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個熱氣球,每個上面放著二十顆炸彈,合計六千顆。
它們當然不能徹底摧毀整個倭奴北朝京都。
但足以摧毀相當一部分了。
再加上其引發的火災、倒塌、地陷、濃煙等二次傷害,總的來說,殺傷力相當可以。
對於盛庸等人來說,這個炮仗放的硬是要的,超過以往過年時見過的所有炮仗煙花的綻放。
顧不上欣賞太多,盛庸等人就被東風給送走了。
臨近天要亮的時候,東風終於微弱了許多,恰好此時盛庸他們來到了一處深山老林上方,於是他們利用高超的技術,就近降落在了一個山谷中。
就這樣,鬼魅一般的他們,鬼魅的消失掉了。
從頭到尾,北朝都不清楚他們來過,更不清楚那些從天而降的炸彈是怎麼來的。
用虎蹲炮射的?
可是虎蹲炮射不了那麼遠。
難道是虎蹲炮被運到了京都附近?
這就更不可能了。
要是大明真能做到這點,北朝還是乖乖投降的好。
可也正因為怎麼都想不明白,北朝這邊僅存的一些官員和貴族還是起了投降之心。
至於他們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
很不幸的,一枚炸彈正好炸塌了他睡覺的那間屋子的屋頂。
然後他就無了。
……
出了這麼大的事,北朝就是想捂住也捂不住了。
且不說大明瘋狂對北朝進行著滲透。
單是他們原本那些立場堅定的貴族和官員,這會兒都已經覺得大勢已去,開始轉投大明陣營了。
有他們的瘋狂泄密,北朝僅剩的少部分作戰派根本無力回天。
僅僅數日,北朝京都被炸的滿目瘡痍的消息便傳到了大明西路大軍主帥馮勝這裡。
而早在此之前,朱七牛的小男孩計劃便已然跟他通過氣了。
馮勝心知是該出兵了,於是率領大軍開始朝著北朝腹地進發。
在此過程中,北朝軍隊方面大部分都是望風而降。
僅有少部分堅定的不投降派選擇了反擊,用虎蹲炮及其它作戰方式帶走了大明數千士兵的性命。
然後他們就還是被消滅了。
馮勝率兵進軍的第六天,他們在山林中找到了盛庸及其屬下,雙方正式會師。
第十天,馮勝的大軍拿下了北朝相當一部分區域。
第十五天,北朝全境基本納入明軍掌控之中。
又過了半月,北朝境內的叛軍被剿滅一空,並與東瀛布政使司那邊的湯和、耿炳文大軍合兵一處。
至此,倭奴國算是徹底被從地圖上抹去了,這片疆域也在時隔將近百年之後,終於在大明手中結束了分裂。
歷代天皇可以瞑目了呢!
至於少許流竄出去的倭兵和貴族、官員嘛,相當一部分都被蹲守在海上的明兵絞殺了,脫逃者並不多。
東路軍和西路軍匯合一處之日,太上皇朱元璋也帶著朱七牛等人前來會合了。
帥帳之中,還是原先那些人,再次齊聚一堂,喜笑顏開。
唯獨少了李景隆。
「說起這個李景隆咱就生氣,雖然因為小男孩計劃,北朝還是不出所料的被拿下了,但光是後面的接收北朝疆域,便有數千士兵因為虎蹲炮而死,他們原本可以避免犧牲的!」慶祝宴開到一半時,喝的半醉的常茂也不知道在想什麼,一不注意提了下李景隆的名字,太上皇當即氣的把酒杯拍在了桌子上。
眾人嚇了一跳,連忙放下酒杯,站起來彎腰行禮:「太上皇息怒。」
朱元璋『哼』了一聲:「息怒?息怒那些大明好兒郎就能活過來嗎?不行,這事兒不能就這麼算了,傳令下去,把李景隆給咱打入罪籍,讓他給咱去北疆上放羊割草去。」
彎腰低頭的常茂:o(* ̄︶ ̄*)o
喝的半醉的朱七牛用餘光眯了常茂一眼,若有所思。
……
一個地方打下來了,接下來當然就是治理。
太上皇朱元璋可太明白這點了,慶功宴後,第一時間將北朝疆域也併入了東瀛布政使司,並未跟任何人商議,直接將建文二年時已經就藩荊州的湘王朱柏改封為瀛王,並將被改名為『東安』的肥前國定為其封地。
朱柏乃是太上皇的第十二子,今年方十六歲,雖然年少,但能為能武,有勇有謀,臂力驚人,還精通道家,待人接物皆有長兄朱標之風,為諸子中頗得太上皇喜歡的皇子之一。
太上皇把愛子放在東瀛,可想而知是想藉助他皇子的身份來安邦定國,外抗敵國進犯,內安官員百姓。
這都是太上皇的老手段了,像秦王朱樉、燕王朱棣等,都是如此。
另一邊,太上皇又令人將戰報送去朝廷,急令皇帝和百官任命布政使及新一批知府知縣等官員。
在布政使的任命上,太上皇特意言明由皇帝指派,其用意嘛,當然是怕自己指派的話,會讓皇帝多想。
畢竟東瀛是太上皇帶人打下來的,南邊的那些官兒又都是他任命的,若是就連主管這片的布政使都由他指派,難免會讓皇帝多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瀛王朱柏的封地,可就在這位很關鍵的布政使治下啊!
只有這位布政使是皇帝的人,皇帝才能安心,朱柏也才能安全。
再者,太上皇還命令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共同從大明各衛之中挑選兵馬十萬,與東瀛布政使司現有的兵馬進行調換,除部分由太上皇親自訓練的水兵外,其餘參與對倭戰爭的兵馬統統將被置換回大陸,包括盛庸及其麾下的三百熱氣球兵。
自然地,湯和、馮勝、耿精忠等將帥也會一同回去,避免其擁兵自重,裂土分疆。
太上皇做這些的時候,朱七牛基本都在一旁陪著,全程目睹。
對於太上皇的這幾手,朱七牛都快看呆了。
什麼叫行雲流水,這就是行雲流水啊!
什麼叫無招勝有招?這就是啊!
輕描淡寫間,基本就把一切可能發生的問題都給避免了。
還把東瀛布政使司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格局給定下了!
不愧是讓宋濂先生都覺得厲害的太上皇啊!
……
太上皇的這些安排當然需要時間來一一進行,好在只要把馮勝、湯和等調走,太上皇倒也放心。
所以,無論是給湘王的改封還是其它命令,都無需等到執行完了才能回航。
甚至於許多命令,都是太上皇在回航的路上下達的。
而二十來萬三路大軍嘛,自然是暫時留在了東瀛,按兵不動,等候換防。
朱七牛也跟著一起回航了。
跟他們同船的還有馮勝、湯和等將帥。
獨獨少了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