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努爾哈赤臨行前的布置

  第161章 努爾哈赤臨行前的布置

  「講完了楊應龍,現在講講努爾哈赤吧。ඏ🍧  ☺👮自從努爾哈赤執掌建州部以後,建州部不斷做大,在擊敗九部聯軍更是成為了女真霸主。眼下朝廷應當如何處置?」皇帝問道。

  「不管怎麼樣,努爾哈赤如今還是對朝廷非常忠順的,只要遼東鎮兵強馬壯,又有得力將帥,就能以不變應萬變,陛下不必過於憂慮。」張曉回答說。

  「話雖如此,努爾哈赤能夠擊敗九部聯軍,其志恐不在小。那朝廷現在該如何是好?去扶持其他女真部落比如葉赫部?或是扶持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分庭抗禮?」

  「陛下,扶持葉赫部確實可行,但是怎麼個扶持法就值得商榷了,要是只是單純拉偏架的話,恐怕只會加深建州部的怨恨,甚至會讓努爾哈赤看輕了朝廷。至於扶持舒爾哈齊,雖說建州部落也不是鐵打的一塊,但是舒爾哈齊和他的兄長比起來,在威望和戰功上還是差遠了,如果也只是口慧而實不至,舒爾哈齊就算有心與努爾哈赤爭高下,也是鬥不過的,也是白白增加建州部的怨恨。」

  「那到底應該有何計策才比較合適?」

  「陛下,努爾哈赤已經上表,說要來朝貢,到時候也可以一探虛實。目前來看,努爾哈赤擊敗九部聯軍之後,並沒有馬上和其他女真部落大打特打,反而是向各路諸侯都派出了使臣,對於朝廷這一邊,更是親自要朝貢,所以短時間之內倒是不用擔心建州部的異動。畢竟現在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要是大軍還在朝鮮,或者是大軍回撤道遼東的時候,努爾哈赤發難的話,遼東和朝鮮局面就要大壞了。但是努爾哈赤並沒有趁機肆虐,足見努爾哈赤的見識要比王杲、王兀堂之輩強多了,也比楊應龍強多了。」

  「昔日你說了多次努爾哈赤,朕還覺得你有些言過其實,如今看努爾哈赤果然還是有一套,要是讓他統一了女真各部,那朝廷就難辦了啊。」

  「陛下,別看努爾哈赤能夠擊敗九部聯軍,那是因為九部聯軍各自為戰,並沒有拼死一戰的決心。努爾哈赤現在要是全力去攻打葉赫部、烏拉部這樣的大部落,也是打不下來的,因為這些大部落要是拼死一戰的話,建州部就這麼些壯丁,也經不起損失。當然經此一戰,原先那些歸附建州部的小部落算是穩住了,建州部的實力確實是會大漲,但也沒有到不可控制的程度。」

  「那依你所說,要如何對付女真各部。如今單靠遼東鎮的兵力,怕是很難對付女真建州部了,朕有時候都想著,要不要讓李成梁重新回去鎮守遼東算了。」

  「陛下,昔日吳起對魏侯說過,天下之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所謂德,無非是文德武德,只要遼東能有一萬鐵騎,京畿之地能有五萬精銳,那無論何方蠻夷自然服德。當然,也要把海軍建立起來,只要能建立起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倭國就自然不敢有異動,朝鮮也會死心塌地,西夷諸國也再不敢派什麼冒險者、征服者前來,反而應該小心自家的地盤被奪了去。」

  「遼東一萬鐵騎,你倒是敢想。」

  「陛下,非如此不能震懾蒙古、女真各部。」

  「看樣子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了,真該讓你去戶部那裡去歷練一番,看看你有沒有點石成金的本事。罷了,還有一事,薊鎮還有遼東鎮來報,說朵顏部長昂還有敖漢部小歹青想和我大明互市,你怎麼看?」

  「陛下,臣知道如今國庫緊張,但是無論如何,軍備是萬萬不能省的。至於互市之事,臣對長昂還有小歹青了解不算多,朝廷就算不開放互市,也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兩部,順便探查一下布延汗的動靜。」

  「行吧,朕知道了。伱如今在家也待夠了吧,該出來辦些事了,同文館之事,你要跟進,既然是要辦,就要辦好,不好畏首畏尾。」

  「微臣遵旨。」

  張曉告辭而出。陳矩的身影不知道從哪個角落浮現出來。

  「張曉此人,你覺得你如何?他的這些主意,有沒有過於浮誇?」

  「陛下,朝中大事,特別是人事,內臣不敢妄言。不過遼東之地,眼下確實已經疲敝,此時想要從遼東出塞,確實不是好時機。」

  「這麼說,你也是贊成張曉穩紮穩打的路子了?」

  「陛下,根據內線消息,建州部如今整修軍備,又和各部交好,就連朝鮮那邊也派去了使者,要是遼東鎮的主力去出塞作戰,女真這邊再有什麼異動,就不好辦了。」

  「朕知道了,容朕再想想吧,」

  「內臣遵旨。」

  建州部佛阿拉城,努爾哈赤正在和舒爾哈齊商議要事。

  「諸位,朝廷已經答應了我朝貢的請求,再過幾日我就要帶隊進京了。如今形勢不一樣了,舒爾哈齊,你我兄弟二人不能同時出去,既然我要出遠門,你就牢牢守在建州部,以免不測。如今我們雖然暫時與諸部講和,但是也需謹防有詐,畢竟各部大敗而歸,損失這麼大,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特別是葉赫部眼下還沒能講和,更要防備。」努爾哈赤說道。

  「大哥,要不這樣,能不能讓孟古嫂子給葉赫部那邊寫封信,看看能不能講和?」舒爾哈齊說道,

  「要是布寨沒死,這倒是一條好主意。可是布寨已死,我們建州部和葉赫部就是要不死不休了,就算能暫時講和也很難說是真心,此事就不必再提了。」

  「那好吧。那我也沒有別的主意了。」

  「舒爾哈齊,這次進京,我會帶著褚英一起去。我不在的這些時間,你不要貿然出城,要是小股敵人來襲,就是驅趕就好,謹防有詐。要是大股敵人來襲你就死守。一般的事情你就直接辦了,要是有什麼難辦的大事,就寫信送到京城,算不,不要送信了,有什麼要事你看著辦就好,要是覺得我回來了才能辦那就等我回來再說。」

  「大哥,你放心好了,我會看好家的。就是那個布占泰,要怎麼對待,是不是派人把他盯緊了。」

  「不必派人盯著,如今他就只能在建州部了,他還能去哪裡,哪個部落會收留他?他要是真的自己跑了,就讓他跑,算是我看錯了人。」

  「大哥,我們的女兒可是嫁給他了啊。」

  「嫁了就是嫁了,如今也反悔不得了。如今四面環敵,你也不可太顧念兒女之情,以免誤了大事。」

  「好的,大哥。」舒爾哈齊看著威望日高的哥哥,不自覺答應道。

  當夜,建州部舉行了宴樂,酒酣興致,努爾哈赤從旁邊拿起了一把琵琶,開始彈唱起來,眾人一陣喝彩。

  「龔師爺,怎麼看你興致不高的樣子?是我彈的不好嗎?還是建州部的酒肉太難以下咽了。」努爾哈赤環顧四周,看到了自己的師爺龔正陸一副沒有玩進去的樣子,有些不高興問道。

  「大汗,龔某剛才想起一些事情,故而走神,還請大汗恕罪。」龔正陸反應過來,趕緊請罪。

  「父親,我猜,龔先生怕是想家了吧。我去了朝鮮才一年半載,就非常思念父汗,龔先生在建州部呆了也好幾年了,突然想家也是不奇怪的。」褚英說道。

  「哦,龔先生是這樣的嗎?」努爾哈赤問道。

  「是的大汗,龔某剛才確實是想家了。」

  「龔先生,這是我疏忽了。這樣吧,忙過了這陣子,龔先生也可以寫一封信給家裡,這樣可好?」

  「回稟大汗,龔某父母已經離世,姐姐也已遠嫁,寫了家書也無處投遞,只是有些思念故鄉罷了。龔某一介落魄書生羈旅遼東,得蒙大汗看重,讓我擔當文書重任,又有家宅財寶,如今龔某在建州部已經是嬌妻美妾,兒孫滿堂,龔某又怎麼捨得離開建州部?請大汗放心。」

  「無妨,等我到了京城,給龔先生帶回來一些家鄉特產回來。」

  「大汗,臣家鄉在浙江紹興,離京城也有千里之遙,特產在京城怕是難買到了,不過也多謝大汗費心了。如果可以的話,龔某希望大汗這次進京,再多帶一些書籍和文房四寶回來,要不然龔某覺得自己的學識愈發不夠了,現在好些大公子問的問題我都答不上來了。」

  「哦?褚英,你問了龔先生什麼問題?龔先生那也是我的老師,平時公務甚忙,不可以用刁鑽問題為難於他。」

  「大汗,還是龔某學識淺薄,不能怪大公子問的刁鑽。」龔正陸趕緊出來解釋說。

  「龔先生你先不要解釋,褚英,你來說說,你問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你又是怎麼想來的,還是從哪裡聽到的。」努爾哈赤看向褚英說道。

  「父汗,我在朝鮮的時候,叔叔讓我在張欽差的帳下聽命,當時張欽差跟我們說,我們這腳下的大地其實是一個圓球,叫做地球,月亮和太陽也是一個球,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又繞著太陽轉。當時我就默默記下來了,我當時沒敢問,回來了就想問問龔師父,這大地到底是平的還是圓的,龔師傅就沒有答得上來。反正張欽差還講了好多見聞,說在一個非洲的大陸有許多神奇的動物,比如有一種脖子很長很長的脖子,還有一種身上都是黑白條紋的馬叫做斑馬。又說非洲之人渾身都是黑的,身形矯健,跑起來很快。」禇英說道。

  「張欽差乃是從海外回來的大才,龔某也曾拜讀過他的書,確實是弗如遠甚。」龔正陸說道。

  「龔夫子那也是大才子,人家只是謙虛,你這問題有如童稚之問,怎麼也來打擾龔夫子。你的課業學得好了嗎?《三國演義》的字和上面的人名都認全了?」努爾哈赤訓斥道。

  「父汗你也就知道捧著一本《三國演義》看,我聽聞人家中原的名將都是看《六韜》《三略》還有什麼孫子兵法的,就是父汗你捧著一本小說來打仗。」

  「真是豈有此理。你莫要看低了《三國演義》,中原兵法的精髓都在其中,罷了罷了,現在跟你說了也無用。」努爾哈赤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宴席就這樣出了這麼一個小插曲,不過很快大家還是該吃吃該喝喝。不過當宴席結束,努爾哈赤很快又把龔正陸單獨傳喚回來。

  「龔夫子,今天確實是晚了,不過有一些事還是想和你聊聊。龔夫子沒有喝多吧。」

  「大汗請講。龔某喝了幾杯,倒也不算什麼。倒是大汗海飲了這麼多杯,也沒有醉,龔某也是佩服的很。」

  「建州部身處苦寒之地,周圍又是崎嶇山地,也沒有什麼可以遊樂的地方,無非就是打打獵,喝喝酒。特別是這漫長冬季,不喝酒那也沒啥滋味。龔先生,你每次喝酒還是太過斯文,和你喝酒沒有意思啊。」

  「建州部身處山林之中,忙時耕種,閒時採摘打獵,無論男女老幼,都是勇猛的戰士,龔某也是佩服的很。龔某在家鄉之時,就是小酌幾杯黃酒。」

  「先生家在紹興是吧,這次進京,看看京城有沒有賣紹興黃酒的,給先生你帶幾罈子回來。」

  「那就多謝大汗了。」

  「龔先生,大明的軍隊,特別是南邊的軍隊,戰力如何?和遼東鎮比起來怎麼樣?我聽聞昔日倭寇肆虐大明南方,朝廷南邊的軍隊都不能站,後面。倭寇只是流寇,倭人的大軍我們建州的勇士也見識過了,除了裝備的火銃還有些意思,其他的也不足為奇。這大明軍隊的精銳,是不是就在這九邊精銳上了。」

  「龔某隻是一個普通士子,朝廷兵備如何,也不是我一個書生能知道的事情。大汗怎麼突然想問起這個了?」

  「無事,就是好奇問問。畢竟朝廷的軍隊,我比較熟悉的,就是遼東鎮的軍隊。遼東軍還是以騎兵見長,也不知道大明南方的軍隊是怎麼個樣子。」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