂」,令馬吉翔以文安侯掌安龍永曆小朝廷戎政事、龐天壽提督勇衛營,又令心腹總理提塘官張應科、安隆府知府范應旭嚴密監視,直將永曆皇帝變成了傀儡。
謀朝篡位一步步邁進,也不是沒人反對。大西軍內部,李定國、劉文秀站在永曆帝一邊;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張名振、張煌言、夔東等抗清武裝以及各種或明或暗的抗清勢力,都以復明為宗旨;他的諭札在安龍宣讀後,不少永曆朝臣感到憤慨。吏科給事中徐極、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林青陽、主事胡士瑞、職方司主事張鐫等上疏劾奏馬吉翔、龐天壽「包藏禍心,稱臣於秦」。
可那又如何?鄭成功、張名振、張煌言、夔東十三家等離得遠,管不了西南的事;劉文秀已被自己軟禁,舊部被打發去了四川;李定國據說身體有恙,連克廉州、高州、雷州後,留在高州養病,只命部下會同廣東義師王興等部攻打新會。聽說西府有恙的消息後,孫可望長舒一口氣,暗道天助孤也;至於永曆身邊的那些朝臣,他真沒放在眼裡。彼輩只敢劾奏馬、龐二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敢提,又有何懼?
孫可望醉里倚欄望月,好一輪明月喲,高懸於夜空,星海中明於井度的那顆帝星莫非代表著自己?此次得到大衛國的支持,也該百尺竿頭,再上一層了。
「國主,文安侯有密信至」,翰林院編修方於宣忽然一路小跑地過來。
「哦,馬吉翔可曾見到西府?汝慌什麼?莫不是西府的病情有什麼變化?」孫可望問。
「國主,禍事了!永曆小兒勾結西府欲謀害您。您召來文安侯的信使一問便知」,方於宣的聲音有些驚惶,還帶著幾分期望。
文安侯馬吉翔是奉永曆帝諭旨去南寧留守的,事情的根源在大學士文安之身上。
眼見孫可望謀朝篡位的舉動日益明顯,大學士文安之向永曆帝建議,「劉(文秀)、李(定國)之交必合,眾志皆與孫(可望)離,但未知事機得失如何也」,勸皇帝秘密聯絡李定國、劉文秀二人制衡孫可望。後劉文秀被孫可望解除了兵權,永曆朝廷便著手秘密聯絡李定國。
永曆帝命內監張福祿、全為國使人送敕書至李定國軍營,召李定國來護衛。張福祿、全為國、徐極、林青陽、胡士瑞、張鐫、蔡宿七人往首席大學士吳貞毓處密謀。吳貞毓即命禮部祠祭司員外郎蔣乾昌擬敕稿,兵部職方司主事朱東旦繕寫,張福祿等持入宮內鈴蓋皇帝之寶。林青陽以請假葬親為名,身藏密敕前往定國軍中。當時,定國正在湖南、廣西一帶與清軍作戰,不暇內顧。
林青陽一去半年,音耗全無。永曆帝沉不住氣了,讓吳貞毓再派使臣前往探聽消息。吳貞毓推薦翰林院孔目周官。武安伯鄭允元則建議遣開孫可望親信馬吉翔,以免走漏消息。永曆帝即以收復南寧後需派重臣留守為名,讓馬吉翔前往。馬吉翔向孫可望稟告,正巧孫可望也想探聽李定國動靜,欣然同意。
周官向李定國讀了「詞旨哀愴」的敕旨,令其深受感動,叩頭出血,曰:「臣定國一日未死,寧令陛下久蒙幽辱,幸稍忍待之。臣兄事可望有年,寧負友必不負君」。隨後,李定國因為心中悲憤患病,不得不留在高州養病,只命部下攻打新會。
得了李定國許諾後,永曆朝臣歡欣鼓舞,暗中謀劃策應李定國。馬吉翔到達廣西後,遇到來自定國軍中的永曆朝臣劉議新。劉議新以為馬吉翔長期受永曆帝寵信,貴為侯爵,必然參與密召定國之事,見面之後竟毫無顧忌地把朝廷兩次敕諭李定國領兵迎駕的情況和盤托出,並說:「定國得敕,感激流涕,不日且至安龍迎駕。」馬吉翔大吃一驚,一邊穩住劉議新,一邊派人飛報孫可望。
「好啊!若非孤收留,永曆小兒早被韃子抓去剮了,不思報恩,反勾結西府謀孤」,孫可望氣得渾身發顫,心裡琢磨著是否借這個由頭廢掉永曆取而代之。許久,他按捺住心中的蠢動,召來親信將領鄭國、王愛秀下令道:「汝二人立即帶兵進入安龍,定要讓永曆小兒說清事件原委,索首事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