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提運河還好,這一提運河,可是提醒了朱由校這漕運的重要性。閱讀
北方幾省連年災禍,遼東也在實施物資經濟封鎖的戰略,如果一旦失去後勤保障,那一年的辛苦努力就全白費了啊。
因此這漕運總督的人選,尤為的重要,可以說是雙方明爭暗鬥的關鍵勝敗所在。
漕運總督可是一個肥差啊,戶部尚書都或許不及他,這個官職所掌握的權力,也已經不能用大來形容了。
萬曆年間就有一個叫李三才的人,任職了十二年之久,是時間最長的官員。
在他任職期間,可以說是文官們的精神領袖,對抗皇權的領頭羊,東林黨當之無愧的魁首。
萬曆皇帝派去的那些礦監稅使,都是被他斗的個灰頭土臉,顏面盡失。
而他也是借著這一個肥差,完完全全的發家致富了,並在官場和士林當中,聲望達到了頂點。
當時的他,被譽為「言足以犯當世之忌而無其險,功足以為端人正士之偉而無其奇,風足以廉頑直懦流映千載而無其高」!
仕途官職也是一路飆升,一直升到了戶部尚書之職,雖然是兼領的,但也是不容小覷。
一時之間,整個朝野上下,所有的人都在呼籲請願李三才入閣輔政。
可當時的萬曆皇帝,雖然懦弱,但也還是有底線的。
李三才將他信重的礦稅太監陳增給活活逼死,本就看他不順眼,怎麼可能會讓他入閣。
見入閣無望,李三才也不追求能夠再進一步,於是全身心的將精力放在鞏固東林黨的政治地位上。
並且竭盡全力的去為江南的豪紳大族們,爭取更多更大的特權。
萬曆三十年時,他就請旨皇帝罷免礦稅這一項與民爭利的政策,還說什麼不罷免就辭官的話來威脅皇帝。
萬曆好歹也是個堂堂的男子漢大丈夫,怎麼可能一點血性都沒有,當即就准了,將他所有官職罷免,趕回了老家。
而他之所以敢這麼大膽,明目張胆的反對皇帝的政策和行動,甚至要去左右皇帝的想法。
歸根結底還是他的實力太過強大了,已經強大到皇帝都畏手畏腳的地步。
除了背後的江南大族和士林文人在堅定的支持,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權力實在大的可怕。
漕運總督可不僅僅是管著一條三千多里的運河,還管理著鳳陽府、揚州府、淮安府、廬州府,徐州、和州、滁州四府三州的地方行政大權。
權力橫跨南北數省,整個運河所經過的地區,全部都是由漕運總督說了算。
最為離譜和關鍵的是,漕運總督手上是握有兵權的,這才是他們真正的倚仗和皇帝所顧忌的。
在景泰二年之前,大明朝是沒有漕運總督一職的,因為在景泰年之前,漕運對於大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只有漕運總兵官和漕運參將,是朱棣在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後設置的。
總兵官和參將的府衙大本營就在淮安這座關鍵城池當中,統籌全局。
總兵官跟參將這兩個職位的人選,也和南京守備是一樣的,只能由勛貴來擔任,就連武將都不行。
目的就是要將漕運緊緊的抓在自己的手中,事實證明,朱棣的預料是完全正確的。
一直到景泰年之前,運河一直都是暢通無阻,從來就沒有出現過現在的情況,動不動就是哪裡堵了,哪裡需要疏通維修,向朝廷伸手要錢。
可自從土木堡大敗之後,一切都開始改變了,蒙古騎兵時隔八十餘年再次跨過長城,入侵漢地。
這些強盜馬匪的肆意搶掠和破壞,完全摧毀了北方幾省的農業基礎,百姓因為戰亂而民不聊生。
而當時的國都京師,也剛剛經歷一次大規模的保衛戰,各地的調派而來的守軍,以及流竄逃亡的百姓都是要糧食吃的啊。
當時的京師乃至整個北方,各個地區互不相通,也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糧草來維持保衛戰所急需的糧食。
因此一直都存在感不強的漕運,一瞬間就變成了救命稻草,當時的北方,就和現在一樣,所有的物資糧食全靠南方供應。
勛貴們循規蹈矩的執行著正常任務是完全沒問題的,可是到了這種戰爭緊急狀況時,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弊端就顯現了出來。
在北京保衛戰的前後時期,因為要大批量的運糧、運兵、運物資,運河上的船隻何止多了十倍,完全超出了承受範圍。
漕運事務的突然繁忙,讓勛貴武臣們措手不及,因為當時涉及到許多省府地區的行政,又要進行各方的協調工作,武官們根本就應對不過來。
於是景泰皇帝朱祁鈺,就派遣了大量的文臣,入總兵官和參將的府衙進行協助,其中不乏有侍郎和都御史之類的高官。
北京保衛戰勝利之後,頭號功臣于謙的聲望和權力達到了頂峰,同時也是文臣們的頂峰。
於是這些早就不滿屈尊於勛貴武臣之下的貪權之人,就開始搶奪起了武將的權力。
漕運總督之職,就是因此而增設的。
可當時雖然有了漕運總督之職,但權力還是比較平衡的,漕運總督還不能夠一言而定。
文官們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也不急於一下子就拿到能夠一手遮天的大權。
於是當時的漕運,就形成的文武雙方並治同管的局面。
他們的分工是文臣負責與各省糧道,按規定將應徵的漕糧徵集起來。
等在淮安清點核對了以後,再由武臣負責押運進京,即所謂的「文督催,武督運」。
到了景泰八年,被囚禁了八年之久的正統皇帝朱祁鎮,通過奪門之變再次復位登基,改元天順。
這時的朱祁鎮,已經不再是那個心智不成熟,只顧貪玩的正統皇帝了,而是政治手段和心智都已合格的天順皇帝。
他登基之後,對於文官的巨大權勢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大權旁落,讓他這個二次上位的皇帝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於是他在各種綜合因素的指引下,非常果斷的處死了當時的第一權臣于謙,這個導致文官崛起的「罪魁禍首」。(這裡是站在皇帝的角度說問題,不是黑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