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軍閥毛文龍

  可惜熊廷弼根本不吃他們那套,他性如烈火,眼裡根本容不得沙子。

  一怒之下,他把那些聯名上書的將領全部痛批了一頓,一些職位比較低的,例如千戶把總之類的,貶了不知道多少。

  還有一些他早就看不順眼,亦或混日子的那些老油子,以及將門軍閥的餘孽,更是直接逐出了軍營。

  熊廷弼早就想給全軍來一次大換血,光是把中高層將領清除並不能根除,因此他早就盤算好了。

  他就是要逼得這些人狗急跳牆,他好來一次殺雞儆猴,震懾一下那些還心存僥倖,暗地裡小動作不斷的人。

  把這些人剔除一部分後,熊廷弼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自己的親衛標營之中那些作戰悍勇的士卒,下放到各軍各營之中。

  安插親信部下掌控軍隊,真正做到說一不二,也可以補充新鮮血液整頓軍心士氣,。

  他這一次的動作是極冒險且大膽的,要知道他可是徹徹底底的犯了眾怒。

  凡屬軍、政、商的人,哪一個不在心裡大罵熊廷弼的祖宗。

  但他們也只敢在心裡暗罵而已,表面上還是恭恭順順,唯命是從。

  沒有其他原因,熊廷弼後面有皇帝的全力支持,這早已是不公開的秘密了。

  新來的巡撫,也是很少干涉軍事,也從不和他們搞所謂的人情世故,拉攏關係。

  洪承疇是個聰明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處境,他來這裡是來協助熊廷弼的。

  而不是來和熊廷弼作對的,這是皇帝明確交代了的,做的好的話,將來的平奴之功有他一份。

  如果他敢和自己的前任那樣,洪承疇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和下場。

  以前袁應泰在的時候,他們藉助將門的影響力,以及掌控的軍隊,還算是有些實力。

  對於熊廷弼這個遼東經略的、命令,他們可聽可不聽,甚至於還可以挖坑讓他跳。

  而現在將門基本不復存在,軍隊又來了一波大換血,後面的遼陽還有皇帝的軍隊駐守。

  他們要是想和以前一樣,那就和找死沒區別。

  現在他們唯一能夠倚仗的,還是那些商人糧戶。

  以前他們只是因為彼此的利益,而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

  沒有了一個強硬的後台,他們根本就無法和熊廷弼抗衡,甚至於連叫板的資格都沒有了。

  這次過後,熊廷弼原先制定的規劃和戰略態勢終於是實現了。

  接下來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收攏遇難得流民,招募青壯操練軍士即可。

  在他原本的設想計劃中,是需要十八萬精銳才可以剿滅建奴的。

  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給他個十萬八萬的精兵,他就有足夠的信心,在野戰中擊敗老奴,徹底掃清奴患。

  在他的努力下,瀋陽的遼軍已經基本脫離了以往的,軍閥性質,也不敢再和經略以及朝廷唱反調。

  就在他們商議之時,朝廷的使者,終於是姍姍來遲。

  大明與建州的所謂議和,也算是由此開始,兩邊的議和都是為了拖延時間,穩住對方自己可以休養生息。

  因此雙方都心照不宣的在那裡扯皮,議和之事一直沒有進展,不管大明這邊提出任何要求,老奴都只是說需要考慮。

  而建州這邊的要求,大明議和使臣也都是說要回稟皇帝,等朝廷的決策和皇帝的聖旨。

  但自議和開始後,老奴和熊廷弼都沒有了軍事動作,建州和遼東終於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時光。

  這對洪承疇來說最好不過了,不久前他才將遼東三衛給說服拉攏過來。

  接下來他就只需要,妥善安排好因為戰亂,而導致的難民流民即可。

  遼東只要恢復了農業生產,百姓不在四處流竄,對於朱由校來說就是最好的消息,因為他可以減輕大量的壓力。

  要知道遼東軍民可是有數百萬的,如果只是朝廷一味的運送錢糧來養他們,以國庫現在的經濟,遲早是會崩潰的。

  而在鎮江的毛文龍,在收到消息之後,也不在出兵襲擾建州,而是轉頭和朝鮮建州做起了生意。

  他以駐軍保護的名義,要求朝鮮每月向他繳納數量不菲的糧食物資,以為軍隊需要。

  朝鮮國弱民貧,軍備頹廢,因為害怕老奴過江攻打搶掠他們,因此不得不從,只能按照毛文龍的要求行事。

  可朝鮮的君臣也不是傻子,他們一番商議過後,由朝鮮國王親自寫了一封奏疏,派遣密使至京師,向朱由校匯報此事。

  當然毛文龍是不知情的,他搞定朝鮮之後,又派人主動聯繫上了老奴,說可以給他提供一定的糧食衣布等物資。

  代價則是老奴需要用珍貴的貂毛獸皮,以及關內稀缺的人參藥材等物來交換。

  老奴的日子正難過呢,而且貂毛獸皮以及人參等物,建州本就多的很,對於這筆交易,他非常開心的答應了。

  奴兒哈赤是徹徹底底的現實主義者,他一直堅信,只要他的實力足夠,軍隊夠強,錢財是取之不盡的。

  毛文龍則把這些貂皮藥材等物品,通過海路運送到山東,由山東轉運至北直隸和江南等地,以高價進行售賣。

  而後一直循環往復,毛文龍是大賺特賺,財富源源不斷,儼然已經忘記了自己是駐守在外的將軍。

  現在的鎮江軍,完全可以用精銳和富有來形容了,一共七千人的兵額,就有四千披精製布面甲和棉甲的士卒。

  其他的軍士,雖然沒有精甲可披,但甲冑也不曾缺少,雖然有不少都是粗糙爛造,但也好過沒有。

  可毛文龍此人是有野心的,對於李成梁當年在遼東稱王稱霸,他可是親眼見過的。

  因此他也和那些將門具備著一樣的思想,那就是養寇自重,發展自身的實力,雄踞一方。

  因此在他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毛文龍在朝鮮以及收攏的流民當中大肆招募青壯參軍,組了一支千餘人的家丁部隊,由毛永喜(尚可喜)和他的侄子帶領。

  正在他幻想著,不久的將來可以在遼東呼風喚雨之時,朝鮮國王的密使,已經在天津衛登陸,徑直往京師而去。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