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義亮戡亂熊津府,定方再禍百濟城

  第764章 義亮戡亂熊津府,定方再禍百濟城

  顯慶五年十二月,在蘇定方離去後的第一個月,白義亮沒有接著攻打黑齒常之所在的任存城。

  而是轉變思路,先平定南方的叛亂,於是在十二月十一日,親自率唐軍本部一萬人,在雞南山附近,擊潰了南部百濟復國聯軍數萬人,斬首五千人,俘獲兩萬餘人。

  但白義亮並沒有將他們都處死,而是放他們回家,並讓他們宣傳白義亮定下的今後熊津府下轄政策。

  「凡熊津府下轄州郡,除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城由都督府駐軍,任命都督,管轄軍事外,其他一應民事皆由本地官員處理。」

  「其餘諸州、諸城一應軍民之事,也都由本地官員自行處理,但要承擔為都督府提供兵員、賦稅的義務。」

  「若未能完成都督府下達的兵員、賦稅任務,都督府會派人責問,嚴重者奪官下獄。」

  行文上又寫明,凡起兵反叛者,在明年年初之前投降,一應罪過既往不咎,官職、軍職依舊,不予處罰。

  這相當於明面上承認了各地舊百濟官員對當地的壟斷、世襲。

  也是白義亮維穩的手段之一,畢竟百濟新附,不可能直接如同中原一樣,派遣流官,駐軍。

  此種明文限制唐軍諸地的文書,一經發布,就迅速惹得南部諸復國勢力的擁戴,紛紛向熊津城遣使投降。

  而白義亮也果真按照行文上所說,免恕了他們的罪責,讓他們繼續擔任當地的太守、將軍等官職,並授予他們自行任命官員的權利。

  不過官員數量由都督府掌握,有限制,名義上仍需要都督府加蓋正式符印,才算正式官員。

  龍朔元年正月,短短一個月不到,在白義亮的恩威並施下,整個熊津府南部地區,二十多個郡、上百個縣,都已經正式歸順,偃兵息鼓。

  除了西部的黑齒常之所部,依舊冥頑不靈,拒不投降。

  於是二月份,白義亮盡起熊津城的一萬唐兵,以及意已決招募到位的三萬當地府兵,向黑齒常之所在的任存城發起進攻。

  由於任存城依山而建,地勢險峻,所以大兵團無法施展。

  白義亮攻打了數日都沒有起色。

  無奈,白義亮兵分兩路,自己親率一小部分仍然圍住任存城,命令都督王文度率另一部分繞過任存,攻占後方的諸多刀先城。

  二月二十一日,熊津都督王文度,攻破刀先城,並按照白義亮的吩咐,嚴禁府兵侵擾當地百姓,因此秋毫無犯,西部諸州遂平。

  如此,整個熊津府,只餘下任存城一座孤城。

  二月二十九日

  因為任存城中的叛軍將士多是周圍郡縣的青壯百姓歸附,所以白義亮讓人帶來了他們的親屬,不斷在城下呼喚他們的姓名。

  任存城中的士兵見自己的親人都在城下,頓時軍心潰散,夜間多有下城投降者。

  黑齒常之知道,自己敗了,自己興於民興,自然也敗於民心。

  三月一日,黑齒常之率任存城中的五萬四千六百五十一人,出城投降。

  白義亮親自接見了他,黑齒常之一臉不服道:「我不是敗在你的手上,是敗在百姓手上,若來攻的依舊是蘇定方,我一定不會敗。」

  聽著黑齒常之的不服之語,白義亮毫不在意的走到他的身後,親自為他解綁,並說道:

  「哈哈,可本都護終究不是蘇帥,如今你投降本都護,也是順應民心而為之,似你等這般將領,若死了,實在可惜。」

  「本都護見你熟讀經史子集,也是識禮之人,何不跟著本都護,將來也好博得一個公侯蔭戶,於青史留名如何?」

  黑齒常之有些猶豫,白義亮繼續說道:「實不相瞞,聽聞你自幼讀《春秋》豈不知春秋何人所著。」

  「自然是先聖孔子。」黑齒常之有些理所當然道。

  白義亮似有所笑的繼續說道:

  「既然知曉,何不知本都護乃正是你所讀《白傳》的白氏後人,我白氏萬世一系,傳承千年不斷,你不需要擔心本都護作出有損道義的事情來。」

  「本都護實在憐惜你的能力,跟著本都護,豈不是跟隨其餘人不知深淺之人要好,或者說伱想要在這任存山中孤老一生,任由一生才華付流?」

  見白義亮如此重視自己一個他國舊將,黑齒常之感動的跪下道:

  「承蒙都護不棄,苦心招降在下,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您的真心呢?今後黑齒常之唯都護馬首是瞻。」

  白義亮將其扶起,笑著道:「本都護不需要你投效,只希望你能秉持初心,仍舊為百姓出聲而已。」

  黑齒常之再次下拜道:「此亦黑齒所願也。」

  平定了復國運動,白義亮當即上表,並將自己舉薦黑齒常之為熊津都督府折衝都尉一事,附上。

  結果沒有等來朝廷回文,反而等到了天子駕崩,新君繼位的消息。

  不過李象也同意了白義亮的請求,任命黑齒常之為折衝都尉。

  龍朔元年五月

  才回國不過半年的蘇定方,又一次帶兵來到熊津,這一次,他奉朝廷命令,帶兵以熊津為根據地,向北配合遼東方面,夾擊高句麗。

  在李承乾沒死之前,朝廷就因為破滅百濟,起了攻伐高句麗之心。

  於是在李承乾去世前一個月,朝廷便以契苾何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

  二人一北一南,分路並進。

  又以白義亮為熊津道行軍總管、白義慶為浿江道行軍總管、蕭嗣業為扶餘道行軍總管,配以兩人副手,輔助進擊高麗。

  其中契苾何力是鐵勒人,家中世襲鐵勒酋長一職,後來與母率千餘家至沙洲歸唐,授左領軍將軍。

  及後參加吐谷渾之戰、平高昌戰役、東征高麗戰役、平定龜茲戰役等獲任左驍衛大將軍、郕國公。

  而白義慶是原安東都護白士貴之子,白士貴又是萊國公白集之子,因此世襲萊國公爵位。

  因為白集後半生至死都在防備高句麗,所以白集後人便自稱為遼東白氏之後,與高句麗國內的遠東白氏並稱為,遼東二白。

  不過遼東白氏歸屬於北宗,而遠東白氏歸屬於主宗。

  因此白義慶久戰遼東,又參與了李靖北擊突厥等大大小小的戰役,得任建州都督。

  言歸正傳,數路大軍才動,各地府兵還在路-上,結果李承乾崩逝,各部不得不停止行軍,等待著朝廷的命令。

  好在李承乾早有預料,將李勣提為右僕射,於是在李承乾下葬後,徵發高句麗的各部大軍,在李勣的命令下,繼續按照原計劃執行。

  不過因為蘇定方去年在熊津的惡行,使得才平定下來的熊津府百姓聽聞蘇定方來了,又一次陷入了緊張。

  在這種各地都神經緊繃的情況下,位於周留城的原百濟大將鬼室福信,看到了機會。

  他認為如今唐朝皇帝新逝,中原肯定無法派出更多的兵力來百濟,而且又有蘇定方的存在,他決定搏一把。

  於是他造謠蘇定方來此是為了給唐朝新皇帝選奴隸的,將要再次實行大劫掠。

  並派人聯繫了遠在倭國的百濟唯一一位倖存的王子扶餘豐,想要藉助倭國的力量,再次掀動起了復國運動。

  稱為第二次百濟復國運動。

  而這一次復國運動,雖然沒有第一次那樣劇烈,但也幾乎讓熊津地區三分之一的城池再次反叛。

  更有甚者,如今大唐正在與高句麗開戰,而鬼室福信又將倭國牽扯其中。

  這代表白義亮既要保證蘇定方北伐大軍的糧道和後路,又要平定故地的叛亂,還要防備倭國的偷襲。

  無奈,白義亮只得請求朝廷增派援軍,並派人要求新羅國王派出軍隊前來熊津助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