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上奏朝廷

  大明上下一心,文治武功,蒸蒸日上,有後世華國盛世之景……

  花廳之上,朱元璋一臉陰沉地看著手中厚厚的奏摺,眉頭緊鎖。

  這些世家大族,一個個都是人精,不到萬不得已,哪會聯手上書彈劾?看來,楚澤那小子在鳳陽又搞出什麼大事了。

  「啟奏皇上,嘉平侯楚澤近日在鳳陽州大興學堂,招收百姓子弟入學讀書。此舉有悖祖制,擾亂綱常,請皇上明察,嚴懲不貸!」太傅姜國公的奏摺言辭懇切,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怨氣。

  朱元璋暗罵一聲,甩開奏摺。

  這幫老東西,就知道抱著祖宗的臭棋簍不放,學堂惹著他們什麼了?莫非是怕百姓都讀了書,將來沒人給他們家當長工了?

  正嘀咕間,小太監急匆匆跑進來,手捧一封飛鴿傳書。

  「皇上,嘉平侯來信!說是事關國運,請您儘快過目。」

  朱元璋眼前一亮,忙接過信函。

  楚澤那小子,古靈精怪的,不會這麼巧也寫信來了吧?拆開火漆,展信細讀,臉上的陰霾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愈發灼灼的亮光。

  「教育為公,功名唯才,天下才能安定太平,江山才能千秋萬代!」朱元璋唇角泛起一絲笑意。

  好小子,一番話說到朕的心坎上了。

  教育興則國運興,朕要的就是這個意思!

  他一拍桌案,對小太監吩咐道:「去,即刻宣文武百官上朝,就說朕有旨要下!」

  不多時,文武百官齊聚金鑾殿,聽聖上訓示。

  「有道是'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朕覺得,教育不分貴賤,人人都該有學上。嘉平侯楚澤近日大興學堂,招百姓入學,此舉甚合朕意!」朱元璋凜然道。

  群臣譁然,有人忍不住跪下啟奏道:「皇上,嘉平王爺此舉有悖祖制,恐生事端啊!」

  「放肆!」朱元璋拍案而起道:「成何體統?百姓不學無術,國之不幸也!楚澤能興學校,有利於國,有何不可?」

  朱元璋環視群臣,目光如炬,緩緩開口道:「眾愛卿,大明之興,惟有教化為先。楚澤在鳳陽州興辦學堂,正合朕意。此舉有利於國運昌盛,豈能輕言放棄?」

  群臣聞言,雖心有不甘,卻也不敢再多言。

  只有姜國公仍不死心,上前一步,叩首道:「皇上明鑑,臣以為此舉仍需慎重。學堂向來只招士族子弟,若是大開民智,只怕有亂臣賊子鑽了空子,生事作亂啊。」

  「放肆!」朱元璋勃然大怒,一拍龍椅扶手道:「百姓不學無術,正是為亂臣賊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唯有教之以禮義廉恥,化愚昧為明智,天下才能永享昇平!」

  他虎目圓睜,掃視群臣,語氣森然道:「難道在座的各位,心存異議?莫非是懼怕自家的特權被削弱,就要阻撓國之大計?」

  文武百官齊齊打了個寒顫,忙跪下叩首道:「臣等不敢!」

  「很好。」朱元璋冷哼一聲道:「既然如此,朕就明言了。楚澤在鳳陽所辦學堂,乃是試點。日後朕要在全國大興學校,普及教育。任何人,若敢阻撓這等利國利民的好事,杖責一百,降三級。若是還敢多言,拉出去斬首示眾!」

  群臣聞言,噤若寒蟬,哪還敢反對半句?紛紛叩頭應諾道:「臣等謹遵聖上教誨,定當鼎力支持嘉平侯大興學堂之舉!」

  朱元璋這才稍霽威儀,揮揮手,示意群臣平身。

  他看向姜國公,語帶警告道:「姜愛卿,你身為太傅,理應率先垂範。楚澤辦學之事,你可要好生協助,不得有半點阻撓,否則…」

  姜國公聞言,嚇出一身冷汗,連連叩頭道:「臣…臣遵旨!定當全力配合嘉平侯,決不敢有絲毫怠慢!」

  「下去吧。」朱元璋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群臣告退,殿內一時肅靜。

  朱元璋獨自沉吟,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楚澤此舉,當真高瞻遠矚。若是天下讀書人多了,必能為國家選拔更多人才,鞏固江山社稷。這些胸無點墨的酸儒,真真不識大體!」

  他暗暗點頭,復又召來小太監,吩咐道:「去,即刻起草詔書,著楚澤為天下立學堂之榜樣。大明自今而後,當廣設學校,普及教化,務必使寒門子弟,也能憑才學立身,報效國家!」

  小太監領命,忙不迭地退下了。

  與此同時,鳳陽王府內,楚澤正在書房內焦急地踱步。

  京城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不知道聖上可曾收到自己的奏摺,會作何反應。

  正胡思亂想間,黎星匆匆進來,神色激動道:「王爺,有消息了,京城來旨。」

  只見一錦衣衛帶著聖旨進來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興辦學堂,正合朕意。此舉有利於國運昌盛…….」

  「楚王爺,請接旨吧」

  楚澤大喜過望,連忙起身接過聖旨細看。

  只見朱元璋言辭懇切,對興辦學堂之事大加讚賞,言明要借鳳陽為榜樣,在全國推廣,更嚴厲敕令,不許士族阻撓。

  「好,好,好啊!」楚澤撫掌大笑道:「有了聖上的金口玉言,還怕那些老朽不從?來人,給我派人,咱們即刻全城張貼公告,將此好消息昭告天下!」

  黎星忙領命去安排,楊才和趙四也聞訊趕來,個個喜上眉梢。

  「王爺英明!這下士族再想阻撓,就是與皇上作對!咱們盡可放手去做了!」

  楚澤點頭稱是,面露得意之色。

  暗道:「哼,真以為本王好欺負麼?有聖上罩著,你們再折騰也是白搭!等著瞧吧,用不了多久,大明上下,讀書之風就要興盛起來了!」

  他大步流星地走出王府,登上早已備好的馬車。

  楊才、黎星、趙四緊隨其後,浩浩蕩蕩地駛向鳳陽城中心。

  一路上但凡見了王爺的車架,百姓無不讓道行禮,口中喊著「恭迎王爺」,好不威風。

  馬車所至之處,但見路旁公告欄皆貼滿了告示。

  上書「皇命:大興學堂,育才興國。百姓子弟,無分高低,皆可就學。士族官宦,不得阻撓。」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意義深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