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錦衣衛(二更)

  朱棡希望用祭祀來解決天變問題,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方式。

  有這種想法的可不只是朱棡,趙海樓、林白帆、嚴桑桑等人都是如此想的。

  天變是老天發怒,祭祀是老天息怒。

  顧正臣眯著眼,沉思了下,眼神一亮:「祭祀是個好法子,這次祭祀,就擺在格物學院裡面,我親自主持,虔誠一些,說不得老天會給我們一個庇佑皇宮、一勞永逸的法子。」

  朱棡有些錯愕,這怎麼聽著怎麼玄乎……

  一日後,船進入長江。

  因為缺乏動力,加上是寶船,長江寬度在那擺著呢,打戧也打不起來多少,多少借了些風,更多靠軍士搖櫓,寶船才得以繼續航行。

  至江陰時,顧正臣命令靠岸。

  這一次靠岸不是為了休整,而是為了打探京師動靜。

  江陰衛與顧正臣淵源頗深,加上已升任指揮使的馮福、指揮僉事的莊興也帶了六成以上江陰衛軍士在水師效力,只不過他們留在了南洋之中並沒有跟著返航。

  千戶韋尚文、副千戶劉驥帶人恭恭敬敬地抵達碼頭,顧正臣卻沒有下船,只是命韋尚文等人登船一敘。

  韋尚文、劉驥等人登寶船,至甲板見到了闊別多年的顧正臣。

  顧正臣開門見山:「京師最近可有什麼大動靜?」

  韋尚文知道顧正臣一直在海上,消息相對閉塞,於是回道:「最近動靜可不少,最大的動靜莫過於永嘉侯遭了凌遲,就連其子朱暹也被砍頭,可謂震驚京師內外。」

  「朱暹也死了?」

  顧正臣凝眸。

  就朱亮祖犯下的罪行,用凌遲這種不人道的刑,顧正臣一點都不介意。但朱暹並不是參與者,加上人在金陵,估計也談不上受益了多少,將他弄死,顧正臣多少有些惋惜。

  不過歷史似乎是固執的,這兩人沒被鞭死,卻落得一個凌遲、一個砍頭的下場……

  劉驥咳了聲,低聲道:「定遠侯,除了永嘉侯之事外,還有一件大事。」

  「哦?」

  顧正臣看向劉驥。

  劉驥開口:「蒸汽機船試航,每每都會出入長江,路過江陰是常有的事。但最近,蒸汽機船全都停了,也不再進行試航。我們好奇打探了一番,據說是陛下給了旨意,暫停了蒸汽機試航事宜。」

  朱棡著急起來,走出來道:「怎麼可能,父皇是何等支持格物學院,更為了蒸汽機船給了多少特權!」

  「這是?」

  韋尚文、劉驥瞪大眼珠子。

  「他是晉王。」

  顧正臣回了一句,沒理睬倉惶行禮的周韋尚文等人,面色凝重地看向趙海樓:「看來京師的鬥爭比我們想得更為激烈,吩咐下去吧,軍士輪班,晝夜行進,爭一口氣,兩日之內抵達龍江碼頭。」

  趙海樓肅然道:「領命!」

  顧正臣看向韋尚文、劉驥:「沒其他大事件了吧?」

  韋尚文左右看了看,至顧正臣身旁,低聲說了句:「還有一件事,就是不知算不算大事件。就說在凌遲永嘉侯時,陛下不僅調離了諸多官員,還下旨改儀鸞司為錦衣衛,以毛驤為指揮使。」

  「錦衣衛?」

  顧正臣臉色一變。

  朱棡側頭:「錦衣衛,那是幹什麼的?」

  趙海樓、王良等人也一臉茫然,蕭成、林白帆等人也是面面相覷。

  沒有人清楚這個剛出來的錦衣衛是什麼東西,負責什麼事。

  儀鸞司,那不就是儀仗隊,改個名字應該沒啥可怕的吧?可怎麼看顧正臣的臉色,似乎錦衣衛並不簡單。可問題是,錦衣衛是第一次出現,顧正臣不應該知道更多才是。

  顧正臣抬手:「送他們下船,我們速回京師。」

  在韋尚文等人離開後,寶船繼續行進。

  朱棡走至顧正臣身旁,問道:「先生為何聞錦衣衛而色變?」

  顧正臣無奈地搖了搖頭:「毛驤是什麼人,這兩年從羽林衛中退了出去,掌管起來了檢校。可檢校沒有發現永嘉侯的諸多問題,陛下既用毛驤,又改設了錦衣衛,這顯然是一個更大的動作,旨在更好地監視天下官吏、將校!我只是在擔心,這錦衣衛一旦失控,很可能會製造出無數冤案。」

  朱棡聽過,不以為然:「貪官污吏在地方上,父皇撒出一批人盯著點,這也是好事。此事不重要,倒是父皇停了蒸汽機船試航,這讓弟子很是不解。」

  為了蒸汽機,顧正臣才有了三侍郎之職,要人才給人才,要錢給錢,要船給船廠。多少人付出巨大,這試航都進行多少次了,眼看著就能正式交付水師闖蕩大海了,這突然給停了試航,老爹這是怎麼想的?

  顧正臣恢復了鎮定,從容地說:「只是暫停了試航,說明陛下受到的壓力不小,退了一步,至于格物學院、蒸汽機到底何去何從,還需要等我們回去與那些官員斗出個勝負來決定。」

  朱棡頗是苦惱:「父皇為何不能直接將那些胡言亂語的官員給趕出京師,或者說,誰敢妄言便殺了誰!」

  顧正臣呵呵一笑:「如何殺,如何趕?他們的依據是天變、天罰,他們為的是蒼生,為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即便是陛下,也沒理由懲罰他們吧?」

  朱棡著急:「可他們分明是拿著天變惡意攻擊格物學院與蒸汽機……」

  顧正臣背負雙手:「是啊,可那又如何,你知道,我知道,陛下也知道,可奈何不了他們!他們說天變應在格物學院、蒸汽機上,那就應在那上面。文官嘛,嘴皮子厲害得很,再加上陛下最近可沒什麼紕漏讓他們抓……」

  內閣之後,朱元璋脾氣好多了,還有了一些空暇時間,性情收斂了不少,沒動輒虐待、殺戮官員,加上重開科舉又收攏了不少士人人心,出了天變,官員怎麼說,總不能說朱元璋懈怠不幹活引起的吧?老朱勤奮可是出了名的,也不能說朱元璋施政不得人心吧,要不然還不得弄死他……

  既然老朱沒有把柄,或者說不敢將矛頭對準老朱,加上有人運作,陰森森地說了一句,對準格物學院、蒸汽機,也可能說的是對準顧正臣,於是才有了今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