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詭異的一幕

  對於韃靼將士來說,眼前的一幕簡直是太「神奇」了。

  大明軍隊的將士,好像是不怕死一樣,什麼人都敢往前沖。

  寧夏本地守軍集結了一萬多人馬,往前沖就算了,誰讓他們之前在花馬池已經取勝過?而且一萬多人馬的確有了作戰的實力。

  可建昌伯帶幾千人也敢直接沖是幾個意思?

  現在連之前畏畏縮縮的兩路人馬,派出來不過四五百人,居然也敢大模大樣一字排開,好像檢閱三軍一樣邁著穩定的步子往我們殺過來?他們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

  韃靼在石溝城東邊,布置了至少有五六千的兵馬,此時真把他們給整不會了。

  進兵……把這四百大明將士給吃了,並不能展現他們有多強橫,反倒還要忌憚這四百大明士兵背後還有近四千的大明騎兵,話說這四百人是不是就是「誘餌」呢?

  至於退兵……那就丟人了。

  草原各部族老祖宗的臉都要丟乾淨了,草原雄鷹一般的可汗帶著三萬兵馬,居然被大明四百將士給逼退了?

  以後還有臉在草原才上立足嗎?

  至於守在原地……這第三種選項看起來是惟一的選擇。

  但最大的問題是,這第三種選擇可是要承受人命為代價的,因為大明火炮和火銃的射程比他們更長,這將意味著,在大明軍隊進入到他們軍隊射程之前,大明的火炮和火銃將會更早招呼到他們身上來。

  這可就尷尬了。

  可說是進不得,退不得,守在原地是等死……

  韃靼人也在感慨,這大明軍隊愣是用四五百兵馬,整出了一萬兵馬的氣勢,還讓他們陷入到了進退維谷的境地啊。

  ……

  ……

  對崔元和徐甚親率的這四百將士來說,還是很緊張的。

  以往也沒打過這種找死的戰爭。

  四百人朝著對面十幾倍於己的韃靼人發起進攻,手上能憑靠的已經不是弓箭和刀槍矛這些東西,所能憑靠的,僅僅是手上的火銃,而火銃最多也只能發出兩發,如果韃靼人一個衝鋒過來,這麼短的距離,他們是根本來不及重新裝填的。

  也就是說,這路人馬的極限,撐死了就是在敵人殺到自己面前之前,殺掉八百名韃靼士兵。

  這種理想狀態近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果到了近身肉搏狀態,四百將士再怎麼浴血拼殺,在十倍於己的韃靼驍勇騎兵面前也近乎毫無招架之力,逃甚至都沒法逃,就是個全軍覆沒的結局。

  四百將士可說是被趕鴨子上架。

  但效果卻……

  好像還不錯,至少看到韃靼陣勢那邊就有些凌亂了,也沒說有韃靼騎兵衝上來。

  「崔將軍,瞧這架勢……韃子不敢跟我們正面為敵啊。」徐甚和一眾將領在控制馬速前進時,也發現了韃靼人的窘迫。

  崔元道:「氣勢是此消彼長,我們的氣勢是靠蔡國公、威寧侯、安邊侯、新建伯一場一場戰事打下來的,韃靼人想跟我們為敵,就要明白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要留下比我們更多的屍體!」

  「說得對!」

  徐甚大受鼓舞。

  如果說之前聽崔元說話,那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野心家在吹牛逼,現在他突然覺得崔元的話好有道理。

  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大明將士的腰杆可以挺直了,大明可以用四百兵馬衝擊韃靼五六千兵馬所結成的陣勢,還能把韃靼人整到懷疑人生。

  誰說韃靼騎兵驍勇善戰?

  我們大明軍隊將士才是英勇無敵啊!

  眼看雙方距離已經不過二三里,崔元突然喝令道:「此時不衝殺上去,將敵陣殺亂,更待何時?後續的援軍馬上就到,我們不過是提前衝散韃靼人的陣勢,殺!」

  徐甚急忙道:「等等,崔駙馬,咱是在幹嘛?」

  這時候也不稱呼崔將軍了,好像在提醒崔元,你一個駙馬沒有下令進兵的權力啊。

  可徐甚的聲音完全淹沒在大明將士的喊殺聲中了,徐甚突然發現,周圍的將士已經被崔元給蠱惑了,也是因為韃靼人所表現出來的氣勢太弱了,再加上中下層的將士完全不知道他們這路人馬其實是被李鄌派出來送死的。

  將士們都還以為,李鄌和鄭英的軍隊在後方,隨時都會殺過來,就等他們四百將士把氣勢給打出來,然後來個一舉殲滅呢。

  「殺!」

  崔元也紅了眼睛,他手裡甚至拿著兩桿短銃,儘管自始至終他只訓練過一次,甚至都還沒搞清楚這東西是怎麼裝填的。

  這這並不影響崔元玩命。

  隨著崔元策馬而上,一字排開的大明將士也如瘋了一般,策馬朝韃靼人的營地衝殺而去。

  ……

  ……

  韃靼人最初以為大明士兵是瘋了。

  但隨即……

  韃靼人自亂陣腳了。

  上面沒有下達衝鋒的命令,而大明那邊幾百人就朝他們衝殺過來了,更可甚的是大明將士那邊有火炮和火銃,這下把難題拋給韃靼人了。

  之前你可以有三種選擇,你可以慢慢思考選擇哪個。

  現在是刀架在脖子上讓你選。

  最先忍不住的是韃靼負責守在前面負責攔截的前軍,因為他們是最先被大明騎兵衝鋒,而且他們是最先進入到大明火炮和火銃射程範圍之內的,這也意味著,當大明軍隊衝過來時,他們是最先要靠身體擋炮彈和子彈的。

  前軍發現自己馬上要當靶子,當然是趕緊整頓之後往回撤。

  但前軍要撤,將意味著後軍必須要讓開位置……

  然後韃靼一邊的戰線就凌亂了。

  「砰砰砰……」

  當空中大明的輕炮炮彈落下來時,韃靼一邊已經徹底陷入到互相踩踏和自亂陣腳的狀態。

  不是說他們不行……而是韃靼這三萬多精兵之中,也分三六九等,主力都在北邊跟大明寧夏邊軍作戰呢,韃靼小王子也在北邊,而東邊的這路人馬壓根不是察哈爾部的主力人馬,屬於邊緣部族,雖然平時他們跟著巴圖蒙克出來照樣可以吃肉喝湯,但這種玩命的時候,他們到底不能像鐵狼一般無所畏懼。

  再說了。

  連韃靼最精銳的主力,面對大明的火炮和火銃時,也都沒什麼信心,照樣可以撤出戰場,憑啥就讓我們在這裡等死?

  然後最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大明用四百騎兵就把韃靼五六千精銳兵馬給逼迫撤退,並且亂了陣腳,更可甚的是大明四百騎兵就追著韃靼人到處跑。

  在韃靼騎兵無心戀戰時,大明將士手上的火銃再也不是雙響的,因為在追逐過程中,他們可以恣意更換彈藥,然後就可以一路追著韃靼人跑,雖然韃靼大多數的主力是成建制逃走,但還是有很多韃靼小隊的建制被打亂。

  然後……

  這群人就被崔元帶著人馬到處追趕,這場面讓城頭上的守軍看著都很滑稽。

  就這?

  別人看不清楚,我們居高臨下看得可准了,就四百人,絕對不到五百,就能把韃靼六千精銳給衝散打亂甚至是到處追著殺?

  那我們三百人完全可以啊!

  再然後……城門開啟了。

  城內的守軍也從南門方向出來,然後一路往東門這邊而來,他們要配合崔元的軍隊完成這次的「前後夾擊」。

  ……

  ……

  「再說一遍!怎麼回事?」

  李鄌這邊還在等消息,他在看張延齡那邊的戰果如何,隨時可以過去「馳援」,把張延齡「救」出戰場,然後大家一起撤退。

  但等前線的戰情傳來,差點把李鄌的下巴給驚掉。

  傳令兵道:「伯爺,的確是這樣,崔駙馬下令進兵的,然後弟兄們都殺上去了,韃子倉皇撤退,他們連戰都不敢戰,咱已經拿下了至少一百個韃子的腦袋了!」

  「一百個?」

  李鄌咽口唾沫,這功勞聽著可真誘人啊。

  他知道自己比不上王越、王守仁這些人,而且他麾下也不過才兩千人馬,這功勞怎麼就稀里糊塗落到崔元那個不懂兵的駙馬頭上去了?

  「襄城伯,我看咱也別考慮了,咱比武安侯他們更靠前,此時不上,更待何時?看樣子韃子無心與我們交戰啊。」

  「是啊伯爺,下令進兵吧!」

  之前貪生怕死的將領,現在一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一樣。

  四百將士都能把韃靼五六千兵馬給衝散打退,那我們兩千兵馬,上去之後還不是收割?

  更重要的是,撤退將意味著老臉不存,衝上去就算沒多少戰果,事後也能得到朝廷的嘉獎,這種天賜良機豈能錯過?

  「這……」

  到這會,李鄌仍舊在猶豫。

  以他對於所謂兵法的了解,他很怕這是韃靼人的「陰謀詭計」,但又思忖,韃靼人都讓崔元給搶了一百個人頭去了,這要是陰謀詭計的話,韃靼人的底氣也太足了吧?

  不知道大明的火銃和火炮的威力?

  誰給他們的勇氣敢用一百人頭和陣型的潰散來吸引大明衝擊?

  再說了,這石溝城周邊就壓根沒有設伏的地方,所謂的誘敵深入也不成立。

  「報……石溝驛南門大開,城內守軍援殺而出!」

  「我艹!」

  李鄌聞聽此消息,嘴上已經忍不住罵出來。

  連城內守軍這時候都衝出來搞事情了,他們才幾杆火銃幾匹馬?這都敢出來撈好處。

  我李某人豈能在這時候甘居人後?

  「傳令三軍,沖!」

  李鄌也顧不上了,這會就是搶功勞的時候,就算滯後了一些,但也不影響他「亡羊補牢」。

  ……

  ……

  韃靼人選擇撤出石溝城周邊範圍。

  雖然部分韃靼兵馬顯得混亂,但大明一方也並未完全掌握優勢,只有崔元的一路人可說是真的打出了氣勢,但真讓崔元和徐甚帶兵去追,他們也就只有四百人馬,手上的武器和彈藥都嚴重不足。

  收割了戰功,但仍舊未能對韃靼造成致命一擊,也不足以吞噬韃靼人的鐵騎。

  即便如此,大明分「五路」大軍,以北路為主,楊一清帶兵牽制住了巴圖蒙克的主力,隨後是崔元、張延齡、李鄌和鄭英各率一路進入戰場,這場仗倒不是說讓韃靼人損失太大,但絕對讓韃靼人見識到了大明將士的無畏。

  明明兵馬數量不及韃靼人,但就算是四百人都敢往前沖,城內的三百守軍甚至都殺出來了。

  到中午時,初步的戰事已經停歇。

  巴圖蒙克的中軍所部是最後撤出戰場的,而楊一清雖然展開追擊,但在追擊到石溝城西北五里多的一處山坳時,韃靼其餘各路人馬也撤過來,並從不同的方向圍攏而上,楊一清自知所部中火器和彈藥不足,只能選擇暫時回撤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清理戰場,把敵我的戰情總結清楚。

  「楊大人,韃子還在撤,不過看樣子,他們還具備一戰的實力,他們的陣型並沒亂!」

  郭鍧帶人回到了楊一清身邊。

  而此時楊一清的中軍,跟韃靼人的中軍已經距離在十里以上,楊一清並沒有下令全速追趕。

  楊一清道:「到底是韃靼小王子的人馬,建制沒有亂。」

  郭鍧隨即道:「聽下面的匯報,這一戰咱至少殺了千把個韃子,還俘虜了六七十人,戰果斐然。」

  這戰果,對楊一清來說……還是有點不盡如人意。

  想要封爵,好像王守仁那樣直接得伯爵,年紀輕輕當上宣大總制,怎麼說一戰也要獲得三四千的首功才可,但現在可能加起來也就在兩千左右,而功勞還要分薄,尤其是要分給戰術制定者張周。

  楊一清道:「此戰尚未結束,各路人馬集結之後,必定要截斷韃靼人的去路,現在他們只有往北撤出關隘一途,不能給他們機會!」

  郭鍧道:「可咱這一戰……損失很大。」

  楊一清沒有理會郭鍧,而是問一旁的幕僚道:「炮芯還有多少?」

  「不多了。」幕僚也很為難。

  主要的火器都在朱暉那邊,可朱暉到現在距離戰場還在百里開外,似乎什麼都指望不上了。

  副總兵高丕策馬而來,急忙奏報導:「楊軍門,南邊襄城伯和武安侯的人馬,已經衝殺上來了,聽說是襄城伯以永康長公主崔駙馬,領兵四百,將韃靼萬數兵馬的大陣給衝散了,四百人追著一萬人到處跑!」

  「可有此事?」

  楊一清本來還納悶。

  明明跟韃靼小王子的主力還在周旋中,怎麼韃靼人就選擇撤兵了?

  現在鬧明白了,原來是南邊戰場取得了進展,而這一切……居然是崔元領兵四百完成的?

  只是有些戰情,會被誇大,本來韃靼人只有五六千,可現在卻被說成了萬把人,等報到朝廷,還不定說成什麼樣子……說不定就說崔元帶兵四百,把韃靼十萬大軍殺得滿地找牙。

  郭鍧震驚道:「這位崔駙馬果真不一般,陛下之前嘉獎,還將嘉獎公文傳於邊鎮各處。卻是他此番連領兵將領都不是,居然還能……這般銳不可當。」

  說到這裡,郭鍧發現楊一清臉色不對勁,想到自己是在領兵都御史面前誇讚別人,這馬屁拍得不是時候。

  至少也要等見到崔元之後再拍。

  郭鍧趕緊補救道:「但相比於楊大人兩戰兩捷,還是遜色了不少。且此戰沒有楊大人的剛毅和果決,也不會給他機會。」

  楊一清倒是不介意崔元的功績,他反倒希望各路人馬都能跟崔元一樣,至少在關鍵時候不會掉鏈子,主要也是因為崔元是外戚,跟他這樣的文臣本身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

  楊一清道:「若戰情果真如此,本官倒是不介意為他上表請功。建昌伯呢?他的人馬不是早就應該到了嗎?」

  高丕道:「回軍門的話,韃靼派出一路騎兵,大約有千騎,阻斷了石溝城東北邊的勺子河,建昌伯的人馬以火炮轟了一陣,韃子一邊損失不大,到韃子撤兵時,建昌伯的人馬尚未過河。」

  楊一清一聽也就恍然了。

  果然指望不上張延齡。

  張延齡莽是莽,但關鍵時候掉鏈子的本質就體現出來了,明明這幾路人馬中,張延齡麾下的火器數量是唯一有能力跟韃靼人正面作戰的,結果被韃靼人一千多人馬就給擋住,虧他那邊還有四千人……

  郭鍧顯得很遺憾道:「南邊打得那麼順,若建昌伯那幾千人能進戰場的話,或許現在就可以收割韃子的腦袋了。」

  「派人。」楊一清道,「去跟建昌伯交涉,告知他現在需要配合進兵,若是他還想取得軍功的話,讓他聽令而為。眼下他軍中的神機營火器,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高丕問道:「不是應該等保國公嗎?」

  楊一清道:「莫說保國公如今未到,他來了,功勞還有你們的份?如此畏首畏尾的主帥,打硬仗不行,但搶功勞絕對不會手軟。趕緊整理戰場,結束之後展開追擊,定不能讓韃靼人脫離我們的視線,尋機會應戰!」

  ……

  ……

  石溝城南。

  李鄌心急火燎帶著兵馬去追殺,結果發現韃靼人在撤退時仍舊保持了陣勢,戰報中所說的韃靼人已經潰散並不存在。

  但他還是趁機撿了便宜,取得了至少三四十個韃靼首級,但等他得悉崔元所部已斬殺超過兩百韃靼人,還將首級都已經斬獲之後,心中羨慕得不得了。

  在他跟崔元匯合時,崔元還指揮著徐甚等人在把韃靼人首級往馬匹上綁。

  「崔駙馬,末將領兵來遲了!」

  李鄌之前也把自己當成崔元的上司,但現在他似乎是想明白了,連朱暉都要給幾分薄面聽其囉嗦的人,自己有何資格居大呢?

  朱暉把崔元調在自己軍中,那絕對是自己的榮幸啊。

  崔元對李鄌很客氣,他本來就很喜歡結交朋友,他也並沒覺得是李鄌坑了自己,他對李鄌還禮道:「襄城伯來得正及時,韃靼人已經往北邊撤走,但並不是敗走,如果想衝殺上去,非要有足夠多的火銃和火炮不可,但我們……沒有,只能先回來把軍功給得了,將士們很在意這個。」

  不是崔元不想追,是條件不允許。

  等把手裡火銃的彈丸都用得差不多時,再追,就跟送死沒區別了。

  難得現在韃靼人給面子,一路敗逃,連死傷的韃子都被丟下來不管,徐甚那四百將士對於到手的功勞還是非常在意的,隨機還能打幾個散兵游勇,把軍功再往上堆堆,簡直不要太幸福。

  「給襄城伯添亂了!」崔元怕自己做得不好,還道歉一般說了一句。

  這可把李鄌嚇了一跳,他覺得這是因為自己之前怠慢了崔元,還把崔元推上前線送死,以至於崔元用諷刺的話來感謝自己,其實是記恨。

  李鄌急忙道:「崔駙馬這是說哪裡話?您是軍中的參議,是得聖諭而來的,幸好保國公將您派到我軍中來,您來末將軍中,就是來指點和統調全軍的,正是由您的英明指揮,才能完成此番破敵之戰。末將不過是聽命您左右而已。」

  「啊?」

  這又把崔元給整不會了。

  我指揮?

  我指揮誰了?不過想想,好像我只調遣得動徐甚和他的四百人,而且這群人在最初進兵時,也不太想聽我的,只是我給他們分析了局勢,他們覺得有道理,才跟我一起往前沖的。

  李鄌道:「您就別謙遜了,現在您有何指點,儘管說,末將唯命是從也。」

  「這……」崔元不知道該怎麼去回應這個熱情的襄城伯。

  徐甚倒是過來笑著抱拳道:「襄城伯,我們這一路,在崔將軍的調遣之下,已獲得韃靼首級二百一十四顆,收穫頗豐。」

  聽到這裡,崔元好似恍然大悟。

  李鄌這麼著急奉他馬首是瞻,是想跟他綁定在一起,這樣就算事後就沒人能追究他們這一路人馬馳援不力。

  更可觀的……還有首功,也就是人頭數,你崔某人是指揮者,我李某人是聽令行事者,是你主動帶四百兵馬沖在前面,我聽你的隨時準備掩殺上去,然後在我們的通力配合之下,取得二百六七十的首級數量,當然你的二百多顆首功,也要算在我李某人的名下。

  崔元想明白這一層,突然覺得很鄙夷李鄌。

  但他也沒表現出來。

  現在有兩千兵馬供他調遣,他還求助不得呢,曾經不得志的駙馬,突然之間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崔元也很享受被李鄌推崇的感覺。

  「那好,整頓兵馬,最好通知到武安侯,我們要緊隨韃靼人撤退的腳步,不能給他們這麼輕易撤出大明境內。要阻截。」

  「你們還等什麼?趕緊幫崔駙馬整頓三軍……不對,如今是崔將軍!」李鄌差點要跪下來叫爺爺。

  這都行,你崔元果然是沒經驗,居然同意跟我合併功勞。

  那我豈不是……發達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