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官吏罷工,再開殺戒!
火耗。
是地方衙門收賦稅銀兩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碎銀子,所以需要重新熔鑄成銀錠。
這個過程,會去除碎銀中的雜質等物,無可避免會損耗掉一些重量。
為了補齊這一部分的損耗,就在原賦稅額的基礎上,又加收了一筆錢。
而這部分錢,就叫火耗。
同樣。
在征納糧食的時候,為了補齊糧食運輸儲存時的損失,也會加收一部分的「雀鼠耗」。
諸如此類,額外施加在百姓頭上的錢糧征納,統稱為火耗。
而且,徵收上來的火耗,不是運到戶部入帳,而會存放在地方銀庫,用於大小官員的職務花銷,津貼的發放。
朝廷之所以設置火耗,其本意是為了補償朝廷命官微薄的俸祿。
太祖高皇帝汲取宋廷高薪養廉慘敗的教訓,故在本朝官員俸祿上尤為苛刻。
但正因這份朝廷對官員的好心,卻成了壓在萬民肩上的一座大山。
收上來的火耗,嚴格意義上,已經不受朝廷監管,地方官員可以隨意處置。
偏偏地方衙門又有根據當地情況徵收火耗的權力,這就造成地方衙門徵收的火耗錢糧,超過了朝廷賦稅規定的錢糧,甚至遠超朝廷賦稅規定的錢糧。
朝廷規制,百姓二十稅一。
但這群狗日的為了撈銀子,在征納賦稅、火耗時,直接給翻了個翻,更加喪盡天良的,給翻了個幾翻。
大明百姓實際承擔的賦稅,達到了驚人的十稅取一,乃至於五稅取一。
皇上突然旨令火耗歸公,賦稅的所有損耗,皆由朝廷承擔,任何人不得在二十稅一的基礎上額外加征、攤派錢糧,張居正內閣當即身體一震。
這是截斷了天下官員的財路啊!
張居正站了起來,恭聲道:「臣啟皇上,我大明朝官員素來清貧,掌火耗支配,生活方能勉強為濟,如果火耗歸公,恐怕會有無數官員活不下去。」
「那可以不當官嘛。」
張居正的話音剛落,朱厚熜的聖音隨即便在大殿裡響起,迴蕩。
金玉迴響,張居正、高拱、李春芳身體頓時僵在那裡。
朱厚熜望著呆滯的首輔、次相、閣老,淡笑道:「既然做官這麼難,以朕看就別勉為其難了,朕也沒有強迫你們的意思,黃錦。」
「奴婢在。」黃錦立刻應聲。
「擬道聖旨,凡兩京一十三省官員,不問品秩,願意辭官還鄉者,朕一律照還,絕不挽留。」
「奴婢遵旨。」
黃錦連忙去辦。
李春芳喉嚨滾動,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乾澀生疼。
這是嚇的。
接受不了朝廷微薄俸祿,那就別當官了,找個能好好生活的事由,好好生活。
皇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
皇上又將官員們幾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讀當成了什麼?
「聖明天縱無過皇上!」陳以勤欣喜若狂拜倒道。
張、高、李立時怒目而視。
叛徒!
朝廷的叛徒!
官員中間的叛徒!
「張居正,高拱,李春芳。」朱厚熜望向了他們。
三人躬身,「臣在!」
朱厚熜平靜道:「朕先前看了個詩謎,說與你們聽,你們猜猜,謎底是什麼。」
「謹聆聖言。」
「北國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朱厚熜深深地望著他們,聲音不高不低,道:「說說,是什麼。」
全是聰明人。
幾個呼吸間,張、高、李便猜出了謎底,不敢說,又不能不答,張居正強忍著惶恐,開口道:「臣請皇上賜下紙筆。」
朱厚熜揮了揮袖,小太監忙不迭取來紙筆,大殿裡沒有設案幾,便只能放在了仨人剛才坐的那把墩子上。
張、高、李站著拿起了筆,躬下腰去,在宣紙上恭恭敬敬地寫上了「好自為之」四個楷字,雙手捧起,輕輕吹乾了墨汁,向小太監遞去。
小太監轉呈到朱厚熜面前,朱厚熜露出了笑:「好學問!好學問啊!好!好好!好好好!」
張、高、李怔怔地站在那裡,謝皇上的誇讚不是,不謝皇上的誇讚也不是。
天恩無常啊。
「既無別事,便退下吧。」朱厚熜站起身,朝著精舍那邊走去。
張居正、高拱、李春芳望著皇上龍行虎步的背影,目光有些茫然,與陳以勤一道,躬身道:「臣告退!」
張居正內閣走了。
黃錦回來了。
聖旨已降。
黃錦往香爐里添著香,誇讚道:「陳閣老,當真是個好閣老。」
在御前,在大殿裡,陳以勤為了農家能以一敵三,為民爭利的模樣,著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以為這天底下的官員就沒有什麼好人,如今看來,也不全是啊。
「好閣老?」
朱厚熜望了他一眼,點點頭,又搖搖頭,「大體是吧。」
陳以勤的家族。
在某種程度上講,都到了世家的程度,隱隱約約的,還超出了世家的境界。
陳家是耕讀傳家,但主要是讀,耕地並沒有多少,地里產出的糧食基本只夠族人所食。
可是,陳家族中,藏了太多「讀物」,先賢典籍、聖人手札、名人字畫、珍貴古玩等等極具價值的東西。
隨便拿出一件出來,變賣了,就足夠家族所有人活個幾十年。
於是,陳氏一族追求的,不是無盡財富,而是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的,才是權力,變幻無常的,只會讓人無力。
或許,陳氏一族比皇室更盼望大明朝千秋萬代,只要大明江山社稷穩定,陳氏一族憑藉家族底蘊,就能代代有高官得坐,駿馬得騎。
這便是陳以勤在農家問題上一改常態,哪怕得罪同僚,不惜付出生命,也寸步不讓的真正原因。
陳氏一族早就悟出了,歷來造反的人,都是種田的人,沒有其他人能翻了天的。
穩住種田的人,就穩住了大明江山,陳氏一族,也就一直能穩下去。
陳以勤是在為家族做事,可也是在為百姓做實事,好與不好,至少在百姓眼中是個好閣老。
「萬歲爺,火耗歸公傳於天下,若那些官吏,既不辭官又不願意配合,沉默抵抗該怎麼辦?」黃錦想到了火耗歸公的問題,那些官吏要是磨工,大明朝這架馬車怕是會停下來。
朱厚熜冷著聲調,殺意凜然:「與違抗聖旨同罪,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