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段屠夫之名

  崇政殿。

  「哎~,聽說了嗎?西涼大捷!」

  「聽說了,那段紀明果然厲害,不愧名將之名!」

  所有官員也都聽說了昨日「西涼大捷」一事,是以殿內也是議論紛紛,好不熱鬧。

  幾乎每個官員臉上都露出興奮的笑容,其中也有部分臉色不太好看之人,比如竇武的兒子,最近剛剛被封為渭陽候的竇機,還有竇武的侄子被封為西鄉侯的竇靖。

  竇武封侯還有情可原,因為是他幫助天子登基。

  可是竇機、竇靖兩兄弟封侯,卻惹的朝野上下大為不滿。

  主要的是二人居然沒有推辭,就那麼坦然的接受了太后和天子的詔封,朝堂百官物議沸然的同時,而以王甫為首的宦官集團也趁機發難,散布謠言。

  更是有人直言,竇氏一門三侯,這是要學梁氏一族,禍亂朝堂!

  雖然這一切都被劉宏壓了下去,但竇機兩兄弟的日子並不好過。

  以前沒有權勢不用多說,現在有了權勢還要夾起尾巴做人?那這權勢要來做什麼?

  所以兩兄弟也經常背著竇武,指使那些投靠竇武的官吏與宦官集團的手下針鋒相對,甚至不惜用出一些栽贓陷害、無中生有的下作手段,只至於如今教堂之上並不安穩。

  如今兄弟二人聽說段熲大敗先零羌諸部,立下大功,因而無論是天子還是太后,都會對其進行封賞。

  段熲已是一個食邑五千戶的定邊侯,已經與竇武相同,再如果封那就會超過他們父親和伯父了,這是二人絕對不允許的。

  於是昨晚兄弟二人就聯絡了許多投靠竇武的人,準備今日發難,想要說服太后,準備賞賜些錢財,將段熲打發了事。

  不多時,劉宏與竇妙便來到朝上。

  見禮過後,劉宏將手中的戰報,遞給了一旁的張讓。

  張讓接過戰報,開始大聲宣讀:

  「臣段熲拜上。

  西羌諸部受一直我大漢庇護,不僅不思報效,反而膽敢反叛,犯我大漢天顏。

  若不誅之,定被宵小所乘,臣奉陛下之命,親率漢軍奔襲百里與先零羌諸部三萬人馬決戰於逢義山。

  所幸我漢軍士卒感念天子厚恩,無不奮勇殺敵,終將先零羌諸部擊潰,斬首近萬,俘獲兩萬有餘,輜重馬匹無數。

  ......」

  洋洋灑灑的念了大約有一刻鐘,張讓才終於將這封戰報念完。

  陳蕃率先站出身來,「此戰大捷,揚我國威,震懾宵小,臣為大漢賀,為陛下賀。」

  「為大漢賀,為陛下賀。」

  文武百官也紛紛跟隨陳蕃同聲祝賀。

  「諸卿果然都是忠義愛國之人!」

  劉宏笑著點了點頭,而後朗聲道:「前方將士奮力拼殺,護我大漢邊疆,理當獎賞,不知諸卿可有什麼意見?」

  太尉李膺站出身來,向著劉宏躬身行禮,「將士們浴血拼殺,賞賜必不可少,只是陛下剛剛加封段紀明為定邊侯,不如.暫且......」

  「陛下,太尉言之有理!」

  李膺話還沒有說完一名尚書令便站出身來,「陛下對定邊侯的恩賞已然不少,若是再加封賞,難免會讓其產生驕縱之心,是以,臣以為多賞些財帛即可。」

  李膺頓時有些不悅的看向那名尚書令,我還沒說完呢就言之有理了?你知道我想說什麼?

  「不知大將軍以為如何?」

  這個尚書令劉宏自然認得,乃是竇武舉薦,於是劉宏看向竇武,詢問他的意見。

  被劉宏點名,竇武也不得不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尚書令李玄言之有理,」

  「那諸卿以為如何?」劉宏又看向文武百官。

  陽球站出身來,朗聲說道:

  「陛下,自古以來,賞罰分明才能讓將士用命。

  陛下加封定邊侯,是賞賜他過去為大漢守衛邊疆的補償。

  如今定邊侯再立新功,若是因為舊賞而不獎新功,恐難以服眾,且會有損陛下威名。」

  陽球的一番話,有理有據,一時間竟無人敢站出來反對。

  「嗯,陽卿之言,甚合朕意。」

  隨後劉宏看向一側的竇妙:「不知母后以為如何?」

  畢竟太后臨朝,要對一個邊軍大將進行封賞,肯定需要太后點頭才是。

  「皇帝可自行做主。」

  竇妙微微一笑,似乎並不打算摻和這件事。

  前方的竇武不禁神色一滯,剛才自己話里的意思已經明確反對封賞段熲了,太后應該聽得出來,可是為何卻不幫自己說話?

  就在竇武疑惑之際,劉宏看向百官,沉聲道:「段卿破敵有功,揚我國威,賜錢三百萬,絹兩千匹,增定邊侯食邑....」

  「陛下...金城郡守傅燮急報....」

  劉宏話還沒有說完,一名羽林軍便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快!呈上來。」

  劉宏心下一急,傅燮任金城太守乃是他分化蠶食西羌的重要一環,如今突然送來急報,卻是讓劉宏有些失了方寸。

  張讓小跑著從羽林軍手上接過那封八百里加急的信箋。

  接過信箋,劉宏趕忙拆開來看,待看到信中內容,劉宏不禁愣了一下。

  「發生了何事?」一旁的竇妙看到劉宏臉色不對,開口詢問道。

  「母后請看!!」

  劉宏苦笑一聲,隨即將信箋交給了竇妙。

  「這......段紀明怎的如此狠辣?」

  竇妙看完之後,忍不住的驚呼出聲。

  天子與太后的模樣,百官自然看在眼裡,不由的心中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就連陳蕃等人也一臉疑惑的看著帝座上的劉宏。

  「張讓,念給諸卿聽聽吧!」

  「諾!」

  張讓接過信箋粗略掃了一眼,也是忍不住被嚇了一跳,不過很快便鎮定下來,然後高聲念道:

  「臣,金城太守傅燮,彈劾護羌中郎將、定邊侯段熲,逢義山一戰,段熲大破敵軍,奮勇殺敵,護佑一方,臣深感佩服。

  然其居然擅自下令坑殺俘虜,被坑殺者將近兩萬餘人,如此兇殘有傷天和之事古之罕有。

  自孝武皇帝以來,雖然邊疆偶有蠻夷進犯,但只需遣一支王師便可將其擊退,再實施以仁義感化,蠻夷無不敬服者。

  .....」

  隨後就是一大堆引經據典的說教,總之就是一句話,段熲如此大開殺戒,於禮不合。

  殿內的文武百官也震驚不已,這個段熲居然如此兇殘,兩萬人說殺就殺了,雖然殺的是羌人,但畢竟也曾臣服於大漢,算得上是大漢的子民。

  「陛下,段熲兇殘,竟做出如此有傷天和之事,擅自坑殺俘虜,不僅會激發漢羌矛盾,更是有損於陛下和大漢之威名,臣請嚴懲段熲。」

  一名清流官員立馬站出身來,一臉憤怒的模樣,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要求嚴懲段熲。

  一時間原本被稱頌的英雄,頓時成為人人可噴的屠夫。

  看著那些清流義憤填膺的樣子,劉宏也瞬間明白了段熲的用意。

  一是因為這些羌人俘虜,放了是放虎歸山,留著又只會耗費糧草,還要派出軍士看守擔心他們作亂。

  二就是段熲應該是想以此來自污,擔心自己功高震主,引起朝廷和天子的忌憚。

  「朕又不是那趙家之人,你怕什麼?」劉宏不禁有些無奈。

  雖然段熲的做法對劉宏的謀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對於眼下的大漢來說,終究利大於弊,是以劉宏也並沒有嚴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