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這天下,真要變了!

  朱元璋繼續道:「既然風氣都在傳,咱要不出來說兩句話,似乎也難堵住悠悠之口。」

  「若是再任由此事蔚然成風,民間冒充皇孫之事此起彼伏,難免會引起社稷動盪。」

  「今日咱就正式告訴爾等!傳言不虛!」

  「恰下月六月初六,其行冠禮,並且監國。」

  朱元璋微微沉默。

  然而百官現在已經無不開始倒吸涼氣,眾人面色驚駭到了極點。

  原來近日的傳言,並不是假的!

  原來這股子風,真是老爺子親自放出來的!

  原來皇明嫡長孫,果真準備監國了!

  站在奉天殿的群臣,許多人心裡已經心知肚明,可更多的,還是有許多人被蒙在鼓裡。

  「沒錯,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是咱大孫在治理。」

  「咱本想著,讓他做出點成績在和你們嘮叨嘮叨。」

  「現在不必嘮叨了,交趾的賦稅咱聽了,都有些震驚萬分。」

  「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傅友文,你戶部沒有撥過去一分錢吧?」

  傅友文忙不迭出列:「微臣慚愧,戶部並未嘗給交趾布政司任何財政支持。」

  朱元璋嗯了一聲:「也就是說,交趾的一切,都是咱大孫子自己治出來的。」

  「半年十二萬兩賦稅,到下個月才及冠,他比咱利害!」

  傅友文忙道:「大明之幸!陛下之幸!」

  朱元璋揮手,傅友文便入班列。

  朱元璋再次環顧眾人,道:「宗人府那邊,已經將咱大孫從上族譜玉牒。」

  「禮部。」

  禮部尚書李原聽到朱元璋的呼喚,忙不迭抱著芴板出列。

  朱元璋淡漠看著李原道:「你禮部,準備祭祀大典吧,下月初,咱給大孫行冠禮之時,同祭天地、山川、宗廟、社稷,也該讓他認祖歸宗啦!」

  李原忍不住顫抖道:「臣,遵旨!」

  朱元璋點點頭,再次揮手讓李原入班列。

  不過無論如何,只要朱雄煥出現在眾人視野,立其為儲,恐怕是早晚之事!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持懷疑觀望態度。

  畢竟皇孫已經遠離中樞許久,治國不是兒媳,如果再出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亦或者出現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再或者出一個大字不識的農家子、流民……這樣的人,也未必就能撐起國家大事!

  雖然老爺子說交趾是皇長孫在治理,可這其中的內幕,誰又能知道呢?

  指不定是老爺子手把手治理,然後將功勞丟給皇長孫?

  反正一切的一切都諱莫如深,只有等到皇長孫真正出現,是騾子是馬,才能遛一遛…不遠處,還有幾名文官也在相互探討著。

  「劉夫子。」

  方孝孺抿著嘴,見劉三吾緊緊握著拳,面上帶著振奮,微微點點頭。

  劉三吾也跟著點頭:「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方孝孺道:「『國』『家』以教化為本,教化以學校為先;等皇孫歸來,皇爺勢必會讓其入國子監進學。」

  劉三吾笑著搖頭:「以他的見解,國子監誰能教他啊?你方孝孺嗎?還是老夫?」

  方孝孺搖搖頭:「老夫自然沒本事教他,但國子監他是要來的,學問的事都可以放在一旁,他來,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文人支持,所以我等屆時要向皇上建議,讓其入國子監進學!」

  劉三吾抿嘴,眼中發出一抹亮光道:「方兄說的極是!老夫考慮欠妥了!」

  朱雄英想真正進入群臣的視野,還是要爭取更多文官的支持。

  因為這些人,將會決定皇長孫在民間的威望,所以無論如何,禮數一定要做全。

  至少在朱雄英儲君未被宣布之前,他一定要獲得除了淮西勛貴外更多的文人力量!

  不可否認,朱雄英在武夫們之前的威望已經極高。

  但治國,還是要靠文人們!

  ……

  中午,陽光明媚。

  進入五月盛夏之後,天氣開始徹底炎熱起來。

  朱雄英有些後悔。

  後悔沒有在冬天的時候窖藏冰塊。

  如今到了炎熱的盛夏,尤其中午,就熱的有些遭不住了。

  一頓飯吃的汗流浹背,卻沒辦法祛暑。

  正在朱雄英,煩悶不堪的時候。

  府上下人急促走來,道:「爺,戶部侍郎來了。」

  朱雄英聞言,愣了愣。

  戶部侍郎他認識,是傅友文,不過只是有過幾面之緣,說熟悉,其實也不怎麼熟悉。

  卻也不知道戶部侍郎傅友文來此做什麼?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麼,莫不是為了交趾之事而來?可縱然如此,也不至於讓戶部侍郎親自過來吧?

  現在大明沒設戶部尚書,戶部侍郎就是戶部的一把手,權柄滔天。

  能讓傅友文親自到來,朱雄英直覺感覺事情不小。

  正在他狐疑之際,傅友文已經汗流浹背的抵達院落。

  朱雄英走到院落內,不卑不亢的給傅友文行禮。

  「見過傅大人。」

  傅友文氣喘吁吁的道:「殿下,您多禮了,這天兒可太熱了!」

  「你們,快把東西放下罷!」

  朱雄英見傅友文後面,幾個吏目扛著兩個大箱子,大箱子還用棉被包裹。

  他不由狐疑道:「大人,這是?」

  「冰塊!解暑的。」傅友文滿不在乎的回道。

  院子中間陳放了兩個大箱子,箱子用棉被蓋上。

  朱雄英掀開,赫然發現兩個大箱子裝了滿滿當當的冰塊。

  夏天的冰塊很值錢,一般來說,明朝儲存冰塊,是需要在府邸建造冷窖,這非但需要府邸很寬闊,還需要很大的財力。

  對普通人家來說,建造冷窖成本或許很大,但對權貴來說,似乎輕鬆很多。

  等傅友文離去之後,朱雄英還有些發懵。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朱雄英剛才反覆問過傅友文,可有什麼事相求,亦或者自己有什麼可以幫助傅友文的。

  可傅大人只是搖頭,說就是單純來給自己送冰塊的。

  這就很古怪啊!

  好端端的,傅友文這是做什麼?

  不過很快,朱雄英就明白了。

  沒多大一會兒,鐵鉉來了,十分振奮的告訴朱懷,說解大紳的上半年稅收帳簿已經送去戶部。

  當鐵鉉將複印本的交趾交給朱雄英時,朱雄英也嚇的不輕。

  「這麼多?」

  帳簿上顯示,交趾上半年的賦稅勘勘有十二萬兩白銀之巨!

  咋一看似乎覺得十二萬兩白銀於大明,甚至於朱懷來說,都是九牛一毛的事。

  象,永遠都觀不到全體。

  要知道,交趾是經歷過戰後重建的,自解縉過去,到現在,滿打滿算不過六個月。

  詹徽也沒多在朱雄英這待著,和朱雄英寒暄了一會兒便離去。

  朱雄英剛端起茶盞準備喝口茶。

  外面,禮部尚書李原又帶著兵部尚書茹太素、刑部尚書楊靖和工部尚書秦達走來。

  四人都或多或少提著禮品,有什麼上好的徽墨、湖筆、宣紙、歙硯,還有一些珍藏的閻立本、吳道子等初唐名家的畫,甚至還有王羲之的第二行貼《快雪時晴》等等。

  朱雄英看的眼花繚亂,才知道這些大明文官的能量究竟多麼巨大。

  這些可都是從東晉到初唐所有名家的珍藏,有許多在五胡之亂的時候,已經丟失了。

  這些東西極具收藏價值,若干年以後,能流傳於後人的,只有這些冷冰冰的文字和字畫,通過這些珍品,後人才會知道他們的祖先曾經經歷過多麼璀璨的時代。

  漢人的文明傳承的載體,就是這些珍貴的收藏品!

  朱雄英看的有些心動的同時,心裡更加的狐疑。

  今天六部的部堂高官幾乎都聚齊了。

  如果說傅友文的到來,還能以交趾的稅收解釋。

  可餘下的人呢?

  詹徽方才來的時候,送了點字畫就走了,也沒有說什麼。

  現在兵部、禮部、工部和刑部的高官再次到來,而且還古怪的拎著許多珍貴的禮品。

  朱雄英不免好奇的問道:「諸位部堂大人,你們這是?」

  禮部尚書李原道:「哦,這不是聽聞朱公子要行冠禮了麼?咱提前送點東西,朱公子還莫要嫌棄啊!」

  李原說完,茹太素和秦達兩人目光灼灼的打量著朱雄英。

  朱雄英不解的道:「李大人,這兩位老尚書這是……」

  茹太素和秦達趕緊收回目光,笑著道:「呵呵,沒什麼,沒什麼。」

  「公子真是一表人才,人中龍鳳,好,好啊!」

  朱雄英:」……」

  朱雄英實在有些忍不住了,道:「諸位尚書,是不是出什麼事了?諸位但說無妨!」

  禮部尚書李原搖搖頭,忙是道:「朱公子多心了,沒什麼事。」

  「只是秦尚書沒怎麼見過朱公子,今天特意讓我們帶來見一面,又加之我們也很久沒見過了,呵呵。」

  朱雄英:「……」

  說實話,這叫什麼理由啊?

  你們六部部堂是閒著沒事了麼?

  李原說罷,似乎想起什麼,從懷中掏出一本書籍,遞給朱懷,道:「對了,此書朱公子抽空讀讀。」

  朱雄英接過書籍,見書籍上寫著《祖訓錄》,朱雄英不解,自也不知道李原的深意,只是點頭:「好,謝謝李大人。」

  李原面色變的有些認真,抱拳道:「公子,這本書,尤其關乎禮儀的地方,你真要好好看看,切不可荒廢了啊!」

  朱雄英噢了一聲,點頭道:「成,我記得。」

  李原點點頭,便不在和朱雄英多說,「既如此,我等就告辭了。」

  朱雄英趕緊道:「這些禮品太貴重……」

  他話還沒說完,四名老尚書已經遠遠地離去。

  朱雄英撓撓頭,滿臉的問號,今天來的這六個人,雖不是大明最尊貴的,但卻一定是權柄最重的!

  大明這個國家機器,可就靠著這六個衙門在運轉!

  如今六部衙門的部堂最高長官,全部主動來給自己送及冠禮品,他們究竟都怎麼了?

  我不過只是認識了藍玉等淮西武勛罷了,真掰開了來說,自己不過只是沾了藍玉和自家老爺子的光,不至於讓這些尚書們如此大費周章吧?

  真要送禮,找個下屬送來就是。

  為啥他們都親自跑過來?

  還有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兩部堂,這兩個傢伙的目光都恨不得將自己吃了一般。

  真是一群奇怪的傢伙。

  朱雄英無語的搖搖頭,然後響起李原叮囑的話,便隨手翻開李原送來的《祖訓錄》。

  這是什麼鬼?

  等朱懷翻開,整個人突然愣住,雙目猛地瞪大,死死盯著《祖訓錄》內的內容!

  朱雄英很是好奇的翻開禮部尚書李原送來的《祖訓錄》。

  第一頁是目錄,共計一十三個。

  曰持守,曰嚴祭祀,曰禮儀……曰供用。

  等朱懷看完,他忽然愣住了,這才恍然大悟,這所謂的《祖訓錄》,可不就是《皇明祖訓》?

  這玩意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就修訂好的,是為了給後世子孫皇帝立下規矩和禮儀,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大明的祖制!

  朱雄英心下一跳。

  李尚書給我看這個做什麼?方才還特意叮囑了要看禮儀篇。

  朱雄英按照目錄,翻閱到了禮儀篇,上面記載著皇帝登基之禮,皇明長孫正嫡之禮,國之儲君正儲之禮,皇太子受封之禮,後宮之禮,皇子之禮……這裡面的禮儀,壓根就是對皇室成員用的。

  李尚書為何要讓自己看這玩意?還特地叮囑自己,說此書有用,有什麼用?

  等等,難不成老爺子,室是有大動作您?

  朱雄英搖搖頭,不過他對皇室的禮儀之事也有些好奇,反正左右無事,於是乾脆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

  紫禁城。

  到傍晚時分,皇城依舊籠罩在燥熱之中,儘管太陽已經落山,天空依舊還很亮。

  朱元璋坐在謹身殿批著奏疏。

  暴昭又一次送來了奏疏,嘉興的知縣、縣丞、主簿等官吏勾結海鹽林家大商賈走私大明瓷器、茶葉等事已經證據確鑿。

  到目前為止,暴昭在東南已經將整個林氏商戶屠光了,還有沿海一些勾結倭奴的百姓。

  現在東南沿海諸縣人心惶惶。

  朱元璋知道不能在殺下去了,在殺下去恐怕會讓沿海百姓動盪。

  至於嘉興、海鹽兩縣的官吏,幾乎被暴昭一窩端了。

  朱元璋批了奏疏,讓暴昭和錦衣衛快速將這群人帶到應天,供三法司審理。

  其實也不用審理了,因為暴昭已經全部審出來了。

  朱元璋也有些好奇,往日審案似乎都需要很長時間,為何這次卻如此之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