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桑蠶的問題

  身為關中人的周福和徐少監,都喜歡上了陽澄湖的螃蟹。這說明關中人其實能夠接受河鮮水產,之沒有食用魚蝦的習慣,那只是因為沒有好的烹飪方法。

  在趙啟明看來,如果單從飲食的角度來說,南方人的確要比北方人更為精細。

  這是由於江南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農作物的生長,不用精耕細作也能有好的收成,再加上遠離政治和軍事中心,歷史上沒有發生太多的戰亂,使得南方的百姓安居樂業。

  都說飽暖思淫,欲,南方百姓的安居樂業,便開始學著利用有限的物質條件,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享受。

  他們發現了螃蟹的鮮美,通過清蒸的方式烹製,再配以黃酒食用,就讓螃蟹成為了讓人難忘的美食。更彌足珍貴之處在於,這種美食在南方隨處可見,即便是最為窮困的百姓也能輕易獲取,但如果是在北方,這卻是連達官顯貴都沒有機會享用的東西。

  趙啟明可以不管北方的那些貴族,但他不能忘了帝國主義的靜安公主。

  當他在陽澄湖邊享用完了地道的大閘蟹之後,他還特意讓漁家再捕撈些螃蟹,等他離開吳縣時順便帶走,就能讓靜安公主也品嘗到大閘蟹的鮮美。既然連周福和徐少監都能夠接受陽澄湖的螃蟹,那靜安公主也肯定會喜歡上這種美食。

  離開陽澄湖後,趙啟明想起了絲綢作坊的事。

  在吃螃蟹的時候,他便已經經和徐少監達成共識,決定以杜絕污染為原則,重新選擇別處建絲綢作坊,針對陽澄湖的考察自然也就結束了。但徐少監如此虛心受教,總不能讓人無功而翻,所以趙啟明打算提醒徐少監,關於桑田的問題。

  都說無巧不成書,趙啟明正準備說起桑田的事情,徐少監剛好指著前方道,少監請看:「小侯爺請看,那就是桑田。」

  趙啟明看了過去,發現那在路邊不遠的地方,有片整齊的樹林。

  他其實不認識桑樹,但即便認識,眼下也已經到了冬季,桑葉早就已經脫落,根本就看不出究竟。

  儘管如此,他還是翻身下馬,然後朝徐少監道:「時間還早,過去看看吧。」

  「看桑田?」周福覺得無聊:「北方隨處可見的東西,這有什麼好看的。」

  趙啟明沒理他,放金牙在路邊散步,然後就帶著徐少監和馬縣令過去了。

  到了近處趙啟明才發現,這裡的桑樹很是整齊,彼此間的距離適中,連樹冠的高度也基本一致,這顯然是人工栽種,並且精心護理的結果。

  「照料的不錯,但就是數量太少。」趙啟明撿起地上的枯枝爛葉,然後看向遠處。他發現那裡還有同樣的桑田,只是離得很遠,便朝徐少監道:「如果這些桑樹能把集中種植,管理和採集的時候就能方便許多。」

  聽到這話,徐少監不動聲色道:「百姓的田產有限,能拿來種桑的土地本就不多,何況這種桑養蠶的都是些婦道人家,能織出絲綢賣錢已經不錯了,這桑田要是再多些,恐怕也拿不出更多的精力去織造。」

  「可徐少監難道就沒想過,現在的桑田根本不能滿足絲綢作坊的需求?」

  徐少監有些驚訝,但還是道:「眼下正在籌建的作坊不多,且分布在吳縣和廣陵,還有錢塘等地,就算當地的桑田不足,也能從其他郡縣收購。」

  「這只是明年的情況。」趙啟明扔了手裡的枯枝爛葉,接著朝桑田伸出走去:「等過了明年,絲綢作坊的數量還要增加,到時候江都各地都是作坊,還能去何處收購?」

  聽到這話,徐少監表情變得有些沉重。

  他其實已經意識到了原材料不足的問題,本打算在絲綢作坊的選址確定之後再請趙啟明為他出謀劃策,但既然趙啟明已經說到這裡了,他便朝趙啟明行禮道:「實不相瞞,桑蠶不足的問題,在下也正為之頭疼。如果小侯爺有好辦法,還請指教。」

  「指教談不上。」趙啟明漫不經心的說道:「徐少監應該看過絲綢作坊的設計圖吧?」

  「那設計圖出自小侯爺之手,在下早已經反覆觀摩。」徐少監跟上了趙啟明的腳步。

  「那設計圖要改。」趙啟明道:「絲綢作坊應該增設繅絲車間。」

  「繅絲?」

  「繅絲。」趙啟明解釋道:「徐少監應該知道,這絲綢織造的工序要先從種桑開始,採集桑洋餵養蠶蟲,便能收穫蠶繭,從蠶繭上抽離蠶絲,紡織成線便是繅絲。既然絲綢作坊里有繅絲車間這個地方,那顧名思義,繅絲車間就是制絲的地方。」

  「可產出生絲,應該是那些桑農該做的事。」徐少監知道趙啟明的性格,便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質疑:「絲綢作坊收購這些生絲,免去了繅絲的工序,便能更省力些。」

  「這就是我要說的。」趙啟明停下腳步,看著遠處稀疏的桑田道:「剛徐少監也說了,那些婦道人家精力有限,沒那麼多時間織造絲綢,也就沒必要種那麼多的桑樹,但如果她們既不用織造絲綢,也不用生產蠶絲,只需要種桑養蠶,等蠶蟲成繭便能賣給絲綢作坊,是不是就能節省很多時間,有精力去種出更多的桑樹,養出更多的蠶繭。」

  趙啟明的話讓徐少監始有些發呆,但他只是受限於原有的生產方式,沒有經過工業化的薰陶,思維才收到限制。經過趙啟明的提醒,他很快就意識到這種方法雖然簡單,卻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絲綢作坊有大量的織工,他們不用去照顧家務,也不用去田間耕作,每天都在作坊里紡織,生產效率不是原來的紡織作坊可比。」趙啟明接著往前走去:「絲綢作坊現在還處於籌建階段,等到作坊落成開始生產的時候,恐怕真正讓徐少監頭痛的,是本地現有的桑田,根本沒辦法滿足絲綢作坊的需求。」

  「小侯爺的意思是,把制絲交給絲綢作坊,桑農就能種出更多的桑樹?」徐少監是聰明人,立即就跟上了趙啟明的思路:「這也就是說,只要有了更多的桑樹,就能有更多的蠶種?」

  「有了更多的蠶蟲,就能有足夠的生絲。」趙啟明笑著道。

  聽到這話,徐少監的表情發亮,然後激動的朝趙啟明行禮道:「實不相瞞,在下也正在為桑田的事發愁,唯恐絲綢作坊全部投產之後,沒有足夠生絲來源,到時候朝中問罪,在下只怕難辭其咎,小侯爺的辦法既增加了原材料,也著實為在下解決了難題。」

  「徐少監說這話就見外了。」趙啟明停下腳步,然後轉過身來,笑著朝徐少監道:「我這次到吳縣,就是要為絲綢織造署分憂解難,總不能整天遊山玩水,對絲綢作坊毫無貢獻。」

  聽到這話,徐少監笑容尷尬,行禮深感慚愧。

  其實吃螃蟹的時候他的確有過懷疑,覺得這位軍侯大人不去看作坊選址,卻來到陽澄湖吃螃蟹,只怕心思根本不在絲綢作坊的籌建上,來吳縣也不過是為了遊山玩水的。

  但事實上趙啟明深謀遠慮,不僅看出了桑蠶不足的問題,還提出了解決問你的方法。如此看來,倒是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大漢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