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
秋高氣爽。
高高的寶船乘風破浪,宛如巨大的怪獸。
海上的海鷗和其它鳥類可喜歡這種船了,不時過來落腳,然後又飛起,追逐打鬧,無憂無慮,可比倭奴國的那些皇室成員和貴族們有福多了。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他們碰上了朱元璋這個刻薄的帝王。
作為一個時刻擔心皇位被搶走、疆土被分裂的帝王。
朱元璋在對待可能的敵人時尚且下手又狠又髒,何況是這些曾經的確確實實的強敵?
就在聖駕離岸的當天黃昏時分,被朱元璋以帶去大明賞個官兒和小貴族噹噹為由、而跟著高興離開故土的倭奴國的天皇、將軍、守護等人所搭乘的寶船,便因為遭受到了『倭寇』的襲擊,整個被炸沉了,船上的人無一倖免。
最起碼,海鳥們還活著,對吧?
為這些人默哀了一陣後,太上皇懷著『悲痛』的心情繼續出發。
時至今日,已三天了。
甲板上,朱七牛時不時灑下一些麥子或米粒,海鳥們便會撲騰著翅膀過來搶食,倒也趣味。
當然,主要也是海上航行實在過於無聊,沒得其它東西可玩兒啊。
不遠處,朱元璋躺在躺椅上翻看著三國演義,身後筆直站立著朱三牛跟朱四牛哥倆。
本次戰役中,朱四牛因為給耿炳文、湯和的大軍帶路,後來又多次朝著南朝滲透,拉攏了不少人,搞了不少事,儼然是立功不小,太上皇很是高興,又將他召回來做了親衛。
而朱三牛嘛,雖然不像朱四牛那樣功勳卓著,但日夜苦守在太上皇身邊,忠心耿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太上皇曾說過,待回朝之後,會給這兩兄弟一個好去處。
言下之意便是,他倆回到大陸後,將會被安排個官兒噹噹。
至於具體幾品,負責些什麼,那就只有太上皇知道了。
看書看到累了,朱元璋朝著朱七牛招了招手。
朱七牛連忙小跑著過去了。
「太上皇。」
「七牛,咱都忘了問你了。」
「什麼事啊太上皇?」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數次借風、借火、借箭的根本在於哪裡?」
「在於他掌握了天氣的變化規律,能夠精確算準變天的時機。」
朱元璋點了點頭:「咱也是這麼看的,可是你不是總說書上都是瞎寫的嗎?」
「是啊,書上都是瞎寫的,太多巧合了,根本不能細想。
之所以書上會這麼巧合,是因為無論是好人壞人,敵我雙方,都是作者一手安排,無論雙方布局再精妙,或是再弱智,最終總會分出個勝負,有個結尾,不然就不成書,作者會被打的。
如果是歷史類話本,則無論某一方再強再厲害,最終勝利的也必然是歷史上真正勝利的那一方,比如蜀漢,文有臥龍、鳳雛、徐庶,武有五虎將、魏延、姜維等,又是大漢正統,按理說怎麼都不該輸的,可因為歷史上是曹魏一統,所以三國演義里的蜀國最後還是不得不輸。
有這樣的大前提,任憑諸葛孔明借風借雨借火借箭,把曹操和東吳耍的團團轉,智多近妖,當他該死的時候,他再能算也沒用,這叫人算不如天算。」
「那你呢?」
「我?我怎麼了?」
「你那日不是也準確算到了東風嗎?」
朱七牛憨厚一笑:「太上皇說的是這個啊,這其實不算難,只要搞明白道、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易經……紫微斗數、風水地理等等,就能算個大差不離。
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基本就是懂得這些,才能算準各種氣候、時機,畢竟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三國演義的作者雖然刻意給諸葛亮編了那麼一套宛若神明的設定,可也不能胡寫瞎寫啊,我猜他大概也懂一些陰陽五行八卦之類的東西。」
「三國演義的作者不就是你嗎?」
朱七牛:……
九年了,整整九年了,這個帽子咋就摘不掉呢?
「是你師父陳通微教你這些的?」朱元璋又問道。
朱七牛點頭:「是啊,只要是道士,基本都會研究這些吧,就像是儒生多少都會背一些四書五經一樣,不過我學藝不精,根本不精通。」
「那你是如何準確算準那天會刮東風的?」
「哦,在那之前,我專門找了個當地的老農問過,太上皇知道的,農民是最關心天時的了,而經驗豐富的老農,基本都能預測一波。」
「原來如此,咱還以為你已經可以掐手就知道天氣了呢。」
「這個嘛……就連我師父都做不到那麼準確呢。」
「那求雨呢?」
「這就更難了。」
「那為何歷史上有人求雨成功了?」
「大概是有人提前算到那天會下雨,所以安排在那天求雨吧。或者說,有人是風濕腿、老寒腿,一到要下雨時就腿疼,也就提前掌握到了徵兆。」
朱元璋:……
「江湖一張紙,識破半文錢不值啊!」
「太上皇英明。」
二人正百無聊賴的閒聊呢,寶船瞭望塔上的瞭望手忽然大喊起來。
「有不明船隻正在靠近。」
朱七牛、朱元璋連忙來至船邊,一人拿起一個望遠鏡看了過去。
果然,東方正有幾艘不大不小的船隻在往這邊追來,但入目所見,一個人都沒有,估計都躲在船艙里呢。
朱三牛道:「這些是倭寇的船。」
朱元璋問:「何以見得?」
「為了便於海上行動,他們特意把船改造過,細微之處跟一般的船有些不同,我曾經親眼見過,所以認得。」
朱四牛附和道:「三哥說得對。」
朱元璋呵呵冷笑:「看來是有人逃掉之後,心有不甘,所以想來報仇。」
朱七牛問道:「太上皇,我們怎麼辦?」
「你覺得呢?」
「殺。」
「好,那就殺,傳令迎擊。」
「是。」
朱七牛朝著瞭望手大聲喊道:「太上皇有令,迎擊倭寇。」
瞭望手得令,拿出旗子左揮右揮,通知相鄰的其它大明船隻。
其它船隻收到命令,以旗語回應,隨即成戰陣朝著那幾艘船圍了過去。
過不多時,那幾艘倭寇船就被圍在了大明船隊中間。
跟大明寶船比起來,這些倭寇船就跟一隻小蟲子碰到了大象似得,顯得那叫一個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