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朱元璋大喜,不愧是咱爹!

  第132章 朱元璋大喜,不愧是咱爹!

  文人麼,就是矯情!

  明明心裡不高興,卻偏偏還要忍著,心裡恐怕將對方的粗鄙罵的狗血淋頭,可面上還要強顏歡笑。

  濮家的這小孫子,恐怕也沒多學幾兩學問,人家送了禮,好歹也裝個樣子誇獎幾聲才是。

  你這不聲不響的,這不是暗中得罪了人家這文人狀元麼?

  就在朱長夜,準備踏步離去的時候,他赫然發現不遠處有人走了過來。

  那是五軍都督府的官員,王清泉。

  「濮老弟!」

  濮璵也在五軍都督府任職,自然和王清泉熟稔。

  王清泉捧著一尊小金像,乃三清老君金像,遞給濮璵,便是道:「聽聞老壽星也是信道,我便請人打造了一尊三清像。」

  濮璵哈哈大笑:「好好好!我祖母就是信道的,王指揮有心了。」

  這下子,讓許狀元直接破防了。

  許觀呵呵笑道:「玉雅而金俗,若是這位大人所獻是尊玉道像,本官覺得更加好些,這金道像麼,不開光也能令人兩眼放光,實是俗物也,恐怕難當壽禮送來。」

  王清泉有些發愣,他不明白這翰林院儒生,為何偏要和自己過不去。

  便赤紅著臉道:「此像雖是金的,但本官也是誦念了許多三清經書,帶著些許誠意在內。」

  不遠處,徐妙錦見朱長夜看著王清泉若有所思,不免有些好奇:「老人家,你咋啦?認識他麼?」

  朱長夜想了想,點頭道:「五軍都督府指揮僉事王清泉麼?算是認識吧。」

  如今是不認識,但朱長夜算過自己,知道自己以後,會和這王清泉有些聯繫。

  徐妙錦噢了一聲,道:「哎,老人家啊….咱們大明的文人,總是覺得自己寒窗了幾十年,才含辛茹苦的高中,心裡有些不憤和偏執也是正常,他們想壓武人一頭,所以什麼事都喜歡掙個一二。」

  「王大人武人出生,應當口拙,恐怕一會兒要吃虧。」

  果不其然。

  徐妙錦剛說完,就聽不遠處許觀道:「噢,既然你說你誦念了許多三清經書,那我問你,你讀的那些經書裡面,出現多少次無量天尊?」

  此話說出,現場氛圍頓時有些微妙。

  站在許觀身後的翰林院同僚們,則似笑非笑的盯著王清泉。

  王清泉和一些武人們,則面色十分難看,卻也不知如何開口回答。

  徐妙錦搖搖頭,低聲說了一句:「這一年狀元,翰林院的修撰,心胸卻是如此狹隘。」

  朱長夜笑了笑:「的確。」

  他想了想,踏步走過去,對那許觀開口道:「孩子,你是狀元,看你年紀不小,想來也寒窗苦讀不少聖賢書吧?」

  朱長夜聲音響起,現場的氛圍又一次有些微妙。

  許觀不知朱雄英什麼身份,便自信的道:「老人家,這是當然。」

  朱長夜道:「好,那老夫問伱,你讀了那麼多論語,裡面出現多少次『子曰』?」

  噗嗤。

  徐妙錦掩面而笑,微微有些瞪大眼睛,這老人家,嘴巴可真是損啊!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才智真是沒的說。

  「呃.…」聽朱長夜這一問,許狀元和身後所有翰林院儒生都頓時語塞。

  一部《論語》,他是真的倒背如流。

  但是,

  卻從不曾做過統計裡邊,到底有多少個子曰這樣的無聊事,現在朱長夜問起,難道要他當場念念有詞,掐著指頭去計算一番?

  於是乎,

  許狀元面色憋的通紅,惡狠狠瞪了一眼朱長夜。

  倒是王清泉,驚愕的抬頭,卻見朱長夜陡然出現在這裡,愣了愣,隨後又是奇怪,又是感激。

  他身後一些武人們更是紛紛拍手叫好,臉色不善的盯著那群文人。

  朱長夜沖王清泉招招手:「你們聊,老夫先回去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徐妙錦腦海中,突然想起李太白的詩。

  剛才朱長夜那恰到好處的解圍,令人感到極度舒適。

  尤其看到那群文人慾言又止,卻偏又沒法反駁而至於臉頰漲紅的神情,更是令人大呼痛快。

  這些文人,最是擅長耍嘴皮子,今天卻被人用同樣的方法,無聲無息的給教訓了。

  這可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徐妙錦嬌咯咯的發出銀鈴般笑容,看著朱長夜,笑著道:「老人家,您老可真損。」

  朱長夜笑了一聲道:「有麼?他們不也是這麼說的麼?」

  徐妙錦豎起拇指:「不過卻很暢快!說的令人啞口無言。」

  朱長夜沒有回答,只是笑著點點頭。

  身後,許狀元羞憤的道:「呵,本官羞與小兒置喙!」

  身旁幾個文人也道:「有什麼好神氣的,說的他好像知道道書,到底有多少無量天尊一般。」

  這話頭,明明他們先牽扯出來的,奈何現在還喋喋不休,儼然將怒氣都發泄在朱懷身上。

  「呵,還無量天尊,怕是道書都沒讀過幾本。」

  身後幾個文人搖搖頭,頗為不恥,便也不好繼續在這呆著,正當要走的時候,就看到大門外有一群道士走了進來。

  濮璵趕忙去迎接,這群從三清山紫清道觀遠道而來的貴客。

  他家老祖母最是信道,能請到這些一品道門的道人下山傳道,是他耗費了不少功夫的。

  那群道士剛走進大門,倏地間,趕忙彎腰行禮。

  濮璵愣住了,這些道士,未免也太客氣了點。

  他剛要過去攙扶他們。

  可誰知。

  這些道士竟是對朱長夜道:「這….朱道長,您老怎麼來了?」

  朱長夜愣了愣,著實也沒想到這時候會遇到三清山的張有德。

  「這….」

  朱長夜不知該怎麼說,想了想,隨口道:「出來走走。」

  張有德不信,嘆氣道:「若是知曉朱道長您老在這,我等就不來了啊,您提前也不知會一聲,那現在….我們還去不去?」

  朱長夜道:「你們還是過去吧,老夫今日過來,又不是來傳道的。」

  張有德點頭:「好!」

  看著紫清道觀的道士,對朱長夜恭敬的行禮,徐妙錦整個小嘴巴已經長圓的可以塞下一枚雞蛋。

  她極度驚愕的看著朱長夜,痴呆的道:「天吶老人家,您不是說,您不懂道法經疏的嗎?」

  朱長夜笑道:「略懂略懂。」

  徐妙錦聞言,不由得翻了翻白眼。

  好一個喜歡低調的老人家。

  很快,朱長夜便離開了此處。

  與此同時。

  一進的院子內。

  已經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呆若木雞。

  濮璵呆呆的看著那群道士,又看著遠去的朱長夜,更多的是不可思議,仿佛這些人在逗自己一般。

  朱道長?

  那位比張有德他們還厲害?

  那自己花高價請張有德等人過來做什麼?

  確定不是演戲嗎?

  此刻。

  還有那麼一群人,則顯得十分尷尬,甚至可以說是局促不安的樣子。

  是的,就是以許觀許狀元為首的翰林院文人。

  這些人複雜的,看著朱長夜離去的背影。

  剛才他們還在說,這老傢伙恐怕連三清經書是什麼都不知道。

  話音才落下,人家就成了道家的老道長。

  這翻車的速度,不可謂不快。

  於是乎,這些人皆沉默著,輕輕抬著腳步,準備離去。

  他們不想在嘴賤了。

  然而剛準備走,就聽到一陣粗獷的笑聲。

  王清泉攔住了他們,哈哈笑著道:「諸位翰林院的大儒們!」

  王清泉這些武人,紛紛目光灼灼的圍住這些文人,目光顯得很是熱情,令許狀元等人有些不自在。

  「額,噢,啥事?」許觀磕磕巴巴的道。

  王清泉直勾勾的看著他們,開口道:「你們剛才說什麼不動經書,沒看過道書什麼的,本將沒聽清楚,麻煩再說一下可好?」

  說實話,這有些得理不饒人了。

  許觀尷尬的道:「你聽錯了,我並沒有說這些話,呵呵,還有事,先走了。」

  「別啊!」

  幾個武人攔住了許觀:「說說嘛,你說咱要是說孔夫子沒讀過論語,這話,你們覺得羞恥嗎?」

  「胡鬧!」許觀道:「這不是胡鬧麼?不像話!不要侮辱聖賢!」

  王清泉反駁道:「你都能說道家老道長沒看過道經,咱們說孔夫子沒讀過論語,這不過分吧?」

  「你!」

  許觀臉色漲紅一片,臉上帶著絲絲驚慌的道:「我,呵呵,不說這些了,還有事,真不耽擱了!」

  說著,他便拂袖,逃也似的飛奔離開現場,走的很匆忙,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身後,一群武人們肆無忌憚的放聲大笑!

  ………………

  與此同時。

  應天城,湯和府邸。

  老爺子和湯和笑的前仰後合。

  「乖乖!咱這老爹,去哪兒都能大放異彩。」

  朱元璋有些驕傲,尤其現在能和湯和賣弄,更加膨脹。

  湯和也感慨:「是啊,觀主他可真是個人才,濮家老祖宗的名字,咱一把年紀了,都不敢亂叫,他居然能用這辦法呼喚出名諱來,厲害,厲害呀!」

  朱元璋笑著道:「徐家老五那閨女,也不可小覷,就怕她惹到咱爹,得派人多多看著她。」

  湯和忍不住點頭。

  朱元璋對左右道:「繼續說!後面呢?又發生啥事了?」

  聽到朱長夜,又去將狀元許觀給懟的啞口無言之後,朱元璋和湯和笑的更是合不攏嘴。

  「哎喲喂!論語中.…出現多少….子曰?」

  「虧咱爹能想出來!這也太損了!哈哈哈!」

  朱元璋放聲大笑。

  湯和府邸內,隨處能聽到兩老人開懷的笑聲。

  臨近年關,朝中事務也不多,朱元璋閒來無事,便來湯和這竄門。

  湯和的家眷全被接到了應天府,一家子其樂融融。

  老爺子和湯和正聚精會神聽著濮家發生的趣事之時,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小心翼翼走來。

  朱元璋揮手,讓左右離去,蔣瓛這才開口道:「啟奏皇爺,雲南大勝,沐昕已經占領安南王城,雲南布政司請皇爺下旨。」

  朱元璋愣了愣。

  他都沒想到,雲南都司居然這麼快就攻下安南全境。

  朱元璋蹙眉凝思。

  打下一方國土容易,安南現在已經劃入了大明國土,可要怎麼建設安南,這需要費心思。

  「給沐春下旨,該賞的兵士都給咱賞,讓他們先控制住安南,好好將這個年關過了再說。」

  說完後,朱元璋揮手讓蔣瑊離去。

  湯和坐在一旁,拱手恭喜道:「重八,咱大明的版圖又擴大了,嘿嘿,觀主真是神了,如此順利且合情合理的打下一個政權不容易啊!」

  朱元璋認同的點頭。

  大明想對外動兵,更多的要考慮許多國家無形中的壓力,所以必須師出有名,讓別國找不到譴責大明的藉口。

  而今安南主動挑起戰爭,朱元璋恰好用了這個契機,直接將安南滅了,於情於理之中,大明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

  這個時機得拿捏的很好,如果遲一點,安南主動投降割地賠款,那朱元璋也不能頂著碩大的漁輪壓力將安南繼續屠滅。

  所以朱長夜當初的遠見和眼光,對這一場戰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湯和也沒打擾朱元璋思考問題,對於安南如何建設,需要打造成什麼樣子的政權,這些都要老爺子去親自踱定。

  當然,更大的可能,這個重擔,老爺子會交給朱雄英,畢竟當時打下安南的好處,朱雄英提過藍圖,雖然沒細緻的說清楚,但想來朱元璋會先將這地方交給朱雄英試點,看看這孫子治國能力究竟如何。

  而朱雄英有朱長夜看著,湯和認為應該出不了太大問題。

  無論如何,這些都不是致士的湯和該關心的事。

  沒多時,他見朱元璋似乎有了決定,便問道:「重八,今年年關,真不打算讓其他王爺一起過了?不把他們喊來?」

  朱元璋微微嘆口氣,道:「宮裡面還有一大家子人,咱這些日子,將太多精力放在外面的那些子孫身上,後宮的事也不能不管。」

  湯和聞言,不由得點點頭:「倒也是,子孫多了,的確也是件難事,有時候你都沒發照顧全。」

  「不過,觀主他呢?你打算把子孫,都介紹給他老人家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