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頹唐的皇太極

  此次歸葬。

  給天下漢人提出了一個深刻問題:

  那就是待朱家全犧牲後。

  漢人的江山難道要交給外敵,讓世代子孫成為建奴的奴隸?

  很明顯。

  天下漢人都不會答應。

  而最先做出反應的,便是朱存機講話後的長安,等西北地區。

  李自成手下義軍。

  一夜之間,便有上萬名義軍逃離。

  隨軍婦孺老弱也紛紛離去。

  在朝廷提供土地,耕牛,和足夠維持到明年夏糧收穫的糧食後。

  義軍義氣已不復存在。

  李自成也已失去團結人心的靈魂。

  如今,大明的真正義舉,全在於為國捐軀,血灑遼東。

  江南百姓自發穿上麻衣,從軍成風。

  同時。

  山西晉商隱瞞謊報的謊言,也被相繼揭露。

  晉王府的棺槨抵達太原後。

  民眾憤怒破壞晉商商鋪,搜出被掠走的珍貴古董字畫。

  引得朝野震驚!

  而此時朱由檢也把目光,放回了整頓朝堂之上。

  隨著「杏棉案」,即杏山棉甲無棉案件的深入,南北兩京已有三千多名官吏被牽連。

  他們在京城的軍務。

  也被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貴族子嗣接管。

  朝會上。

  看著空蕩蕩的朝堂。

  定國公徐允禎深呼吸了一口氣,鼓起勇氣,在寥寥無幾的朝臣中站出,低聲說道:「陛下,杏棉一案若繼續深究,恐怕大明將無官無吏。」

  朱由檢冷冷地看著東廠呈上的奏摺。

  冷冷的問道:「定國公,我大明去年國庫銀子,僅存三十二兩。」

  「您可知,杏棉案後,國庫中現有多少銀子?」

  徐允禎聽此。

  當即一怔。

  好一會,才搖頭回道:「微臣不知。」

  朱由檢猛地站起身,大聲怒吼道:「那朕就來告訴你!」

  「國庫現有白銀五千萬兩,糧食七千萬石!」

  「若我大明還有這樣的貪官污吏,那不如就此滅亡!」

  聽到這個龐大的數字。

  徐允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

  這個數字,還是國丈周奎一通搜刮之後剩下的。

  按照朱由檢的估算,

  如果再對南直隸的京官,進行一次徹底清洗。

  可能還可以湊出萬萬兩。

  如此貪官污吏。

  於皇帝有何用,於百姓有何用?

  越說,朱由檢面色越是沉重。

  他緊盯著面前所剩無幾的幾位大臣,厲聲喊道:「新建伯。」

  「臣在。」

  「既然無官可用,那朕就增設一次恩科考試,找人來!」

  「這次就特命新建伯您擔任這次主考官吧。」

  朱由檢話一落。

  王先通身體不由一震,「陛下,這恐怕與常規不符……」

  朱由檢當即冷冷反駁道:「大明已至危急存亡之秋,還談什麼常規不常規?」

  目前朝中。

  能算作文臣並在文人中有影響力的,也只有新建伯王先通了。

  雖然他本人名聲不顯。

  但其曾祖王守仁在大明卻頗有名氣。

  「臣領旨!」

  朱由檢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王先通只得跪下接受旨意。

  安排完這事後,朱由檢臉上頓時閃過一絲狠厲:「形勢緊迫,必須採取非常手段,矯枉過正。」

  「不賢的舊臣當誅,不賢的新臣同樣當誅!」

  此話一出。

  全朝大臣皆是拜服。

  而隨著朝堂更新,和各地宗藩的歸葬。

  加之杏山國恥的刺激。

  無數有志之士紛紛投軍從戎,前往遼東。

  其中包括鄭芝龍之子鄭森,他率領福建水師北上;

  西南的李定國也率部反正,請求參與遼東戰事;寧波的舉人張煌言,和江陰的典吏閻應元也投軍從戎,共赴國難。

  隨著改革。

  大明朝廷也煥然一新。

  他選定了新一屆內閣輔臣:孫傳庭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內閣首輔。

  洪承疇留任東閣大學士併兼兵部尚書,

  堵胤錫由戶部主事晉升為戶部尚書及文華殿大學士,何騰蛟則由南陽知縣被推薦為武英殿大學士,均兼任兵部侍郎,共同輔政。

  孫傳庭與洪承疇是朱由檢自選的老臣。

  而堵胤錫和何騰蛟,則是朱元璋推薦的。

  兩人在是朝中少有的清正廉潔代表。

  朱元璋審閱他們的奏章後,便迅速就認定他們堪當大任。

  朱元璋特別看好堵胤錫。

  認為他有望成為李善長那樣的人。

  而隨著各地宗藩棺槨的安葬。

  曾經動盪的大明呈現出意外的寧靜。

  隨後。

  待科舉考試結束。

  再將一些新鮮血液,注入朝堂。

  岌岌可危的大明,大概就能夠暫時穩住局面了。

  ......

  遼東。

  撤退至盛京的皇太極。

  很快也注意到了大明最近的變動。

  而此時被叫來商議的范文程,卻無精打采。

  一夜之間老了許多。

  前幾日。

  因為漢人反派,他家祖墳都被人挖了。

  此時正在憂愁中。

  皇太極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終日躺在椅子上,連奏摺也隨意扔在了地上。

  想了許久才看著范文程問道:「范先生,朕打算放棄帝號,向大明稱臣,並與大明和談,先生認為大明會同意嗎?」

  范文程苦笑著回答:「陛下,這怕是不可能!」

  杏山一戰。

  大明可是死了二十六萬宗室皇親。

  怎麼可能輕易答應?

  更不要說歷史上,還有南宋的前車之鑑。

  若有人勸說朱由檢接受和議。

  那人便是當代秦檜。

  若朱由檢真答應了。

  那他便是趙構。

  是會受世人唾罵的。

  皇太極緊咬牙關,沉聲問道:「朕放棄盛京和遼西諸城,又當如何……」

  范文程沉默不語。

  「陛下,戰事至此,大明與大清已無和解的可能。」

  皇太極絕望地凝視著地圖上的順天府,不甘地低語:「那拿到我大清苦心經營遼東三十年來,就要這樣輕易交給漢人嗎?」

  皇太極深知。

  儘管大明在遼東僅剩老弱殘兵。

  但其雄厚財力。

  足以在一年內在關寧,練成十萬精兵。

  更令他絕望的是,清軍之所以屢勝,全因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和踉渾河之戰中重創明軍將領,令遼東明軍長期缺將。

  但杏山之戰後。

  藍大將軍率大明宗室殺入遼東,似乎補強了這一弱點。

  藍玉以從洪承疇處,借來的兩千兵力為基礎,在遼東展開游擊,得到當地民眾支持和清軍物資,迅速壯大至萬人。

  只是皇太極不知的是。

  藍玉乃游擊戰術的高手。

  昔日元順帝的草原鐵騎亦非其敵手。

  如今在地形多變的遼東,藍玉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正當此時。

  跪拜在地的范文程突然想到什麼,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當即奏道:「陛下,大清尚未敗北!」

  「或許尚存轉機!」

  皇太極抬頭,疑惑地望向范文程,「轉機?何種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