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面前的男人,搖了搖頭,聲音稍稍低沉了一些:
「我這可都是為了你們老朱家的江山啊!你以為我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要不我瘋了不成?」
說到這兒,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笑意,仿佛之前的憤怒已經煙消雲散,「寶貝兒,快過來。」
話音剛落,一個小男孩就跌跌撞撞地向他們走來。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屋內,小男孩的身影在地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那孩子看起來不過五六歲年紀,稚嫩的小臉上滿是純真無邪,一雙明亮的眼睛裡閃爍著好奇與期待。
每一步都顯得小心翼翼,仿佛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摔倒似的。
見到此景,李承影心中湧起了無限柔情。
他彎下腰,將手伸向了那個正在緩緩靠近的小身影。
「見深,記住,以後可別學你爹。」
李承影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抱起朱見深,「等你當了皇上,一定要給我安排一個什麼也不用做,只管領薪水,還能隨時找人麻煩的大官。」
聽見這話,站在一旁的天順帝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複雜起來。
眼中閃過不易察覺的幽怨,但他很快便將這份情緒隱藏了起來。
如果換成其他人膽敢這樣說話,恐怕早已經被關進詔獄,甚至可能性命難保。
但對天順帝來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讓他在意的是,在李承影的眼中,顯然兒子比自己要更加重要得多。
察覺到了天順帝的心思,李承影轉頭看向對方,語氣也變得平緩了許多:
「對了,一會兒吳春全會來找我們,你也正好聽聽吧。
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投點錢進去,總不能讓一位皇帝每天都過得跟叫花子差不多吧?」
「先生,先生,你劃定的區域我都埋下來了。」
一個急促的聲音從門外傳來,人還未至,聲音已飄然而至。
說話的是個穿著樸素布衣、面容憨厚的中年男子,他滿臉的汗水,卻依然洋溢著一種完成任務後的興奮與自豪。
待那人邁進門檻,目光所及之處,赫然見到天順帝正端坐於廳堂之中。
這位原本就顯得有些緊張不安的男人瞬間變了臉色,他猛地雙膝一屈,跪倒在地,「參見bi習a,微臣不知陛下在此,還請陛下恕罪。」
吳春全的聲音裡帶著幾分顫抖,顯而易見是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了一跳。
只見天順帝緩緩揮了揮手,語氣溫和地說:
「平身吧。」
雖是一句簡單的應答,卻足以讓緊繃著神經的吳春全大大鬆了一口氣。
待那僕役起身退至一旁後,天順帝的目光落在了李承影身上,他眉頭微蹙,好奇而又疑惑地問道:
「你剛才說劃定了某個區域,這是什麼意思呢?」
聽聞此言,一直低頭逗弄著朱見深——那位尚在孩童時期的太子爺——的李承影才緩緩抬起頭來,他目光炯炯,對即將到來的機會充滿了期待。
「啟稟陛下,在西山之地,我已選定了一處風景優美、資源豐富的地點,打算在此建立一處工業基地。
等到初具規模,管理模式逐漸理順之後,再將整個基地出售給朝廷。」
說到此處,李承影的語氣變得更加堅定而自信,仿佛他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輝煌。
「哦!難道這便是先生常掛在嘴邊所謂『實業興國』的第一步?」
天順帝忍不住感嘆道,心中卻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外面的世界正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民眾們對於這位曾經敢於挑戰權威的李承影可謂是議論紛紛,甚至有不少人揚言要嚴懲這位狂徒。
然而,在這般風雨飄搖之際,眼前之人竟然還在謀劃著名振興國家大業,其膽識與氣魄著實令人欽佩。
天順帝的臉微微泛紅,眼神中流露出羞愧之色。
這件事,在宣府之時,李承影便已跟他提及過。
當時他並未太當回事,只以為對方是在隨意言談間提了一句。
然而此刻看來,李承影所說的,並非空話,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踐行了。
望著李承影,天順帝心頭湧上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動與愧疚交織的感覺。
「先生,你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這聲感慨里充滿了敬佩和悔意。
「得了,得了,少拍馬屁。」
李承影揮了揮手,臉上露出了些許不耐煩的表情,「要是早知道會是今天這個結果,在宣府的時候我根本就不會管你們的事情,我自己一個人離開,逍遙自在多好。
現在倒好,反而弄得像是捅了馬蜂窩似的,處處受人指責、攻擊。」
聽著這話,天順帝的眼眸瞬間堅定起來,「不,先生,請放心,只要有我在這裡一天,就絕不會讓那些宵小之輩得逞!」
然而,看著眼前這位年輕人滿腔熱血的樣子,李承影卻輕輕地搖了搖頭,「哎……還是別了,這件事我自己來解決吧,免得牽連到你,咱們兩個都不好受。」
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我就知道先生一定有辦法,您那不死之身可真是讓人佩服。
這實業興國的計劃能否詳細講一講呢?」
天順帝滿臉諂媚地笑著說道,那笑裡藏刀的模樣仿佛在暗示什麼。
大朝會當日,文武百官一如既往地早早來到皇城之外。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他們身上,映照出他們或緊張或興奮的神情。
官員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有的低聲交談著今日議程的重要內容,有的則面露愁容,心事重重。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墨香和官袍特有的薰香味,混雜著些許泥土的氣息,讓人感受到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氛圍。
「張大人,你看這位懷來伯李承影,居然如此輕浮無禮,上來就把天下讀書人得罪了個遍。
真是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一位中年官員憤憤不平地對著身旁的張輔說道。
此人名叫王維德,是朝中頗有聲望的文臣之一,對新晉官員的品行頗為挑剔。
旁邊的一位老者聞言點了點頭,嘆息道:
「可不是嘛。
要不是咱們勛貴之間同氣連枝、互相扶持,我真不想來參與這場風波了。
李承影這人,雖被封為伯爵,卻給朝堂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張輔閉目沉思,並未立即接話。
作為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老資格大臣,他知道這次的事並不簡單。
李承影雖然只被封為伯爵,但其背後所隱藏的影響力與能力早已讓很多人感到不安。
即便同為勛貴的人,對待李承影的到來也不盡然表現出歡迎的態度。
從眾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那份複雜的情緒——羨慕、忌憚甚至嫉妒。
想到這裡,張輔心中不由暗暗佩服起李承影來:
他當初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如果皇帝直接將對方冊封為國公的話,那麼現在的情況就不是面對幾股勢力的圍攻這麼簡單了。
取而代之的將是來自四面八方、更加強烈且難以預料的敵意。
大家都明白,李先生是多年來第一位因功被封為爵位的人,這樣的例子實在是罕見。
作為新晉的貴族,他無疑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而張輔微睜著雙目,眼中透露出的是無奈和不易察覺的憂慮,他對周圍的人說道:
「儘管李先生是個新人,但無論如何,我們同屬於一個群體。
即便有些人心中可能有所不滿,我們也應該團結一致,至少不要和那些文官一樣,跟風附和他們。
只要大家不站隊到那一邊就好。」
身為這些勛貴之中的「領頭羊」,張輔的地位雖顯赫,但也並非可以完全掌控一切的獨斷專行之人。
所以他只能盡力勸說,讓大家儘量做到不在這種時候雪上加霜。
眾人心領神會地點點頭,心中對於李先生此次行事的方式感到幾分疑惑,認為他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
正當大家在議論紛紛之時,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而又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打破了原有的寂靜。
隨著聲音逐漸接近,幾盞高懸於馬車旁、散發著溫暖光芒的燈籠映入眾人眼帘,在昏暗中顯得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