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吳王都
咸寧三十八年四月二十日,西曆1784年6月7日,朱簡烜的船隊抵達澳洲,進入王都北海灣。
朱簡烜來到長風號的甲板上眺望周圍的景象。
按照朱簡烜曾經看過的吳王都周邊地圖,知道吳王都北海灣是前世雪梨城區北部的海灣。
雪梨的城市核心商業區,也就是後世所謂的CBD,以及那個非常有特色的雪梨歌劇院,都是在這個海灣裡面的。
不過現在自己能看到的東西,只有大片的建築工地和一望無際的田野,以及散落在田野中的村落。
船隊繼續緩緩的深入海灣內部,海灣總體的寬度也越來越狹窄。
不過,穿過了一處大約五百米寬的瓶頸地區後,內部的海灣水面再次變得更加寬闊起來。
朱簡烜看到這個地形就陡然意識到,這裡就是前世雪梨CBD的位置。
澳大利亞在這個瓶頸地區建設了雪梨港大橋。
不過現在這片地方的周圍,根本沒有任何的現代高樓大廈,只有一大片噴吐著煙霧的煙囪。
這裡現在是一片蒸汽時代的工廠。
占地面積最大的工廠,可能是碼頭旁邊的造船廠。
幾個船塢和船台上面,依次排開了好幾艘建設中的半成品的船舶。
其中一艘在船塢裡面建造的船舶規模異乎尋常的龐大。
比排水量三千噸的長風號還要大一圈。
此時上層船體尚未完全閉合,還能夠直接看到船體內部的結構。
它的框架支撐結構似乎是鋼鐵的。
只是各種板材和船殼還是木質的。
在這艘大型戰艦旁邊一個船塢里,還有兩艘排水量在五六百噸的戰艦,看上去更是使用了純鋼鐵建造。
周圍根本沒有堆放木材原料。
朱簡烜看到這三艘船,就對澳洲的狀態頗為滿意了。
澳洲已經能建造至少五六千噸的大船,工業水平應該是與大明本土同步發展的。
大明與澳洲距離不算遠,特別是有了蒸汽帆船之後,往返也只需要兩個月,跟古典時代往返南北兩京類似。
同時大明皇帝對澳洲全力支持,大明本土的技術、人力、市場也全都對澳洲完全開放。
澳洲城市的主要人口,也都是大明本土直接搬遷來的移民。
所以澳洲的開發和建設,相當於在大明的體系內部,在一塊荒地上新建一處居民區。
而且是一片環境相比南洋更加舒服的地方。
現在用大概六年的時間,造出一個與本土沒有明顯區別的城市,建設出一批與本土相同水平的工廠,也都是理所當然的。
澳洲能建這樣的船,大明本土肯定也可以了,肯定會有更多數量的船,正在多個港口同時建造。
決定來澳洲追隨自己的那批工匠們,也都沒有辜負自己的期待。
直接設計好了純鋼結構戰艦。
朱簡烜乘坐的長風號,在王都造船廠對面的碼頭靠岸。
朱簡烜抵達王府前半個月,就安排了蒸汽帆船提前來王都通報,讓王都官員打掃王府並準備接駕。
今天吳國上下的主要文武官員,以及吳王實驗室的主要工匠們,都已經在碼頭上恭候多時。
長風號慢慢停穩,護衛軍團放下舷梯,朱簡烜穿著親王常服走下舷梯,現場的文武官員工匠們一起躬身行禮:
「參見大王!」
朱簡烜頗為嚴肅的抬手:
「平身吧。」
文武官員工匠們同時起身。
朱簡烜登上專門的馬車,在護衛的引領下前往王宮。
吳王宮在碼頭所在海灣正南方略偏西一點。
基本上是南北兩個海灣夾著的半島前部最窄的位置中間。
與沒有正式規劃的美國王宮不同,吳國王宮是大明皇帝安排工部直接組織建設的。
吳王都周圍本來也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有著非常充足的木材資源。
但是因為朱簡烜的個人喜好,當初就要求儘可能用鋼筋混凝土建設,木材最多是用作家具和裝飾。
所以吳王宮成了第一座以鋼筋混凝土為主體的明式宮殿。
吳王宮的建設速度不算快,主要是動工之前的準備工作,要先建設鋼鐵廠和水泥廠,花費了很多時間。
但有了充足的材料後,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建設速度,就會比傳統的磚木建築更快了。
因為木材砍伐下來後,還需要陰乾和修整,都比較費時間。
而鋼筋混凝土材料就不需要了。
吳王宮的建設準備用了三年,主體建設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在去年下半年基本完成。
到今年初基本裝飾和修繕完成。
有了鋼鐵廠和水泥廠之後,其他的工程建築速度也跟著變快了。
王宮的宮牆,宮牆外的王城城牆,也都已經同步修建完成,都是使用鋼筋混凝土澆築。
採用傳統宮牆的尺寸標準,城牆上面能夠跑馬運兵。
王宮圍牆南北長九百米,東西寬七百二十米,總面積六十四萬八千平方米。
王城圍牆南北長兩千六百米,東西寬兩千米。
工部考慮鋼筋混凝土的性能和澳洲的實際情況,沒有直接把傳統的夯土包磚牆改成夯土包混凝土。
混凝土城牆內部沒有用泥土填實,而是當成了運兵通道和大型物資倉庫。
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當做軍營使用。
朱簡烜的車隊從正門進入王城,穿過留給王國各部門機構的建築區,進入專屬於國王的王宮。
在王宮承運殿升座,接受文武官員工匠朝拜後,直接結束了這場禮儀性的朝見。
朱簡烜直接返回寢殿休息,官員工匠們也立刻告退,回去幹活。
兩天後的上午,朱簡烜再次正式召見文武官員工匠們,開始正式熟悉和處理王國的事務。
文武官員工匠們拱手躬身朝拜後,三個方面各派出一個代表出列,遞上了關於澳洲當前情況的報告。
朱簡烜讓護衛接過來之後,就坐在王座上慢慢的翻看。
目前整個吳國,除北美地區之外,大明移民總數約一百六十萬人。
已經比澳洲本土的土著數量都要多了。
大明皇帝安排了一批文官來澳洲,但都是以衛所軍官的身份過來的,負責管理以衛所編制送到澳洲的災民。
吳國和澳洲目前名義上都沒有文官,目前仍然全部按照衛所編制管理全國。
整個吳國目前總共有四十個護衛軍團。
瀛洲群島和白雲群島各有兩個衛,其他三十六個衛都在澳洲大陸和周邊。
王都附近有十六個衛,總共約六十四萬人,負責核心工業區的建設和生產,同時負責耕種王府西平原的農田。
現在城區到西部的山脈中間,原有歷史上雪梨城西的坎伯蘭平原,現在已經全部開發成了農田。
北河礦場附近有四個衛,約十六萬人,主要負責鐵礦和煤礦的開採以及鋼鐵冶煉,同時負責耕種礦場山谷周圍的農田。
按照朱簡烜的規劃,只有鋼鐵工業被放在了北河礦場附近,其他的工廠都放在了王都城區內。
南澳海灣有四個衛,約十六萬人,負責南澳金礦和附近農田的耕種,順帶開採一些附近的褐煤供應城市。
王都西部的山脈以西,南澳海灣北部的山脈以北,海岸山脈背後的大盆地內,分散著四個衛,總共約十六萬人。
相對靠近山脈的地區,相對適合耕種的地方就種田,在內陸更加乾旱的地方,不適合耕種的就集中放牧。
澳洲大陸最東部偏北一點的位置,朱簡烜前世的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及周圍,現在也分散著四個衛,總共有約十六萬人。
開發這塊地區是為了安置本土這兩年的災民,目前他們的任務就是開荒種田養活自己。
澳洲西南部有兩個衛,總共約八萬人,負責澳洲西部、南部海岸上的煤站管理,以及西南部農田的耕種。
最後在澳洲北部地區有一個衛四萬人,負責澳洲北部海岸上的幾個煤站管理。
南澳島上還有一個衛,準備開採當地的鐵礦和煤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