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

  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

  回到養心殿,朱祁鈺枯坐。

  拿掉了項文曜的軍權,還要拿掉于冕的軍權,這樣一來,于謙的羽翼就被剪除了。

  他只能乖乖的鎮守京師,不會想什麼歪門邪道。

  「傳旨,詔毛勝、李瑾、于冕率兩萬騎兵回京,隨朕南下。」

  朱祁鈺緩緩開口:「再把范廣宣來。」

  馮孝派人去傳旨,他小聲道:「皇爺,南下一定要帶足了兵。」

  「朕曉得。」

  朱祁鈺幽幽道:「你派個妥善人,出京去山西,宣舒良回京。」

  舒良在山西編練了一支秘密軍隊。

  此時派上用場了。

  他不能只相信京營和邊軍,還需要有一支屬於完全自己的軍隊。

  馮孝不解,還是安排人去辦。

  預計九月初三出京,十月中旬抵達南京,第二年夏天或者秋天回來。

  京師得留下一批人,負責應急用。

  從他離京後,所有奏疏,都要抄送一份,送去南京,在路上時,則邊走邊辦公。

  閣部擬定出兩條路,走水路或陸路。

  朱祁鈺傾向於走陸路,這樣騎兵就能隨時拱衛他,但路程太長,危險難以預測。

  好處是,他能親眼看一看地方各府,每到一府都要詔見地方官員。

  走水路則是更安全,路程更短,也更舒適。

  甚至,龍船都造好了。

  正思考著呢,范廣風塵僕僕進來叩見。

  八月末的京師還烈日炎炎,這是旱災的預兆,閣部正在預防旱災,對收成事極為上心。

  「賜座。」

  朱祁鈺臉上露出笑容:「范卿,南巡朕欲帶著你,由你率領京營護衛朕,伱在朕身邊,朕放心。」

  范廣心花怒放:「拱衛陛下,是微臣之福!」

  若能得到救駕之功,他范廣真的能榮升國公位了。

  「對了,你兩個兒子還在寧夏嗎?」朱祁鈺問。

  「回稟陛下,臣子無能,並未立下什麼大功。」范廣道。

  「別這麼說,你兒子雖無統帥之能,但也是一員良將,稍加磨礪,早晚必成名將。」

  朱祁鈺道:「寧夏也沒有戰事,難以磨礪,不如去甘肅吧。」

  「看看陳友手下的神英,升了多少次官了?再打下去,就要有爵位了。」

  范廣再傻,也明白了,皇帝要用他,就得先防他。

  他兒子熟悉寧夏,所以把他兒子調走,調去甘肅。

  在陳友手下打仗,一旦他范廣有異心,那麼陳友就會立刻處死他兩個兒子。

  其實還有一層深意,他家和于謙家是聯姻,皇帝防著于謙,就得防著范廣。

  「臣代犬子謝陛下栽培之功。」范廣磕頭。

  朱祁鈺是皇帝,他不會將自己的安危建立在所謂的信任之上,那不是信任,而是愚蠢。

  他必須做出制衡,用范廣,就得先制衡范廣,讓范廣甘心做他的鷹犬,不要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同時,身邊還得放一個制衡范廣的人。

  就有從北疆調回來的毛勝和李瑾,這兩個人還差點,真正制衡范廣的,是從山西調回來的郭登。

  「起來。」

  朱祁鈺眸光陰暗:「在甘肅好好立功,自己掙個爵位回來,到時候你家一門三爵,何其榮耀?」

  「范廣,你說軍中,還該帶著誰啊?」

  范廣微微一愣,他不善於鬥心眼,只能如實道:「臣以為帶忠心將領即可。」

  「朕身邊哪有不忠心的呀?」朱祁鈺點他,誰不是朕這邊的武將?講武堂里,想想啊。

  這是要帶於康走?

  范廣也是蠢。

  「於康不行,於康要守衛京師,不能調動。」朱祁鈺當然不能調走於康了,於康是他制衡于謙的一步棋。

  再說了,帶走于冕,再帶著於康,難免會讓于謙心裡不舒服。

  他雖然處處制衡于謙,卻也說明他是信任于謙的。

  臨走之前,還要詔見于謙,化解于謙心中的不滿。

  「朕詔你來,就是通知你,整軍八萬,隨行。」

  范廣苦笑:「陛下,京師沒這麼多兵啊?」

  「自然會調邊軍回京,內閣會通知你的。」朱祁鈺打發范廣走了。

  范廣一路上也沒琢磨明白,皇帝要帶誰呀?

  當然是柳溥了!

  這老貨留在京師,倭郡王也在京師,他能放心?

  既然倭郡王必須留下,那麼倭郡王的全部班底,就必須帶走,再留下于謙、姚夔、張永主政,京師就不會亂。

  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太子朱見深,必須帶走!

  「皇爺,可讓尚食局準備餐食?」馮孝知道皇帝摳門,自然得稟報一聲。

  「準備吧。」

  他還在想,皇太后和常德要帶走。

  有了女眷,也得在自己嬪妃中挑幾個帶走,否則,容易傳出閒話。

  女眷多了,就必須走水路,走陸路的話就顯得不安全,而且需要在各府留宿,萬一傳出花邊新聞,他這皇帝的臉往哪擱?

  申時,下午四點鐘,宗室諸王站在乾清宮外恭候。

  欽天監,已經按照皇帝的要求,改變了計時辦法,時辰制仍不變,只是細化了小時。

  到了正殿,太監打開殿門,讓諸王按照宗室排序,陸續入殿。

  四點一刻,皇帝才走進來,宗室諸王跪伏兩側,皇帝坐上御座,諸王朝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

  然而,宗室諸王看見案几上的餐食,又小心翼翼看了眼皇帝的酒杯,那種被支配的恐懼,再次襲來。

  「朕馬上就南巡了,要好久看不到諸位親戚了。」

  朱祁鈺臉上帶著笑:「這不,臨走之前,朕設宴款待諸位,大家在一起,樂呵樂呵。」

  諸王心裡咯噔一下,皇帝這是要帶我們走啊!

  「臣願隨陛下南下!」荊王是皇帝的舔狗,第一個表明心跡。

  諸王心裡日狗,皇帝是一天不折騰他們就心裡難受。

  百王府剛住進去,皇帝就跟他們討要裝修錢。

  確實,沒要建造宅子的錢,但這裝修錢是什麼鬼?是不是還有公攤面積啊?

  皇帝開口了,誰敢哭窮?

  上一個哭窮的,被抽死了,血淋淋的慘案都忘了?

  諸王無奈付了一大筆裝修錢,導致諸王窮得想賣血。

  現在又要把往南京折騰?這是要把我們當成豬崽兒賣掉?

  見諸王沒有動靜,朱祁鈺嗤的一聲笑了:「朕的船上,沒那麼多位子,你們不必擔心。」

  諸王嚇了一跳,您船上沒位子,不就是說我們要死了嗎?

  「陛下恕罪!」諸王跪下磕頭。

  朱祁鈺眼神玩味,他也在權衡,該不該帶走諸王。

  姚夔認為,沒有必要,諸王留在京師,對倭郡王也是威懾,而帶在路上,倘若死了、病了、逃了,皇帝的威望都有打擊。

  也有朝臣覺得,帶著南巡,免得他們在京師作威作福。

  朱祁鈺在吃烤熟的羊肉,蘸著蘸料,吃得津津有味,整個乾清宮裡,只剩下皇帝吃飯的聲音。

  「一家人,哪有什麼恕罪不恕罪的呀?起來吧!」

  朱祁鈺放下筷子:「朕要去祭祖的,你們可有話要帶給祖先的?」

  他不去鳳陽祭祖,而是去南京城祭奠太祖皇帝。

  諸王頓時成了苦瓜臉,敢說什麼?

  可不說吧,祖宗怪不怪罪不知道,皇帝肯定怪罪他們。

  「臣等對江山社稷沒有一點貢獻,不敢攪擾祖先英靈。」還得看周王。

  「也對,無才無德,無功無祿,全靠祖宗庇佑。」

  朱祁鈺眼神陰鷙:「既然有自知之明,那麼爾等在京中,就要謹言慎行,別給祖宗丟臉。」

  諸王一聽,不用去南京了,頓時喜形於色,跪在地上磕頭謝恩。

  「既然爾等留在京中,爾等之中可有賢王,可為朕監國啊?」

  一句話,把諸王嚇得汗毛倒豎,一個個撲倒在地上:「臣等無才無德,不敢禍亂朝綱,不敢,不敢!」

  大明做過監國的,只有寥寥幾個人,仁宗皇帝、宣宗皇帝、襄王和景泰帝。

  這裡面有三個皇帝,一個瓦罐豬。

  誰敢去監這個國,那不是找死嗎?

  「朕和你們閒聊天罷了,別動不動就跪下。」

  朱祁鈺慢悠悠道:「你們覺得倭郡王監國如何?」

  陛下,您還是賜死我們吧!

  諸王誰敢起來啊,您景泰帝和倭郡王什麼關係,大家誰不知道啊?

  您讓他監國,他分分鐘登基!

  再說了,說您殺了他,天下人都相信,可說您把皇位讓給他,沒人信的。

  「不要就知道磕頭,朕問你們話呢,回答!」朱祁鈺對諸王避而不談的態度十分不滿。

  「回稟陛下,微臣以為不設監國之位。」

  周王是懂皇帝心思的。

  景泰帝是怎麼上位的?

  正因為倭郡王北征,才留弟弟朱祁鈺監國,結果自己留學去了,家不要了,朱祁鈺因為監國之權而順利登基。

  所以,這監國的權力,對朱祁鈺而言,有著特殊之處。

  他絕不會允許,下一個人通過監國,而獲得承嗣大統的權力,哪怕產生這一點點可能性都不行。

  這也是當初他必殺襄王的原因。

  因為襄王也做過監國,而且人家是嫡子,他是庶子,天生矮一頭,所以剷除襄王,是穩定位子的必要一步。

  「不設監國?那朝政如何運轉啊?」朱祁鈺問。

  「陛下,微臣是藩王,不懂朝政。」

  「周王,這是家宴,在家宴上說話還藏藏掖掖的嗎?照實說。」

  朱祁鈺要借周王的嘴,廢除監國制度。

  「中樞有內閣、有六部,內廷有司禮監。」

  「即便陛下不在北京,天下也能正常運轉。」

  「而且,陛下在南京,也能正常處置政務,何須用監國?」

  這話說得,好似有沒有皇帝都一樣。

  但沒毛病,大明皇帝不上朝,天下也能正常運轉,起碼維持五十年沒啥問題。

  朱祁鈺看向諸王。

  諸王七嘴八舌,都說不必監國,還建議皇帝,把太子帶去南京,見一見世面云云。

  朱祁鈺才露出笑容:「諸王所言甚是啊,那就不設監國了。」

  「但那樣的話,諸王可就要被閣部重臣管理了?」

  「會不會覺得很委屈呢?」

  宗人令是倭郡王啊,皇帝走了,南宮就要死死的守著。

  那麼,管理諸王的權力,就移交到了內閣手裡。

  諸王臉色一垮,只能磕頭說:「吾等在京中謹小慎微,不敢犯錯,若受到苦處,吾等可等陛下歸來,再向陛下訴苦便是。」

  這番回答讓朱祁鈺很滿意,我們不是在京中混吃等死的,而是要監督朝政,若誰有不該有的心思,就寫信告訴陛下。

  「諸王是懂朕苦處的。」

  「但諸王畢竟是皇室子弟,朕能欺負你們,外人不行!」

  「受了冤屈,寫信告訴朕,朕為你們做主!」

  「這杯酒,朕敬諸王。」

  朱祁鈺敲打了諸王。

  又順勢廢除監國之權。

  還給諸王監督權,制衡留在京中的閣部重臣。

  一箭三雕。

  「臣等謝陛下隆恩!」諸王叩拜。

  宴會在歡樂中收尾。

  「皇爺,您這般布置,是要在南京呆很久?」馮孝服侍皇帝更衣。

  「看出來了?」

  朱祁鈺換了身便服,活動活動身體:「南方事多,去這一次,索性徹底解決。」

  「朕不想大費周章再去一次了,就這一次花費的費用,足夠征服安南了,而且導致政局不穩,唉……」

  「而後世之君,應該是很難再去南京了。」

  「南方事,必須由朕親手做完。」

  沒錯,就為了準備這次南巡,皇帝足足花了120萬枚銀幣!

  率領十萬大軍、朝廷百官,再加上扈從,轉運物資等等,總共徵召了近三百萬人!

  而且,南京紫禁城又修葺了一遍,以及政務從北京送到南京的損耗、人員的流動。

  就花了這麼多錢。

  120萬枚銀幣啊,蕩平安南都使不了。

  但這次,他必須要去。

  開海!

  是朱祁鈺心心念念的大事,這件事必然曲折不斷,一年半載肯定解決不完。

  還有倭寇!鹽政!海政!商稅!士紳!等等!

  都要一次性理清,新政徹底推行下去。

  樂觀地看,起碼要兩年時間。

  所以他連番布置,讓權力制衡,又平衡,省著生出亂子,讓他半途而廢,必須回京。

  「皇爺,您離開時間太長,容易出事的。」馮孝小聲提醒。

  皇帝做的這些事,要觸動太多人利益。

  他們無法殺掉皇帝,在京師搞些亂子,迫使皇帝迴鑾,是能做到的。

  「若朕的兒子長大了,該多好啊。」

  朱祁鈺嘆了口氣:「宮中務必妥善安置,防範有人害朕的兒子!」

  能迫使皇帝回京的,最大可能是二子朱見淇病重,他必須回京,所以必須防範。

  「奴婢會妥善安置的!」馮孝磕頭。

  「讓許感留在宮中,無比看好宮裡,把鄭有義宣回來,西廠負責拱衛宮中。」

  朱祁鈺活動完畢:「把皇后宣來吧。」

  很快,唐皇后來到乾清宮,拜服在地:「臣妾見過陛下。」

  聲音帶著幾分委屈。

  皇帝很久都不見她了,她這個皇后當得,還不如當皇貴妃時候痛快。

  朱祁鈺熟視無睹:「皇后,你若隨朕離京,淇兒自己在宮中,你能放心得下嗎?」

  唐皇后腦袋嗡的一聲,皇帝還是沒原諒她,就是不肯帶她去呀。

  她這個皇后,有名無實。

  六宮之權,在孫太后手中,甚至常德權力都比她大。

  皇帝對她黑不提白不提,若非文官幫她這皇后說話,恐怕所有人都遺忘了,宮中還有一個皇后呢!

  她就想隨駕南京,因為這能昭顯她是大明皇后!是皇帝的正妻!

  可是!

  皇帝連這個機會都不給她。

  「臣妾不放心孩兒,願留守宮中。」唐皇后磕頭。

  朱祁鈺語氣微緩:「淇兒還小,你離宮去南京,誰來照顧孩子呀?」

  「而且,朕欲請皇太后南巡。」

  「兩宮太后勞苦功高,朕從未孝敬過她們,這次南巡,正好請她們一同,去江南看看風景,朕也好儘儘孝心。」

  「常德也要隨駕。」

  猛地!

  唐皇后眸中折射出驚喜之色,六宮權柄,這不就轉移到她的手上了嘛!

  「陛下……」

  「談妃和胡妃要隨侍的,宮中的孩兒都需要你悉心照料,你是母儀天下的皇后,朕離京後,你要為朕守護好這宮中,守護好朕的孩子們,明白嗎?」

  唐皇后哽咽,皇帝好久沒跟她說這些話了!

  「臣妾願意為陛下分憂,願意!」她不停磕頭。

  朱祁鈺眯著眼睛:「宮中諸多嬪妃,都要誕下孩兒,你是大婦,要妥善照料。」

  「淇兒還小,他是朕的長子,對朕對天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務必不能出事。」

  「還有固安,去浣衣局一年,已經有長進了,她在宮中幫助你,也能分擔你肩膀上的擔子。」

  唐皇后點頭,但心中微涼。

  皇帝用固安來制衡她的權力。

  但是,皇帝對長子,是非常喜愛的,他對朱見淇是寄予厚望的。

  「退下吧。」朱祁鈺道。

  「陛下……」唐皇后想和皇帝一起坐會兒,可是這男人為什麼如此狠心啊?

  朱祁鈺善於察言觀色,卻柔聲道:「皇后,等朕回來,再和你生個孩子,你身體不好,好好調理,等朕回來。」

  唐皇后心花怒放!

  皇帝不氣她了,她磕頭謝恩,然後跪著不走,現在就要!

  朱祁鈺這大豬蹄子,不過給她個念想罷了,他心中余怒未消,如何能說原諒就原諒了呢?

  「今晚侍寢吧。」

  「陛下!」

  唐皇后呆呆地看著皇帝,頓時淚如雨下,然後哭著謝恩。

  皇帝終於肯原諒她了!

  哪怕是利用她,她也願意,只要再生個孩子,皇帝的心就會回來的,男女之間能有什麼深仇大恨?有的話,就來一次好了!

  朱祁鈺這台播種機,又得被迫營業了。

  時間幽幽,在熱河的李瑾、毛勝、于冕收到聖旨,兵權移交給李秉、宋傑、王恕三人。

  他們則率兵入京,隨皇帝南巡。

  宋傑多少有點不是滋味,他也是皇帝心腹呀,他也想去南京啊。

  弟弟宋偉犯下了大錯,他去南京,還能幫弟弟說情。

  皇帝給了他封密信,說熱河需要他云云。

  作為隨侍的李瑾三人,洋洋得意,這是皇帝的寵幸。

  同時,在寧夏的范昇、范炅移防甘肅,去陳友手下立功,兄弟倆歡天喜地。

  房能、譚序嫉妒啊,寧夏沒有什麼戰事,只是練兵而已,沒有大功可立,還是朝中有爹好當將軍啊。

  山西總兵郭登,被調回京師,隨侍南下。

  和舒良一道,率軍回京。

  各地邊軍,皆被皇帝趁機重新洗牌,一方面是防備軍將世家做大,另一方面則是為皇帝巡幸南京打預防針。

  同時,也宣告者皇帝對邊軍的掌控力度。

  轉眼到了九月,初一。

  「哀家不去!」孫太后又搞么蛾子了。

  倭郡王留在京師,她也想留在京師。

  「母后,這是陛下欽命。」常德苦笑,她也不想去,但沒得商量。

  孫太后冷笑:「他不是打著孝道的旗號嗎?怎麼不親自來請示哀家?反而下一道聖旨,這是什麼意思?」

  然而。

  話音方落,太監急匆匆進來:「回聖母,皇爺來了。」

  「什麼?」

  孫太后驚得站起來,又悻悻閉上嘴,氣哼哼道:「他來就來,難道讓我這個做娘的去迎接他嗎?」

  很快,朱祁鈺已經進入大殿。

  剛才還生氣的孫太后,竟換上一副笑臉:「陛下來了?用膳了嗎?哀家還沒,陪哀家一起,如何?」

  「朕用過了。」

  朱祁鈺道:「朕叨擾皇太后,主要是要巡幸南京了。」

  「皇太后剛入宮時,尚在南京紫禁城,有多少年沒回去了?多少年沒領略江南風光了?」

  「朕知道百善孝為先,所以朕巡幸南京,造訪故都,想向兩宮太后盡一盡孝道,請皇太后隨朕南下,再看一看故都。」

  常德心裡捏了把冷汗,真擔心她娘說一句不去,讓皇帝下不來台。

  卻沒想到,孫太后竟笑靨如花:「虧得皇兒還記得哀家,哀家永樂二年入宮,年方十歲,便養在張太皇太后膝下。」

  「如今一回想,半生年華過去了。」

  「真的想再回到哀家曾經住過的大殿看一看。」

  說著,她拉住了朱祁鈺的手:「皇兒向為娘的盡孝道,為娘的心裡甚是歡喜。」

  朱祁鈺一陣膩歪,要不是不帶著倭郡王,朕能帶著你?

  常德則看傻了,這是她娘嗎?怎麼看著有點那個……賤呢?

  「朕向皇太后盡孝道是應該的,朕會讓宮人做好準備,九月初三便出發。」

  朱祁鈺掙脫開孫太后的手。

  孫太后笑意盈盈,顯然是很滿意的。

  結果,朱祁鈺前腳剛走,孫太后就變臉了:「好個居心叵測呀,他是擔心鎮兒再奪門啊!」

  「娘!」常德急了。

  「怕什麼?為娘的什麼沒見過,有什麼可……噶!」

  孫太后的後半截話堵在嗓子眼裡。

  因為,朱祁鈺回來了,他站在門口,施施然行禮:「忘跟皇太后說了,您在南京的寢宮,都收拾好了,朕告退。」

  孫太后臉頰一陣青一陣紅,他是故意的!

  他就知道哀家會咒罵他,所以回來看笑話呢!

  出了仁壽宮。

  朱祁鈺嗤笑:「也就剩下這點本事了,由著她撒潑吧,隨侍官員的名單可擬定了?」

  「皇爺,有暹羅急報。」乾清宮的太監急匆匆而來。

  朱祁鈺快步回養心殿。

  這是高宗本和邊永一起寫的密奏,朱祁鈺打開一看,頓時目瞪口呆:「快,把閣部重臣,全部宣來。」

  半個時辰之後,閣部重臣全都驚呆了。

  「陛下,這暹羅王吹牛吧?」

  姚夔都懵了:「老臣查遍典籍,也沒見過畝產18石的土地啊,根本就沒有啊!」

  「是啊,那畝產30石糧食的更扯了!」

  王復驕傲道:「天下最精華的土地,就是大明,大明畝產4石的土地,已經是上等田了,微臣不信。」

  「臣等也不信!」

  朝臣都懵了,這天選之國,怎麼能是暹羅呢?明明是大明啊!

  「朕信。」

  朱祁鈺道:「這還是暹羅王少說呢,朕估計暹羅全是畝產30石以上的土地。」

  「陛下您不能為了開疆拓土,就騙我們吧?」耿九疇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朕想打仗就打仗,還用騙你們?」

  朱祁鈺笑問:「高宗本和邊永的話,你們也不信?」

  「這只是暹羅王片面之詞,未經過證實的呀,不可能呀。」耿九疇道。

  「既然不信,你們就再等等,逯杲還會傳來消息的,到時候就知道了。」

  朱祁鈺道:「咱們姑且當成真的,諸卿有何看法?」

  「必須占下來!不惜一切代價的打下來!」姚夔大聲道。

  朝臣出奇的同意,這暹羅是老天爺追著餵飯啊。

  看看大明,為了填飽肚子,上下齊心,還吃不飽呢,人家暹羅,直接擺爛,糧食吃到吐,拿大米餵牲口,能氣死個人。

  「陛下,老臣認為天下沒有這樣的土地。」

  姚夔話鋒一轉:「咱們先把暹羅的稻種拿回來,咱們試一試就知道了。」

  這點朝臣同意,宋朝時候確實更新一次占城稻。

  應該第二次更新。

  「姚卿,就當有。」

  朱祁鈺十分輕鬆,找到了產米之地,大明就不用為糧食發愁了。

  「姚閣老,打下暹羅可不容易呀。」

  白圭道:「咱們距離暹羅,隔著龐大的原始森林,這些森林,和咱們大明的森林還不一樣,用火燒都燒不掉……」

  陶成的奏章,中樞都看了。

  夏塤也拿雨林里的土人沒轍,只能建立商貿,彼此互通有無,以羈縻的形式統治。

  人家土人還不知道,大明把我們划進去了,還以為自己是土大王呢。

  「而且,根據邊永的地圖,暹羅是北面高南面低,咱們必須先控制高山,才能和大明接壤,問題是這些高山,咱們沒有能力控制呀!」

  白圭說得是現實。

  中南幾國,都是弱雞,關鍵大明打不著他們呀。

  原始森林救了他們。

  「走安南呢?」姚夔問。

  「走安南,要經過寮國和柬埔寨,這兩個國家,也是茂密的森林,大軍無法穿行。」白圭表示很無奈。

  馬昂忽然開口:「大秦用水系控制嶺南,國朝可否效仿此道?」

  「難,嶺南的氣候和那裡的氣候還不一樣,那裡特別炎熱,森林多得砍伐不過來……」

  白圭說到這裡,忽然眼睛一亮:「咱們可以借用土人的手徹底砍伐掉森林啊!」

  「怎麼砍?照你說的,那森林無邊無際。」姚夔攤手。

  「只要咱們願意花錢買木材,早晚能砍光。」白圭道。

  這又是一項漫長、且未必有回報的投資。

  朝臣看向皇帝。

  「朕覺得可行。」朱祁鈺不差錢。

  白圭繼續道:「咱們在險要地勢上,修建堡壘,派大軍屯守,以此來控制這些森林。」

  「白卿之策可行。」

  朱祁鈺笑道:「其實,諸卿有點捨本逐末了,只要有海軍,暹羅旦夕可定。」

  朝臣臉色微變,如今大明編練了五十萬水師,寶船正在建造中。

  皇帝要開海的心思,已經不瞞了嗎?

  「占領暹羅,並不困難。」

  「以大明現在的國力,就能做到。」

  「但想徹底控制暹羅,把暹羅變成漢土,是件很困難的一件事啊。」

  就是龐大的熱帶雨林,讓大明難以實控。

  起碼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很難。

  「至於,高宗本奏疏所言的畝產,朕倒是能測試出真假。」

  朱祁鈺笑道:「只要朕願意花錢,從暹羅大肆購買稻米,並持續的買下去,就知道暹羅一年能種植多少稻米了。」

  朝臣眼睛一亮,皇帝這辦法好啊。

  充實大明糧食儲量。

  「諸卿不也說了,是地形限制了明軍。」

  朱祁鈺笑道:「那麼,朕就花錢,讓地形變成對明軍有利的地形。」

  姚夔驚呼:「陛下,此言何解?」

  「姚卿,朕問您。」

  朱祁鈺問:「若朕不斷出錢,從暹羅購買稻米,暹羅有多少,朕收多少,您是暹羅百姓,會怎麼辦?」

  「為了賺錢,當然大肆墾荒種植呀!」

  姚夔明白了。

  皇帝是花錢,讓暹羅百姓給大明墾荒種植。

  然後大明去接收熟地即可。

  原始森林,暹羅自己就主動砍伐了,而且大明還收購木材。

  「沒錯,朕是這樣想的。」

  「但這樣太慢了。」

  「朕要和暹羅王對賭,拿出一萬船絲綢,和暹羅王對賭,賭他一年賣給朕一千萬船的糧食!」

  「暹羅王為了賺取朕的絲綢,一定會發瘋似的開墾國內耕地的。」

  「這樣一來,森林的面積就會減少。」

  「等朕去接收暹羅土地的時候,就都是熟地了。」

  「咱們趁著這個機會,慢慢消化安南和占城,等咱們的兵適應了那邊的氣候,安南和占城已經徹底成為大明的疆土。」

  「朕再揮師向西,吞併暹羅之土!」

  「不止暹羅,中南所有國家,朕都派人去收購糧食,有多少朕收多少,越多越好!」

  朱祁鈺要玩資本。

  用資本,把整個國家綁上耕種的戰車,最後贏家通吃。

  「陛下,那麼多糧食,咱們也吃不了啊。」姚夔心疼錢。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姚卿,你可太天真了。」

  「咱們吃不了,可以賣回去啊。」

  姚夔和朝臣愣神,啥意思?

  「暹羅王若和朕對賭,一定會不吝惜百姓的性命,壓榨出最後一粒稻米。」

  「到時候百姓都沒吃的。」

  「咱們可以走私,把糧食高價賣回去呀。」

  朱祁鈺攤攤手:「不香嗎?」

  您真是奸商啊!

  但從人性角度分析,統治者永遠是剝削階級,他們是不會考慮被剝削階級的承受能力的。

  「但是陛下,倘若暹羅百姓賺了錢,不願意搞種植了怎麼辦?」馬文升問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沒錯,人都有惰性。

  錢賺夠了,當然不幹了。

  「讓他們花掉不就完了。」

  朱祁鈺笑道:「和平的話,有兩個辦法,讓他們花錢最快,其一賭博,大肆開設賭場,把錢拿回來;其二,毒。」

  「但這兩個辦法,都不符合大明利益,大明是要收暹羅之土為己有的,早晚會反噬貽害自己的百姓。」

  「最快的辦法,是戰爭,讓他們的錢,打水漂。」

  「暹羅王不是要買軍備嗎?朕賣給他們,用戰爭,榨乾暹羅的元氣。」

  朝臣倒吸一口冷氣。

  先膨脹暹羅王的野心,讓暹羅王擴張領土,讓他們陷入戰爭泥潭。

  然後一邊種糧賣給大明,一邊用這些錢購買大明的軍備。

  無論糧食,和軍備,大明都有定價權。

  同時,再傾銷商品給民間百姓,榨乾他們的銀幣。

  這就是大國、宗主國的好處。

  「陛下,若人家不賣給咱們怎麼辦啊?」馬昂問。

  「馬卿,這天下能收購糧食的,是不是只有朕啊?」

  「不賣給朕,他們賣給誰啊?」

  朱祁鈺笑道:「而且,他們敢趁機抬價,朕就派大軍打他們,換一個聽話的王,給朕當狗。」

  「定價權,永遠在朕手裡。」

  朝臣咂摸定價權這三個字,覺得這個詞兒好,聽著就舒坦。

  「陛下,那暹羅王明知道咱們有吞併之心,還會上當嗎?」馬昂又問。

  「馬卿,不是誰都像大明這樣有長遠眼光的,這天下之王,多少鼠目寸光啊?」

  朱祁鈺說得沒錯,就大明,鼠目寸光的皇帝有多少?

  「再說了,別忘了朕的強兵啊。」

  「高宗本三百兵卒,打崩了暹羅一萬精銳。」

  「你們說說,他們弱成什麼樣子了?高宗本帶去的是什麼兵?大明的精銳是何等精兵?」

  「只要激怒了大明,朕就隨時派兵兵臨城下。」

  「說白了,他不賭也得賭!」

  「朕是莊家,中南各國這些玩家,必須參加這場遊戲。」

  「而且,修改遊戲規則的權力,定價權、參與權、作弊權都在朕的手裡。」

  沒錯,明知道美元是廢紙,天下各國不都得捏著鼻子玩嗎?

  關鍵這廢紙還天天作弊,各國都得忍著。

  「朕沒給他們寶鈔,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朱祁鈺冷冷道:「惹急了朕,朕用寶鈔跟他們結算,他們敢說個屁!」

  用廢紙換人家糧食?

  在明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可大美就是這麼玩的,還玩得天下各國把那廢紙當美金,當個寶似的存著。

  「的確,朕現在沒能力強行吞併中南各國。」

  「但朕能用經濟手段,驅使他們,為大明打通道路,把土地養熟,最後便宜了我們!」

  「高宗本說的漢化,非常重要。」

  「必須讓中南各國,立刻漢化,起碼高層漢化,歸入大明的宗藩體系內,最後順理成章地被吞併。」

  朝臣有些鄙夷,那些土人也配說漢話?

  豈不有辱漢風?

  朱祁鈺發覺他們眼神中的鄙夷:「的確,他們是又黑又丑又蠢又笨,不如明人白淨、高大,富有智慧。」

  「就當大明做些善事吧,幫幫他們儘快開化。」

  「實在不行,從大食擄些婦人,嫁給當地土人,讓他們生些白淨的孩子。」

  大食是中亞人種,不白不黃。

  而明人,雖不如歐洲人膚色白,但也是膚色偏白的。

  「陛下,像暹羅、寮國、柬埔寨畢竟不是大明領土,何必在乎那些土人死活?」

  姚夔滿臉厭惡:「乾脆全部變成奴隸算了,還給他們找媳婦呢,圖費心思。」

  頭一次,在士大夫口中,說出了如此直白的話。

  其實,漢人的鄙視鏈是非常非常嚴重的。

  為什麼中南各國,甚至東南亞幾國都沒有被漢化,因為大明嫌棄,嫌棄他們沒開化,嫌棄他們長得醜。

  就跟嫌棄倭國長得矮一樣,對倭國也屬於二等宗藩。

  明人平均身高在164-167之間,放眼同時代,世界上算是高種族了。

  而中南各國,身高普遍在140-150左右,倭國在140左右,所以明人真的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還有就是膚色問題。

  元明清皆有西夷人當官,因為人家膚色比較白,長得帥,這是最重要原因。

  反觀中南幾國,大明嫌棄他們長得黑、長得矮,還沒開化,所以對他們不聞不問,連漢話都不願意讓他們用。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姚卿真性情,但云貴兩廣歸化的土人也不白,長相也和漢人有所區別。」

  「那不一樣,雲貴交,自古至今便是我漢人疆土!雖非漢人,卻同屬一裔!」

  姚夔無比認真道:「一族之人,豈能互相嫌棄?」

  「老臣反倒認為,可擄些白色女子,給雲貴土人成親,如此以來,他們的膚色就和咱們相近了。」

  朱祁鈺反而皺眉了,混血好看嗎?

  若雲貴全是混血,會不會埋下分裂的種子?

  把漢人女子嫁給他們,也能改善膚色的。

  再說了,白色就很好嗎?

  「陛下、姚閣老,此時討論這件事是不是太早了?」王復打斷他們。

  朱祁鈺和姚夔相視而笑,天地這盤棋局,在大明手裡,中樞是整盤棋的執棋人,想怎麼下就怎麼下。

  「話說回來,高宗本為國揚威,記入政績,吏部酌情升官。」

  「若高宗本帶回來西夷的種子。」

  「全部放在廣西栽種。」

  「廣西玉米可一年兩熟,能儘快囤積種子。」

  「再傳旨告訴西夷,他們有多少種子,朕要多少,價格好說。」

  說到玉米。

  朱祁鈺忽然想到,為什麼到了韃清,漢人身高急劇下降呢?

  是玉米、土豆、紅薯的原因?

  粗糧沒有營養,所以導致身高變矮?

  「對了,若暹羅願意賣糧,全部運入北京,北京大肆修建糧倉,務必做好防腐工作。」

  「戶部,務必做好。」

  「朕之前就說過,朕在未來,會廢除農賦。」

  「這些暹羅來的糧食,會日漸取代中樞收上來的農業稅。」

  「等大明囊括了中南各國,就讓奴隸去種植糧食,漢人就可以解放雙手了。」

  朝臣天天嚷嚷著降稅,乞求皇帝憂國憂民。

  現在皇帝要廢除了,朝臣反而擔心大明會大亂:「陛下,要囤積足夠的糧食,再行下一步,要一點點來。」

  「朕曉得。」

  朱祁鈺道:「穀賤傷農,從暹羅買來的糧食,不能輕易出售,維持糧食市場價格不變。」

  「陛下聖明!」

  此話一出,朝臣全都跪在地上。

  「陛下,可否送入各地平糴倉一批?」王復問。

  「不,全部運送入京,各地遇災或有特殊情況,則向中樞請命,朕會酌情批覆的。」

  糧食放在北京,朱祁鈺都不太放心呢。

  這要是放在地方,眨眼就沒了,根本不會用在實處的。

  「內閣下旨吧,中南各國的糧食,朕全部都買。」

  「價格派人去商討,定得越低越好。」

  「還有就是運回來的方式,最好走海路,朕會盪清沿海倭寇的。」

  說到這裡,朱祁鈺停下來:「諸卿,朕可能在南京多待一段日子,中樞之事,就要多多勞煩諸位了。」

  從皇帝的布置,就看得出來,皇帝要在南京很長時間。

  「臣等必為大明江山殫精竭慮!」朝臣拜服在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