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新設察院人事動,天下顯慶新羅危

  第758章 新設察院人事動,天下顯慶新羅危

  永徽七年二月

  李承乾因為平定了江南民亂,並正式在御史台之下設置察院,以監察御史十五人,常設於各個監察道。

  在高祖時期就已經初步在州縣之上設道,不過當時天下未定,多是用以軍事用途,以某道行軍總管為最多,大多是臨時性官職,事完則撤。

  同時道也承擔著安撫一些高資歷、升無可升的官員的一個方法,常以某道尚書,或某道尚書僕射等等,安排一些功勞高的老臣。

  等到太宗時期,除了一些邊疆道如河北道、隴右道、關內道、劍南道、嶺南道設有兵部尚書,以為常備,其餘道台都多有缺額,也都以臨時性官職為主。

  如今李承乾正式將道台變為監察區,不再設行台六部,而專以一個監察區,設置監察御史。

  於是經過長孫無忌等四位重臣的商榷,在天下範圍以太宗時定下的十道,十位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名義上歸屬於御史台,實則由皇帝直屬,監察御史的奏章可以直達天聽。

  如此一來,御史台之下就有了台院、殿院、察院三個部門,一躍成為大唐最高監察部門。

  其中台院有侍御史六人,掌糾察百僚、彈劾不法;專門審判皇帝特命的案件,同時負責御史台官署的日常雜務,在三院中職權最重,地位最高。

  殿院有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廷供奉之儀式,糾察朝會典禮失儀和隨駕檢舉非違等事。

  新設立的察院則是監察御史十人,資歷淺者稱「監察御史里行」,掌監察地方官吏及尚書省的六部。

  其中除了一位負責關內道的監察御史,因為長安包含在關內道在京外,其餘九人都常年不在京,巡視在外。

  因此察院在御史台中的地位最是特殊,可以說是皇帝的耳目。

  新設察院,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同時江南平定,邊境各地也多年沒有戰亂,李承乾認為這都是自己的功勞,於是下令讓白遐勘定新年號,他準備改元,以彰新氣。

  最終,白遐呈上年號「顯慶」,意欲為顯著的吉慶徵兆。

  李承乾大喜,同月下詔,改元顯慶。

  顯慶元年(永徽七年)三月

  李承乾認為長安過於偏遠,江南、河北的賦稅很難運抵長安,光靠關中的糧食根本就承載不起大唐國都數十萬人口的重任。

  故而下達了《建東都詔》「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

  同時下令重建被毀的洛陽乾元殿與應天門,並定在第二年移駕洛陽。

  並正式將洛陽改稱為東都,提升洛州官吏員的品級,一如雍州。

  自此大唐正式實行兩京制。

  顯慶三年

  李承乾任命中書侍郎白遐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左遷右僕射褚遂良為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以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李義府兼修國史有功,擢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躍為五相之一。

  李義府乃劍南道梓州永泰人,素有學名,後來因為善寫文章,被劍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表薦為門下省典儀。

  後來又得到劉洎、馬周的舉薦,改任監察御史,並隨侍晉王李治。

  及至兩宮和解,李世民聽聞李義府的學名,便召為太子舍人、崇賢館直學士,讓他教授太子文學,與太子府的侍讀白侃,並譽為太子兩賓。

  後來李承乾登基,李義府便得任中書舍人,隨侍左右,並讓他兼修國史。

  而白侃則得以調任吏部考功郎中,主管科舉,堪選人才。

  如此一來,這兩個自己最信任的筆桿子,被李承乾運用的十足得體。

  永徽五年時,還給二人同加弘文館學士,以為嘉賞。

  如今于志寧被流放,失去了聖眷,朝中缺了一個位置,李承乾便想到了這位說話又好聽,自己又信任的大才。

  同時,也沒有忘記一直為自己選材白侃,擢為正四品吏部侍郎,加正議大夫銜,仍然掌管考功司。

  顯慶五年五月

  新羅國王金麥宗遣使來朝,並請求大唐派出援兵,求援即將被滅國的新羅。

  原來自從新羅歸附大唐後,高麗便呈現腹背受敵的情況,本欲南下先滅新羅,剪除背後之患。

  奈何北邊有唐軍時時威脅,自己根本無法全力剿滅新羅。

  無奈之下,高麗只得一面不斷扶持百濟對抗新羅,另一面向遠在海外的倭國派出使者,尋求生機。

  於是這些年百濟的軍事實力在高麗的幫助下飛速提升,一度超過了新羅。

  而去年的時候,百濟王擔心光是高麗無法擋住大唐軍隊,於是將自己的王子扶餘豐送往倭國為質,成功得到了倭國的盟約。

  當初新羅新附大唐時,倭國正值和蘇我馬子有姻親關係的女天皇,推古天皇在位。

  而推古天皇又提名自己的侄子聖德太子攝政,聖德太子心向隋制,於是在日本發起了大化革新,國力明顯增強,野心也隨之不斷膨脹。。

  也因為隋朝的影響,聖德太子對滅亡隋朝的大唐十分厭惡,他認為只有隋朝才是中原正朔,唐朝則是悖逆。

  所以拒不承認唐朝對中原的統治,反而將自己認為是隋朝的繼承者。

  另一方面,他認為如今倭國國力正盛,需要向外擴展,而大唐將是一個繞不開的對手。

  所以大唐收服新羅對倭國的未來十分的不利。

  所以這才有了與百濟、高麗結盟,共同抵擋大唐的決定。

  上次受高麗王的邀請,趁著新羅還沒有徹底倒向大唐時,出兵過幫助高麗威壓新羅,順便試探了一下唐軍的戰力。

  這也是倭國想要與大唐在高麗半島掰一掰手腕。

  結果第一次出兵的他低估了大唐的軍力。

  派出去的數百艘戰船被唐軍艦隊全軍覆沒,且沒有任何有效情報傳回。

  這讓他極為驚恐,生怕大唐軍隊直接對本土作戰,於是以極快速度加強了關西、以及倭國西海岸的防務。

  結果大唐軍隊僅僅只是占領了對馬島,並沒有進一步對倭國發動進攻。

  這一舉動讓聖德太子鬆一口氣的同時,也認為是唐朝新立,軍事力量不足,影響力只能延伸到對馬島。

  所以對倭國本土沒有威脅,如此一來豈不是倭國攻略高麗半島的最好時機?

  於是聖德太子便放心的開始操控對高麗的外交行動,並且積極在國內編練遠征軍,隨時準備出兵。

  很快,在他的推動下,百濟王子入倭國為質,兩國正式立下了盟約,加上百濟與高麗的盟約,相當於三國同盟對抗大唐-新羅。

  如今百濟邀請倭國出兵新羅,幫助他統一高麗南部,並承諾事成之後,將新羅東部的土地送給倭國。

  聖德太子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假思索的答應了下來,並很快組織起了一支數千人的倭國先鋒軍隊。

  又集合了整個倭國的所有戰船,準備一舉將對馬島的唐-新羅駐軍全殲,打通往新羅的道路。

  顯慶五年三月,倭國軍隊對駐紮在對馬島的唐軍發動襲擊。

  唐軍將領顯然是沒有預料到小小的倭國膽敢不宣而戰。

  以至於被倭軍所乘,最終寡不敵眾,只得帶著殘兵殘船,敗退至新羅國內暫避鋒芒。

  這次成功極大地振奮了倭國的軍心。

  聖德太子也加大了對入侵高麗計劃的投資。

  倭軍不僅趁機跨過了對馬島,登陸了新羅東海岸,並且準備後續調動數萬大軍繼續侵入新羅,以奪取更多的土地。

  與此同時,高麗趁著遼東嚴寒,大唐不便出兵,集合精銳三萬高麗兵,從北面南下新羅。

  百濟也動用兩萬兵馬,東攻新羅。

  新羅國一時間面臨三面夾擊,形勢愈發岌岌可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