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太史儋(上)
洛邑開始下雪的時候,
何博終於成功的從伊水裡探頭出來,來到了這個自己期待已久的地方。
雖然在國遇到年幼的儒家亞聖一事,讓何博直接感受到了大河南岸新天地帶給自己的驚喜,不由感慨起「大城市就是名人多」。
但何博表示:
自己是一個有追求的鬼神,
才不會為了小男孩而停留。
在鄭國,
他已經休息了一段時間,沒必要再久留下去,
而孟母后面也說,贊的錢足夠了,長久居住在集市附近,可能損壞小孟軻的天賦和靈性,所以要趁著孩子還小,再次搬遷,去為他尋找老師。
至於肉鋪老闆的追求?
鬼神也只能祝他幸福了。
最後,
何博也只是趁機逮住小孟軻,將小孩狠狠揉搓了一頓,隨即瀟灑的揮袖離去只留下一個被搓得暈頭轉向的未來亞聖,抱著自己凌亂的頭髮深思:對方是不是突然發了瘋?
「成周之地,還真是落魄啊。」
何博上了岸,
向著高大古老的洛邑王城走去。
一邊行走,一邊不忘觀看周邊的景色。
發現往來者行色匆匆,大多衣著簡陋,身形消瘦。
在本該蝸居在家,躲避冬日寒風的時候,還有人要出來做事砍柴,以希望獲得更多的過冬資源。
這幾年裡,
因為天子扁過分的「活躍」,使得諸侯來到洛邑警告他的次數也逐漸增多。
且不提秦魏韓三國在洛邑附近的大戰,就說東周公那邊,也在不斷踐踏著周天子的威嚴。
今年秋天,
東周公姬根派人割走了洛邑外面的糧食,天子扁氣的罵人,但又怕自己去找東周公要說法,再次引來動亂,只能含淚忍住了。
反正王城裡儲備了糧食,天子扁自己是足夠吃的。
只有那些無辜被波及的小民,哀嘆著自己的糧食被人搶走,然後連流淚的時間都不夠,又要匆忙的四處搜集可以入口的東西,以防在這個冬天裡就被餓死。
而這,也是何博能夠在冬日飄雪之時,看到不少行人的原因。
鬼神都不免為此嘆息。
成周這個地方,
是周武王完成伐大業後,便令周公旦著手經營的重要之地,目的是為了控制那些被分封在中原的諸侯。
在地位上,建立於成周之地洛邑,同樣被周天子認為是都城。
從武王選址、召公相宅、周公營建,再到成王五年修好這座城邑,並且在用以紀念的巨大青銅器上,銘刻下「宅茲中國」這四個字時,「成周」的意義便被定下一這是周朝天命的體現!
宗周,
是代表周人興起的地方!
成周,
是代表周人強盛的地方!
二周之地,
共同象徵著周朝的過去和未來。
所以《詩經》裡面說:「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但是眼下,
宗周的鎬京,周天子已經失去很多年了。
坐守在成周的洛邑中,諸侯不來恭順的朝拜,也有很多年了。
如果諸侯突然到來,周天子甚至還要因此而感到憂懼!
所以,
哪怕何博不知曉後世的歷史脈絡,行走在這代表周室天命的地方時,也能明顯感覺到:
周天子,
早已擔不起天下這副擔子了!
而周天子的倒下,諸侯混戰的終結,也意味著一個全新的時代要到來,一個全新的「天命」要降下。
生命要在苦痛中破繭,迎接璀璨的將來。
而這一切,
並不需要鬼神伸出援手。
因此,
何博只是仗著誰也看不到自己,跑到王城中看了看正在飲酒作樂,享受著火堆溫暖的天子扁。
鬼神故意掀起一陣無形狂亂的風,當吹得對方噴嚏連連,神色慌張的抱住自已時,文發出狼狼的嘲笑。
隨後,鬼神拂袖而去,自己探索著,摸到了洛邑的守藏室。
一個很老的史官正在守藏室中,整理著裡面的典籍。
也許是感知到了什麼,垂垂老矣的太史突然看向門外。
何博顯露出身形,向太史行禮,「你好!」
太史親眼見證鬼神的到來,卻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他只是緩緩走上前,向何博還禮,「貴客登門,我卻沒有提前準備迎接,實在疏忽怠慢了。」
何博笑道,「我不問自來,哪裡能怪罪長者呢?」
他介紹自己,「我是從北邊的太行山中來的,之所以來到洛邑,是希望能閱覽周室珍藏的典籍。」
老太史露出笑容,嘴裡已經沒有牙齒了。
他說,「洛邑的典籍,已經很少有人來閱覽了。」
「現在您願意觀看,說明人的智慧,足夠吸引鬼神,而不是因為這幾百年的動亂,讓鬼神厭惡的遠離人世。」
「這足以讓我感到高興了!」
「請讓我為你引路!」
老太史走在前面,同時向何博介紹自己的名字,「我叫做儋。」
因為過於老邁,太史儋走的很慢,腰也彎著。
何博看得出,他的生機不是很多了,壽數大概只有一兩年的樣子了。
於是,
鬼神詢問他,「我雖然不能延緩你的壽命,但可以減輕一些因老邁而生出的病痛。」
「我希望可以用此,來充當太史允許我翻閱典籍的酬勞,你願意接受嗎?」
太史儋搖了搖頭。
他說,「生老病死,這是天地固有的規矩。』
「我已經在年少有力的時候,感受過健康的快樂了,現在自然也該接受自己的蒼老。」
「雖然身體的確難受,但我的心裡是仍舊高興,因為這是我作為人,而遵循著天地法則運轉的感受。」
「所以我只能感激鬼神的仁慈了。」
聽到這話,
何博也沒有強行賜福。
他輕柔緩慢的跟隨著太史詹的腳步,走過一個又一個承載著竹簡的書架,然後又走過一個又一個承載著龜甲的書架。
人類的歷史伴隨著何博和太史詹的腳步,一點點的過去,落到他們的身後。
最後,太史詹停下腳步,何博也停下腳步。
垂垂老矣的史官說,「好了,這裡已經是盡頭了。」
他拿起一片古老泛黃的龜甲,遞給鬼神。
「這是周代收集到的,最古老的文字。」
「據說記錄了黃帝時候的事。」
太史儋停頓了一下,又笑道,「可能是倉頡刻下的吧。」
於是何博伸出雙手,很珍重的接過那很有可能,承載了整個華夏族最古老文字的龜甲。
他輕輕的撫摸著龜甲上的刻痕,也笑道,「是說黃帝攻打蛋尤的事嗎?」
太史儋告訴他,「我的老師說,記載的是黃帝和炎帝的盟約。」
何博很驚訝,捧著龜甲的手更輕柔虔誠了。
雖然他看不懂上面過於古老的文字,但如果太史詹說的事不假,那這個龜甲,也許就是華夏族從誕生以來,直到今天的見證者。
它於炎黃二帝合作的時候被銘刻,記錄下一個民族最古老最神聖的盟誓。
然後傳承給夏,傳承給商,最後傳承給周。
為什麼沒有傳承到之後的朝代呢?
何博心裡很遺憾的想。
也許是因為過於漫長的動亂,讓這珍貴的文物失落到了歷史長河之中吧。
就像代表周朝天命的九鼎一樣。
太史儋看出了何博的遺憾,於是他也跟著遺憾起來。
「其實,在王子朝之亂前,守藏室里保留的典籍更多。」
「但是王子朝帶著很多典籍奔楚去了,後面的天子也沒有力量,向楚王索回那些典籍。」
王子朝之亂,
是發生於周王室中,無數次的內鬥之一。
春秋之末,距今一百五十七年前,
景王認為自己的嫡長子猛生性懦弱,缺少威儀,而庶長子朝卻有勇有謀,有王者風範。
於是想要廢掉太子猛,轉立王子朝。
但大臣單旗等人竭力反對,認為太子廢立乃國之大事,一定要恪守周禮,王位傳嫡不傳賢。
事情鬧了很久,在臨終之時,景王還是下定決心,欲更立太子之位。
但他還沒來得及頒布詔書,就生了重病,臨死前以大夫賓孟為顧命大臣,口述遺詔,要傳位於王子朝。
景王崩後,大夫單旗、劉卷認為若立王子朝,他們必然失去權勢,於是派劍客刺殺了顧命大臣賓孟,宣稱景王遺詔乃是偽傳之言,擁立太子猛為王,是為周悼王。
然而因為刺殺顧命大臣一事,滿朝文武都不滿於悼王,聚集衛士將悼王驅趕出洛邑,遵照景王遺詔,擁立了王子朝。
由此,
周室再現「二王並立」之事。
而之後晉國的插手,讓這場大亂,更像西周末年,幽王身死後那場亂局的重演。
最後的結果,也和那場象徵著西周滅亡的動亂一樣晉侯擁立的周敬王最終回到了洛邑,王子朝無奈的率領大臣,攜周之典籍奔楚。
至此,
周天子的威嚴進一步喪失,
洛邑中傳承千年之久的典籍,也流失了一半。
何博撫摸過龜甲,十分惋惜的說道,「一朝家事而已,卻損毀了千年的傳承,真是可惜。」
太史儋贊同的點點頭。
「如果鬼神以後有機會,還請替後人去楚國,將那些典籍帶回來吧。」
他對何博說道,「楚國那邊,也是很亂的。」
太史詹看過了太多的紛爭動亂,
他對這些已經失去了恐懼憂慮,
他只是擔心,這些動亂和烽煙,會傷害到從古至今,先賢們傳承給後代的寶物。
「好的,我記下了。」
何博答應他,「我沒有太多的才能,也無意干預太多的人間事務。」
「但是當個看客,替往來行人保留下他們的蹤跡,還是可以做到的。」
說完,他又感慨起來,「能夠記錄下昨天的風雨,然後看到第二天的日出,
其實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