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中道崩殂眼光毒,白遐秉筆穩朝政

  第772章 中道崩殂眼光毒,白遐秉筆穩朝政

  依舊在李象寢宮中,紅的紫的大唐重臣跪了一地,蘇太后、王皇后等後宮嬪妃在一旁哭哭啼啼。

  已經有些疲憊的李象聽到白遐的回答,很滿意,隨後便示意一旁的侍中許敬宗宣讀早已準備好的詔書。

  詔書中他廢去了長子李玭的皇太子之位,封他為琅琊王,讓他遠離朝堂事端。

  他知道,若李玭繼續留在長安,即使新帝無意加害他,那些自以為揣度聖意的大臣定然也要為了功勞,編織罪名。

  而一些野心家也定然會以李玭的名義,做出一些有損國家的事情,反而會讓李玭有性命之災。

  隨後,詔書中李象讓王皇后離開長安,隨李玭前往琅琊王的封地海州。

  又冊封自己的第二個孩子李璥為魯陽王,第三個孩子李琩為臨忻王,徹底掃除了陳王李厥前方的阻力。

  不得不說李象的眼光看得十分長遠,不僅看透了國強主幼存在的危機,也能夠在適當時候急流勇退,保存自己的後裔。

  他十分清楚,若真的任由太子李玭繼承他的皇位,剛開始幾年可能還好,但隨著時間流逝,沒有強力人物坐鎮中樞,邊疆一些隱患一定會接連爆出。

  進而傳遞到朝堂之上,當初他壓制住的那些兄弟一定會和那些世家大族中的野心家聯合起來,跳出來,欺負皇位上的孤兒寡母。

  就算有著白遐這些忠臣的保護,但畢竟勢單力薄,加上白遐年紀也比較大了,終究是壓制不住他們多久。

  而太子李玭的性格他太了解了,如此局面,只有太宗那等人物才能完全解決。

  但很顯然李玭不是那樣的人,而三子李琩從現在的表現上來看,略顯聰慧,可能有希望,但事實上外界的因素不允許李象選擇太多。

  如今這個選擇,是對他的後裔,對整個大唐最好的結果。

  白遐聽著詔書,心中不免有些悲憫,李承乾、李象都是他教出來的學生,如今李象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難過。

  再想到歷史上白氏教導過的帝王,都顯得很有賢名,很難有一個好下場,壽命也都很短。

  白氏得天獨厚,可想要輔佐的帝王都如此下場,這難道就是天道嗎?

  隨著第三封冊封陳王李厥為皇太弟的詔書宣讀完畢,許敬宗接著開始宣讀最後一道詔書。

  這是一道提拔三位白遐子嗣的任命詔書,品級不是很高,但其中的政治意義十分濃重。

  任命從六品鴻臚寺丞、駐倭國使者白穎為琅琊王府正五品諮議參軍,加中散大夫,賜爵沭陽伯。

  從六品起居郎白述(白遐二子)出任魯陽王府主簿,加奉議郎,賜爵呂梁縣子。

  正七品四門博士白顧(白遐四子)出任從六品臨忻王府文學,加奉議郎,賜爵宋城縣子。

  這三封任命詔書,是告訴之後的人,他的後人有白氏照著,不要輕易對三人動手。

  也體現了李象對白遐的信任,完全將自己的遺子交給了白遐照顧。

  「老臣替犬子謝陛下隆恩。」

  李象撐起精神對白遐微微拱手道:「還望司空不要怪朕要求太多就好。」

  九月二十三日,終於撐不住的李象崩逝,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八年,留下了一個富足、強盛的大唐。

  九月二十五日,皇太弟李厥於太廟中登基稱帝,仍舊尊蘇氏為皇太后,尊王氏為皇嫂,移居琅琊王府。

  十月,李象靈柩下葬豐陵,上諡號「神皇大宏大孝皇帝」,立廟「英宗」。

  又確定了自己的年號「天授」。

  由於李厥實在是在朝中沒有根基,又因為李象的有意壓制下,沒有什麼政治手腕,故而蘇太后只能臨朝聽政。

  又按照李象的遺詔,李厥拜白遐為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執政秉筆」,事實上確定了白遐為首席宰相。

  其餘幾人幾乎沒有變動,只是加授了三公,以左僕射李靖為司馬、中書令崔敦禮為司空、右僕射李義府為司徒。

  又加吏部尚書白侃「參知政事」,讓其入政事堂議事,打破了只有三省宰首才能進入中樞的慣例。

  與中書侍郎上官儀、杜正倫,侍中許敬宗、黃門侍郎許圉師等同入政事堂參知政事。

  形成了以白遐為核心的新一代大唐中樞。

  加上蘇太后、皇帝李厥的放權,大唐的政治權利實際上轉移到了白遐身上。

  在為先帝李象治完喪後,白遐便開始以執政秉筆的宰相身份,繼續推行李象沒有徹底落實的新政。

  同時也開始處理一直因為李象崩逝,懸而未決的邊疆軍事問題。

  在東邊,面對新羅王金傅自以為改革唐制以後,加上占領了許多原百濟、高麗的城池,致使實力大漲的錯覺。

  便不再滿足於蝸居高麗半島的東南一隅,妄圖逼走大唐在熊津的駐軍,並侵吞原百濟舊地。

  於是在金傅的暗地挑逗下,熊津地區憑空出現了第三次百濟復國運動。

  雖然熊津都督劉仁軌極力鎮壓,但是因為顧及到新羅與大唐關係,根本無法根除。

  故而白遐授予安東都護白義亮便宜行事的權利。

  准許他調動包括東萊水軍在內的數個都督府兵力,全力鎮壓百濟的反抗勢力。

  同時讓駐新羅使者,對新羅王進行問責,強令新羅必須削減自己的兵力,停止對熊津地區的百濟復國軍進行資助。

  強令新羅王在全國保持三萬的中央守備。

  並准許大唐在金城、釜山兩地駐軍,保護大唐在當地的聚集地,開放新羅所有城池,對大唐商人進行減免。

  又強令新羅王自去王號,接受大唐授予他的尚慶都督、安東大將軍的稱號,去新羅國民,轉改為尚慶道。

  果然,新羅王金傅堅決不願意接受大唐的詔書,直接在全國下達了徵召令,幾個月的時間,便在金城周圍徵召了五萬的軍隊。

  又向周邊唯一一個倖存的國家倭國,派出使者,請求兩國結盟,共同抵抗大唐的霸道。

  然而早已被白穎拴住鏈子的倭國豈敢與新羅一同反抗,直接當著大唐新任駐倭國使者的面,將新羅使者斬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