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漢趙微廣平戰賞,明秩品三王建制(新年加更!!!)
建興二年
由於北邊戰場以慘敗收尾,劉聰揚長避短,於中都築堅城,實行堅壘措施,預防劉琨和拓跋部的襲擊。
轉而開始經略關中,再次派出劉曜、趙染出擊長安。
三月
漢趙兵馬再次兵臨長安,這次晉廷派出了索綝為主將,領兵抵抗。
索綝命麴允於長安駐守,阻擋劉曜,自己則領兵東去,擋趙染。
而索綝也不負眾望,在新豐對抗趙染,憑藉趙染輕視自己的機會,設下埋伏,將趙染親自帶人前出的數百騎兵,全部留下。
只有趙染單騎逃走。
沒多久,鞠允在渭城趁著漢趙騎兵半渡涇水,突擊南岸的漢趙軍隊,劉曜小敗。
三月二十三日
索綝在新丰南十三里處,正面擊潰趙染部,趙染中流矢而亡,趙染軍崩潰。
劉曜得知趙染身死,軍隊潰敗,知道攻長安之事已經無望,遂班師回朝。
四月
石勒領兵在易城附近擊潰王浚,以襄國為核心,占據了整個冀州,徹底阻斷了王浚、劉琨與南邊朝廷的聯繫。
五月
白焰下令調整行政區劃:
將朝歌方圓二百里,西到修武,東到盪陰,北抵太行山,南臨黃河的廣大地區,劃為京畿,因為背靠太行山、南臨黃河,淇水是主要水道,故稱之為淇陽郡。
改白郡為白興郡,其餘郡縣如故。
將淇陽郡、河內郡、白興郡、頓丘郡、陽平郡、廣平郡合為司州,設司州校尉,秩三品,與各曹尚書、列卿、重號將軍等同。
擢河內太守宗闊為司州校尉;
遷野王督軍周極為河內太守,兼領平西將軍,駐守河內;
以殿中營校尉、中壘將軍白恭為廣平太守,兼臨廣平督護,防備冀州、襄國;
除侍中、御史蘇孚為頓丘太守;
遷度支尚書丞閻朗為陽平太守;
徵召白學夫子、白國大儒張皋為白興太守;
以白氏宗親、白王曾孫、白氏子、公族府司直白川為淇陽太守。
由於淇陽郡的特殊性,故而秩品比其他郡太守高一品。
普通郡太守秩五品,而淇陽郡太守秩四品。
五月二十日
白王焰下詔犒賞出征的眾將士:
凡出征者,活著回來的將士,每人除軍功應該發放的獎賞,額外賞錢二千、布帛一匹。
有傷在身者,賞錢五千、布帛五;陣亡者,賞錢萬、布帛十、子女免入學堂、每月有國家規定的撫恤。
其餘眾人,依據軍功賞賜。
安東將軍元安,因功擢升為鎮東將軍、亭侯;
平北將軍馬燮為安北將軍、關內侯;
破虜將軍白德為平北將軍、關內侯;
射聲將軍段界為平東將軍、關內侯;
驃騎營校尉呼衍英為建武將軍;五兵營司馬劉誠為驃騎營校尉。
五月二十五日
白王焰任命遠在并州的乞活軍首領田禋為討撫使、鎮北將軍、開府、持節、討並幽二州胡虜、撫並幽二州百姓,並贈送兵甲三千副,糧食五千車,布帛五千匹等物資。
又任命乞活軍主要將領之一白武為討撫副使、建威將軍。其餘乞活軍主要將領都有敕封,均為雜號將軍。
田禋等人欣然接受了白焰的任命,將原來的名號「乞活軍」改為「白國討撫軍」,簡稱「討撫軍」,
打著白國義兵的旗幟,四處襲擊拓跋軍、劉琨軍、王浚軍以及屠戮漢人的鮮卑等胡人部落,為漢人支持公道。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有了白國的支持,征討軍人數由五千人、飆升至一萬人。
經過白國提議,田禋將討撫軍分成四部分,一部四千人由自己帶領,其餘三部各三千人,由三位主要將領帶領。
他們廣泛的活躍在並、幽大地之上,給北方各胡人國家、晉廷方鎮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八月
由白太子、大將軍、白院祭酒白翟提出的「仿照漢晉制度,改革白國諸官制的提議明細。」得到了白焰的讚賞,下令:
以太子白翟、公孫白樞領銜,尚書省(原為尚書台)、中書省(原為中書台)、秘書省(原為秘書監)、國相府、國尉府等三省兩府出人配合,臨時組成建制院,研究出適合當前白國的官制、軍制。
雖然白國的官職隨時在調整,但大致上與晉廷差不多。
經過仔細商議,討論,初步的白國官制出爐。
整體上摒棄了漢以來的祿米制(石),實行秩品制(品)。
每一品,有對應的俸祿、授印、官服等。
俸祿分為三部分,不再是單單發米糧,而是米、錢、帛各占三分之一;
授印分為綬帶、符印;
官服分為布料顏色、繡品顏色。
【一品】,暫定為諸國郡縣公,公,從公等。如今只有太子(白公)、大將軍白翟,公孫、大司馬白樞。
俸祿:米九百石、錢九十貫(九萬枚銅錢)、錦九匹。授印:金印紫授。官服:青底金繡。
【二品】,暫定為特進、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開國諸侯等。
俸祿:米八百石、錢八十貫、錦六匹。授印:金印紫授。官服:青底金繡。
【三品】,暫定為各省府院的長官、副官,司州校尉,東宮三少,諸重號將軍(征鎮安平),縣侯等。
俸祿:米七百石、錢七十貫、錦三匹。授印:金印紫授。官服:青底金繡。
【四品】,暫定為各州刺史,各省宮府院的部門長官、副官,淇陽郡太守,東宮主要屬官,諸雜號將軍(中壘、建武、討寇等),東南西北中郎將,鄉侯等。
俸祿:米六百石、錢六十貫,綢九匹。授印:銀印青授。官服:淺藍底銀繡。
【五品】,暫定為州長吏,各郡太守,各省宮府院的屬官,東宮掾吏,諸雜號將軍(折衝、鷹揚、威遠等),諸中郎將,亭侯。
俸祿:米五百石、錢五十貫,綢六匹。授印:銀印青授。官服:淺藍底銀繡。
【六品】,暫定為郡長吏,各上縣令長,各省宮府院的掾吏,中軍各校尉、司馬、都侯,關內侯等。
俸祿:米四百石、錢四十貫,綢三匹。授印:銀印青授。官服:淺藍底銀繡。
【七品】,暫定為各縣屬官、各省宮府院的掾吏,外軍各司馬、都侯,關外侯等。
俸祿:米三百石、錢三十貫,緞九匹。授印:銅印黃授。官服:淺綠底銅繡。
【八品】,暫定為各中州郡掾吏、各縣掾吏、各省宮府院的掾吏,部曲將下各司馬、都侯等。
俸祿:米二百石、錢二十貫,緞六匹。授印:銅印黃授。官服:淺綠底銅繡。
【九品】,暫定為中央、地方、軍府、關道各處的基層掾吏、基層軍官,為最小秩品。
俸祿:米百石、錢十貫,緞三匹。授印:銅印黃授。官服:淺綠底銅繡。
又確定了中央地方各部門的官職、秩品、職責:
中央朝廷各省府院調整如下:
尚書省,負責全國的政務執行,長官是尚書令(秩三品),副官是尚書左右僕射(秩三品),核心是六曹尚書(秩四品);
中書省,負責審核詔、敕、制的下達、傳輸,長官是中書令(秩三品),副官是中書左右丞(秩三品),核心是中書舍人(秩四品);
秘書省,負責詔、敕、制的草擬,長官是秘書令(秩三品),副官是秘書左右丞(秩三品),核心是秘書郎(秩四品);
國相府,之下有許多官職是虛銜,但是其中的國庫、禁庫、符節等管轄權,意味著國相掌握著全國的財政大權,長官是國相(秩二品),核心是府庫令(秩五品)、符節令(秩五品);
國尉府,負責全國的日常軍務管理、軍隊的日常訓練、士卒的招募、軍糧的輸送,長官是國尉(秩二品),核心是五兵府的五兵中郎將(秩五品)。
中正府,負責全國的士子選拔,以德才為主,身世次之,長官是中正令(秩三品),核心是各州的大中正(秩四品)、各郡的小中正(秩五品)。
不過還是有一些白國所獨有的,如管理天下世家譜系、白國宗族名冊的公族府,負責白氏諸子的宗親府,負責監察全國的御史府。
公族府長官是宗簿(秩三品),宗親府長官是宗令(秩三品),御史府長官是御史中丞(秩三品)。
地方州郡縣調整如下:
州,根據該州人口、發展,分為上中下三種規格的州。
設州刺史一人,秩四品;州長史、司馬各一人,秩五品,其餘各曹吏、軍司馬等秩品六到九品不定。
長史負責輔助刺史,司馬負責該州的軍事任務,授國尉府和州刺史府雙重管轄。
此外,州中還有御史府駐該州的州御史,大中正等中央其他重要部門派駐該州的官員。
郡,與州依據相同,分為上中下郡。
設郡太守一人,秩五品;郡丞、都尉各一人,秩六品,其餘各曹吏、軍司馬等秩品七到九品不定。
縣,同樣置上中下縣。設縣令一人,秩六品;縣丞、縣尉各一人,秩七品,其餘各曹吏、軍侯等秩品八品、九品不定。
縣下置鄉、亭、里三級行政,進行什伍編戶。
鄉置三老(教化)、嗇夫(訴訟)、游徼(盜賊),亭有亭長,里設里正。
這些人多是由當地百姓所推舉有威望的人擔任,再由縣衙任命,接受縣衙攤派的賦稅、徭役等任務,不過也有少數朝廷直接任命。
鄉老、亭長、里正,可以享受最低限度的俸祿保證,每年只能領取少數糧食,沒有官身,故統稱為鄉老。
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龍年行大運,翱翔九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