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岳仰頭看著藍天,嘴角滿是苦澀。
輸了!
這個跟頭摔得有些重!
論戰力,羽林衛軍士不會輸給句容衛軍士,可論戰鬥意志,論抗揍能力,論必贏的信念,羽林衛並不如句容衛。
見鬼,這群人怎麼跟瘋子一樣!
不甘心,可輸了就是輸了。
竇樵咧著嘴,猛地抽了一口氣,娘的,這群人下手真重啊,自己這肋骨怕是斷了。
不過,贏了!
一條肋骨算不得什麼,為了這尊嚴的一戰,別說一條肋骨,就是三條,自己也舍了!
梁林揉著胸口,動作頗是不雅。
真疼啊,這群混蛋,要不是自己這段時間摸爬滾打,挨揍的次數也多,怕是被他們捶出內傷來。
倒在地上的句容衛軍士,掙扎著,相互攙扶著起來。
或戰,或佝著身,或單腿,或歪著胳膊,成了陣列。
竇樵上前一步,傲然喊道:「報顧指揮僉事,句容衛五百軍士奉命與羽林衛五百軍士切磋,不辱使命,我們——贏了!」
堅毅的臉上,掛著傷。
趙海樓、王良、秦松等其他句容衛將士,看著這一群狼狽的軍士,這一群帶著傷依舊傲氣的兄弟,眼眶濕潤。
顧正臣滿意地看著眾軍士,抬手抱拳:「我收回之前的話,你們是值得敬重的漢子!記住了,失敗只屬於過去,唯有拼搏,唯有敢於拼殺,才能贏得榮耀!」
竇樵、梁林等一干句容軍士深深地看著顧正臣,記住了這番話。
戰勝羽林衛,關鍵在於敢拼!
意志上的強大,往往能戰勝看似不可戰勝的對手!
毛驤看著垂頭喪氣的羽林衛,也沒有一味苛責,而是威嚴地喊道:「輸了就是輸了,若是不服氣,那就跟著句容衛的軍士好好學習如何訓練,有朝一日,也好拿回你們掉在地上的臉面!」
陳大岳、劉遇寶等人紛紛答應。
顧正臣看向趙海樓:「將句容衛的訓練之法,比武之策,不必隱瞞,全都告知毛指揮同知。」
趙海樓答應,邀請毛驤參看訓練場地。
顧正臣見毛驤離開,便揮退其他人,與沐英並肩走在一起,沉聲說:「練兵之道,問我也是白問。不過我倒是有一些強兵的想法,你可以轉知陛下。」
「哦?」
沐英目光中透著渴望。
顧正臣看了看日頭,見天開始有些燥熱,便朝著樹林方向走去:「在我看來,軍隊建設始終都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即過於重視軍士的作戰本領訓練,而缺乏對軍士作戰意志的培養。」
沐英背負雙手:「你是說,將軍缺乏像你一樣鼓動士氣的法子?」
顧正臣苦澀地搖了搖頭:「這種法子只能用一次,也只能是臨時用一用,下次可就不好用了。大都督府應該尋找出,能持續保證軍士作戰意志的法子,換言之,要讓每一個大明軍士都心懷明確的信仰!」
「信仰?」
沐英皺眉。
「沒錯,就是信仰!」
顧正臣肯定地說。
信仰並不是什麼後世詞,古來有之,比如玄奘的「一切仙人殊勝行,人天等類同信仰」等。只不過古代的信仰這兩個字,缺乏後世的力量感與神聖感。
顧正臣看著刺眼的陽光,眯著眼,肅然道:「可以打造一種信仰,為了這種信仰,軍士可以面對烈火焚身時也能咬牙不發一聲,為了這種信仰,軍士可以面對千軍萬馬而傲然不屈,決戰至最後一息,為了這種信仰,軍士可以捨生忘死,用生命來保護疆土不丟一寸!」
陽光照在瞳孔中,隨著眼睛微微眯起,原本白色的光成了五顏六色。
似夢,幻出一道道身影。
沐英被顧正臣的話深深震撼,攔在顧正臣身前:「這世上當真有如此信仰?」
顧正臣收回目光,炫彩不見,瞳孔中出現了沐英:「彭瑩玉與周子旺的僧兵你是知道的,開國之前,彌勒也是一種信仰,只不過這些信仰雖然能說服一批人,蒙蔽人一陣子,可始終無法解決根本的戰鬥力問題。當直面死亡時,他們發現彌勒不能救命時,一樣會潰敗。真正勇猛的軍隊,不可能靠著虛假的信仰去驅使軍士戰鬥。」
沐英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爭雄天下時,可謂群魔亂舞,各種說辭蠱惑人心。可現在是,大明開國之後,彌勒為信仰的白蓮教、明教便成為了邪教。
無論是故去的常遇春,還是現在守邊的徐達等將領,他們手下的軍士,並不信仰彌勒佛,他們更多的只是想跟著軍隊,能吃飽飯,有點野心的,便是立下軍功,光宗耀祖。
「什麼是真正的信仰?」
沐英追問。
顧正臣指了指天空,正色道:「自然是皇帝,是大明,建立一套忠誠於大明皇帝,大明王朝的信仰,以殺敵報國、馬革裹屍、開疆拓土、覓個封侯為核心,引導大明將領與軍士,團結在這一個信仰之下,圍繞在陛下身旁,團結一致為大明王朝,殺出一個太平盛世!」
沐英深深震撼。
顧正臣進入樹林,找了處舒適的地方坐了下來:「若能打造出這樣的信仰,那大明王朝將再沒有地方割據之亂,再沒有武將擁兵自重,軍隊齊心協力一致對外,朝廷安枕無憂……」
沐英聽著顧正臣的話,越想越對。
若所有人都在思想上,在認識上擁護大明皇帝與王朝,那將沒有任何武將能調動軍隊做出威脅朝廷、王朝之事,分疆裂土的事不可能出現,擁兵脅迫朝廷的事不可能出現!
這不是什麼強兵之策,這簡直就是鑄鼎之策,是打造大明王朝不朽基業之策!
沐英盯著顧正臣:「這些話,你應該直接告訴陛下。」
顧正臣笑道:「你說與我說,結果不是一樣?眼下句容百姓忙著夏收,我這個做知縣的,雖然什麼都幫不上忙,可也不能走開。掌握軍隊,首先需要掌握軍隊思想,只要思想在手,人心在手,那任何人都不會威脅到王朝統治。」
沐英深深看著顧正臣,低聲詢問:「任何人都不會威脅到王朝統治,你這話似乎有其他所指。」
顧正臣只是搖了搖頭,並不說話。
對於開國勛貴,歷史上的老朱可以說是尋找各種機會,送這群人上路了,哪怕是沒有藉口,沒有理由的,也差不多該逼死的逼死了,只留下了若干個人,比如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等。
而讓老朱舉起屠刀的根本原因,就是感覺這群人會威脅到大明的統治,會威脅朱氏王朝的順利傳承。
為了江山,為了子孫,送這群人下地獄。
老朱在這件事上做得相當絕,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絕情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相對於江山與社稷安危,個人的性命不算什麼。
老朱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他也不是最後一個,不少朝代的開國大將都遭遇了迫害,不得不隕落在鬥爭之中。
要破解這個近乎魔咒的難題,就必須消除統治者惶惶不安的情緒。
只有讓老朱覺得,不弄死這群人,兒子也好,孫子也好,都能駕馭住這一群人,不用擔心他們帶兵效仿趙家舊事,才能消除洪武時代對武將的「大屠殺」。
沐英不知道這些血腥事,他是一個幸運的人,哪怕是老朱殺了所有人,依舊不會動沐英,他在老朱心中,幾乎就是親生兒子。
沐英與顧正臣談論著信仰一事,顧正臣也不好直接說,總不能讓老朱找人弄一套朱元璋思想出來吧。事是這麼一個事,但如何運作,還是由老朱自己決定的好,自己參與過多,未必是什麼好事。
兩人相談甚歡。
沐英指了指遠火局方向:「火器的進展陛下很滿意,你放心大膽去做便是。至於海上堡壘的事,我會與太子、靖海侯等勸說陛下。」
顧正臣含笑應下。
清風在林間吹過,葉子嘩啦啦作響。
顧正臣靠在一棵樹下,透過斑駁的陽光看向藍天,心思飄遠。
沐英、毛驤並沒有在句容停留太久,在顧正臣耗費七日時間,交出厚厚一疊圖紙之後,沐英與毛驤便帶人離開了句容。
顧正臣並不太了解寶船的圖紙細節,後世只看過縮比之後的大寶船,外觀畫出來容易,可裡面如何分區,如何安排,顧正臣也好解決,大不了參照大福船。
可工尺、規格等細節,顧正臣並不了解,給沐英的也只是一個概念圖,並不是施工圖紙,具體要打造出來,還需要船匠的努力與付出。
大明擁有強大的船匠,這一點是毋庸置疑,老陳的家底都成了老朱的家底,人才有的事,剩下的只是投入與時間。
句容稻穀收割正在緊張地進行,疲累的百姓幾乎顧不得回家休息,在田間地頭,隨便找一棵樹下便坐過了毒熱的晌午,然後拿起鐮刀,戴上斗笠,汗巾往臉上一抹,便開始了收割。
百姓忙碌著,縣衙也沒閒著,派遣吏員與衙役下鄉,警告那些富戶、大戶,不得苛責佃戶。雖說句容的自耕農更多,佃戶很少,但畢竟還有幾百戶。
相對於句容忙碌的場景而言,隔壁的上元縣就顯得極是冷清,而冷清的背後,是減產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