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分宗立堂白心聚,讀書種田白族興
「諸位,自羆祖立族以來,白氏便開始存在於世間,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白氏族人猶如蒲公英般散落在天下各地,落地生根。」
「為保障白氏的凝聚力,二代家主,羆祖的嫡子武祖,將天下白氏分為嫡脈、支脈(也可稱庶脈、旁脈)。並分設兩位脈主,以此管理族人。」
「白氏族人便在歷代家主、脈主的帶領下,篳路藍縷,一路從白地一處小小的無名家族,成為周朝最倚重的宗族。」
「當時數百萬東夷人稱我們白氏子為他們的克星,上天派來收取他們性命的惡魔。而諸夏之人則都視我白氏為國之干城。」
「由此我白氏成為了衛國的最大卿族,影響衛國朝政最重要的力量。」
「及後白氏因功被周天子封邦建國,等到秦漢交替,之後光武、昭烈中興、晉末中原沉淪,北夏立國,白氏都以嫡庶之分團結在一起。」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白氏族人越來越多,甚至天下編輯在冊的族人超過了十萬。」
「幸賴家族世襲封地,有自己的自留地,家族可以在白國疆土設置宗親府、宗族府等家族機構管理諸族。」
「甚至以白國為中心,將白氏族人散落出去,以非嫡脈之人,前往各地開枝散葉,立旁族。」
「此時白國是天下白氏的中心,有白國在,各家各族便不會迷茫,如此有三千旁支歸屬支脈脈主,而支脈脈主憑藉宗族府等家族部門勉強能夠管理如此多的旁支。」
「然之後白秩背宗,家族遭遇毀滅性打擊,主宗成員被屠戮,其餘族人避之不及,家族中樞名存實亡,家族上升勢頭陡然而衰。」
「散落天下的各家無法再聯絡主宗,以至於許多人放棄了作為白氏子的榮耀,自毀三寶,或投身名利慾望之中,不再為白氏子也。」
「因此原本的三千旁系消失大半,只剩下今天的一千二百五十二家,可謂白氏之殤。」
「然就算是只剩下一千二百五十二家,如今家主沒有封地,無法效法祖宗們以白國為為中心,創立各個家族式的大型機構、部門。」
「而祖山白原比較太過於隱蔽、道路不通,深居太行,無法作為各家交流的中心。」
「所以經過家主日思夜想,最終決定以分宗立堂,重新聚白氏之心,成白氏之望。」
敘述完前因後果,白漢從懷中拿出一本手札,這是白宸親筆書寫的家主詔令《白氏分宗立堂令》。
因為現在只是白宸自己的設想,效力只在主家各部門之中,之前已經經過了主宗、嫡脈族會的通過。
要想天下白氏承認,必須經天下白氏大族會諸位代表的認同,才具備同行天下各地白氏的效力。
「家主敕令,為延續宗族,興盛白氏,特以分宗立堂之法,重聚白氏之勢,承續祖宗之志,定尊卑、別親疏、制族禮、確族規。」
「今特議定天下白氏不再分嫡脈支脈之別,取消嫡脈支脈脈主之位,實行分宗立堂之法。」
「商議天下白氏總共劃分五宗,分別為主宗、北宗、南宗、東宗、西宗。」
「其中主宗為原嫡脈諸子,白氏家主即為宗主,主宗位在諸宗之上,其餘四宗皆需聽主宗之令而行。」
「北宗大致管理黃河以北,包括漠南漠北、遼東、遠東所有北地地區,以修武白氏族長白宗文(漢時修武侯後裔)為北宗宗主,管理北宗諸堂。」
「南宗大致管理秦嶺淮河以南,巫山以東諸族,以潤州江寧白氏白族長白啟聰(北夏東平王、南梁睢陽公白種之後)為南宗宗主,管理南宗諸堂。」
「東宗大致管理函谷關以東,黃河以南、淮河以北諸族,以徐州白氏族長白柏松(承襲徐國公、白宗續之子)為東宗宗主,管理東宗諸堂。」
「西宗為函谷關、巫山以西包括關隴、西域、巴蜀、黔南等地,以長安白氏族長白志田(漢時留在長安的白氏子後裔)為西宗宗主,管理西宗所屬諸堂。」
「商議於五宗之下設諸堂,並各設堂號,以細分諸族,嚴明上下。」
「其中主宗以槐為號,家主所在堂為諸堂之首,名曰大槐堂,以主宗宗主、白氏家主白宸為第一代堂主。」
「寧國公一脈,因為於國於家有大功,不入西宗,賜名西槐堂,歸入主宗。」
「另有淇國公一脈賜名淇槐堂,陽國公一脈賜名陽槐堂,譙國公一脈賜名譙槐堂,遼東國師白氏一脈賜名二槐堂,皆不入四宗,歸於主宗之下,以為殊榮。」
「除主宗外,其餘四宗皆可自行擬定除槐字外任何堂號。」
這劃分明確的告知了諸族,今後但凡能夠做出有利於國家、有利於家族之事,就可以被家族准許立堂號,管理諸族,甚至於被抬入主宗,賜予槐之名。
但是白宸也明確告知各家,主家自古以來有賞有罰,做得好可以抬宗授堂。
但若是做出什麼有違祖宗決定、有害國家、天理難容之事,輕則驅逐出主宗,化為四宗,褫奪堂號,貶為尋常白氏宗族,重則消除族籍,剝奪三寶。
當即眾代表便開始爭奪堂號,開始歷數自己家族自立族以來,做過的什麼大事,出過什麼名人,或當過什麼大官。
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確定了三百多個堂號,其中多是以當地州縣名稱擬定的。
如扶風堂、揚州堂、洛陽堂、河南堂、龜茲堂等等。
其中北宗有堂七十二個,東宗有堂百一十個,南宗有堂九十五個,西宗有堂百三十個。
其中白其亮憑藉自身七里亭存續時間久,得以申請到一個堂號,名曰「七里堂」,負責管理七里亭附近的兩個白氏宗族。
確立了宗堂劃分,於是白宸開始明確他們之間的責任、權利。
其中主南北東西五宗需要聽從白氏家主的命令,除了天下白氏大族會,事關白氏安危的日常命令將由白氏五房、五老會發出,五宗皆需聽其令。
為了更好的管理五宗,白氏將在家主身側設置五宗房,專門負責與五宗對接,如此五房變成了六房。
白氏中樞由家主親自負責的主房,尋常時為家族提供諮詢,家主不在時經由家主授權,暫代家主令的五老會,仁、義、禮、智、信、五宗六房組成,統稱為白府。
若有什麼命令,白府下達給六房,六房下達給五宗,五宗下達給下面的堂號,最終由堂號去實行。
平日各地的家族事務,由五宗具體負責,但白府享有最高權力,可隨時插手五宗事務。
責任明確,白宸便說出了給各堂的福利。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入讀書院的資格。
白宸決定,除了主宗所在的松溪書院,在天下各地,以四宗為核心,設立四座書院,家族將全力投資,請各地最好的老師任教。
經由各堂堂主推薦,便可入讀該宗所在書院,原則上凡擁有白氏三寶的宗族,可每三年推薦一人無條件入院,費用全免。
最終決定,在北宗設立太行書院,東宗立泰山書院,南宗立廬山書院,西宗立太白書院。
同時為了供養書院,決定在五宗設立義田,五宗之人都可以捐贈,由五宗各自管理。
凡義田所出,五成歸於書院,供族人讀書之用;三成用作贍養特貧族人,贈予衣食醫藥,兩成作為五宗行政費用,僱傭族人任職管事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