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萬國來朝天皇去,天后弄權新帝謀

  第797章 萬國來朝天皇去,天后弄權新帝謀

  弘道二年四月(永隆二年改元「弘道」)

  新一年的大唐科舉在長安召開。

  因為天子在洛陽的緣故,這一屆春闈由監國太子李賢主持,李賢又任命太子賓客、禮部尚書、同平章事白安平代他主持。

  據統計,今年從各地各國通過鄉試,前來長安參加春闈的貢生、生徒,人數激增至數萬人,將整個長安圍繞得水泄不通。

  而滿打滿算,可以通過科舉的,算上明經科、進士科、明法科等,僅能有一百多人。

  就在科舉考試如火如荼的舉行之際,一則噩耗從洛陽傳來,大唐聖人,天皇大帝,萬國共主,天可汗李治,於洛陽宮崩逝。

  遺詔皇太子李賢,於長安繼位登基。

  「陛下!!!」

  此時,正準備參加科舉的數萬學子,長安城中的數十萬百姓,聽聞長安宮中的大鐘聲,無不聲淚俱下,向著長安宮方向跪拜。

  此時不管他是唐人,還是突厥人,亦或者是西域人、倭人,都是李治的子民。

  因為他們是真真切切的受到了李治的恩惠。

  至少在李治這一朝,他們享受到了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禮遇。

  甚至在一些外族之人的心中,李治的身影,比他們本國君主還要高大。

  四月六日,李賢於長安太廟拜揭登基,尊生母武氏為皇太后,冊立太子妃裴氏為皇后,其餘官員各有所封。

  四月八日,李賢蒞臨太極殿,與群臣商議該如何處置現在的情況。

  第一件大事,李治的諡號與廟號。

  經過廷推,朝議為李治上諡號「天皇大聖大壽皇帝」使其極具殊榮,諡字數量冠絕古今。

  廟號則是「高宗」,認為李治不僅向前繼承了中宗、英宗、世宗的功績,還發揚光大,平息了四方的禍亂,振興了大唐的文脈,其功績甚高。

  第二件事,就是李治該葬在哪裡。

  最終李賢拍板,認為先皇喜愛洛陽山水,又對孝敬皇帝敦愛有加,就近葬於洛陽西郊光陵。

  第三件事,便是科舉在即,這群在京的考生怎麼辦。

  面對這件事李賢也覺得十分棘手,若是照常舉辦吧,如今先皇新逝,一切都要為其讓路。

  若是讓他們回家吧,一定會打擊考生的積極性,甚至於打斷如今的文化盛況。

  「陛下,臣有一策,可讓二者兼具。」

  「左僕射請講。」

  說話之人,正是尚書左僕射白望宗。

  「不管怎麼說,先皇新逝,今年春闈是無論如何也舉行不下去了,只能退後,若想要平息學子心中不滿。」

  「可由朝廷下詔,本屆科舉改為明年舉行,且增加登科的人數,並於明年的春闈之後,再接著開天闈,仿照先皇,凡通過天闈者,立即授官,頭名者,直授八品官職。」

  聽完白望宗的方法,李賢當即撫掌道:

  「妙啊,就依左僕射之舉,即刻擬招發布,勿要讓天下學子寒心。」

  「另外,有司即刻準備出行洛陽,朕要為先皇送葬。」

  「臣等謹遵聖命。」

  四月九日,朝廷發布開天闈詔書,長安趕考的學子一如白望宗所言,不僅沒有任何不滿,反而滿懷激動的返鄉,待到來年再戰。

  四月十一日,李賢攜帶文武百官出行洛陽。

  四月十八日,李賢抵達洛陽。

  先是祭拜了仍舊停在洛陽宮內的李治棺槨,接著往後宮禮拜太后武氏。

  「兒皇拜見母后。」

  「你還知道來啊。」

  聽到武則天如此說,李賢抬頭看了眼,只見武則天不僅沒有絲毫悲傷之情,甚至看向李賢的眼中,充滿了不滿。

  「不知兒皇做錯了何事,惹得母后不快。」畢竟是自己的生母,李賢也只能忍受。

  武則天最先名叫武珝,後來進入李治府中,為了送給李厥,改稱武媚娘。

  等到她成為李治的貴妃,又被人稱為武貴妃,等到洛陽時,幾次纏著李治,才得到李治准許,以洛陽則天門為名,改為武則天。

  「哀家今日讀《少陽政范》《孝子傳》二書,感念古之孝子,常為母傾其所有,甚至性命也毫不猶豫。」

  「再觀今日,自漢以來,道德多敗壞,兄殺弟,弟謀兄,父斬子,子弒父層出不窮。」

  「你既然以古為師,以賢為由,自然不會不懂其中的道理。」

  「現在天下在先皇的治理下四海康平,萬國臣服,放在古時候,也是沒有過的,但獨獨這孝之一道,卻遠不如古時候,豈不是缺憾。」

  雖然武則天話說的漂亮,但李賢怎麼看,都覺得她另有所圖,垂眉道:「母后但有所願,還請試言。」

  略微一笑,雖然武則天已經五十了,不似以往那樣讓人目不轉睛,但半生都沉浸在權利鬥爭的她,一身的威勢,比李賢還要強。

  「你父皇被稱為天皇大帝,極具殊榮,唯獨哀家,只是一皇后,名分太低了,若百年,哀家豈能與先皇陪陵?」

  「依母后所言?」

  「你父即是天皇,你母也應是天后。」

  雖然李賢有一些手腕,而且對於朝政之事可以算得上中庸之君,但畢竟年紀輕了些,面對武則天的強勢,還是有些弱勢。

  又考慮到不過是一名號而已,允了也就允了吧。

  「兒皇依母后之願。」

  「甚好,還有一件事,你既然登上了皇位,你的兩位兄弟也應該沾沾你的喜氣,依我看,陳王、晉王兩個封號就不錯。」

  緊咬牙曹,袖中的拳頭已經捏緊,直直的盯看著武則天,卻被其冷漠的眼神頂了回來。

  終究差點氣勢,還是矮了武則天一頭,李賢妥協了。

  不過雖然如此,李賢心中卻想等到孝期結束,馬上就將李顯、李旦踢回封地。

  四月二十二日

  李賢於洛陽下詔,尊生母皇太后武氏為「天后」,又冊封英王李顯為陳王,相王李旦為晉王。

  原世宗之子陳王李昶改封為冀王。

  按照尊卑,李賢來洛陽後,理應入住洛陽宮,然而武則天霸占,李賢無奈,只得改居洛陽宮一旁的紫薇宮。

  便呈現天子旁居的局面。

  面對種種不合理的待遇,李賢終究是忍了下來,因為洛陽乃是武則天的主場。

  這些年隨李治居於洛陽,她一刻也抵擋不住內心權勢的欲望,特別是隨著年紀增長,她明白,只有權利才能讓她永葆青春。

  於是趁著李治病重,武則天以各種手段,將洛陽營造成了自己的地盤。

  不僅多次偽造李治的手令,讓遠在長安的李賢任命親信擔任洛陽令,還重要術士明崇儼,謀得了洛陽周邊豪強大族的幫助。

  同時,重用心腹來俊臣,以侯思止、王弘義、郭弘霸、李仁敬、康暐、衛遂忠等人結成黨朋,掌控洛陽城中的方方面面。

  李賢也正是知道洛陽乃是險地,所以才同意出居紫薇宮,避其鋒芒。

  他準備只要先皇下葬,他就立刻放回長安,一舉搗毀武則天的黨羽,將李顯、李旦強行就封。

  他只是有些耳根軟,但絕不是懦弱無能之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