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心疼我素未謀面的孫子們」

  第214章 「心疼我素未謀面的孫子們」

  老皇帝聽著朱簡烜的念叨,就忍不住再次提醒:

  「你最好是真的能做到,只是把投資皇子的項目砍廢,而不是把皇子本身給砍廢了。」

  朱簡烜這次倒是笑了:

  「單純把皇子砍廢很容易,直接學奧斯曼就行了。

  「繼位之前全部關在一個院子裡面,不准他們跟任何外人接觸,自然也就無法形成黨羽了。

  「但是等到他們自己繼位的時候,也會對權力鬥爭一無所知。

  「反而很容易被老油條臣子們控制。

  「不能直接關起來,也不能讓他們直接跟朝廷重要官員接觸,那就只能放到地方上去了。

  「最起碼是暫時放在地方上。

  「在皇子成年之前,集中起來專門教育,成年之後放到地方上當官曆練。

  「從最低的坊市廠鄉鎮級別官員做起,和普通官員一樣,按照級別向上升遷,同時更換任職的地方。

  「皇子本人直接不在京師,在地方基層當小官,沒辦法通過皇子身份額外獲得聚合力。

  「也沒有辦法利用自己的凝聚力,在中央朝廷上形成以他為中心的黨派。

  「如果這種情況下,有官員要投資皇子,那就是純粹的投資,短期收益基本為零。

  「同時要讓皇子分別在沿海和內陸,富裕地區和貧困地方,平原和山區以及海島等不同類型的地方任職歷練。

  「同時在海外選擇地方,設立沒有固定君主的藩國,或者選擇比較可控的現有藩國。

  「將這些藩國君主或者丞相的職位,作為皇子歷練過程的一環。

  「但是將皇子的升遷時間節點,與正常的官員考核體系錯開,比如說官員三年一考,皇子就兩年或者四年一升遷。

  「對於地方上的官員而言,皇子可能他的轄區內歷練兩年,很快就會轉到別人的轄區去了,他也沒辦法追著去支持。

  「我們還可以做出限制,皇子歷練期間的同僚和上級官僚,在下一代皇帝繼位之前,都不能調入京師任職。

  「避免與皇子搭檔過的官員,在自行晉升到京師之後,與未來回到京師的皇子形成合力。」

  老皇帝非常認真的聽到這裡,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你說官員不能追著皇子支持,但如果就是有人就是要追著支持呢?就是搞長期投資呢?

  「比如說朝廷的尚書和侍郎,要給一個在地方任職的皇子支持,無論皇子在什麼地方任職,應該都是很輕鬆的吧?

  「地方上的大商人,也可以跟著一個皇子投資吧?皇子到哪兒歷練,他就到哪兒直接投資?

  「反過來看的話,上級的官員,想要為了自己支持的皇子,故意攻擊一個皇子,其實也非常輕鬆吧?」

  「你又該如何發現這種額外的支持,如何才能夠避免被這樣惡意攻擊?」

  朱簡烜笑著說:

  「父皇,這就是不求回報的單方面投資了,實際危害性其實並不明顯。

  「而且當事人只要稍微做的粗糙了,就很容易被發現。

  「如果皇子是正常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那他在大部分履歷上的表現應該是相對均勻的。

  「如果在某個階段表現的特別好,換一個地方和階段又變得特別差,那這些履歷多半是有問題的。

  「可以順藤摸瓜的展開調查問題的官員。

  「表現特別差的時候是否是遭到了迫害和攻擊,表現特別好的時候是否得到了額外的照顧。

  「如果朝廷上的一個尚書,準備通過額外幫助,讓一個普通皇子表現的格外出眾,那需要讓這個皇子在整個歷練全程都表現的比其他皇子要好。

  「那他就要從基層的鄉鎮開始,一路為這個皇子打點到省和藩國的層級,還要在全大明的範圍內打點。

  「商人確實可以自由的選擇追著一個皇子追隨和投資。

  「這個皇子到一個地方任職,他們就到這個地方去真的做投資,提高當地的人口、工廠、建設,但是要至少持續十年。

  「然後還要繼續等待不確定多少年,等到這個皇子最終萬一繼位了,才能給他們回報了。

  「這個投資有多大?周期有多長?商人能做這個?

  「要是真的有商人願意做,那就讓他們去做吧,相當於幫朝廷搞建設了,事成之後封個爵位也是值得的。

  「這個皇子最終歷練完成,回到京師的時候,也不會馬上繼位,也不能直接與朝廷官員合作。

  「而是要再次集中起來管理,可以在皇宮旁邊專門劃出一塊區域,用蕭牆與皇宮直接圈在一起,建設專門的王府。

  「讓皇子們帶著自己的家庭成員,集中在這片區域之內居住,不得隨意外出,不得直接接觸外臣。

  「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比如說要大明參議院,讓歷練回來的皇子都擔任參議。

  「參議不參與朝廷事務的決策,也不會被安排去直接負責任何事務,只負責對朝廷機構和人員的監督和審計。

  「平時就盯著所有朝廷機構和人員挑毛病,隨時根據皇帝的要求對政務發表建議和評價。

  「直到皇帝決定選擇誰來當繼承人,其他皇子才能結束這種參議生活。

  「皇子在京師觀政期間不能參與決策,也就是不能給他的投資者可見的回報。

  「關鍵是還要擔任最遭人嫌的監督職務,還要通過找官員的麻煩得到政績,站在普通官員的對立面,否則就可能被淘汰。

  「這樣的皇子,短期收益沒有,投資花費巨大,收益周期極長,風險還很大。

  「等某個被投資的皇子真正繼位的時候,投資他的老尚書和商人們可能都已經退休了。

  「就算是老尚書的子弟們,能夠得那個皇子現在的照顧,但他們作為晚輩是無法直接影響皇子的。

  「正常的侍郎和尚書們,他們為什麼要冒著那麼大的風險,花巨大的精力去做這種事情?

  「反過來看,如果投資和支持沒有必要,那專門的攻擊和詆毀同樣沒有必要了。

  「他們怎麼能夠保證,他們詆毀的皇子,未來真的沒有機會繼位?

  「而且皇子是可以直接給皇帝寫報告,如果有人故意攻擊和詆毀,當事人很容易發現異常。

  「實際上,在這樣的複雜規則之下,要把一個皇子單獨推到最前面,同時把他的所有競爭者全部壓下去,可能需要中央和地方所有官員一起合力。

  「既然能做到這一點,那這個皇子已經是眾望所歸了,那他就應該成為未來的繼承人。

  「因為官員本身就會有黨派,他們真的能夠團結一心的時候,那朝廷本身已經出大問題了,不用考慮皇子的問題了。」

  老皇帝聽完之後認真考慮了一下:

  「這樣考慮,對於所有人而言,最佳的應對方案,似乎都是結個善緣,相當於給所有皇子最小的投資。

  「這樣可能會導致所有皇子最終的表現相差不大,除非每個皇子的能力真的驚人,否則大部分人之間肯定拉不開差距。

  「皇子到了京師之後,又不讓他們自己決策做事,那皇帝最終怎麼選繼承人?」

  朱簡烜繼續解釋說:

  「為了這套儲君篩選體系能夠正常運轉,應該制定全套的規劃、實施、評價、監督、審查體系。

  「從學習到歷練到觀政的整個過程中,都要有多種定性而不定量的評價考察。

  「只看皇子是否合乎最基本的標準,不看具體的成績高低。

  「讀書的時候就通過最典型的考試,就把腦子明顯不太好的淘汰掉,把正常水平的都送進歷練階段。

  「在歷練階段把身體有問題的淘汰掉,把無法掌握基本行政邏輯的淘汰掉。

  「通過歷練回到京師的皇子,其實已經都是基本合格的儲君了,至少應該是中人以上的水平。

  「在最終的參政階段,皇子們要負責給機構和官員找問題,能夠展現他們的真正能力。

  「皇帝隨時也都可以親自出題,觀察皇子對具體政務的分析和建議,確定他們的實際認知水平。

  「這種日常考核沒有成績,單純看哪個皇子的處事風格最符合皇帝的心意。

  「這個階段其實可以公開出來,說最終的儲君篩選就是『如皇帝意』者,其他的條件就都不看了。

  「最後選誰完全看皇帝的喜好。

  「規避掉其他力量對皇位傳承的干涉,或者讓大規模的干涉變得沒有意義,才能讓皇帝的權力真正獨立。」

  老皇帝聽完之後再次陷入了沉思:

  「這樣聽起來似乎有些可行性,但最好還是慢慢的摸索著來。

  「你最不要馬上把這些事情挑明,應該先執行起來看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

  「當然,最關鍵的問題,你想要篩選就要有範圍,也就是有足夠多的子嗣。

  「所以你還是趕緊納妾吧,按照傳統規定直接直接納妾十人。

  「並且算好了受孕周期去行房,而不是完全是興之所至的決定,最好是懷孕了就馬上再加一批人。

  「你能受得了這種生活嗎?

  「就算是你能受得了,你覺得你自己的兒子能受得了嗎?」

  朱簡烜想了想說:

  「兒臣覺得,資本是會影響人的。

  「就算一個人有了幾乎無限多的金錢,金錢已經只是一個數字了。

  「能夠通過金錢實現的生活需求已經完全實現了,他們還是會繼續追求更多的金錢,繼續追求金錢的繼續增值。

  「權力也是一樣的,而且是有慣性的。

  「這種方式能將天下的決策權進一步集中,在廢除丞相之後再次廢除皇后和皇太子,排除幾乎所有能影響皇權的干擾因素。

  「得到了這些的人,應該沒有人會放棄,而不放棄並且繼續延續的方法,也基本上是固定的,他們沒得選。

  「通過這種方式最終獲得了最高權力的人,應該也會自發的維護這種權力傳承方式。

  「那是他們的權力合法性來源。

  「這套方案就像一台機器,運轉起來之後就很難停下來了。」

  老皇帝語重心長的再次提醒:

  「但機器會壞,你要考慮備用方案,應急方案。

  「比如皇子都沒有成年,或者都還在外地歷練,皇帝卻忽然去世的情況。

  「以及總共沒有幾個皇子,全部不合格或者遇刺的情況。

  「以及皇帝直接生不出兒子的情況……」

  朱簡烜也沒有怎麼思考就直接說:

  「應該把近支宗室也納入教育、歷練、參政的範圍,避免皇帝絕嗣或者意外絕嗣的情況。

  「同時皇帝繼位的時候,就要立刻選定一個繼承人,寫成秘密遺詔密封保存。

  「有兒子就選擇自己的兒子,無論是否已經成年或者完成了歷練。

  「皇帝自己還沒有兒子,就選兄弟和侄子中完成歷練的。

  「等皇帝自己有了兒子,或者是有兒子完成了歷練,皇帝選擇了最終繼承人後,再由皇帝自己更換遺詔。

  「如果皇帝在這期間龍馭賓天,就讓遺詔中的孩子、兄弟、侄子繼位。

  「同時把生育能力也納入考核範疇,必須要能夠正常生育才能進入最終的篩選。」

  老皇帝聽完不置可否的輕輕點頭:

  「你考慮的這些方案,目前看來是比較周全的,以後有問題可以以後再調整修補。

  「但是政治是有慣性的,你要打破原有的慣性,建立你自己設計的政治慣性,關鍵是要長期以身作則。

  「做好身體力行,持續堅持幾十年的準備,從大批量的納妾生孩子開始……」

  朱簡烜並不怎麼在乎的說:

  「我其實已經準備好了,想要讓孩子儘可能的聰明,要先選擇儘可能聰明的母親。

  「等吳國的朝廷搬回來,吳國的科研機構搬回來,我就會安排他們選一批侍女進宮的。

  「按照咱們大明的傳統,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後宮只能在正五品及以下文武官員家庭中選擇。

  「但是對於工匠家庭,應該限職務等級而不限待遇品級,工匠品級高的天賦多半不會低。

  「工匠只要是不直接當官管理事務的,正一品的工匠的女兒和孫女也可以……」

  老皇帝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你怎麼準備選聰明的孩子母親?難道還和你選弟子的時候一樣考數學嗎?」

  朱簡烜理所當然的說:

  「對,就考數學,或者說是考數學學習能力,和我當初招學生一樣。

  「數學好的腦子肯定不會差,母親腦子好了,孩子是天才的概率才能更高。」

  老皇帝聽到這裡忽然嘆了口氣:

  「其實我現在已經不怎麼心疼你了,因為我知道你這個人做事跟機器沒什麼區別。

  「我主要是心疼我素未謀面的孫子們,他們未來得跟著你吃多少苦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