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產生了興趣,索性坐在太師椅上,饒有興致地讀起那些紙上的內容。
「大明境內設有驛站一千五百餘處,用於傳遞公文及接待過往官員。」
「每驛站設有一名驛丞,配備吏員及雜役,小驛站數十人,大驛站可達數百人,此外還有馬匹、軍械、牲畜。」
朱元璋嘴角浮現出一抹冷笑,暗忖道:小子對這些調查得倒挺詳盡。
「建國之初,朝廷規定非軍國大事不得動用驛站資源,然而各地實際情況各異。」
「北方邊疆地區戰事頻繁,驛站自然不能對平民開放。」
「而南方諸多地方安寧祥和,國家耗資維持眾多驛站運作,豈非大材小用?」
朱元璋微微頷首,覺得這番言論確實有其道理。
他知道北疆驛站的重要性,但和平地區的驛站,確實存在一定的閒置和浪費資源現象。
「江南沃土繁華,天下商貿絡繹不絕,南方各州除了倚仗運河之外,商隊流通同樣繁忙。」
「倘若驛站能開發出商業功能,既為民眾傳遞書信,也為商旅提供棲身之所,還為貨品提供儲存空間,料想其年收入保守估計可達三十萬兩白銀!」
朱元璋讀至此處,不禁瞠目結舌,驚愕得倒抽一口涼氣!
手中緊握紙張的手微微顫動,深吸一口氣後方能穩住心神。
這位皇帝始終保持著威嚴,此刻卻因關乎朝廷財政開源的策略而情緒波動異常。
片刻後,朱元璋恢復了鎮定,繼而繼續向下閱讀。
他在書房那梨花木桌前,面對散落的紙頁,神情由最初的漫不經心逐漸轉為莊重嚴肅,氣息也隨之變得沉重起來。
朱元璋皺緊眉頭,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朝廷財力匱乏,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他難道真的不想提高商業稅嗎?
事實並非如此!
關鍵在於,如何在不提升商人社會地位的前提下,讓朝廷介入並分享商業利潤?
二十四載以來,朱元璋無時無刻不在思索這個問題,卻始終未能找到突破口。
直至今日,當他看到朱懷的這篇改良驛站策略,仿佛看到了一條可能的道路。
儘管文中涉及諸多人口裡程等統計數據與實際情況有出入,但朱懷提出的中心思想並未因此受到影響。
朱元璋閱畢全文,背著手走出書房,站在庭院之中。
他抬頭仰望天空,眼神飄忽不定,面色尤為肅穆。
不久,朱元璋收起思緒,走向府邸大門,向藏匿在暗處的錦衣衛指揮使蔣蹴下令:「速去史館取《欽依直隸均平錄》和《洪武會計錄》來。」
待蔣蹴離去後,朱元璋獨自在門外寒風中站立。
不多時,朱懷外出歸來,見到朱元璋站在門外,不由得好奇問道:「老爺子,您這是在做什麼?外面這麼冷,快進去吧。」
朱懷搓著手呵了口熱氣。
朱元璋凝望著朱懷,目光久久停留,不願移開。
朱懷不明所以:「怎麼了?我臉上有什麼東西嗎?」
朱元璋沉默不語,轉頭對朱懷說:「大孫子,跟我來,我有事要向你請教。」
說著,朱元璋便背著手步入院內。
請教?
這可真是難得一見的情景!
以往都是朱懷向老爺子請教,如今老爺子竟也有求教他人的時候?
朱懷應了一聲,跟隨朱元璋走進宅院深處。
朱元璋在庭院中央的搖椅上躺下,閉目沉思良久。
朱懷滿腹狐疑:「老爺子,您到底在搗鼓什麼?到底要幹嘛?受什麼刺激了不成?」
朱元璋極力平息了內心的波瀾,而後猛然起身,眼神中透露出異樣的情緒:「書房裡的那篇改良驛站策,是你寫的?」
朱懷摸了摸額頭,才想起昨晚自己隨手記錄的一些不成熟設想還留在書桌上。
看到老爺子那近乎嚴厲的眼神,朱懷趕緊解釋:「我隨便寫的,您也別生氣,咱們慢慢說。」
上次由於商業問題爭執,祖孫倆曾冷戰數日,朱懷不想因為這件小事再次引發爭吵。
朱元璋仰天大笑:「我哪有不冷靜?我有嗎?」
「你提到將江南驛站功能由官用轉為官民共用,一旦遇到緊急的軍政事務,該如何應對?」
朱懷即刻回應:「自然應當設立官民兩條線路分開運行。」
「如何具體區分這兩條線路呢?」
朱元璋追問。
朱懷坦誠地說:「對於這個問題,由於我對驛站的具體構建和運作情況尚未深入了解,未曾實地考察過,所以我認為目前這一策略尚待完善。」
朱元璋沒有在意朱懷的回答,接著闡述:「我要告訴你,驛站中除了可供軍用的馬匹外,還存有大量的騾、驢,它們雖然速度較慢,卻非常適合用於民用運輸。」
「這些動物在驛站閒置無用,平日裡也沒有那麼多官員頻繁入京攜帶行李,完全可以調撥一部分供民間使用。」
朱懷聽後眼前一亮:「原來如此,這樣一來,官用驛站和民用郵政便可通過馬匹和騾、驢加以區分。」
朱元璋贊同地點點頭:「你提出的這些都是便民良策,我很欣賞。但你說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開源節流,具體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