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形勢變換宛如光,長途奔襲救北海

  第384章 形勢變換宛如光,長途奔襲救北海

  初平三年

  三月

  袁紹將兵五萬,屯駐清河國廣川縣,親自領兵攻渤海郡。

  公孫瓚親領步騎三萬餘,與之戰於廣川東三十里處。

  公孫瓚將步軍二萬置於中部,左右兩翼各放置五千騎兵。

  此役,袁紹大敗,一路敗退到廣宗東面的界橋。

  公孫瓚正欲乘勝追擊,親領五千騎兵追擊袁紹本部,但是在界橋南二十里處,被袁紹提前埋伏的千張強弩襲擊。

  霎時間,機括如急奏般發動,密密麻麻的弩矢向著公孫瓚的騎軍襲來,公孫軍一時不察,陣型大亂,各部陷入混亂中。

  這時袁紹麾下部將,白郡太守麴義帶著八百精兵衝出來,殺入公孫軍中。

  此時袁紹麾下大將顏良文丑,又帶著冀州二千鐵騎從界橋方向襲來,公孫瓚被前後夾擊,打得大敗而歸。

  袁紹收攏二萬敗軍,一路跟著掩殺,反倒將公孫瓚的步軍沖潰。

  公孫瓚大將嚴綱被陣戰,麾下士卒死傷不勝其數。

  袁紹趁此將兵重新攻下渤海郡,公孫瓚一路敗退至幽州,在薊縣東南邊另築小城自守,與在薊縣的幽州牧劉虞做了鄰居。而自己的地盤也被袁紹給分割開來。

  由於特殊原因,公孫瓚雖然兵威勝於幽州,但是幽州實際上的政務還是幽州牧劉虞在處理。

  四月

  袁紹部下崔巨業領兵圍故安,久攻不下,撤退時被公孫瓚派三萬人追擊,大敗而歸。

  袁紹只得暫停向北發展,將目光放到了南邊。

  五月

  袁紹上表臧洪為青州刺史,意欲和青州刺史田楷爭鋒。並派了三萬人協助臧洪。

  公孫瓚以平原相劉備屯高唐,校尉單經屯平原,以威脅袁紹、曹操響應袁術。

  同時公孫瓚又拉攏了徐州牧陶謙,讓他與自己與袁術共同對抗袁紹和曹操。

  六月

  青州刺史臧洪將兵三萬,與兗州刺史曹操親自帶領五萬青州兵,聯同進攻平原國。

  由於平原國被黃河分為兩部分,平原縣在北岸,高唐縣在南岸。因此曹操五萬攻高唐,臧洪三萬攻平原。

  渤海被袁紹所占據,支援被斷絕,只能寄希望於袁術和陶謙。

  可是袁術此時正在派遣豫州刺史孫堅,攻打荊州牧劉表,自顧不暇,而徐州是小州,兵少將弱,陶謙的徐州兵還沒有抵達高唐,就被曹操在半途擊潰。

  無奈劉備又一次敗退高唐,帶著本部兵馬三千,敗往漯陰縣。

  正巧此時北海國被黃巾軍數萬攻打,北海相孔融被黃巾大軍所圍,在部下的建議下,向劉備和白典發出求援。

  為了暫避曹操的鋒芒,劉備以援助孔北海的理由,領兵前往。

  曹操見劉備已經不成危險,便也沒有繼續浪費兵力進軍,而是轉頭攻向黃河北。

  卻被擊潰了臧洪的田楷部所阻,無奈撤軍。

  等到劉備率兵抵達北海國,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得以解圍。

  這時東萊軍二千人才在白興的帶領下姍姍來遲。

  雖然東萊郡就在緊鄰北海,在北海國東邊,但是距離確實與平原的劉備差不多,要不說東萊郡是偏郡。

  因為東萊郡偏僻,民少,貧瘠,白典只得遣散了大部分軍士,只留下了三千精兵,留作備用。

  如今支援孔融,直接派出了三分之二的兵力,不可謂不盡心。

  原本朝廷考慮到白典的名頭大,任命白典為青州刺史,但是沒想到白典實力不足,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控制住青州的黃巾。

  後來公孫瓚上表田楷,朝廷又任命田楷為青州刺史,如今又來了個臧洪。不過臧洪的命令是袁紹私自任命,朝廷還未有正式的文書下發。

  黃巾退卻,孔融十分高興,接待著劉備,不斷向劉備敬酒,以表達著自己的感激之情。

  「要不是平原相慷慨解兵,我這北海國,能否安然無恙,還得另說,原以為平原相以軍功盛起,免不了沾染上一些軍武氣息,如今看來頗有古之君子之風。

  常聽聞青州百姓稱讚平原相仁厚,本來不信。今日一見,還是我淺薄了,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孔融是孔氏之人,雖然不如白氏在儒家內部的地位高,但是也是妥妥的先聖后代。

  而且早有賢名遠傳,如今更是被天下人視為大儒,論學識與劉備的老師盧植是一個地位的。

  劉備十分驚訝,卻又顯得榮光道:「北海相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備不勝感激。」

  孔融笑道:「平原相實在是謙遜啊」

  這時有人通報,東萊郡司馬白興帶著兩千援兵趕到。

  孔融立即站起身來道:「東萊軍到了,玄德何不與我一同迎接?」

  劉備跟著站起身來,緊張道:「姓白,莫不是白氏之人?」

  「是,也不是。此為雒陽白氏,而非白國白氏。」

  但是不管怎樣,這都不是劉備平常可以攀附的存在,隨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告誡身後的關張趙三人,謹慎行事。

  雖然孔氏不滿白氏把控儒學,但是形勢比人強,白氏比孔氏更加強大,這是事實,不管在朝堂上如何爭,私下,大家的關係還是十分要好的。

  出了門,孔融見到了一身戎裝的白興,施禮道:「白司馬別來無恙否,興兵來援,孔融不勝感激。」

  白興答禮,略顯不好意思道:「北海相多禮了,遠道而來,卻見北海相已然擊退黃巾,沒有幫到忙,受不得如此大禮。」

  「非是我擊退的,而是平原相劉備,不遠千里,舉兵來援,不然恐怕等不及白司馬的援軍咯。」

  孔融將白興引薦給劉備。

  「平原國劉備,見過白興司馬。」

  「東萊郡司馬白興,這番有禮了。」

  門外不是說話的地方,孔融將兩人都邀請進了府里,繼續舉行宴會。

  「在下身處偏郡,竟然不知何時來了平原相這樣的猛虎,孤陋寡聞,請玄德君見諒。」

  「誒,不知者不怪,倒是白司馬,聽聞東萊軍素來凋敝,竟然也出了兩千兵馬,前來支援,真是高風亮節。

  難怪人都說,白氏多出君子,以往見識過,今天又再一次見識了。」

  「哦?難道玄德君以往遇見過白氏之人,那真的是少見,天下氏白者弱,能夠與白氏發生關係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白司馬有所不知,先母原本就是白氏之女,只是因為貧疾早逝,後來多得舅家相助,這才有了我劉備的今天,我手下的長史白近,就是我的表弟。

  不過他是白國白氏,也不知道與白司馬有沒有什麼關係。」

  白近一下子來了興趣,將白氏之間的關係詳細的解釋給了劉備聽。

  「原來如此,這樣一來,白近與白司馬,同出一系,你我二人,豈不是也頗有血緣關係。」

  「哈哈,是極是極。」

  有著白近以及劉備母親的關係,白興與劉備的相談很是愉快。

  等到孔融的宴會結束了尾聲,劉備又邀請白興到自己的軍營里,接著暢談,白興也沒有拒絕,只是說回軍中處理好軍務等到晚上,再赴宴。

  約定好時間,兩人在孔府門前,與孔融分別,回到了劇縣城外的軍營。

  夜晚,劉備在軍營中設好了宴席,邀請了白興前來赴宴。

  白興也帶著幾個手下親近的軍官前來。關羽、張飛、白近、簡雍幾人都在作陪。

  特別是白近與白興二人,由於血緣的關係,天然就十分親近,再加上善於烘托氣氛的劉備和簡雍的作用下。

  這場宴會舉行的十分成功,不僅東萊軍諸將領與劉備麾下的將領相互認識了,白興對於這個劉備也頗有好感,特別是他身上的那股,其他都沒有的為國為民之心,深深地感染了白興,竟然有一股跟著劉備乾的想法。

  而劉備只是一個平原相,白興雖然是郡司馬,但是還有一個下軍校尉的軍職,屬于禁軍四把手,身份差別如此大,可見劉備人格魅力的可怕。

  回到東萊郡,白興將經過與白典一說,白典仔細分析後,看著白興道:「此人不簡單啊。聽你說此人從一介貧民,一路走到如今的平原相的位置,並手握三千善戰之士。

  不僅如此,還心懷天下,常常將天下百姓掛在嘴上。身邊還有諸多猛將,這是第二個劉秀啊。」

  白興聞言道:「那我們支持他嗎?」

  白典踱著步道:「不急,之前在成皋,我見曹孟德有明主之象,不僅一心為漢,而且才思敏捷,有容人之量,不僅如此,禮賢下士,今又奪青州之兵數十萬,百姓百萬餘。

  聽說他還創建了一屯田之法,猶如當初班超在西域所為。此乃在亂世中,保持實力的明策,不僅能夠解決兵糧之苦,還能穩定地方治安。」

  「那我們怎麼辦?」

  「聽說主家派出了九位行走,在天下間明察暗訪,意欲觀龍。有一位行走正在兗州,待我去信一封,讓行走去看看。

  不過若是行走沒有做出反應,以我的見解,這東萊郡,不是久待之地。等到朝廷安穩下來,我還是準備入朝,補缺家族在朝中的空缺。

  如今族叔已逝,長安的朝廷中只有白運一人在支撐,力量實在是太過於微弱,對於天下局勢很難有幫助,我必須前去幫扶。

  你就暫且留在東萊郡,再看看天下的局勢,若是家族有了決斷,伱就帶著東萊郡前去投效。」

  白興點頭表示明白,轉身離去後,白典將一封信,交給了另一個子侄,讓他前往兗州,去尋一個叫白律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