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

  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

  霍海是沒想到,在渡口居然能遇上劉徹的車隊。

  既然遇到了,那就一起去吧。

  劉徹登船後都準備出發了,看到霍海的車隊後,又喊停讓等一下。

  看到霍海賤兮兮的小跑著上來,劉徹就想打他。

  雖然霍海最近越來越白越來越壯碩,但還是不如以前那個小黑瘦子可愛。

  現在這幅樣子,活脫脫的小白臉模樣,劉徹越看越想打人。

  等霍海上船後,劉徹:「聽說你當街追砍董偃?」

  霍海拱手:「臣都想好了,等臣立了軍功封了侯,就去宰了他,這樣爵位可以抵罪。」

  劉徹挑眉:「你敢!」

  霍海抬頭:「陛下,臣可是仔細研究了法律條文的,這麼做是可以的。」

  劉徹:「你這叫鑽空子。」

  霍海:「那要不陛下把律法改了吧。」

  劉徹怎麼可能為了這事兒改掉現行條文?

  其實,之所以有這個條文,是為了省錢。

  因為封的侯爵太多了,那些都是開過時代的功臣。

  但說白了,劉徹又不認識這些人,別說這些功臣,就算是皇室子弟,劉徹不認識的,一律都想辦法統統搞掉爵位。

  這樣本來屬於他們的錢,就可以拿來獎勵戰士來打仗了。

  問題是,別的人都不會為了殺人去立功封爵,但霍海搞不好真會。

  而且霍海封爵太簡單了,他在霍去病手底下,那不是亂封侯?

  不過條文肯定是不能改的。

  等霍海的人把要隨身帶的東西都帶上船,這艘巨大的船開始往對岸開。

  劉徹突然回頭看向霍海,然後又回頭看向了對岸,深吸了一口氣。

  霍海根本就不會什麼跑去立功封爵然後以爵位殺人。

  這個懶鬼當了官之後都睡到日上三竿,他會去北境打仗?讓他去遊覽賺錢,還差不多。

  劉徹很快就想明白了霍海要幹嘛。

  霍海是故意這麼說的。

  董偃陪伴自己這麼久,身邊這些侍衛還有太監中,不可能沒有他認識的人。

  這種事關性命的大事,一定會有人告訴董偃。

  而董偃知道霍海居然當著劉徹的面說要殺他後,肯定會以為這是真的。

  那麼解決辦法是什麼?

  答案是董偃比霍海先封侯!

  雖然他當竇太主的情人輕鬆自在,在長安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要封侯就必須去戰場。

  去戰場,那可就不是竇太主說了算了,是衛霍說了算。

  再說了,就算衛霍不動手,他董偃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玩意兒,去了戰場上,又能有幾成把握活下來?一成?

  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劉徹就算想到了這一點,也不會阻止。

  因為這一切的必要一環是,宮中有人通風報信,報給董偃。

  這是大忌!

  劉徹看霍海,不是在驚嘆霍海用一招陰謀可能就能逼的董偃去死。

  而是在想,霍海有沒有想到第二層。

  如果霍海是故意的,是故意設計了這個圈套,提前就想到了有宮人傳話的情況下劉徹就不會去救董偃了。

  那就是兩碼事了。

  這就從陰謀詭計,變成陽謀了。

  到底是用謀略設計一個無功無爵的人問題嚴重,還是宮人聯絡外人嚴重?

  很明顯是後者。

  劉徹現在想到了這一點,都不會阻止。

  看著對岸,劉徹突然在想,霍仲孺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他生的兒子憑什麼就這麼厲害?

  以前劉徹覺得霍去病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是自己帶大的,厲害的是自己。

  但是在和霍海霍光接觸了三個月後,劉徹感覺問題出在霍仲孺身上了。

  這傢伙的祖墳得保護起來。

  想到這裡,劉徹突然反應過來,自己對於這種陰謀詭計居然不生氣。

  按理說,算計到自己身上來了,劉徹應該生氣才對。

  但實際上劉徹沒法生氣,因為回到第一層,霍海就是當著自己的面說要殺董偃。

  別人都開誠布公如此真誠了,又有什麼理由生氣?

  因為別人生的聰明,所以生氣?

  劉徹感覺到自己為什麼不生氣後,才知道,原來這個事情還有第三層。

  劉徹看向江風拂過的黃色渭河水面,突然覺得,如果霍海不是這麼個疲沓性子,而願意真正的入主朝堂,那自己與他一對君臣,一定能超過那些儒生所吹噓的上古聖賢之國。

  劉徹:「曹襄劉勝他們上書讓朕重修馳道,你怎麼看?」

  霍海:「臣看什麼?」

  劉徹:「他們什麼心思難道你不明白?他們修建了長安大道,就是想要車夫都走長安大道,這樣他們這條路上的人氣就會旺盛起來,就能做生意了。」

  「但是,修建馳道要多少水泥?如果這些水泥用在北岸修路呢?」

  「各個礦區修建道路連結北馳道,然後馳道通往河岸,豈不是大大提高運輸效率,讓煤礦更賺錢?」

  「而且,路修好了之後,煤礦工人更方便進長安消費,經濟就能更繁榮了。」

  霍海提醒:「陛下,治水。」

  劉徹摸不著頭腦:「治水?什麼治水?」

  霍海:「就是,治水,渭河。」

  劉徹還是沒懂:「治水?治……哦!」

  劉徹終於想起治水什麼意思了。

  現在渭河靠長安城很近,劉徹和霍海規劃著名要讓渭河改道往北移動。

  如果現在修路,到時候不又被改道的河流截斷了麼。

  要知道這改道沒那麼容易,後面霍海跟劉徹說起過,城市大了之後需要用水,提出給渭河分兩個人工運河支流。

  一方面方便用水,另一方面方便牧場這個方向的貨物往北運輸,更省錢。

  所以,北面的規劃要先治水,後修路。

  提到治水,劉徹:「莊熊羆跟朕上書,城北的農田不夠灌溉,他們想了一種辦法,能引洛水到商顏,你怎麼看?」

  霍海想了一下愣住了,洛水和商顏中間可有一道山。

  難道是井渠法?

  劉徹微笑:「高度不夠的地方,就修建石橋,上面留一個水渠,讓水從上面流過。」

  「你猜山太高水過不去的地方怎麼辦?」

  劉徹還是很滿意大漢人才多的,你霍海看看,咱們大漢不止你一個懂科學的人。

  霍海:「是不是從山上豎著往下打井,然後把每一口井之間挖通?就成了一條山中隧道,人造暗河?」

  得意洋洋的劉徹:「……」

  這井渠法,能治理土地鹽鹼化,引乾淨水大量沖刷灌溉水質不好的區域。

  要知道鹽鹼化不只是城市化的後果,有些地方水不太好,常年灌溉後,水被太陽蒸發了,水裡面的雜質就留在了地表,時間久了也會鹽鹼化,一片良田,就變成廢地了。

  而井渠法引水,能解決一些這種問題。

  「逢山搭路遇水搭橋,這個莊熊羆是這方面的專家,最好搞到研究院來,一方面把他懂的知識教給其他人,另一方面讓他在研究院融會貫通其他知識,讓他的建築能力提升。」

  「未來咱們開發新城,規劃下水上水,還有道路橋樑,恐怕用得上他。」

  其實這種方法不是莊熊羆發明的,而是民工發明的。

  莊熊羆只是識貨又學得快,所以把方法上報了而已。

  這種方法來的是真的及時,歷史上這個方法隨著張騫第二次去西域,留在了帝國邊疆區域,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坎兒井。

  不過對於霍海來說這個很及時,自己馬上就要搞大基建了,沒想到井渠法的發明者就在這個時代,真是意外之喜。

  船在岸上,劉徹:「對了,有沒有什麼辦法製造出能讓馬車駕駛上去的船?」

  霍海:「馬車駕駛上去的船?簡單,為什麼要製造這種船?」

  劉徹:「朕時不時要去同關煤礦視察,當然用得上。」

  霍海:「為什麼不修一座橋過河?」

  劉徹盯著霍海:「你要不要想想你在說什麼,你知道渭河有多寬嗎?!」

  霍海:「渭河有多寬?既然井渠法都可以給水搭橋,我們在河上搭橋不就完事兒了?」

  劉徹:「你當朕不懂?所謂給水搭橋,實際上橋基還是在地面上,就算搭建有難度,也不是特別難。」

  「而河裡是鬆軟的,怎麼打柱子?更何況河水湍急,怎麼在水流中立柱子?」

  霍海:「陛下,咱們不是要治水嗎?」

  又治水?這和修橋有什麼關係?

  但漢武帝畢竟是漢武帝,腦子比一般人聰明太多了,霍海一提點,劉徹就明白了。

  自己不是要改河道嗎,在河上面先修好了橋,再通水啊!

  甚至於,未必沒辦法用改河道的方法圍堰修橋!

  劉徹明白了:「修建一條通北的橋?!那可得修建八十米甚至一百米,能行嗎?」

  霍海:「一百米不夠,我們要把橋修高一點,因為渭河還要通船,橋不能影響船,高度高了,橋的距離自然就遠了。」

  雖然像後世那樣修橋很難,但是,在河道上樹它十幾個基樁浮島,然後再連成一條大橋,就簡單很多了。

  更何況,這條事關命脈的橋,可以不計成本的用上鋼鐵。

  規格高於這個時代的一切。

  要知道,未來這橋上,要通鐵路的!

  就算在這座橋上砸進去鋼廠一個季度的鋼鐵,砸進去煤礦一個月的產量,都是賺的。

  畢竟能積累的工程經驗,將會是真正的寶藏。

  試想一下,五萬工人幾個月的生產量砸出去,加上以後需要的建築工人的工作量,除了劉徹的首肯,這個時代誰能做的到?

  可這個事情一旦完成,可以讓整個科研院建築方面的科技積累出一本教材來。

  劉徹聽完霍海的話,也明白了霍海的意思:「趁機從全國抽調修路搭橋的匠人,集中全國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

  霍海:「不只是集中,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會願意在長安留下,但也會有很大一部分眷戀家鄉。」

  「他們在這裡學習的技術,帶回去後,能提升各地的水平。」

  「陛下,還是那句話,以後建築行業才是重稅區。」

  劉徹手扶著船舷:「這件事情回去後立刻讓李蔡去辦,看來收購北岸田土的計劃要加快了,煤礦的收益夠用嗎?」

  霍海:「等到了礦上看看帳本不就知道了。」

  劉徹看著對岸,似乎看到了一個宏大的時代。

  寬闊的馬路上,看不到頭的車,運送著煤炭,鋼鐵,水泥,磚頭,往長安方向前進。

  不只是這些,還有同關附近的糧食,蔬菜,全都送往長安。

  如今長安的物價比同關高一點六倍,如果有了硬化道路,那同關附近的糧食等肯定會被送往長安。

  水路通同關的地方,包括黃河南岸那些所有的物產都將會送往同關,通往長安。

  這哪兒是同關,這分明是銅貫!

  北方是因為煤礦才這樣,未來水泥產量鋼鐵產量大了,其他方向的路修不修?

  如果一條寬闊的水泥路直通黃河北岸,還什麼匈奴?他在草原上宣布南下,大隊伍都還沒集結完成,晚得到消息兩周的大漢天下兵馬都到九原等著他們來赴約了。

  劉徹想像的時間,船已經到了岸邊渡口了。

  裝車完成後,車隊開始北上,羽林衛快馬跟隨。

  劉徹意氣風發:「霍海啊,你讀書多,史上可有如朕一般駕馭這麼大的大車巡視天下的帝王?」

  開大車?開大車害得看高歡高澄……

  不是,還得看廣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