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面面相覷,低聲議論紛紛。
原本肅穆的大殿上瞬間充滿了緊張與疑惑的氣氛。
天順帝站在一旁,目光中帶著難以置信的表情,但仍舊沉默不語。
他緊緊握著拳頭,在努力克制內心的激動。
這個消息太過突然,令他也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應對。
「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阿剌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困惑與不解。
在他看來,自己的地位顯赫,回到大明幾乎可以說是幾十年來明軍最大的收穫。
而此刻坐在輪椅上的這個年輕人卻輕描淡寫地說要放自己回去,這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難道說有什麼圈套嗎?」
阿剌心頭隱隱有些不安,卻又不願就此放棄希望。
「你有什麼條件?」
他的聲音中夾雜著猶豫和不確定。
李承影的眼神坦誠無偽,直視著對方的眼睛:
「沒有條件,就是想放你回去。
不僅如此,我還要對你開放互市,促進我們之間的友好往來。
不過從今以後,你不可以再騷擾大明的邊界。」
他的語氣嚴肅而又鄭重,仿佛在向整個世界宣告這份承諾。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這句話如同一道雷鳴,震醒了沉寂已久的戰場。
沒有人能夠預料到會有如此突如其來的轉機,這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微妙起來。
阿剌聽完後更加迷惑不解,眉頭緊鎖。
這算什麼條件?經歷這場戰鬥之後,就算用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會再踏足這裡一步。
如果真如李承影所說,開放互市,他的族人們可不是草原上那些生長快速的牧草,短短几年間就能長成。
一旦有了正常的貿易通道,除非腦袋裡裝滿了石頭的人,才會甘願冒著被明軍屠殺的風險發起毫無意義的戰爭。
「好,我答應你。」
阿剌這次沒有遲疑,迅速作出了決定。
「好,那就這麼定了。」
李承影說完後立刻轉頭對身邊的衛士們命令道,「放了他,護送他去往俘虜營那邊,並把屬於他的一萬名手下歸還給他。」
讓所有人驚訝的是,真的有一隊士兵應聲而動,推著輪椅上的李承影緩緩向帳篷外移動。
在阿剌難以置信、滿是困惑的眼神中,幾名親兵走上前解開捆綁在他身上的繩索,動作溫柔且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會驚擾到眼前這位曾經令他們聞風喪膽的大漠猛將,隨後恭敬地請他跟隨指示方向離開了此地。
直到看著阿剌徹底消失在視線里,兩位王爺——大同王與伯都王才如夢初醒般猛然站起身來,臉色鐵青地朝著已經看不見人影的方向怒吼出聲:
「阿剌!你這個背叛者!草原之神是不會寬恕你的無恥行徑的!」
與此同時,吳春全從外面急匆匆步入主營帳內匯報情況,「老師,正如您所預料的那樣,阿剌果然帶著手下的族人們一起走了。」
儘管心中仍然存有許多不解之處,但對於李承影的決策,這位弟子始終選擇無條件服從與信任。
聽到報告,正坐在中央位置的李承影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認可,隨即抬頭看向站立在一旁稍顯緊張等待回應的年輕人問道,「嗯,走遠了嗎?之前安排給他們替換用以趕路的戰馬數量足夠嗎?」
「沒有。」
陸雲輕聲回答,語氣中透露著堅決。
「那就好,如果你再把戰馬給他了,那我就真成漢奸了。」
李承影自嘲地說道,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卻藏著深深的無奈。
他環視著大帳中的每一個人,只見他們的眼神中有驚訝、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不解。
他知道,這一刻的沉默勝過千言萬語。
「我知道你們不明白我為什麼會放阿剌回去,」李承影緩緩開口,目光堅定,「他算得上是瓦剌的二把手,放他回去和放虎歸山無異。」
空氣中仿佛凝固了一般,沒有人敢輕易打斷他的說話,只能靜靜地聽著。
李承影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在向自己證明什麼。
李承影的話語落下,大帳中的人們雖然嘴上沒有說什麼,但他們的心裡確實是這麼想的。
每個人的臉色都變得嚴肅起來,在思考著這個決定背後更深層的原因。
有的人甚至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心中充滿了疑問和不安。
「這件事,我只能,也只會和陛下說,因為我不相信你們!」
李承影語氣堅定地說完這句後,示意一臉驕傲的天順帝離開帳篷,只留下一帳人在那裡出神。
那些將軍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有的人眉頭緊鎖,有的人則陷入沉思。
在眾人注視下,天順帝邁著沉穩的腳步走向了後帳。
李承影隨後跟了上去,兩人在後帳待了足足有一個時辰。
出來之後,天順帝的一臉驚訝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顯然,李承影告訴他的事情讓他大感意外,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天順帝確實很驚訝,但他不是一個傻子,他對局勢的判斷非常清晰。
這次大戰之後,瓦剌人至少十年內都恢復不了元氣。
畢竟,瓦剌人並不是獨占草原,在他們的周邊還有許多其他的勢力盤踞,這些勢力隨時可能對瓦剌形成合圍之勢。
他知道,未來的局勢會更加複雜多變,而此時此刻的決策將對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次瓦剌人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損失,他們肯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穩固自己的底盤,恢復元氣。
草原上的帳篷也許將要安靜很長一段時間,而那些勇士們或許也要暫時放下手中的弓箭,投入到重建家園的工作中去了。
對於大明而言,這一仗打下來,雖說損失也是相當嚴重,但至少換來了未來十年內邊疆的平靜,這份難得的和平與安全是無數將士用血肉換來的功績。
讓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在這關鍵之際,李承影卻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大計。
如果這項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並最終成功實現,那麼它不僅僅會成為一代人的驕傲,更會使他的個人成就超越其父宣宗朱瞻基,並有可能觸及到一個更高的巔峰——即超過那位赫赫有名的曾祖父永樂大帝朱棣!此話一出,震驚四座。
會議結束後,李承影顯得有些疲憊不堪,剛才的一席長談消耗了他不少體力和精神。
「陛下,請容許微臣先行告退。」
他說完後就準備離開。
注意到這一點的朱瞻基非常體貼地起身親自送李承影回到了自己位於軍營內的簡易住處,以表達對這位智者深深的敬意。
等回到帳內後不久,「陛下,適才李先生所講內容究竟是?」
王佐迫不及待地問起了這件事,滿臉的好奇與期待。
朱瞻基站定在中央位置上,嘴角揚起滿意的笑容道:
「李先生果然是人中之龍啊,朕算是得了大賢助!不過今日發生之事非同小可,絕對不可泄露給外界之人知曉。」
說完,便帶著滿面春風離開了帳篷,留下一群更加迷惑不解的大臣在那兒互相議論紛紛。
到底李承影向年輕的天子提出了何等震撼人心的想法?這讓每個人心裡都燃起了濃厚的興趣。
直到次日早晨來臨,明軍已經開始忙於收拾行囊、整理物資。
而在天順帝下達命令前去尋找仍下落不明的大明戰士的同時,他自己則帶領著七萬人馬,如同長龍般威武雄壯地踏上了回歸京城的道路。
沿途旌旗飄揚、盔甲鏗鏘作響,氣勢恢宏,仿佛是在宣布著勝利者的歸來一般。
正當此時,楊洪突然轉過頭朝身旁的兒子低聲道:
「兒子,你說真的可能做到那件事嗎?」
語氣里透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嚴肅與謹慎。
京城的太和殿上,金色的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落在莊嚴而輝煌的大殿內,照得那些雕龍畫鳳的立柱與彩繪天花更加熠熠生輝。
孫太后輕輕擁抱著三歲的小太子朱見深,溫柔的目光中流露出不易察覺的憂慮。
她靜靜地坐在那代表著至高無上皇權的龍椅之上,身著華麗卻又略顯沉悶的宮廷服裝。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宛如平地驚雷般震動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核心——素以剛正不苟言笑聞名於世的于謙親自前來通報戰況。
他的臉上雖依舊保持著往常般的冷靜與堅定,但從緊鎖的眉間卻能隱約感受到此次所帶來的信息絕對非同小可。
面對著這樣一位在朝堂上下都有著極高威信的人物,儘管孫太后內心深處充滿了難以置信之情,但她清楚得很,在如此危急關頭能夠站出來的人只有于謙,故而此言必真無疑。
回想幾日前,當邊疆重鎮宣府那邊突然傳來緊急軍報時,原本平靜如水般的生活瞬間被打亂:
明朝大軍竟在土木堡遭遇了瓦剌人的突然襲擊,情況萬分危急!更讓人感到絕望的是,前線敗退下來的部分士兵陸續返回京城後帶來的並非佳音而是噩耗。
他們形容自己如同待宰羔羊般無力反抗敵人兇殘的刀劍之下。
二十多萬將士被分散開來逐一擊破,並且慘遭無情屠殺。
此等駭人聽聞之事實幾乎令每一位聽到此事者無不為之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