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六年,足夠看清一個人

  乾清宮。

  朱元璋揮退了內侍與宮女,自顧自拿著蒲扇送風,聽著朱標的匯報。

  朱標的記憶力很強,沒有春秋刪改,幾乎將顧正臣的原話一一講了出來,甚至還夾帶了言語之中的激昂與澎湃。

  近半個時辰過去,朱標終於說完。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茶碗,示意朱標喝口水,然後沉思良久,才問道:「你認為,這個馬克思,當真存在嗎?」

  朱標認真地點了點頭:「父皇,藤縣大顏村的村民,顧青青,可都證明過,顧先生確實有一段時間極是消沉,而在這之前,甚至曾跳入湖中大喊馬德草的名字,依兒臣之見,此事應是不虛。」

  朱元璋搖動扇子,道:「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從調查來看,這個馬德草,或是馬克思,只存在於顧正臣的口中,無人見到過此人。有如此多驚天動地的本事,超乎尋常的眼界,卻寂寂無名,實在令人匪夷。」

  朱標見朱元璋的話中透著擔憂,言道:「父皇,顧先生在格物學院教導時曾說過『無論是黑貓還是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做學問的目的是抓老鼠,不是看貓是什麼顏色的皮毛。兒臣認為,顧先生如同一隻五彩斑斕的貓,但朝廷無需過於詫異其皮毛,只要他在給大明抓老鼠,幫助大明教導更多抓老鼠的技巧,讓大明變得更好,那皇室就不需要太過提防。」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朕考校過朱樉、朱棣等人,顧小子此番出海,確實是言傳身教了許多,甚至在王京洗劫、撤退時都不忘教導,用他們的話來說,沒有偏袒、沒有藏私。」

  朱標行禮:「兒臣信任顧先生,相信他不會做不利於皇室,不利於大明,不利於江山之事,假以時日,他也不會成為最強外戚、最大權臣。」

  朱元璋銳利的目光看著朱標:「身為太子,如此信任一個人,實在不該。」

  朱標肅然道:「父皇與兒臣認識顧先生六年了,六年來,他所作所為,給朝廷、皇室、大明帶來了多少,又給顧家帶來了多少,給他個人帶來了多少,這是一目了然之事。再說了,父皇若還是不放心,那就再觀察他六年,十二年,三十年,看看他到底是為顧家求利,為自己求名,還是為大明求興盛。」

  朱元璋微微皺眉,選擇了沉默。

  六年!

  這麼長的時間確實足夠看清楚一個人了,哪怕是老狐狸,如此長的時間,也會不經意間露出尾巴。

  可反觀顧正臣——

  六年時間,他做了許多官,句容、泉州、福州,至今記得他的好,尤其是句容與泉州府,至今受益於顧正臣安排下來的發展之策。

  說他屢破大案,破民冤情,活民無數,並不為過。

  六年時間,他待過地方,待過金陵,也待過邊疆前線。

  他訓練過新軍,憑藉著一股士氣掀翻過羽林衛,並在遼東一戰封侯,打開了大明在遼東的格局!遠火局是他一手所立,現在他打算抽身完全交給朝廷,甚至將遠火局遷至金陵……

  格物學院是他設置,引領出了新的學問,就連大儒雖不認可格物學院的古怪學說,但也反駁不倒格物學院的學問,甚至還會被問得啞口無言,蒸汽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而帶頭的人,竟然是自己的閨女……

  反觀顧家。

  顧家不張揚,也很安靜,下人很少,家裡更是樸實無華。

  朱元璋苦澀地搖了搖頭:「這小子給咱們大明創造了不少好東西,可顧家還是很寒酸的樣子。朕聽說,格物學院每年的花銷不少,其中有一筆錢糧是顧青青與劉倩兒出的?」

  朱標點頭:「確實如此。」

  朱元璋點了點頭:「日後格物學院的花銷,完全交給戶部來負責吧。」

  朱標猶豫了下,言道:「父皇,據兒臣所知,格物學院前六個月的花銷達到了三萬七千餘兩,下半年的花銷,很可能達到四萬餘兩,日後每年都可能在十萬兩左右,戶部很可能未必能承擔得了……」

  朱元璋吃驚地看著朱標:「格物學院就那點地方,憑什麼一年吃下去十萬兩銀,十萬兩,足夠朝廷給官員發下去大半俸祿了!其中可有貪污?」

  朱標微微搖頭:「父皇,格物學院的研究很花錢,就以蒸汽機來論,寧國為了測試各種材料哪個最合適,就要走了五十斤黃金,五千兩銀,四千斤銅……還有兵學院,為了更好兵棋推演,安排人製造山川沙盤,因為朱棣、沐春等人提議模擬收回雲南,應該製造一個雲南的沙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格物學院拿出了兩千兩搜刮各類雲南輿圖、文獻,還拿出五千兩去找商人帶隊入雲南……」

  朱元璋揉了揉眉頭,這個就有點難發火了,畢竟花錢最多的不是自己女兒就是自己兒子……

  「好吧,那就讓戶部,每年撥給格物學院五萬兩銀,定為永例吧。」

  「兒臣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

  「父皇,不宜定為永例,當下格物學院每年十萬兩是夠了,可十年、二十年之後,格物學院的學問不斷湧現,各類花銷必然增多,到那時,一年很可能是三十萬、五十萬兩花銷,戶部僅僅給五萬兩……」

  杯水車薪!

  朱元璋臉色有些難看,咬牙道:「區區一個學院,還成了無底洞不成?若一年要幾十萬兩,那要多少民脂民膏,朕不容許!」

  朱標拱手:「顧先生說: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國防,指的是防禦外敵,確保大明不亂,是萬世之基的保障。父皇想,若一年只花數十萬兩,就足夠讓外敵畏怕大明,不敢戰爭,那朝廷豈不是要節省無數軍費……」

  對於顧正臣的話,朱標很多時候是認可的。

  十萬兵的戰爭,贏了是幾百萬兩的賞賜,輸了是幾百萬兩的撫恤。

  要想節省幾百萬兩的軍費,最好的是不打仗……

  按照顧正臣的想法,要想不打仗,就得教育強,人才強,武器強,科技強,強到誰打弄死誰的地步,不要幾十年征討五次沙漠,浪費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