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並沒有與他們聊過多的國事,免得他們心理壓力太大。記住本站域名
最後根據他們的個人能力以及性格特徵,朱由校把這三人合理的安排進了官場中。
宋賢去了吏部實補考功司主事一職。
這是吏部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因為所有官員的升遷、評分等等各方面。
都是由考功司來負責統計以及匯報的。
朱由校讓宋賢去的目的,就是要他暗中查探。
這些年來,吏部官員大多為東林黨人,考察以及評級的權力都在他們手上。
朱由校就是要看看, 到底是哪些人,通過這個門路走了捷徑。
一旦真的查清,就可以把他們的那些朋黨,給一網打盡了。
而李進則是被外派出去了,他將跟隨金學曾以及陳經綸的團隊,前往西北地區學習新農作物的種植以及研究。
至於盧象升, 這樣的牛人, 朱由校自然是要留在身邊好好培養的。
他被授予了兵部員外郎一職。
朱由校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要他早點熟悉軍務之事。
現在的他,還不是那個文武雙全,赫赫有名,總督天下兵馬的督師呢。
「愛卿空閒之時,可以多讀些兵書,多研究下古來名將之戰略戰術,將來或許能夠用得上。」
「我大明現在是多事之秋,外有建奴作祟,國內也是叛亂驟起。」
聽到皇帝囑咐,盧象升當即應承了下來。
朱由校金旨任命這三人的事,傳到外面時,可謂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止是官員們在討論,就連民間的老百姓,都是議論紛紛。
因為皇帝的這一行為,已經是破了規矩,相當於破了祖制了。
就算是狀元郎,也沒有直接任六部官職的先例啊,大家不都是從翰林院開始的?
因此他們再一次的聯合了起來, 紛紛上起奏疏, 請求皇帝收回聖命。
儘管他們知道可能性幾乎沒有,可還是去做了。
朱由校也是保持著一貫的態度,不予理會,官員們呈上的這類奏疏,連進乾清宮的機會都沒有。
剛到司禮監的門口,就已經被王朝輔給下令全部焚毀了。
也正是這一舉動,讓得陳良訓等人越發的緊張焦急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信號,皇帝是絕對不會退步的,而且步子會邁的越來越大。
皇帝已經安插起自己的人手了,而且上來就是掌握實權,他們不能在靜觀其變了。
「立刻書信楊洪,讓他開始行動,不要在等了。」
幾個主要策劃人再一次碰頭,簡單商議過後,很快便統一了意見。
「成國公,此事事關重大,到時你們可一定要盡全力,決不能有所保留。」
「你們放心吧,我等幾家如今雖然沒了兵權,可也是開國功臣之後,話還是能說的上的。」
「只要你們能成,讓皇帝回不來京師,我們就有辦法,擁護廣王順利登基。」
…………
…………
福建
靠近海岸線的的一個村莊,此時已經是燃起了熊熊烈火。
「海盜來了,快逃命啊。」
「是倭寇,是倭寇啊~~」
谷檲
村莊裡僥倖逃脫的一些人邊跑邊喊道。
一群穿著稀奇古怪,卻又說著一口流利本土方言的的人,正在此處燒殺搶掠。
「把火給老子點大一點,要讓這周邊幾十里都能看得見。」
「不要把人都殺光了,放出一些人去讓他們散布消息。」
一個站在山包上的人觀望著這一切並說道。
一個站在他身後的人說道:
「大哥,要說這還是假扮海盜倭寇舒服啊,想幹什麼幹什麼,可比跟在那些老爺們的屁股後頭爽多了。」
領頭之人與他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與此同時,福建的許多地方,出了沿海地區外,包括中心地區,不是爆發農民起義就是海盜倭寇入侵。
而且規模都是不大不小,都在幾百人到兩千人之間。
而僅僅過了幾日,就在官府剛剛反應過來,還沒來得及調查以及平叛時。
而在福建周邊海域為非作歹了數年之久的海盜鄧茂七,同時也出現在了福寧州境內。
聽說他足有上萬之眾,從沿海一路燒殺搶掠過來,僅僅幾天的時間,就深入福建數百里地,無惡不作。
值此關鍵時刻,福建巡撫,又突發重病,不能理事。
偌大的一個福建省,頓時失去了主心骨。
那些小賊小寇還好說,就那麼千餘人的規模,地方的府縣官府尚能自保。
可這鄧茂七就不一樣了,不說其他,光是手下人數就有上萬之眾,非調集重兵圍剿不可。
可唯一有權調集大軍的巡撫,此時和死了一樣,可是把一眾官員給急壞了。
沒有辦法,他們只得聯名寫下奏疏,分別送往南京與北京,等著上面的決策以及定奪。
可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得做點什麼,否則不論將來結果如何,他們都是要被問罪的。
此時福建道監察御史耿顧,出了一個主意。
下令福建的各府各縣,緊閉城門,然後打開武庫,分發武器給靠近賊寇地區的百姓居民,讓他們自行保護。
這一建議,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贊成。
福建左布政使本想反駁,可看自己勢單力薄,又不想背鍋,到了嘴邊的話都忍了回去。
福建多地叛亂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南京。
南京兵部尚書崔呈秀得知官員無作為的情況下,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大罵他們是無能庸官。
後又得知福建巡撫重病的消息,他當即便意識到,這事不是那麼簡單。
只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容不得他多想,也沒時間去調查。
平定叛亂,穩住局面才是首要。
崔呈秀做事雷厲風行,連下幾道任命與軍令。
從南京抽調官員前往福建,主持平叛以及調集兵馬一事。
同時還找到了李之才,希望他能出兵,增援福建平叛。
他也當了幾個月的兵部尚書了,對南方的現在衛所的實際情況,也了解幾分。
深知靠他們是無非平定的,因此只能寄希望於李之才了。
而李之才當場就回絕道:
「大司馬,不是本將不給你面子,只是沒有陛下的諭令,別說是出去打仗了。」
「這一兵一卒,連南京城都不能出。」
「大司馬還是儘快派快馬北上京師,向陛下奏報。」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