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開心的朱元璋!

  寧王沉默了一下,隨後笑道:「沒什麼。」

  「對了,今天來是和你道別的。」

  寧王拿著菜包子,就著蘿蔔乾稀飯大咧咧的開吃。

  「明天我去大寧就藩,一早就走。」

  朱雄英哦了一聲,看著寧王,道:「大寧都司地帶敏感,左右都是軍事重鎮,又靠近北平。」

  想了想,朱雄英神色有些嚴肅:「寧王,你信我嗎?」

  寧王將端著的稀飯放在桌子上,回以鄭重:「信!」

  朱雄英道:「安穩的守你的大寧,不要和任何藩王過多來往,我知道北疆你親兄弟多,人情往來少不了。」

  「但還是那句話,保持中立,這樣你寧王一脈可永世太平。」

  寧王有些呆了。

  他痴痴的看著朱雄英,由衷的道:「你真是老爺子教出來的,說話都一模一樣!」

  昨晚,老爺子在謹身殿也是這麼和自己說的!

  朱雄英愣了愣,問道:「什麼意思?爺爺他找你說啥了?」

  寧王有些尷尬,忙道:「哦,早晨來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嗯。」

  朱雄英點頭:「原來如此。」

  寧王看著朱雄英,起身抱拳道:「有件事要拜託你,你千萬答應我。」

  朱雄英看著謙卑的寧王,忙道:「你先坐下,先說說什麼事。」

  寧王道:「我母妃早些時候就薨了,我現在的母妃是張美人,是她一手拉扯我長大的。」

  「母親是個苦命人,這些年也不容易,更沒怎麼受到父皇寵佞,以後她若是遇到麻煩了,你一定要替她說說話。」

  朱雄英看著他,凝重的道:「好,我答應你。」

  有朱雄英這句話,寧王徹底放心了下來。

  寧王如釋重負的走了。

  朱雄英看著他離開,隨後便自顧自去泡了一壺茶,放在石桌上。

  等茶涼的同時,他背著手去了一趟暖棚,已經到了春日,暖棚也要拆了,於是朱雄英吩咐下人將暖棚的骨架給拆解。

  暖棚旁邊的金雞納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

  這是去年占城長公主,送給師尊朱長夜的盆栽,然後師尊交給他照料,半年時間已經茁壯到這個程度。

  金雞納樹是治療瘧疾的最佳中藥。

  兩千多年來,天花和瘧疾,一直是國人談之色變的存在,對封建社會來說,這兩種瘟疫是歷代統治者的天敵。

  不過瘧疾多在南疆有發生,史料上中原和北疆地帶鮮有瘧疾瘟疫的記載。

  朱雄英正朝下捋思路的時候,鐵鉉垂頭喪氣的走來。

  「欺人太甚!」

  鐵鉉邊走邊說,面色顯得十分氣惱。

  朱雄英似乎明白怎麼回事,看著鐵鉉問道:「沒借到錢?」

  示意鐵鉉坐下,朱雄英端著茶壺,給鐵鉉倒了一杯茶。

  鐵鉉受寵若驚,急忙從朱雄英手中接過茶壺,給朱雄英也倒一杯。

  他灌了一口茶水,氣急敗壞的道:「何止是沒借到錢,我以九出十三歸的利息去借,戶部都拒絕了。」

  「還說戶部今年預算已經滿了,什麼東南沿海造船、工部造火器、邊塞軍費、官吏開支……扯淡!」

  鐵鉉越說越怒:「實不相瞞,我聽到這些,都呵呵了。」

  朱雄英好奇的看著他:「戶部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鐵鉉忿怒的道:「有啥道理啊,東南可以撥款,工部可以撥款,各地方布政司也能撥款,唯獨南疆不撥!」

  「交趾難倒不是咱大明的屬地?」

  「他戶部精明的很,各地方布政司撥款,他們知道能用夏秋兩稅填補,換句話說,他戶部知道撥給別的地方,錢能回到他戶部的口袋。」

  「交趾在他們看來,就是鳥不拉屎的蠻荒之地,他們根本不對交趾抱有任何希望,撥給交趾在他們看來就如同打水漂。」

  「所以儘管財政緊縮,他戶部還是會緊巴著其他布政司先給,要不是他戶部實在富餘,本官估計他們到年底都不會給交趾撥一點錢!」

  「哼!其他布政司撥款是財政預算,我們交趾是借,是問朝廷高利息借,就是如此,他們都不願意撥過來,真真是氣煞我也!」鐵鉉喋喋不休的怒罵著戶部,面色猙獰到極點,恨不得將戶部祖宗十八代都噴一遍。

  朱雄英也理解戶部。

  情況遠遠不止戶部,老爺子和自己說過,朝廷上下任何人都不覺得交趾有建設的價值。

  當初大明打下交趾,也只是看中其軍事地理價值而已。

  只要交趾在大明手裡,內陸就有調兵緩衝的時間。

  至於建設交趾……安南國發展了百年了,還是窮的叮噹響,那地方怎麼發展?再發展都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朱雄英安慰鐵鉉:「成了,事已至此,罵他們也沒用。」

  「既然朝廷不借錢,那就想辦法從別的地方借。」

  「哪裡不是借啊。」

  鐵鉉義正言辭的道:「那怎麼行?!」

  「交趾是大明的布政司,一個堂堂布政司要問民間借貸,這不像話!這不是更落人口舌麼?」

  朱雄英道:「要是都在乎別人說這說那,事情還怎麼推進?大紳那邊急缺錢,不能不給。」

  鐵鉉愣了愣,陡然看著朱雄英:「朱郎君,你府庫的錢不少吧?」

  這傢伙,終於意識到了是嗎?

  當婊子還要立牌坊,這個錢賺的,朱懷都有些感到不好意思了。

  「嗯。」

  朱雄英點頭:「三十萬兩現銀還是能拿的出來。」

  鐵鉉一喜:「那問朱郎借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朱雄英:???

  「什麼叫問我借就合情合理了?難倒我就不需要支付利息?」

  鐵鉉急忙擺手:「郎君你誤會了,利息自然是要支付的,九出十三歸,戶部怎麼給,自然也怎麼給您啊。」

  「本官的意思是,您是未來大明……額,您在掌控著交趾,所以問朱郎君借貸,咱交趾布政司不丟人!應當的!」

  說著鐵鉉又有些自責:「本官還是急了,不該去戶部受這個羞辱的,本官怎麼一開始沒想到朱郎君呢?」

  朱雄英揮揮手:「成了,這事你和廖家兄弟對接吧,宜早不宜遲,早點將銀子交到解縉手中,咱這邊可以難一點,不能讓解縉那邊為難。」

  「告訴解縉,南海海防海軍的編制和訓練,也要讓他代看著,不能出了岔子。」

  「好!我這就去辦!」

  鐵鉉又喝口茶,便焦急撩袍離去。

  傅友文大清早的來戶部點卯。

  一會兒還要去開小朝會,於是就先組織了部堂內郎中以上官吏開了一次小會,了解了戶部的財政情況,防止一會兒朱元璋問到什麼。

  戶部值廬中廳內坐著左右兩名郎中,以及戶部四清吏司員外郎。

  傅友文了解了這兩個月的財政收支情況,便又隨口問了問今天戶部有無事情發生。

  度支司郎中王文道:「傅大人,今天鐵鉉倒是來了一趟。」

  傅友文愣了愣。

  鐵鉉是朱雄英的人,他也清楚的知道,這是朱雄英未來的左膀右臂。

  聞言他忙不迭問道:「來做什麼?」

  王員外回道:「來問交趾承宣布政司撥財政預算的。」

  「需要三十萬兩白銀。」

  「呵呵。」王員外莞爾一笑,「不過下官給搪塞了。」

  傅友文一愣,急道:「三十萬兩你度支司撥不出來?」

  王員外不卑不亢的道:「擠一擠倒是可以。」

  明初的官員,都比較剛正,各司其職,大多數都不怎麼諂媚,即便王文的官職低於傅友文很多,但也是按規矩辦事,一心替戶部著想。

  「雖然鐵鉉說要支付九出十三歸的利息,不過本官還是給拒絕了。」

  「明眼人都知道交趾布政司折騰不出花來,這筆錢雖然不多,但用到其他地方,亦或者未雨綢繆有可能的天災人禍,都對戶部有大作用。」

  「撥給交趾不就是打水漂了麼?」

  傅友文見王文說的有理有據,一時間也沒辦法提點什麼。

  總不能說他戶部,要賣給未來儲君一個面子吧?

  傅友文無力的道:「王員外,萬一交趾真發展起來了,咱戶部不是少了一大筆收入?」

  王文笑了笑:「無妨,即便交趾發展起來了,稅收還是要送到咱戶部的。」

  傅友文一時竟有些無語,不給人吃飯,還要人下蛋,下了蛋還要將蛋給你,你這度支司員外郎做的事是有夠損的!

  只不過到那時候,你想要錢,估計就不會那麼容易的。

  朱雄英這小子,你說他眼光格局大吧,可有時候在小事上,他還真嫉惡如仇,還真護犢子!

  ……

  這一日。

  朱元璋今天心情極佳,一如春光一般明媚。

  即便聽了傅友文說沒撥款給交趾,老爺子也沒怎麼生氣。

  對於交趾的態度,老爺子完全是放著朱雄英自己去捯飭的。

  最終能什麼樣子,朱元璋其實不在意,一百個交趾承宣布政司也沒有一個朱懷重要。

  他就是要看看,在治國困境中,朱懷要怎麼破繭。

  武英殿的小朝會上,大殿站了為數不多的人。

  都是國之重臣,也都是朱元璋賴以治國的肱骨。

  「今天咱要和你們說一件喜事。」

  「嗯,李侍郎,你出來說。」

  禮部尚書李原出列,因為小朝會,也不需要文武大臣抱著芴板記事。

  他環顧交頭接耳滿臉好奇的同僚,笑著道:「大明西方的帖木兒汗國,派出使臣,帶著三百匹戰馬,遠道而來,給吾皇上貢了!」

  眾人聽後,臉上漸漸布滿喜色。

  無論文武,臉上都帶著驕傲的笑容。

  帖木兒汗國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當初就是這些泥腿子出來的大明將軍文官們,將他們攆到了西察合台汗國以西,遠距大明哈密衛上千里之遙的歐洲大陸。

  藍玉在前些年組織的捕魚兒海之戰,徹底將北元蒙古人打的四分五裂,北元的大汗們已經不被明廷重視。

  而今這群蒙古貴族,已經對大明形成不了一點威脅。

  明廷現在重視的是屹立在北疆的北元餘孽一一韃靼太師阿魯台、瓦剌太師馬哈木兩個強大的部落。

  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緊靠明朝北疆,故而明廷一直在對這兩部落加緊戰略防禦。

  說實話,帖木兒汗國無論距離明朝的西北還是距離韃靼、瓦剌,都太過遙遠,也形成不了一點戰略價值。

  不過這次帖木兒汗國來朝貢明朝,其政zhi意義是非凡的,因為這就等同於歐洲大陸的帖木兒汗國是承認明廷政府,而不接受韃靼、瓦刺政府的。

  「哈哈哈!」

  藍玉大笑道:「這群蒙古人,現在終於認清現實了?知道咱東方只有大明,而沒有瓦剌、韃靼啦?」

  藍玉很驕傲,因為蒙古人,是他親手給打垮打廢的!

  捕魚兒海之戰後,藍玉在蒙古人眼中,他就是戰神,是不可戰勝的!

  如今聽到手下敗將來大明朝貢稱臣,藍玉自然高興。

  不過他還是有分寸的,又抱拳對朱元璋道:「恭喜皇上!咱大明現在在西方大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吾皇之威名,遠揚四海!吾皇萬歲!」

  武英殿頓時掀起山呼海嘯的叫聲:「吾皇萬歲!萬萬歲!」

  老爺子眉開眼笑。

  帝王在乎的永遠都是兩件事,文治、武功。

  現在這兩件事,都被朱元璋治理的有模有樣,老爺子怎能不開心。

  「呵!」

  朱元璋莞爾接受了群臣的馬屁,又對李原道:「你禮部不可怠慢了帖木兒夷國,要彰顯我大明大國禮儀。」

  李侍郎急忙點頭:「微臣遵旨!」

  ……

  後宮。

  寧王朱權正在給張美人梳洗秀髮。

  張美人今年四十,風韻猶存,頭髮濕漉漉的,顯然剛洗過。

  寧王站在張美人身後,看著銅鏡中的母親,一點點梳著頭髮。

  「母親,孩兒明早要走了。」

  張美人心裡也有些不舍。

  這些年是她親手將朱權拉扯成人,母子二人在後宮其實都不怎麼受寵。

  朱權之所以能被朱元璋挑中,鎮守大寧都司。

  不是朱元璋多喜歡張美人,也不是多欣賞寧王。

  老爺子完完全全都是在為朱懷考量,所以朱權才撿了這個便宜。

  「孩子,北疆苦,未來的日子,娘親怕咱娘兩見面的機會寥寥無幾,你去那邊,自己照顧好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