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原本卯時才開門的文華殿,此刻早已燈火通明。🐠😳 🐸🐨
裡面時不時的傳來一陣陣讚嘆或者怒罵之聲。
蕭敬攙扶著弘治皇帝站在殿外,聽著裡面傳出來的聲音不禁有些擔憂。
「陛下,閱卷一事由劉公、李公、謝公三人主持即可,奴婢斗膽請陛下回去繼續歇著吧。」
弘治皇帝擺擺手,右手扶著後腰輕輕的揉了揉,方才緩緩開口說道:「科舉乃國之倫才大典,朕豈可置身事外?」
「陛下,可是您的龍體!」
蕭家有些著急起來,一手攙扶著弘治皇帝,另外一隻手替弘治皇帝揉搓後腰起來。
昨日在保和殿正襟危坐數個時辰,別說是皇帝,就是換作太子那般年輕人恐怕也腰酸背痛。
弘治皇帝嘆了一聲,苦笑道:
「朕沒什麼事,你一奴才怎麼會明白?朕在這裡,他們才會更加的盡心盡力去閱卷,才會盡心盡力為大明選才!今日朕累了點,來日太子登基後,也不至於手上無人可用!」
一番話讓蕭敬鼻子有些發酸,連忙勸慰道:「陛下,您正春秋鼎盛,太子還小還需要您的照拂!」
蕭敬想起了十幾年前,太皇太后將他叫到身前,指著才十來歲時為太子的朱佑樘,告誡自己,以後眼前之人便是自己的主子。
這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弘治皇帝的一點一滴都刻在蕭敬的眼中。
相比較先皇,弘治皇帝的勤奮程度令人髮指!
先皇躲在深宮數十年不見外臣,可是弘治皇帝一繼位,不但雷打不動的每日上早朝,更是重開了午朝。
隨後又重開經筵侍講,每隔一日便命翰林學士輪番侍講,他本人也會親自到場認真的聽。
......
「好了,隨朕進去吧!」
弘治皇帝打斷了蕭敬的思緒。
蕭敬見勸不動弘治皇帝,無奈之下只能作罷,隨後攙扶著弘治皇帝,一步步的朝著文華殿中走去。
三百份貢生試卷,足足有二十名翰林組成的閱卷官來批閱,通常在一日之內便可閱卷完畢再挑出十份送到弘治皇帝面前。
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坐在首位,手中拿著左右兩邊的閱卷官們呈上來的試卷細細的閱讀著,一時間並沒有察覺弘治皇帝走進了大殿。
「陛下駕到!」
隨著蕭敬尖細的嗓音驟然響起,眾人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連忙跪倒在地口呼萬歲。
劉健等三人也連忙起身走到弘治皇帝面前,剛準備下跪行禮,卻被弘治皇帝一把托住。
「三位卿家辛苦了,眾卿家都平身繼續閱卷吧!」
「臣等不知陛下有失遠迎,還望陛下見諒!」
劉健率先開口說道。
弘治皇帝莞爾一笑:「朕也是睡不著這才來看看,聽說愛卿等人昨夜一直在這文華殿中?」
劉健點了點頭,從容不迫的說道:「為國選才,我等這點辛苦不算什麼,陛下謬讚了!」
「呵呵!來,朕陪卿家一同閱卷!」
說罷,就拉著劉健的手朝著座位上走去。
待眾人落座後,劉健三人也簡單的向弘治皇帝稟報了一番閱卷進度。
「陛下,臣等粗略了看了一圈,倒是也選出幾份寫的不錯的試卷,不知陛下可有興趣看看?」
「哦?」弘治皇帝頓時來了興致,連忙說道:「呈上來朕瞧瞧!」
劉健朝著李東陽使了個眼色,李東陽從身前的案桌上的試卷中取出幾張張,遞給弘治皇帝說道:「陛下,這是浙江寧波府貢生豐熙所做,此子文筆洗鍊,,我等三人觀之不錯。」
「還有,這是山西襄垣貢生劉龍的答卷,此子寫的答題頗為務實,內容言之有物。」
「這是嶺南南海人倫文敘所寫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一種實幹,陛下請看!」
弘治皇帝接過試卷一一看了起來,時不時的頷首點頭,半晌工夫弘治皇帝目光從試卷上移開,看向三人說道:「這三人確實寫的不錯,會試當中名次想來也不錯吧?」
「回陛下,倫文敘第四,劉龍第六,豐熙第八!」
李東陽毫不猶豫的回道。
作為主考官,對於這些都一清二楚。
「不錯不錯,朕也覺得這三人寫的不錯。」
弘治皇帝笑著點評道,不過總覺得似乎缺點什麼,但是一時間又有些說不上來!
隨後想起什麼似的,看向李東陽疑惑的說道:「李愛卿,為何不見張信、王守仁、唐寅等人的試卷?」
一旁的劉健接過話茬,拱手道:「陛下,此三人的卷子在老臣這。」
說完,從面前的案几上取出了三張試卷,雙手遞到弘治皇帝面前。
見劉健不做點評,弘治皇帝更是疑惑不止,心道難道這三人題目答的都不夠好?
「三位愛卿為何一言不發?」
劉健苦笑道:「陛下,這三人寫的倒是很不錯,只是......」
「字是什麼?」弘治皇帝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只是破題角度倒也也有些出奇!」劉健一五一十的解釋道。
弘治皇帝沉默不語,率先拿其張信的試卷逐字逐句看了起來。
......
說實話,殿試的題目是弘治皇帝臨時起意,原本內閣呈上來的題目大多數都是教化,德治,治國之類的策論題目。
不過弘治皇帝卻一一否掉。
原因很簡單,他要實幹型人才,不需要被書本中的孔孟馴化的讀書人。
他想的是給太子朱厚照留下一個臣忠君賢的盛世藍圖,太子性格向來活泛,不受禮法約束。
這樣的性格日後要是登基了,身邊沒一些務實幹練之人,恐怕難以成就一番大事。
所以殿試的題目就是一個很好地試探機會,弘治皇帝想看看這三百人中有多少自己想要的人!
........
半個時辰後,弘治皇帝才從震驚中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