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徵召令各族齊聚,再征南鮮卑三雄

  第480章 徵召令各族齊聚,再征南鮮卑三雄

  六月十日

  司馬師大軍抵達幽州燕郡的薊縣,但司馬師並沒有魯莽的踏入遼西,而是就此停歇。

  派出大量的斥候、探子潛入遼西探聽慕容鮮卑的動向和實力。

  同時不斷向四周其他鮮卑部落、烏桓部落下發徵召令,令他們派出部兵前來與朝廷大軍匯合。

  特別是鮮卑部落,幽州範圍內的一切鮮卑部落,必須派兵來薊縣討伐叛漢的慕容部,不然視之為慕容同黨。

  七月三日

  源源不斷的異族騎兵前來薊縣匯合,聽從大漢太尉司馬師的命令,包括烏桓王帶領的五千烏桓騎兵,以及拓跋部、段部首領一同帶領的八千鮮卑騎兵。

  加上其餘零零散散的異族騎兵,此時司馬師手中可用的胡人騎兵共有兩萬人,加上自己本部精銳一萬人,可調動的力量是三萬。

  「咚咚咚!」

  這是司馬師在升帳議事。

  只見軍帳之中,漢將紛紛坐在前列,而胡人將領都末座,或站立在帳邊聽事,只有烏桓王坐在首列。

  司馬師環視諸將,帳中響起山呼聲:

  「末將等拜見太尉!」

  「眾將免禮。」

  眾人落座,司馬師示意偏將分析敵我態勢。

  「今有叛漢胡人部落慕容部,占據漢縣,對抗朝廷,奉陛下之命,特領兵剿滅,諸將皆需聽太尉號令,違者軍法從事!」

  先是一番下馬威,主要是說給在場的胡人將領聽的。

  胡人素來沒有紀律,任憑心性行事,司馬師需要好好敲打敲打他們,以免他們做出什麼損害大軍的事。

  根據情報,慕容部一共有族人一萬餘人,手下又有接受其號令的鮮卑部落十數個。

  憑藉著之前司馬懿授予的,節制遼西諸鮮卑部落的權利,這些年來,慕容部可謂是遼西鮮卑中的一霸。

  因為遊牧民族全民皆兵的特性。

  慕容部可動用的兵力大約有五萬人,幾乎是整個遼西鮮卑的力量了。

  聽說大漢派出大軍前來討伐,慕容涉歸父子惶惶不可終日,撤去了攻打漁陽郡的部隊。

  將所有部隊都聚集在右北平的無終附近,想要在此與漢軍一決雌雄。

  等到偏將把情況說清楚後,司馬師才緩緩開口道:

  「按理說,陛下派本公前來平定叛亂,應該將叛亂的部落盡數剿滅,老少不留。

  而汝等身為慕容部的同族,沒有盡到勸阻的責任,反而等到慕容部坐大,攻占漢郡,是想要坐看風起雲湧嗎?

  對於這種小心思,都應該要接受朝廷的懲罰,輕則驅逐出漢境,重則滅族。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初登大寶,不願意過多的進行殺戮。

  本公可以給你們一個機會,若你們能夠在本公大軍抵達遼西之前,將慕容氏父子的頭顱,放到本公的几案之上。

  本公可以讓你們只繳納一定的贖罪品,並將慕容部的族人和牛羊留給伱們自己處理,並且賞賜你們一定的官爵。

  可若等本公大軍抵達遼西,讓朝廷大軍擊敗了慕容部,那就說明你們已經沒什麼用了,你們還是回到你們故地去吧,大漢不需要沒有用的鷹犬。」

  在拓跋部、段部首領的帶領下,各個鮮卑將領都跪伏在地,請求司馬師的原諒。

  並立下軍令狀,一個月之內,必定將慕容氏父子的首級,獻給太尉大人。

  司馬師擺了擺手:

  「為了讓你們在行動時有一個統一的號令,本公任命拓跋規、段鵬為鮮卑左右將軍,各自統領六千鮮卑兵,出擊慕容部。」

  這些鮮卑將領都誠惶誠恐的接受了司馬師的將令,而拓跋部和段部的首領,則是害怕中夾雜著一絲欣喜。

  見鮮卑人都出了軍帳,一旁的烏桓王諂媚似的向司馬師道:

  「太尉天威,竟能一令讓這些鮮卑崽子不敢有絲毫的違背,不愧是天朝大人。」

  面對烏桓王的討好,司馬師並沒有太過熱烈的回應,只是以上位者的姿態點了點頭。

  當初之所以允許鮮卑人內遷入遼西諸郡,就是為了牽制烏桓人,因此烏桓王對這些鮮卑人沒有絲毫的好感。

  這次一聽到慕容部叛漢,大漢天兵親至,烏桓王就屁顛屁顛的帶兵前來,想要依靠漢軍的力量,大量殺傷鮮卑人的力量。

  讓鮮卑人沒有實力與烏桓人爭雄。

  但是誰知道司馬師不按常理出牌,選擇讓鮮卑人對付鮮卑人。

  七月八日

  就在司馬師大軍還停留在薊縣,等待拓跋部和段部的消息時。

  遠在雒陽的劉諶也開始不甘寂寞,準備馬上親征東吳。

  為什麼這麼突然呢?

  只因為東吳又發生了內訌。

  當初孫吳權臣諸葛恪因為東興大勝,在吳國的威望達到了鼎盛,在手下不斷的稱讚中迷失了自我。

  行為舉止愈加沒有顧忌,一副權臣的做派。

  引起了吳主孫亮的忌憚。

  之後孫亮聯合宗室大將,衛將軍孫峻暗中密謀除去諸葛恪,奪回大權。

  一日,孫亮在宮中置酒請諸葛恪赴宴,諸葛恪帶劍上殿,向孫亮行禮入座。

  孫亮在孫峻的陪同下一起向諸葛恪敬酒,酒過三巡後,兩人找藉口離開了大殿。

  隨即刀斧手盡出,諸葛恪被亂刀剁死。

  孫亮見諸葛恪身死,大喜,孫峻因為誅殺諸葛恪有功,被孫亮拜為丞相、大將軍,封富春侯。

  但是孫亮沒有想到的是,孫峻掌握大權後,驕矜程度比之諸葛恪更甚,甚至多次逼殺與他政見不合的東吳大臣。

  孫亮雖然多次想要誅殺孫峻,但是都因為各種原因,不了了之。

  直到孫峻在與漢國的一次戰鬥中身死。

  漢吳邊界並不是如此平靜的,這些年來,雙方幾乎每年都有摩擦導致的大戰,只是烈度太小,又沒有敗績,並不值得拿到朝堂上說。

  孫峻去世後,其從弟孫綝繼承了孫峻的一切,成為新的權臣。

  隨著時間的發展,以及孫亮逐漸長大,與孫綝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幾乎讓整個吳國都知道了。

  劉諶正是得到了在吳國探子的回報,認為此時有機可乘,遂決定出兵。

  七月二十五日

  劉諶留下皇后崔氏和丞相費禕主持國政,自己帶領大軍十萬,親征吳國。

  八月一日

  劉諶帶領大軍圍攻武昌,不僅如此,在江淮駐軍的姜維也帶著數萬人,向著東興進發。

  漢軍大舉南下,吳國形勢危在旦夕。

  孫亮得知漢國進犯後,不得不暫時放下了內鬥,命大將丁奉領兵一萬,支援武昌,丞相孫綝領兵三萬,前去救援東興。

  武昌與東興的戰事如何暫且不表,視線轉回到北方。

  自從在司馬師這裡得到命令後,拓跋規與段鵬二人,帶領著鮮卑聯軍一萬二千人,抵達右北平。

  兩人商議,雖然慕容部有五萬人,但是並不能全部動用,其手下的其他部落,也不可能拼命支持慕容部的叛亂。

  從自己同為鮮卑人的角度推算,拋開老弱病殘,以及駐守本部落的人手,可動用的最多二萬人不到。

  再加上司馬師告訴他們,他們並不是孤身作戰,此時已經傳令遼東都護府的大都護郭淮,帶領一萬各族聯軍從遼東郡而來。

  這麼說來,他們的勝算其實蠻大的。

  段鵬提出建議道:

  「不管怎麼說,慕容部都是我們鮮卑人,若他們損失太大,恐怕最高興的就是漢人和烏桓人。

  因此我提議,此戰不能多造殺戮,以勸降為上策。」

  拓跋規不同意道:

  「說得好聽,慕容歸涉與慕容廆都是鮮卑族的豪傑,怎麼會輕易投降呢?」

  「正因為是我族的豪傑,所以他們才更能看到鮮卑人此時所面臨的困難。

  自從軻比能單于死後,我們鮮卑人四分五裂,誰都能夠來踩一腳,就連當初狗一樣的烏桓人,也仗著漢人,多次劫掠我鮮卑部落,甚是可恨。

  這樣,我們先派人好好相勸,若他們父子不聽,我們就各自聯絡遼西部落中的各個友好部族,讓他們不要跟著慕容部反抗漢軍。

  相信陳明利弊以後,沒有一個人願意跟著他們送死,沒了手下部落的幫助,慕容部也就幾千人,反掌可平。」

  面對段鵬的計策,拓跋規連連稱讚:

  「我常常聽人說,我注重最善漢學者,除了慕容部的慕容廆,就是你段鵬,讀了幾本漢書,就是不一樣。

  好,我就聽你的。」

  就在兩位首領,準備派人出使慕容部時,有人來報,門外有兩人求見。

  段鵬、拓跋規相視一望,都感到疑惑,讓人將來者帶進來。

  初見來者,拓跋規驚呼道:「慕容歸涉,你這老賊還敢來我營中。」

  來者正是慕容部的首領慕容歸涉,以及他的兒子慕容廆。

  拓跋規、段鵬、慕容歸涉是同代人。

  只見慕容歸涉羞愧道:

  「慚愧,我見漢廷混亂,以為有機可乘,可以為鮮卑人打下一片樂土,誰知漢人這麼快就平息了下來。

  如今我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這不,只有來求教兩位兄長。」

  面對慕容歸涉的示弱,拓跋規毫不領情:

  「哼,當初跟隨司馬太師內遷遼西肥沃草地的時候,怎麼沒想到我們老哥倆,今日落難了,想到我們了?

  我告訴你,晚了,前來討伐你的漢軍諸將,就是司馬太師的兒子,太尉司馬師,他明確的告訴我們了,只要你們父子的頭顱,余者不咎。

  而且還要將你們慕容部的所有東西,都送給我們,你認為,我和段鵬該怎麼做?」

  慕容歸涉一時間沒了主意,啞口無言,旁邊的慕容廆卻出聲道:

  「拓跋叔叔就別嚇唬我阿爸了,要是你們真的想要我們慕容部的草場,你們早就攻來了,豈會在這裡停留半月之久?

  阿爸常跟我們說,當今鮮卑人中,有三雄,人稱鮮卑三雄,最英雄的除了我阿爸,就是拓跋叔叔和段叔叔。

  如今漢人前來攻打我慕容部,就是因為我們鮮卑人的力量超過了烏桓人的力量,讓他們感到不安了。

  這不是我們慕容部一家的事,而是整個鮮卑族的事。」

  面對慷慨激詞的慕容廆,段鵬對著拓跋規笑道:

  「不愧是我鮮卑族的少年英傑,分析得很是要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