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名錄道冊,「烏龜戰法」

  第338章 名錄道冊,「烏龜戰法」

  朝歌北郊,皓靈觀

  青磚黑瓦,煙霧繚繞,信徒進進出出,都顯得十分恭敬,這是白國境內占地面積最大的道觀,皓靈觀。

  從前漢就開始存在了,距今也有了數百年,經過歷代多次的擴建和修繕,已經再次形成了以皓靈觀為中心的小鄉邑,名為皓靈里。

  皓靈觀分為很多個院子,但是大致分為兩部分,前殿和後殿,前殿主要是街道信徒上香所在,也是諸神靈牌畫像所在。

  後殿主要是道士們生活起居,修行練功的地方,常人不得輕易進入,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皓靈觀的後院有一座道觀專門為朝歌城中的貴人,留下的一座院子。

  在皓靈觀觀主張太寧,高功余太河、劉清誦的見證下,張角正式拜入白太賓的門下,名錄道冊,道號清角,是為張清角道士。

  由於張清角天資聰穎,這一路上白太賓除了給他講述天師府的道統以外,還傳授了他許多的道法,因此才能夠不在三位師叔或者師兄面前不露怯。

  「清角,你既然今日入我道門,拜我天師,就應當道尊德貴,守靜去欲,貴和守中,識心見性,正心誠意,正心修身。

  抱守道心,守我門規,切不可妄造殺孽,恃強凌弱。不然你師父不殺你,天師府,道門也不會饒了伱。

  謹記!」

  坐在主位的張太寧對著恭敬跪著的,手裡持著三炷香的張清角告誡道。

  「弟子張清角一定謹記師叔教誨,定會潛心禮道,修持己身,為眾生祈福。」

  張太寧滿意的點頭,然後示意張清角去給歷代天師以及三清道祖上香。

  張清角以天師府特殊的手勢,捏著三炷香,先是對著最上面的三清牌位拜了三拜,然後又對著下面的一列歷代天師拜了三拜,最後再將手中的香,穩當的插在供台前的香爐里。

  做完這一切,張清角又重新回到蒲團上,又拜了三拜。

  見張清角上完了香,一旁的負責唱禮的道士手拿一張草紙,照著上面的字,對著門外的眾道士道童,也對著

  門外的青天高唱道:

  「今有巨鹿郡任縣北林里人士張角,拜入天師府高功白太賓門下,引師張太寧、保師余太河、代師劉清誦,謹代三清祖師鑒之,下賜道號清角,名錄道冊,咸使諸天高神,歷代祖師以聞,禮成。」

  然後將手中的敬天禱文交給一旁的小道童,在門口的一座大青銅爐里焚燒,青煙直直的向著天飛去。

  這一套繁瑣的禮儀結束後,代表張清角正式的成為道士。

  不過不是所有的道士拜師都是如此的繁瑣,只是因為張清角在皓靈觀,有這個條件,所以才如此繁瑣。

  若是有的道觀人少,條件不足,也可以只邀請相鄰道觀的師兄弟,前來作為三師,然後在三清祖師的見證下,磕頭上香,焚燒禱文,再派人將名錄送上白德山,也可以成為有憑證的道士。

  也正是天師道如此繁瑣,收徒要求嚴格的規定,才讓天師道的信仰,在數百年的發展中,才在冀州和并州的範圍內傳播。

  遠遠不如只是成道數十年,在益州之地傳播信仰的鬼神道,只需要繳納五斗米,就可以入道,因此,傳播速度極快。

  只是數十年,就已經在漢中郡傳播開來,人盡皆知,十個百姓,倒有五六個是鬼神道的信徒,一個是鬼神道的教眾。

  拜師儀式舉行完畢後,張清角的生活也逐漸平靜下來,每日就是誦經禮神,聽道觀高功解經,然後跟著師父外出遊歷。

  不過與其他高功不同,張清角發現,自己的師父在外遊歷的時間比在道觀打坐的時間要多得多。

  使得這幾年,張清角少有在道觀里待超過三個月的時間。也正因為如此,張清角跟著自己的師父幾乎走遍了大漢的所有州郡。

  甚至還跟著師父前往巴蜀之地,拜訪位於真都山的鬼神道道兄。張清角也隨著鬼神道的道兄們,學了一些在皓靈觀學不到的,鬼神道獨有的道法。

  延熹二年

  此時距離張角拜入天師道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這十二年來,中央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先是建和元年十二月,清河王劉蒜對於劉志頂替自己成為天子一直不滿,在甘陵人劉文、魏郡人劉鮪的鼓動下,劉蒜準備謀反奪位。

  但是因為事不密,被朝廷發覺,事敗被殺。

  大將軍梁冀趁機誣告與他一直政見不合的李固、杜喬等人不滿自己被免職,意圖與劉文等人是同黨,將其害死,兩人屍體被暴露在雒陽城三日沒有人敢收屍。

  最後還是玉真坊看不過去,派出子弟為他們收屍,安葬於雒陽郊外,靈牌放入城北大慈寺,讓僧人代為供奉。

  梁冀本想利用李固等人的同黨給其收屍的機會,藉此擴大戰果,最好是能夠和太尉袁客扯上關係,將其一次性扳倒。

  沒想到袁客等人不上當,最後釣出了個玉真坊這個鯨天之魚,他也明白小魚餌是沒辦法釣大鯨魚的。原來的誣告對於袁客等人或許有些殺傷力,但是對於玉真坊來說真的就沒有絲毫的用處。

  劉志又不是傻子,要是真的以如此荒謬的理由將玉真坊抄家滅族,不僅會讓白國隨之而動,整個天下也不會同意。

  而且要是沒了玉真坊,梁冀就徹底的一家獨大了,劉志與梁太后也不能敵得過他。到那時就不是如今的囂張跋扈了。而是肆意行廢立之事,甚至於取而代之也不是未嘗不可。

  也因此,劉志並沒有動玉真坊,只是為了保全自己,順從梁冀的意思,將玉真坊的當家人白流免職,稍微削弱其勢力觸角,而不敢直接將白流下獄。

  甚至於逼迫白流辭職的理由都是以年老體衰,而不是莫須有,直接如圖免職三公一樣。

  不僅如此,還要將玉真坊推出的新青代,秩俸四百石的太常掾白亞,提拔為秩俸六百石的雒陽縣令。將原先的司徒袁客,提拔為太尉。

  這不僅是對玉真坊方面的補償,也是為了抑制梁冀的勢力。別看劉志如今面對梁冀予求予允,這都是因為自己年幼,大權都在梁冀和梁太后手中的原因。

  更別論,還有一個梁皇后,這整個內宮、外朝都是梁氏的人,他自然要小心更小心。

  建和二年

  劉志年滿十六,正式加冠,元服。代表著可以親政。

  雖然如此,但是仍然沒有大權,調兵虎符在梁冀手中,傳國玉璽由梁太后保管,內宮一切事物,由梁皇后負責。

  建和三年

  白馬羌聯合湟中的胡人叛亂為寇,進犯廣漢屬國,殺長吏。朝廷派出軍隊討伐,但是被梁冀暗中使絆子,大軍大敗而歸。

  消息傳至雒陽,大將軍梁冀上書彈劾太尉袁客身為百官之首,朝廷的首吏,竟然放任西羌進攻郡縣,丟失了祖宗的土地,是大大的失職。

  而跟隨梁冀一起上書的官員有三分之二,劉志本不想將袁客免職,但是自從被梁太后叫過去拉了拉家常後,立即下令將太尉袁客免職。

  不過沒有任命梁冀推薦的大臣任太尉,而是任命司徒袁湯為太尉,大司農張歆為司徒。

  雖然梁冀沒有讓自己人登上太尉之位,但是卻沉重的打擊了以袁客為首的清流勢力,使得清流的勢力一再萎縮。

  而劉志也讓一直向自己靠攏的袁湯成為百官之一,使得朝堂上終於有了屬於劉志自己的勢力。

  和平元年(建和四年)

  梁太后病重,臨終之時,她下詔歸政於劉志。

  雖然劉志內心激動無比,但是在袁湯這個官場老吏的勸諫下,還是極力的壓制住了自己。因為內宮還有梁皇后,梁冀在宮中還有很深厚的勢力,小心行事。

  於是拿到傳國玉璽,劉志所下達的第一個詔書就是,增封梁冀的爵位萬戶食邑,使得梁冀一人的食邑,就已累計封邑三萬戶,遠遠超過了歷代漢朝所有的侯爵食邑的限制,幾乎抵得上半個諸侯國了。

  比他稍低的食邑,只有開國功臣的幾位功侯,如高密侯鄧禹的一萬五千戶、文成侯白麒的一萬一千戶等等。

  元嘉元年(和平元年)

  梁冀帶劍入宮,尚書張陵呵斥他出去,並讓禁軍奪走了梁冀的劍。

  這是劉志第一次向梁冀發出自己的聲音,經過一年多的沉浸,有著袁湯等人的全力支持,以及被壓制的玉真坊一派的協助。

  劉志在朝廷上已經有了不小的聲音,起碼自己的內朝尚書台中,有小半的尚書投向了他。

  梁冀本來十分憤怒,但是在心腹和梁皇后的勸說下,還是第二天,在朝會上向劉志跪下謝罪。

  但是劉志這一次本就是一次試探,因此並沒有過多為難他,只是下詔罰梁冀一年的俸祿。

  然後為了安撫他,又賜予他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覲見時不必自稱姓名等諸多特權。要知道這些特權在大漢的歷史上,只有霍光有過。

  哪怕是王莽,在篡漢前,為了向世人展現自己的對大漢的恭敬,也沒有接受這項特權。

  不僅如此,還下令讓梁冀十天進宮一次,幫助皇帝處理、評議尚書所奏的事務。這是向梁冀分享權力的舉動。

  這一系列的動作,直接讓梁冀心花路放,將之前的不愉快忘到了九霄雲外,認為劉志還是十分識時務的,十分滿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