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餘波為了(謝「蕭子瞻」賞)

  「王上,我們還沒輸,還有機會。」眼見流沙王徹底喪失鬥志,梅里奇再次站了出來,替流沙王鼓勁。

  「機會?還有什麼機會?」

  流沙王滿是不信,說出的話都是有氣無力,一下就蒼老了很多。

  梅里奇道:「空桑郡到底是王國的,眼下被萬化門送給大乾,當地百姓會怎麼想?他們一定會鬧起來,這就是機會。

  「另外,秦王越強大,楚王跟魏王對秦王的忌憚就越大。只要操作得當,未嘗不能同時聯合楚王跟魏王,將秦王扼殺。

  「將來,就算不能攻入大乾,奪回空桑郡,實現王國一統,還是有很大機會的。所以說,我們還沒有輸。」

  流沙王聽了,無神的雙目總算是閃過一絲亮光,喃喃道:「愛卿說的對,我們還沒輸,也不能輸。本王還能斗,我就不信,贏不了一個小小秦王。」

  「正是如此。」梅里奇振奮道。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堅定,這一場大戲,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

  相比流沙國,身為當事方之一的空桑郡,反應卻是慢了一拍。

  直到發生在柴桑府的大戰結束,澹臺雄才在宗門內部,宣布歸入秦王麾下一事,同時通知空桑軍結束休整,立即進入戰備狀態,預防流沙國的反撲。

  雖然這種可能性非常低。

  流沙軍主力被狄青部殺的支離破碎,根本無力在短時間內再啟戰端。

  除了柴桑府,其他府的百姓甚至都不知曉此事,從頭到尾,他們既不知道流沙國跟萬化門的談判,也不知曉其中的變故。

  還以為戰爭突然停了。

  而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騷亂,乾元並未急著撤換澹臺雄,仍舊由澹臺雄擔任空桑郡守一職,負責相關善後事宜。

  整個空桑郡,除了多出一支西南兵團的軍隊,似乎並未有其他變化。

  這當然只是表象。

  在大戰塵埃落定之後,相關工作已經在秘密展開。

  最緊要的,自然是對空桑軍的整編,這也是乾元最不放心的一塊,他擔心澹臺雄控制不住局面。

  只有掌控了軍隊,才能穩住空桑郡,不給別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機。

  因此,在收到狄青的電報之後,乾元在第一時間,派遣郭嘉跟岳雲兩人,作為秦王府特使,進入空桑郡,負責軍隊整編事宜。

  大戰過後,包括傷員在內,空桑軍還剩三萬餘人。

  看似規模還不錯,實則裡面有很大一部分士兵,是澹臺雄在開戰之後,緊急招募的新兵,有的甚至都還沒機會上戰場。

  原則上,乾元準備把空桑軍壓縮之後,整編為西南兵團第四、第五師團。

  之所以安排岳雲協助郭嘉整編軍隊,自然是因為岳雲是乾元圈定的西南兵團第四師團的師團長人選。

  說起來,周青跟岳雲是封地資歷最深的兩位旅帥。

  此番乾元選岳雲而舍周青,到不是因為周青武道根基受損,至今都還停留在武宗中期。

  不像岳雲,此時已經是武宗後期強者。

  更重要的原因,是相比周青,岳雲有著更大的成長潛力,具備成為一員名將的所有素質。

  相比之下,周青就要遜色一點,執掌一個師團有點勉強。

  跟周青類似的還有唐四方、狂刀張放、耿彪等將領,甚至就是在召喚系將領中,類似秦瓊、華雄等人,也未必能掌控一個師團。

  他們的晉升,已經遇到了天花板。

  帶兵打仗不是僅憑經驗就行的,天賦也不可或缺,在這方面,召喚系將領還是占優一些,更容易培養出好苗子來。

  至於西南兵團第五師團的師團長人選,乾元定了現任空桑軍統領陳世傑,也是一位武宗後期強者。

  陳世傑的水平,最多只能算是及格線以上,算不上有多優秀。

  之所以讓陳世傑執掌第五師團,自然是乾元存了安撫空桑軍之意,不至於讓空桑軍舊部寒了心。

  否則,整編之路勢必不會順當。

  蓋因這次整編,空桑軍並非西南兵團的戰俘,而是被澹臺雄「送」給乾元的,到底威懾力不足啊。

  乾元也只能使用一點懷柔手段了。

  不僅如此,乾元還讓五兵司對原空桑軍舊部,加發兩個月的軍餉,對陣亡將士也好生撫恤,不可謂不用心了。

  懷柔手段之外,乾元也準備了一些預防措施。

  未免空桑軍尾大不掉,乾元決意,讓空桑軍跟狄青部打亂重組,以最大限度地消滅軍中之軍,派中之派的苗頭。

  不服從者,乾元授權郭嘉,可先斬後奏。

  …………

  在完成對空桑軍的整編之前,空桑郡將一切照舊。

  甚至就連萬化門,乾元都沒急著要求其解散,而是給了澹臺雄充足的時間,去做門人的思想工作,講明、講透秦王府給予的安置政策。

  總的原則就一個:「緩跟穩」。

  乾元深悉「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反正眼看就要進入十一月,寒冬來臨,周邊勢力即便有什麼想法,也無法實施。

  這就給了乾元充足的時間,去消化空桑郡。

  也正是因為乾元的穩妥策略,沒給流沙國留下什麼太大的機會,策劃的幾場叛亂,都被郡守澹臺雄會同當地駐軍,輕描淡寫地化解了。

  這又顯示了澹臺雄的高明之處。

  就在這期間,乾元「吞下」空桑郡的消息,也悄然在帝國,甚至整個東大陸傳播開來,讓好事者很是震驚。

  對帝國百姓而言,只是感到稀奇,最多是多了一點談資,並未有想像中的熱議,或者振奮之類的。

  蓋因眼下的帝國已然支離破碎,帝國百姓對帝國的命運感到非常的悲觀,哪裡還有心情去顧及帝國之外的事情。

  甚至有百姓痛斥乾元,說乾元既有精力去流沙國弄權,何不集中力量,協助朝廷,儘快平定雙王之亂?

  此等言論雖然不占主流,卻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乾元的形象。

  至於誰是幕後推手,卻是無從知曉。好在乾元並不如何介意,民心這東西,說重要它也重要,說不重要,也大可不用理會就是。

  做好自個兒的事情,任憑外人說去。

  而這其中,最鬱悶憋屈的,莫過於楚王乾恪了,他都答應流沙國夾擊乾元了,不想流沙國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

  「這他娘的叫什麼事啊。」楚王就差罵娘了。

  眼見乾元的勢力,在短短一年之內像滾雪球一般,從一開始的三府之地,迅速壯大到三郡之地,楚王心中的不安是越來越強。

  有這樣的鄰居在側,晚上睡覺都不安穩啊。

  見此,謀士賈詡安慰道:「殿下大可不必過度擔心,空桑郡歸入秦王府,對殿下未必就是什麼壞事。」

  「怎麼說?」楚王好奇問。

  賈詡道:「流沙王絕對不是一個好對付的角色,這次吃了這麼大的悶虧,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如果能讓流沙國,把秦王府的主要精力都拖在空桑郡,讓秦王無暇顧及帝國內部。那麼,對殿下而言,豈不是好事?」

  楚王聽了,摸了摸下巴,眼睛一轉,笑道:「也對哈,十五弟想開疆拓土,那就讓他折騰去吧,別礙著我的事就行。」

  話雖如此,可心中到底還是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