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
御史宋權和三法司成員抵達徐州。
當天下午,宋權就是以欽差大臣的名義向南京送去公文,要求魏國公徐文爵,撫寧侯朱國弼,誠意伯劉孔昭,忻城伯趙之龍以及安遠侯柳祚昌前往徐州接受詢問。
三天後的六月初一,徐文爵和朱國弼等人接到了公文。
徐文爵問:「去還是不去?」
劉孔昭回答:「可以去,但是有去無回。」
朱國弼沉著臉說道:「宋權不但是三法司的主審官,還是欽差大臣。他的命令等同於聖旨,如果不去就是抗旨。在座的諸位應該不需要我解釋抗旨的下場吧?」
眾人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抗旨又稱忤逆聖旨,按《大明律》當斬。
他們本就犯了死罪,現在又加上一條忤逆聖旨的罪名。
兩罪並罰恐怕會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徐文爵沒有耐心的站了起來:「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到底該怎麼辦?」
劉孔昭也站了起來:「既然都不想死,那就只能反了!」
「好,一起反!」朱國弼同樣站起身說道,「咱們去找東林黨要調兵權。」
「呵呵,」劉孔昭冷哼一聲:「東林黨的承諾聽聽就算了,千萬別當真!另外...造反這件事比想像中要難很多。咱們總不能把太子綁了,拿著他的太子印發號施令吧?那樣即便最後能成功,也會被太子清算。」
「你的意思是?」
「逼反東林黨,讓他們脅迫太子。」
「具體怎麼做?」
劉孔昭俯下身子低聲說道:「兩手準備!一方面聯絡鄭芝龍,讓他向南京東林黨施壓。另一方面...幫著京師的東林黨,打壓南京的東林黨。」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我就不信南京這幫人沉得住氣!」
......
眾人散去後,立刻按照劉孔昭的計劃付諸行動。
他們不敢明著抗旨,只能給宋權回信表示南京公務繁忙。
等他們安頓好手頭公務後再起身奔赴徐州。
不管宋權信不信,他們都只能用這種辦法拖延時間,
與此同時。
劉孔昭又給鄭芝龍寫信,讓他把東林黨拉下水。
同時動用自己的關係,向內閣彈劾甚至誣陷南京的東林黨人。
面對突如其來的友軍,謝三賓非常高興。
他立刻將被彈劾的人整理成冊,讓司禮監轉交給崇禎。
請這位大明皇帝定奪。
看著手裡長長的名單,崇禎問王承恩:「這些都是被彈劾的人?」
「是,共有六十七人。」
崇禎問:「罪名都核實過了嗎?」
「都察院正在核實,不過需要時間。長則半年,短則兩三個月。」
「那就讓都察院核實吧。」崇禎放下冊子,繼續翻看其他奏疏。
崇禎雖然不親自處理朝政,但司禮監都會把處理過的奏疏謄抄一份放到乾清宮,崇禎可以隨時查閱。
大致看了一遍後,崇禎收回目光打算閉目養神。
「皇爺,」王承恩雙手端著一個托盤走了過來。
在看清托盤上是一份奏疏後,崇禎皺眉道:「朕不是說過了嗎,朕不批閱奏疏,司禮監直接批紅或者退回內閣。」
王承恩立刻下跪:「皇爺恕罪,司禮監本打算批紅來著,可是奏疏的內容實在太重要,司禮監不敢私自做主。」
「重要?」崇禎有些不信,伸手拿過奏疏翻看起來。
看完裡面的內容,崇禎覺得王承恩說的沒錯,這份奏疏確實很重要。
奏疏的內容是內閣擬定的遼東巡撫人選。
在平定遼東之後,朝廷內部便開始商議如何治理遼東。
例如如何向遼東遷徙百姓,推廣洋芋和玉米的種植,賦稅徵收政策和減免措施等。
經過一系列的討論,政策定下來,執行政策人選卻成了難題。
治理地方和行軍打仗完全是兩碼事。
考慮到遼東初定,而平遼大軍早晚也會撤出遼東回歸原籍。
那麼新任遼東總督既要有治民之能,也要有治軍之才。
也就是說,遼東需要一位文武雙全的人。
大部分人都覺得呂大器最為合適。
可是蒙古草原發生了一件事:西土默特部首領,順義王俄木布病亡。
按照規矩,俄木布的兒子博羅特應該承襲王位。
但是西土默特內部對博羅特本人並不是很認可。
好幾個高層將領都表現出了不滿的情緒。
這些高層將領看似是對博羅特不滿,實則是對大明不滿。
所以必須幫博羅特坐穩王位。
如此一來,熟悉蒙古草原的呂大器就不能調任了。
內閣只能推薦其他人。
可推薦了很多人,都被司禮監以不合適的原因駁回。
謝三賓只能不停地換人推薦。
他這次推薦的人選是大理寺卿凌義渠。
凌義渠字駿甫,天啟五年進士。
歷任禮科,戶科,兵科給事中;福建右參政,湖廣按察使,蘇松兵備道,山東右布政使,南京光祿寺卿,以及京師大理寺卿。
有治理地方的經驗,也有練兵的經歷。
屆時只需要和新任遼東總兵配合好,遼東很快就能安定下來。
崇禎放下奏疏,點頭說道:「凌義渠可堪大用,司禮監批紅吧。」
「嗯...」王承恩十分罕見地遲疑片刻。
崇禎眉毛一挑:「有隱情?」
王承恩跪在地上,低著頭說道:「回皇爺的話,南京那邊也推薦了一個人。由於太子有監國之權,司禮監不知道該在哪份奏疏上批紅。」
「南京推薦的誰?」
「路振飛!」王承恩開始說路振飛的履歷:「路振飛字見白,天啟五年進士,先是擔任涇陽知縣,御史,福建巡按御史。因替錢謙益喊冤而被貶為河南按察司檢校,後遷光祿少卿,右僉都御史,淮揚巡撫。」
崇禎對這個人有所了解。
他與錢謙益私交甚好,被南京朝廷推薦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上的路振飛除了給錢謙益喊冤這個事外,其餘的表現都很不錯。
尤其是在風雨飄搖的南明隆武政權。
他既要要穩定朝廷內部,又要對付清軍,同時還要平衡已經登基稱帝的魯王朱以海。
這兩個人各有千秋,對崇禎來說都可以。
他問:「內閣對南京舉薦的路振飛是什麼態度?」
王承恩回答道:「內閣以為路振飛在巡按福建期間是鄭芝龍的上司,現在鄭芝龍已有反意,不宜再讓他擔任遼東總督。」
「內閣考慮的很周到,」崇禎給這件事定了性。
王承恩謹慎詢問:「那奴婢就在內閣的奏疏上批紅了。」
「嗯,」崇禎點頭後看望王承恩:「類似的事還有嗎?」
「有,」王承恩照著自己的身高比劃了一下:「南京推薦官員的奏疏摞起來都比奴婢高了,司禮監批不批紅都很為難。」
「太子最近如何?」
「太子還在病中。」
「也就是說,這些奏疏都是由別人起草的?」
「應該是。」
崇禎想了一會覺得時機已經有些成熟。
所以他要打出自己的第一張底牌,「讓內閣擬旨,收回太子的監國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