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夏宋拒白秩北伐,柔然衰天賜中興

  第614章 夏宋拒白秩北伐,柔然衰天賜中興

  劉裕代晉立宋,是因為軍功之偉,又招降了北方頂級豪門白氏子弟,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

  短短几年的時間,天下由夏晉對立,走到了晉亡夏亂,柔然虎視,胡夏僭越,高句麗興。

  就在白秩決定暫避鋒芒,退回河北之後。

  不過兩年的時間,就丟失全部河南之地,不過他並不在意,只要解決了北方的威脅,早晚是可以拿回來的。

  始隆十八年,就在劉裕攻陷洛陽之際,白秩出兵北伐柔然。

  這時候,社侖已死,大檀成為了新的可汗。

  白秩親自領兵二十餘萬,兵分兩路,向柔然發動了進攻。

  為了徹底將柔然打趴下,白秩取出了匠作院的新作,馬鐙馬鞍馬蹄鐵。

  這三樣騎兵利器,是夏景帝白然時期,由匠作院發明的,但因為那時候夏國已經是北方的霸主,就將這三件東西封存。

  如今北方出現了匈奴、鮮卑式的國家,是時候拿出這三件利器。

  始隆十八年正月,白秩從六鎮招募士兵,招募了十多萬騎兵,均備足了騎兵三利。

  在并州訓練了五個月後,白秩開始誓師北伐。

  因為自從柔然出現的這幾年裡,六鎮子民深受其毒害,年年叩關,六鎮的百姓早就想出擊了。

  只是受限於之前與朝廷反目,無法出兵。

  如今白秩摒棄了以往的成見,向六鎮發出徵召令,於是六鎮子弟紛紛攜馬參軍,只希望奪取軍功,重振六鎮。

  始隆十九年,這時候劉裕已經攻入關中。

  白秩帶領的二十萬夏軍已經深入了草原,正在與柔然數十萬大軍大戰於盛樂。

  六月,窮極全國之力,鏖戰大漠一年之久的白秩終於擊敗了大檀所部,數十萬柔然兵四散潰走,大檀也率部西奔。

  柔然原本鼎盛的國勢,突然之間情轉直下,一時間國落四散,竄伏山谷,畜產布野,無人收視。

  白秩率軍追至兔園水,然後命令各軍分軍搜討,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度燕然山,東西五千餘里,南北三千里。

  十二月,滿載而歸的各軍於盛樂匯聚,經過統計,這次夏軍斬獲柔然首級十餘萬,俘虜部民三十餘萬,繳獲畜產車廬,瀰漫山澤,大概有數百萬之巨。

  如此收穫,完全抵消了白秩這次北擊柔然的支出。

  然才高興沒有多久,白秩就突然於盛樂崩逝,享年六十歲。

  隨軍的白戍在陳法然等大臣的建議下,按下不發喪,只管以白秩的命令,下令南歸。

  等走到長城之內,五原之外時,白戍等人才為白秩發喪,一時間大軍嗚咽之聲此起彼伏。

  雖然白秩背棄家主,手戮親族,弒兄殺侄,但登基為帝後,也不失為一個好君主。

  大夏喪師丟土,實非他沒有能力之錯,而是大夏的風氣,容不下他這種無德之人。

  在夏國百姓知道了白秩所作所為後,大量士子官員如喪考妣,仿佛心中的信念轟然倒塌。

  一些道德君子無法接受自己引以為榮耀的白氏發生如此醜事,竟然承受不住壓力而自盡於學堂。

  大量底層的官員,紛紛遁入空門,尋仙訪道,念經吃齋,只希望找回自我。

  於是大夏一時間避世之風盛行,士林中皆以做官為恥,以辭官歸隱為榮。

  所以不乏有棄印而去的牧守縣令,導致當時的大夏竟然出現了「官荒」。

  「三學」士子不願出仕,白氏諸子被屠戮,三學一時間風聲鶴唳,不復以往繁榮之景。

  大量的名士高儒棄淇陽而去。

  好在白秩有足夠的能力,通過一系列手段,重新恢復了學堂,大力招收寒門子弟,並重用願意為他所有的世家子,勉強撐過了「官荒」。

  後來平定了河北,讓許多百姓捏著鼻子認下了他這位無德之君。

  如今北卻柔然,繳獲頗豐,巨大的名望,讓世人忘卻了他背宗的前科,紛紛為其哭泣。

  十二月二十日,班師大軍走到晉陽。

  隨軍的齊王白戍在爾朱新興、万俟問及等北征將領的簇擁下,宣稱白秩留有遺詔,以白威無德無功為名,廢黜其太子之位,改立白戍為太子,擇日登基稱帝。

  同日為白秩上諡號「明莊」,兵甲亟作曰莊;睿圉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死於原野曰莊。

  立廟「世宗」,是為夏世宗明莊皇帝。

  然正在淇陽的太子白威並不承認白戍的稱帝,同樣在淇陽為白秩發喪,並宣稱白戍是矯詔。

  於是白威也在陳法然等文武群臣的擁護下,於淇陽登基為帝,同樣為白秩上諡號「明宣」,立廟「世宗」。

  始隆二十年,白戍從晉陽出發,以爾朱新興為鎮南將軍、河東都督,從高都攻打河內,進而攻擊淇陽。

  又以万俟問及為鎮東將軍、冀州都督,向東攻打鄴城,圖取冀州,殲滅白威賴以為繼的冀州軍。

  自己親自領兵,過上黨,直插淇陽。

  三月,爾朱新興攻破高都,但攻打野王失利,停滯不前。

  不過白戍的主力卻攻勢甚猛,因為手下都是北伐的精銳軍,白威手下的冀州兵根本無法抵擋。

  三月二十五日,白戍抵達淇陽城外,自己進駐了淇陽西邊的護國寺,在此立下營寨,麾下大軍將淇陽團團包圍。

  並派出使者,進入淇陽,言明自己不想淇陽遭受戰火,也不想屠戮群臣,所以讓白威自己投降,不要螳臂當車。

  三月二十九日,白戍攻克皇陵,將白秩屍首安葬於此,並修明莊陵,邀請城中文武前來拜揭。

  白威愈失臣民之心。

  五月,万俟問及領兵攻破了鄴城,淇陽城內的世家根基被破,人心惶惶。

  五月二十日,在陳法然、王問道、張為民等大臣的逼迫下,白威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民心,於是在宮中自縊而亡。

  陳法然等人帶著白威的遺體,開城投降。

  白戍自此入主淇陽,正式成為了大夏新帝,並改今年年號「天賜」。

  天賜元年六月,因為遭遇大敗,加之原先投降柔然的高車等西域諸國,趁機紛紛脫離柔然,向大夏遞交降表,柔然元氣大傷。

  柔然可汗憤悒發疾而死,其子吳提繼立,號敕連可汗。

  六月二十一日,吳提可汗遣使貢馬通好。

  天賜二年,白戍出兵攻打背叛大夏,自稱劉氏後裔的胡夏赫連勃勃。

  夏軍於陝川北部,擊敗了赫連勃勃的大軍,盡收河套地區。

  此時的赫連勃勃已經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攻占了長安、擊敗了北涼,奪取了西域南路,建制稱帝。

  關中只有天水一部,還有白成等夏人駐守。

  天賜三年,赫連勃勃病逝,其子赫連昌擊敗眾位兄弟,成功登基為帝。

  但因為胡夏諸子之間的攻伐過甚,實力大損,被白成、冉亮發覺,出兵攻破了長安,擒獲胡夏皇帝赫連昌。

  赫連昌之弟赫連定在平涼僭稱帝號,胡夏勢力退出關中。

  五月,白戍命秦王白成、都督秦、雍、涼三州諸軍事的冉亮出擊胡夏。

  成功於姑臧擒殺赫連定,胡夏自此滅亡,政權僅存在數年。

  天賜四年

  白戍派遣万俟問及東卻高句麗,成功將高句麗趕出平州,興復遼東郡。

  眼見大夏舉事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