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 那山,那人,那狗
在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而改變。
反而讓人們開始懷念從前,網絡上關於舊時代的年代文作品,開始越來越有市場。
同樣的近期大銀幕上也開始出現一些懷舊的影片,一些過去的電影,被影迷們重新激活。
李易最近也迷上了如「知青下鄉」,「火紅年代」等等的相關作品。
驀然回憶起一篇散文。
《從前慢》!
裡面的那一句:「從前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而如今呢?
發個信息轉瞬就到,遠遠沒有寫信的那種感覺了。
還有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過去人們是講奉獻的,因為大家都在國企上班,努力工作,不止是為自己,為家庭,更是為國家做貢獻。
所以,那股子氣,讓很多工人們都以自己的職業為榮。
而李易驀然記憶起了一部電影,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是關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故事。
那是個剛剛開始出現社會大變格的時代,那部電影看的李易也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而實際上,那個電影一點都不煽情,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跌宕起伏,有的只是一種淡淡的,淡淡的但是卻無比的令人感懷的東西。
李易雖然也是那個年代出生,但是他是出生在港島,而他長大後,時代的車輪已經碾壓過了那個時代。
再加上父母都不是工人,所以,他對很多東西了解的並不是那麼的多。
但是哪怕是這樣,他也依然非常喜歡那部電影。
並且有種想要拍出來的衝動,不過,他沒有急著去做,因為,這是一部很特別的年代感很足的影片。
他也需要收集大量的相關的資料,否則的話,他也拍不出那種感覺。
電影這種東西,不是說你知道了劇情,就能拍好的。
更不是說,復刻就可以直接復刻出來的,鏡頭語言,同樣的也是帶有濃重的個人情感表達的。
如果你不能理解其中的要表達的情感,要表達的東西,那麼哪怕是技術上完全復刻,拍出來的東西,也會缺失靈魂。
那部電影叫《那山,那人,那狗》,電影講述的是20世紀80年代鄉間郵路上的一個故事: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那條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郵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暫獨處卻改變了原來的微妙親情關係,父子倆漸漸消除了心中的隔閡。
這本是條沒有風景可看而且孤獨寂寞的旅程。影片也只摘取了父親和兒子的三天路程的影像。但是這段旅程卻絕對有著別樣的意義。
這段旅程是父親為了教兒子熟悉以後的郵遞工作而進行的一次帶有儀式性的跋涉。在這次跋涉以後兒子要作為真正的接班人。而父親也要退休。父親在山路上跋涉幾十年,退休怎麼說都帶有悲壯色彩,可是父親卻不悲哀,只是在最後流露出少許的留戀。影片沒有在這裡拿「悲傷」說事。在這段跋涉以後父親將退休,兒子將繼承工作。這樣的維繫和傳承在這個帶有儀式性質的跋涉過程中顯得意味深長。
這是一場人生的接力,父親與兒子命運的交叉點。是父親的最後一次,亦兒子的第一次,在那條如歌如詩的山路間,兩代人的人生軌跡銜接了起來。這一切在李易看來這是一次傳統的子承父業。
這種古老的傳統早已沒落,沒落也許用詞不當,因為這種子承父業的情況沒有消失,依舊十分普遍。但是社會認同度發生了很大變化。
現在流行地攤經濟,到處都有擺地攤的。
可是又有幾個人會想著,以後讓自己的孩子也出來擺地攤?
不止如此。
那個年代,望子成龍,很多時候,如果父母有一份工作,他們大多數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接過自己的班,子承父業,那已經是足夠讓老一輩的人感到驕傲的事情。
說實話,現在的很多人,是無法理解那個年代的人的。
電影之中,作為鄉郵員的父親無疑是具有著「職人精神」的人,將一生獻給了那些郵包,那些郵路。他的工作是出色的,甚至可以說是輝煌的。並不是那些英勇的將軍或是睿智的科學家們才能成就輝煌的事業,作為一個鄉郵員,這位父親的事業同樣輝煌。
突然李易想起了一句話::人一輩子能專心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這話說出來誰都懂,淺顯易懂的一句話,但是又真正的有多少人能做到?
可是在那個年代,放眼全國,卻有著無數的人,真的一輩子都在專心做好一件事。
回到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李易之所以特別喜歡,也是因為,現在的國產片已經很難覓到這樣的節奏:舒緩,悠揚,樸素恬靜,娓娓道來。這一切正如郵差父親的性格,踏實厚道,沉默內向,幾十年如一日地走著這條山路。層巒迭嶂、山清水秀的美麗風景,用腳丈量起來可並不那麼容易,何況還背著沉重的郵包,一走就是三天。
自始至終,你不會覺得這位老郵差的形象有多麼高大,他是那麼普通,也沒什麼光輝的事跡,倒是一系列小事兒時刻記在心上,替五婆的孫子給她老人家寫信念信,給和村委會打過架的人單獨送信,收信時檢查沒貼郵票的自己貼上,他很憨厚,卻很細心。這一切做得是那麼自然,自然得讓人不覺有什麼特別,工作如此,亦復何言。
而且老父親是真正的做到了,一輩子專心做一件事!
而這部電影的魅力不止於此。
正所謂煙銷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
這像是兒時回姥姥家的所見,更像童年的一幅畫。「山里人為什麼住在山裡?」
李易兒時也曾這麼問過——青山,綠水,稻田和自在。
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他陡然一笑,其實山里人本就是那幅墨一般濃郁,霧一般神秘的鄉間畫作的一部分。他們好像生來就應該是山的一分子,也許真的是因為他們是神仙的後代罷。可是對於李易而言,這些似乎消失了太久。他從這部影片裡找回了那一點平實,純真與些許執著。也許不僅是山里人,生活在霓虹燈下的都市人也該保有那樣一幅畫。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我們最終尋找的也許不過就是這一點點的安靜和恬淡。
李易接下來開始讓人尋找一些那個時代過來的老人,或者有著類似的子承父業的人,進行走訪。
這一趟,他收穫很多。
漸漸也開始明白,或者說對電影裡面的一些東西,了解的更加深刻起來。
他開始去認真地分析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可以說是一部公路片,因為這是一個完全發生在路上的故事。當然,這是明線,暗線還是兩代人的交融與傳承,父子兩人對待事物的不同看法及衝突,關於瞎婆孫子、關於走郵路搭不搭車、關於要不要去村長家走走等等。然而,從中卻看不出誰成熟老練,誰青澀懵懂。不經意間,父親發現兒子已經長成成人,兒子發現父親默默老去。
人物塑造方面。電影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來展現父子兩人的心理變化和情感,兒子是心理獨白——聲音,父親是過去回憶——影像。
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展示父子兩人的內心世界,在這個簡單且幾乎沒有衝突的故事裡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讓一個簡單的故事層次豐富起來,讓觀影者也能及時進入父子兩的內心,共同完成這一次內心世界的旅行,也是角色鮮活、立體起來的關鍵所在,導演這一處理思路極是恰當。
父親一角色,拿捏張弛有度,毫無嬌柔做作,完全融入到了電影敘事空間,最為出彩的。
電影關於母親這個角色的描述相對比較少,當然也可以理解,畢竟,電影的主題不是母愛,而是深沉的父愛。
而這部電影,或者說這類的電影,其實在李易看來,正是這個時代需要的。人們渴求的東西。
如今的這個社會太浮躁了,浮躁到很多人都找不到人生方向,也快收不回那顆放蕩的心了。
人們慶幸自己遠離家鄉,開始減少跟父母長輩親友之間的交流互動。覺得自己長大了,活在都是建築編織的夢裡,不敢醒來。覺得自己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卻找不到幾個能傾訴的摯友。
或許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農村生活,但是片中典型的山間丘陵的畫面,卻給了李易莫名的熟悉感。
比如父子住的土磚房,老式木板雕花床,農村巷子裡的石板,以及小橋流水,成片的水稻田,還有那漫山遍野的綠色樹林,都極度讓人舒適。
其實這些李易並沒有經歷過,或者真的熟悉,只是因為這種沒有手機電腦,沒有看不過來的資訊新聞,沒有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小的空間距離和越來越大的心理距離。這才真是,「從前車馬很慢,信件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可以說,山裡的車馬,就是郵遞員,他們的背包里,裝的就是那個時候的愛。
對於寫信,李易當然不陌生,畢竟,他也是經歷過寫信的時代的。
但是現在的人,特別是一出生就是電話普及,手機普及,網際網路普及的這一代,是很難想像,曾經可以寄出去一封信,然後等上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收到回信。
但李易卻敢肯定,收到信的時候,拆開信封的人會很高興。
這是來自於「慢」的信件的魅力,等待的過程,期待的時間,積攢的情緒,在拆開信封的時候,都被灌注到了那幾張薄薄的信紙當中,那字裡行間,都仿佛充滿了滿溢的情感。
而對於山里人來說,信就是承載著一個人的思念和期待。
所以,這份看似簡單的郵遞員的工作,父親幹了一輩子。隨著社會逐漸變革,山裡的人不斷往外走,只剩下老弱婦孺,80年代末,大哥大等通訊工具興起,這一切,雖然山里人還感覺不到,但是已經在默默改變著山里人的生活方式。
就像父子爬上山頭,看到公路修到腳下,有車開過。
兒子問,為什麼不坐車呢。
父親答,郵路就是郵路,該怎走就怎麼走。
兒子又說,可是有些沒有人家的地方,根本沒必要去。
父親答,這麼走踏實,有準頭。你以為路上的車都是給你預備的嗎?
兒子反駁,你不試怎麼知道?
父親說,我才不會在路邊給人陪笑臉呢!
這裡,既是新老郵遞員之間觀念的交鋒,也是當時大時代背景下,人們思想的衝撞。
說實話,李易和他老豆之間,雖然不像新老郵遞員父子那般,但是其實曾經也是有著類似的隔閡的。
《那山,那人,那狗》所處的時代,是特殊的,因為那個時代的節點,是變革的節點。
老一輩人的思想和新一代人的思想,可以說是有著明顯的,巨大的隔閡的。
父親作為老一代郵遞員,對自己的工作,不僅僅看作是送信的。更是在曾經山里不通信息的時候,給其他人送去希望。在他看來,每一封信都應該送到山裡的人家手裡,而公路,因為稀少,所以不可能通到所有人的家門口。這樣一來,信的紐帶,就斷了。
而兒子接受過新的思想教育,活在時代變化的當下,更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比如可以搭便車,沒有人的地方完全可以不去。他還會聽流行音樂,被少女瓮中播放立體音效的技術驚到了。
當然,此時的兒子也還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全片開頭的那個清晨,就是他開始自己郵路生涯的起點,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痛苦糾結。
而事實上,哪怕電影到了最後,父子兩代人的思想也依然並沒有趨於一致。
兒子接受這份工作,源於父親跟支局長的推薦,也來自於自己還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的方向,更為深層的,是他對於自己的家,以及家中父母的不舍。這一點,跟父親把這份工作當成信仰是完全不一樣的。
或者說,除了老父親他們那一代人,兒子這一代的人,哪怕子承父業,可是初衷和目的也已經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