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鰲拜老爺蒞臨呂梁

  崇禎六年正月初七,婁煩又下了一場大雪,從半夜下到天亮,積雪又加了半尺。

  對於秦川來說,這不是個好兆頭。

  今年的立春在年前就過了,距離雨水僅有七日,若到那時還有大雪,天時還未轉暖的話,今年的冬小麥收成可就不好說了。

  孟家和杜家的地里,絕大多數都播下了冬小麥,秦川還等著五月份收一波糧食呢。

  對於小冰河時代的老天爺,他大概是鬥不過的。

  秦川最關心的火器製造進展和成果還算不錯。

  自第一桿燧發槍製成之後,李學境又陸續鑽了五根槍管,其中三根成品,兩根廢品,一根是在鑽膛過程中出現了無法彌補的偏差,另一根是鑽好之後,在用大劑量黑火藥試槍時,直接炸膛了。

  幸好試槍的時候李學境等人都躲到了土坑裡,沒造成人員傷亡。

  五根成三根,以現時代的技術來說,合格率已經非常高了。

  主要原因是不存在剋扣用料和工錢的情況,工匠們都捨得用料,也捨得賣力,並嚴格按照秦川的規定,將二十斤鐵料煉到四斤以下,從而得出品質較高的鍛鐵,用以鍛造的槍管質量自然不會太差。

  加上高穩定性的鏜床,經過滲碳滲氮等一系列熱處理後的鑽頭,品質大為提高,鑽膛精準率和效率自然也隨之提高。

  鑽出來的槍管還要經過滲氮退火,銅管內膛降溫處理,大大提高的槍管的強度。

  李學境估計,只要花些時間,不斷改良鏜床和鑽頭,應該能把槍管合格率控制在七成以上。

  如今槍廠已經擁有十台鏜床,並安裝了兩套聯動裝置,秦川特意調了八頭身強體壯的騾子過來,輪流拉轉盤,日夜不停地鑽槍管。

  更多鏜床正在製造當中,如今的工匠已經基本熟手了,製造效率和品質大為提高,所有軸承和滑軌都經過一系列熱處理,可靠性基本得到了保證。

  如今火槍廠有二十個鐵匠,每人帶五個學徒,因為現在工匠嚴重不足,暫時只有這點人,既要打制槍管、槍機等部件,又要鑽孔,還要打制鏜床。

  秦川給他們制定的目標是,清明節之前,裝配完成一百台鏜床,並完成一百支合格的燧發槍。

  到時候,他要拿火器去干三座崖。

  炮廠那邊的進度也還不錯,陳詹又造了兩門佛朗機炮,其中一門母銃長四尺,用鐵模預熱法造出來後,炮膛里有個小氣泡,還出現了裂縫,於是報廢了。

  另一門兩尺八寸的倒是成了,並造了五個子銃,試炮的時候秦川去了,並沒有躲到土坑裡,而是躲在遠處,觀察子銃和母銃接合處的漏氣情況。

  結果還算理想,蒙了羊皮的子銃,放炮的時候並沒有泄露太多煙氣。

  以前陳詹也造過同樣大小的佛朗機炮,實心彈有效射程只有可憐的一百步,跟三尺長的虎蹲炮差不多。

  如今這門炮,同樣大的子銃,同樣用藥量的情況下,能達到了一百三十步,一是因為新配置的黑火藥威力較大,二是氣密性增加了,射程自然也隨之增加。

  三尺長的虎蹲炮只有四十五斤,可這門母銃只有二尺八寸的佛朗機炮,卻重達二百五十斤,這還是提升了炮管質量,減少了鐵箍數量的情況下,如果按照軍器局的制式,要重達三百斤。

  相比於虎蹲炮,佛朗機炮有著無可比擬的射速,五個子銃預先裝好彈藥,一分鐘以內就能射第二發,數量足夠多的情況下能形成不間斷的炮火壓制。

  所以,在秦川的炮兵藍圖中,佛朗機炮的地位遠高於虎蹲炮,但只製造兩種規格,一是目前這門母銃二十八寸長的,二是四尺長的,兩者都能裝上兩輪車用於野戰。

  秦川心心念念的六磅炮,在初八這天正式開始鑄造,一大早的他就來到炮廠當項目總指揮了。

  這門炮達四尺五寸長,鑄造難度比四寸的佛朗機炮高太多了。

  早期的拿破崙炮是用黃銅鑄造的,很結實,很笨重,也很費錢,秦川沒有那麼多銅,只能用鐵來鑄造,所造的高爐必須能一次性出鐵八百斤以上,還對鐵水的品質有很高的要求。

  這對於嚴三七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

  從他來到婁煩,就開始做準備工作了,足足兩個月時間,他才把高爐和用於二次精煉的大號豎爐建成,豎爐里還有一個能裝一千五百斤鐵水的大號坩堝,還有兩個改良後的大風箱,一座熱風池。

  高爐從五更時分就開始燒火了,鐵砂和焦炭一層層地疊在爐子裡,加熱設備除了風箱鼓熱風之外,還有銅管吹焦油,用以增加爐溫。

  天亮時分,爐子裡的鐵水開始流入旁邊早已燒得通紅的豎爐坩堝里,幾個學徒一邊往豎爐里鼓熱風,一邊吹焦油,以維持鐵水的溫度。

  幾個鐵匠則一邊攪拌坩堝里的鐵水,一邊用銅管往裡鼓風,並加入碳粉和石灰石。

  碳粉是為了平衡鐵水中的碳含量,石灰石則用來造渣,會讓部分雜質還原成爐渣浮在鐵水上層。

  攪煉差不多的時候,將浮在表面的爐渣撈起來,然後勾掉坩堝地步的鐵環,通紅的鐵水從底部的熟鐵管里流出,流進早已燒得通紅,並固定好的鐵模里。

  陳詹頂著炙熱,小心翼翼地控制著鐵水的澆鑄,防止出現氣泡和澆鑄不均勻。

  很快,鐵模里澆滿了鐵水,陳詹指揮幾個學徒用燃燒的木炭將鐵模外部包裹,然後仔細觀察內外鐵模的冷卻速度。

  和鑄造虎蹲炮時一樣,等鐵模不再通紅時,開始用銅管往內模的孔洞裡注水。

  兩天後的早上,在秦川的滿心期待中,陳詹拆開了鐵模。

  一門帥氣的炮管出現在秦川眼前,跟他在網上見過的拿破崙六磅炮的炮管樣式一樣。

  但秦川檢查一遍後,發現炮管內壁得出的依然是麻口鐵。

  哪怕他用上了熱鼓風和吹焦油的方法提高爐溫,也依然沒能達到二氧化矽融化的溫度,依然沒法解決矽含量過低,無法石墨化的問題。

  可能是熱風爐太原始,熱風溫度不足,含氧量也不足的原因。

  無奈之下,秦川只得用上老法子:退火處理。

  但六磅炮的炮管太長,氧氣無法進入炮膛內,退火時裡面的碳粉很難充分燃燒,也就達不到滲氮和退火的目的了。

  為此,秦川想了個新法子,把碳粉、鐵粉和羊角粉混合後,用醋攪拌成泥,塗在一根鐵管上,做成一個跟炮膛大小一樣的柱子,塞進炮膛,等碳泥凝固之後,抽出鐵管。

  這樣一來,炮膛里的碳泥中間就形成一個孔洞,把炮管架在敞開式的爐子上邊旋轉邊煅燒時,用銅管給炮膛內吹氣,讓裡面的碳粉得以充分然後,給內膛滲氮退火。

  秦川的法子是可行的。

  經過三個時辰的低溫退火後,炮膛內的鐵質有了明顯變化,強度明顯比之前更高了。

  確認炮管沒有裂縫和氣泡後,陳詹就開始鑽火門,刮炮膛。

  ……

  崇禎六年正月初九,玉帝誕。

  一支打著介休范家旗號的商隊,沿著忻州一路南下。

  過了陽曲,有過了太原,在交城一帶突然折向西北邊,一頭扎進了呂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