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看到大笑的人是張寧之後。
不少人臉色頓時一變。
朱允炆玩味的目光落在了張寧身上。
竟然在朝堂之上大笑,打亂朝堂秩序嗎?
我看你怎麼死!
「張大人....」
茹太素和湯和等人則是給張寧打了個眼色。
大家都察覺到朱元璋今天心情不好了。
你還跳出來打亂朝堂。
不就是想找死?
若還不停止,朱元璋可真要生氣了。
不少跟他有點關係的大臣,都紛紛低語規勸。
可張寧根本沒有理會他的好意。
老朱心情不好?
不好就對了。
自己就是要來給他加把火的。
只見張寧輕蔑的掃視了一眼一眾大臣,從容不迫的冷笑道:「胡惟庸一案,陛下就直接處死了六個開國公爵的兩個以及淮西二十四將中的兩個!」
「六部堂官,更是被問斬了五位。」
「硬說累累白骨也是太平盛世的話,就不怕別人笑掉大牙?」
尖銳的話一出。
朱元璋當場啞口無言。
本來他還想發火怒斥一頓這些大臣的。
奈何被張寧搶了台詞。
而張寧也仿佛意猶未盡的樣子目光銳利地看著群臣,繼續楞笑道:「諸位,你們看似衣冠楚楚,官袍不染塵埃,但你們覺得自己真的是清白的嗎?」
「在我看來,你們其中就有比胡黨更該殺的!」
「陳友諒未定之時,我就知大明最大的敵人就是陳友諒!」
「陛下平定陳友諒後,大明最大的敵人又稱為了張士誠!」
「之後便是各路起義軍!」
「待江南得以統一後,北方的前元勢力又成了我們的心腹大患!」
「大將軍徐達北伐成功,將元人趕出中原,塞北的草原又成了我們最強敵!」
「這說明什麼?」
此言一落。
在場所有人沉默一片,皆是面面相覷。
臉色更是一個比一個難看。
他們無不在叫罵著張寧出言有毒。
真想過去把張寧的嘴堵住。
可張寧未如他們願,繼續的朗聲道:「說明咱大明對外根本沒有什麼最強敵,我們大明最強敵都在朝廷之內,在這大殿之內!」
「是陛下的親信,是手足和王公大臣們!」
「若是大殿內的人稍有腐敗,大明的國土自然會跟著腐敗!」
「倘若徹底腐敗了!」
「我大明的百姓怎麼會不起義反抗呢?!」
張寧的聲音在謹身殿內迴響。
一眾大臣都聽得一愣愣的,有在自省的,有在心虛的,有在叫罵叫好的。
就連朱元璋立即對著朱由檢,激動地低聲道:「你都聽到張寧的話了嗎?你給咱好好記牢了!然後把它一字不漏地大聲念給你那邊的文武百官聽!」
說完。
朱元璋不再理會朱由檢,逕自從龍椅上站起身來,高聲稱讚:「好!」
「你們這些拍馬屁的傢伙都聽到了嗎?」
「張寧算是說到咱心裡去了!」
「要是你們腐敗,咱的大明也會跟著腐敗!」
另外一個時空。
朱由檢也被張寧這番話震撼得呆立當場。
唯有張寧一臉無語。
老朱你剛才不是看著很生氣的嗎?
怎麼現在這麼開心?
本來他在想。
你們攔著老朱不殺我是吧?
那我就只能讓你們先上路了!
可聽到張寧一人批判了整個朝堂的大臣腐敗的茹太素和詹徽等人。
現在被嚇壞了。
得罪了皇帝固然可怕,但得罪了全部大臣更可怕。
畢竟皇帝會更替,大臣地位卻是穩固的。
不然怎麼會有三朝大臣呢。
張寧如此得罪滿朝大臣,茹太素他們真怕張寧家的祖墳不保。
可朱元璋內心已經深信張寧是個忠臣。
一個直言不諱的忠臣!
一個在君主死後會自盡的忠臣!
老朱的眼神此刻犀利如炬。
他深知。
歷史上沒有幾個朝代是因為外敵而亡的。
即便是著名的崖山海戰。
那也是因為完顏構殺岳飛後引起的後果。
由此可知。
國亡不單單是君主無能,更多是因為朝臣腐敗!
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這些了。
歸根到底還是大明內部的毒沒排完。
那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大臣全是清白的嗎?
這是不可能的!
張寧的話,無疑深深的打動了老朱。
而張寧也說得滿懷激情,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的群臣。
百官們卻是一個個低頭沉默了。
上次張寧說要全抄他們大臣的家,他們僅當張寧在說瘋言瘋語而已。
反正這都是朱元璋的假設。
與他們無關。
但現在可不同了。
張寧這次可是公然質疑他們清白。
而且從朱元璋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十分認同張寧的話。
若是他們群臣反對,就是在挑戰朱元璋權威。
而站在朝臣中的黃子澄,似乎也察覺到了朝堂上群臣對張寧的殺意。
覺得報仇機會來的他,當即向前邁步,看著朱元璋高聲道:「陛下,臣對張寧之言持有異議!」
聽到黃子澄的話。
一眾大臣當即看向了他,眼中冒出了一絲光芒。
就連朱元璋也對黃子澄的舉動感到意外。
自從上次被張寧打擊之後。
黃子澄就學精了,而且低調了很多。
很久沒發聲了。
但朱元璋卻沒給他好臉色看,看了一眼黃子澄後,沒好氣的問道:「說吧,你有什麼異議?「
黃子澄低頭,咬著牙說:「啟奏陛下,臣覺得張大人所說的朝政若稍有腐敗,必將禍及天下,深表贊同。「
「但臣不認同張寧質疑我們置身事外!「
自我大明建國,海內昇平,士子文人共譽為洪武盛世。
「此盛世成就,陛下功不可沒,然臣等亦齊心協力,日夜勤勉,確保政令暢行。雖無顯赫功名,我們的努力亦應受尊重。」
「張寧之言令人心寒,令天下官員處境艱難。」
「今日,臣代表朝中文武,為同僚正名。」
黃子澄的發言鏗鏘有力。
一結束便有同僚感動落淚。
他輕蔑地瞥向張寧,心中暗諷:
冒死直諫?
置生死於度外?
你小子的伎倆,老夫早就看透了。
你就等著被眾臣批鬥吧!
果不出所料。
黃子澄的話音剛落。
很快就有不少的大臣紛紛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