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朱允熥的陶淵明時間

  太子爺就是大明洪武之後最完美的接替人選。

  這一點,早在很多年前,就成了朝堂之共識。

  皇太孫雖然年輕,且行事跳脫,性子剛烈,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但沒人能否認,洪武新政乃是他一手推上檯面的。

  國家越來越好,開疆拓土萬里,百姓安居樂業,這是一份天大的功勞,更是一個沒人敢設想過的功德。

  在很多人看來,即便現在的皇太孫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為君者,但只要繼續歷練幾十年,等太子爺將大明交到他手上,那時候想來也足夠沉穩了。

  而且,皇太孫也有些無數人的支持。

  自從軍功爵制度的確立,大都督府幾乎就已經死心塌地的追隨太孫了。

  這個時候,這對天家父子貌似起了衝突,大明朝局又該如何變化?

  若是衝突加劇,這應天城又是否會成為是非之地。

  到時候大都督府一怒之下……

  不敢想!

  不敢想!

  一時間,即便已經是臨近年關,卻有許多商賈擔心局勢惡化,而放棄賺錢的機會,帶著貨物錢財逃離應天。

  試圖避免可能發生的衝突,波及到自家。

  不經意間。

  應天城出現了這幾年裡,少見的寂靜。

  而在朝堂之上,則是人人沉默。

  在事情沒有明朗之前,這些為官多年的人不會輕易表態。

  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只要這件事情沒有被擺在朝堂上議論,那他們大可繼續裝作不知道。

  什麼天家矛盾?

  什麼皇位爭奪?

  跟他們沒關係。

  明哲保身,才是要領!

  只是朝堂上的變化也確實出現了。

  皇帝真的不再顯露人前,大臣們只知道每日都會有太醫院的新老院使接替入宮看護。

  至於皇帝的聖體,現在到底如何,宮外沒人知道。

  上一回皇帝悄悄溜出應天,太子雖然沒有殺人,但皇宮大內卻也被整頓肅清了一番。

  科道言官們提過幾次,希望皇帝的聖體情況能與朝堂官員知曉,最不濟也要讓內閣大臣們入宮面見皇帝陛下。

  這是歷朝歷代的官員們都會做的事情。

  哪怕眼下主持國家的是皇帝認可的太子。

  不過言官們的提議被否決了,並且得到了一份訓斥,禁止他們打探皇家內情。

  然後太子又當眾將內閣首輔任亨泰訓斥了幾句。

  大抵的意思就是內閣領導朝堂文武,他這個首輔沒有做好管理工作,不好好幹活盡想著窺探皇家。

  這樣是很不好的。

  任亨泰當眾承認工作有誤,這事才算是揭過去了。

  隨之就是太子簽發諭令,將河道總督潘德善、梁國公藍玉、開平郡王常升、都督湯醴召回京師的公文。

  在人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太子爺又出一手。

  升工部尚書張二工,太子少傅。工部侍郎,晉工部尚書。

  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瞬間就讓所有人都看懂了局勢。

  太子爺要將太孫的勢力盡數肢解。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沉默了。

  只是沉默之中,注意力則是集中在了內閣大臣解縉和高仰止,還有直隸道總督大臣鄒學玉身上。

  如果太子爺進一步處理這三位,那就徹底表明太子爺是在打壓太孫了。

  人們也並沒有等待多久。

  內閣就出了消息,內閣次輔、文華殿大學士解縉,奉令西行,巡察西部鐵路之建設。

  這事雖然一直都是解縉負責的,但在年關之前讓他去西邊,這無疑是表明了太子爺的態度。

  緊接著就是內閣大臣高仰止令命向西南,處理革除土司制度的最後相關事務。

  雖說是處理後續的事宜,但朝堂上都清楚,西南的事情要是處理起來,沒個一年半載是不可能辦妥的。

  一下子,太孫支持的兩位心學代表人物被弄出京師,這時候所有人無比確信自己原先的猜想。

  至於說為何太子爺沒有處理直隸道總督大臣鄒學玉,或許是覺得這個位子近在眼前,只要出點紕漏就可以直接拿下,沒必要這個事情一併處理。

  應天城的風開始變了。

  人心浮動。

  太孫府前,也顯得冷清了起來。

  只是朝堂之上如何變化,太孫府都顯得異常平靜。

  每日,朱允熥都是早早的出門,去往西城區域,一直到很晚才會回來。

  西城如今已經成了一片巨大的工地。

  除了當初因為貨運,而在西城金川門附近聚居的夷商夷人區域沒有動。

  整個應天西城到中城附近,都被圍了起來。

  原本安置在西城地界上的幾座京軍大營已經被挪到了城外。這些負責戍衛京師的兵馬,如果真的讓敵人打到應天城下,那麼他們在城內還是外城,結果都一樣。

  講武堂和橄欖球場倒是被保留了下來,圍著兩處建築群一圈,如今也已經移植了數量眾多的樹木,將這一片範圍包裹起來。

  應天杯橄欖球賽早就已經固定化了,為了方便球(賭)迷(徒)入場看球,還特意隔開了一條通道連接到西城工地外面。

  而對講武堂,則是沒有做更多的安排和處理。

  講武堂雖然是學堂,但上上下下都是軍人。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今天朱允熥一如既往的,早早的就到了西城工地上,站在其中一處入口後的棚屋門口。

  在工地上,已經有應天府被僱傭就居住在西城工地上的百姓,開始端著碗吃著工地上提供的早飯。

  出入口,已經有些裝滿材料的馬車排隊入場。

  新晉的太子少傅張二工,穿著一件厚實且沾滿泥漿的襖子,手上端著兩隻冒煙的大海碗,就從不遠處的伙房走了過來。

  「殿下,剛煮好的廬州府雞湯米麵,今早上林苑監送來了暖棚青菜,也一併下鍋了。」

  說著話,張二工就將一隻裝滿雞湯米麵的大海碗,放在了朱允熥身邊的桌子上。

  棚屋裡點著煤爐,在這個時候暖洋洋的讓人感受不到寒冷。

  朱允熥也不見外,只是看了一眼頭髮有些凌亂的張二工,搓著雙手貼在大海碗上:「你有幾天沒回家就住在工地上了?」

  張二工唆了一口面,又喝了一口雞湯,這才嘿嘿笑著開口:「趕工期,可不敢回。等這兩天忙了前期工序,就可以回家歇幾天了。」

  朱允熥瞧了門外一眼。

  恐怕還得有點忙活。

  誰又能想到,大明朝第一個以匠籍走上官場,一直走到工部尚書位子上的張二工,在被革了尚書之位後,就跑到了這西城大工地上。

  朱允熥想了想,開始低下頭吃麵。

  廬州府的米麵,廬州府的老母雞。

  雞湯煮麵,配上幾根青菜,就是人間美味。

  筷子在碗裡挑了一下,竟然還有兩隻被煎的金黃的雞蛋。

  此等吃食,最是養胃。

  在此寒冬,也最是暖身。

  兩人便如此安靜的吃著面。

  不多時,又有一些人從外面端著碗筷走了進來。

  先是衝著朱允熥和張二工行禮,然後才會走到裡面的桌子上開始吃飯。

  這些都是在西城工地上幹活的匠官。

  然而。

  不多時,棚屋裡開始出現穿著袍子或是軍裝的人,同樣是從對面的伙房裡端著碗筷出來,走進這邊的棚屋裡。

  常繼祖端了一碗雞湯肉絲米麵進了棚屋,只是面少湯多。

  他坐在已經吃完面開始喝湯的朱允熥身邊。將碗筷放下,又從懷裡掏出一個皮包,從皮包里取出一隻鼓鼓囊囊的油紙包。

  打開之後,是正冒著熱氣的烤羊排烤牛肉和炸雞腿。

  赫然不下三四斤。

  然後又見他從兜里掏出一把早就剝好的蒜,拍在桌子上。

  常繼祖先是挑了一顆蒜塞進嘴裡,咀嚼了幾下後,這才抓著一根烤的流油的羊排塞進嘴裡。

  惡狠狠的咀嚼了好幾下,用他那張血盆大嘴將嘴裡的食物通通碾碎成渣渣後,便低下頭混著麵湯吃進肚子裡。

  等著一套流程做完,常繼祖才把雙手在身上胡亂的擦著,看向朱允熥:「講武堂里的人這兩天都沒心思上課了。」

  朱允熥雙手兜在一起:「你大早上就吃這些,不怕到時候出問題?」

  常繼祖又道:「雖然魏國公下令,講武堂師生不得議論朝政。但是私下裡,大家都在悄悄地討論,你接下來會怎麼做。有些人開始提議,只要太子爺表現出要廢黜你的想法,他們就罷課,上奏朝廷。」

  在做一旁正剔著牙的張二工,肩頭不由一顫,趕忙低下頭繼續專心掏牙。

  朱允熥則是笑著說道:「西城將會是個典範,是我朝真正的人間仙境。眼下,還要在年前將地平整好,該挖的景觀湖和該堆的景觀山要在結凍前完成。各區規劃,也要提前做好。等開年後,就可以直接開始按規劃建造了。」

  低著頭的張二工點了點頭,卻就是不抬頭。

  常繼祖眉頭皺了一下:「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我們總覺得這件事情沒這麼簡單,太子爺也端無可能忽然之間就對你這般,其中定有隱情。」

  朱允熥手指敲了敲桌面,發出砰砰的聲音。

  常繼祖目光淡淡的看了朱允熥一眼:「講武堂里當初有過一次推演,是關於我大明三代之內傳承的事情。結果是,將所有可能都預設出來,我大明的最優解依舊只能是你。也只有你,才能讓大明真正擺脫家天下之定律,開大明真正的萬世基業。」

  棚屋裡,匠官們早就已經是囫圇吞棗的將早飯塞進肚子裡,然後逃離此處。

  張二工很想溜走。

  工地上還有那麼多的活,忙都忙不完。

  還是搬磚更純潔。

  常繼祖見朱允熥許久不說話,惡狠狠的一手抓著肉一手端著碗往嘴裡塞吃的。

  少頃,他就已經是滿嘴食物,雙眼瞪大,悶悶的發出聲音。

  「你至少要交個底,不然誰也不敢保證事情繼續下去,會發生什麼。

  我今天來之前就聽說了,大都督府那邊雖然下了嚴令,但五軍都督府裡面有些人似乎對最近的局勢很不滿。

  京軍雖說被內閣壓著,但應天周邊能動用的人可不少,這一點你應該很清楚。」

  常繼祖見朱允熥依舊不說話,此時也沒了食慾。

  將面前的肉推開。

  他繼續說道:「熥哥兒,你應該清楚,我常家並非是依附於太子爺之下,也並非是一定要支持於你。

  但你是姑母的親兒子,是常家的外孫、外甥、表兄弟。作為一家人,有必要提醒一句,萬事都得人活著才有可能。」

  朱允熥的眉頭皺了一下:「你們放心,大明還在,老爺子還在,太子一向賢明,國家又如何會出亂子。這個時候,最是考驗人心,不可做有害國家的事情。」

  常繼祖眉頭緊皺,這不是他想要達到的答案。

  同樣,這也不是常家和許多人想要的答案。

  朱允熥無奈,自己想過一陣子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生活,但似乎沒有人願意讓自己得償所願。

  他沉聲道:「那就替我帶句話吧。」

  常繼祖立馬眼前一亮:「你說!」

  「這個時候,誰要是亂動亂說,便去鳳陽思過。」

  常繼祖的目光閃爍了幾下。

  這依舊不是他想要的回答,但至少是有了一個可以帶回去的話了。

  朱允熥則是已經起身。

  常繼祖之所以出現在這裡,代表的不僅僅是常家,還代表著那些寄託希望在自己身上的朝中勛貴。

  所以他才會說,誰這個時候添亂,就回鳳陽思過。

  張二工見朱允熥起身,走出棚屋,終於是鬆了一口氣,看了常繼祖一眼後,小聲說道:「觀景湖周邊後期會修建一批新式宅院,常公子若是有意,可現在預定,我們會為常公子預留最好的幾處位置供挑選。」

  常繼祖眉頭皺緊,看了一眼張二工。

  這位昔日的匠官,工部尚書,如今倒是徹底沒了顧忌,說話做事坦蕩直率。

  常繼祖搖搖頭:「家中不缺宅院。張少傅該想想,如何重歸朝堂才是……」

  有些話他不願意再說。

  張二工從工部尚書的位子上下來,雖說現在是太子少傅,卻沒了實權。

  若是一直這樣,以後也別想再在朝堂上有什麼大作為。

  張二工也搖了搖頭,低聲念叨著:「看來只能繼續去騙那些沒腦子的夷人了,自家人都不懂西城將來的好……」

  說完,他也不管常繼祖的臉色,向外追趕朱允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