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維天有漢,紫微閃爍

  第295章 維天有漢,紫微閃爍

  建武三十年

  自從上次匈奴聯合鮮卑入侵遼東,被遼東太守祭肜擊破,全軍覆沒後,鮮卑從此畏懼漢朝。

  之後鮮卑遣使來到雒陽,表示願意臣服大漢,並開始朝貢,劉秀遂在遼東設立鮮卑都護,處理鮮卑境內事務。

  九月

  鮮卑大人於仇賁、滿頭等率眾鮮卑貴族來到雒陽向劉秀朝賀,表明鮮卑正式歸附大漢。劉秀封於仇賁為鮮卑王,滿頭為歸漢侯。

  建武中元二年(建武三十三年)

  東邊有小國,跨洋而來,覲見天朝,劉秀接見東邊小國使者,使者表示願意成為漢朝的藩屬國,世世代代為大漢稱臣納貢,請求漢皇賜名。

  劉秀見其人矮,不過漢民脖頸,便以「倭」為民,遂賜「倭國」。並向倭人「賜以印綬」之事。

  倭國使者喜不勝喜,又請求漢皇賜封,劉秀便賜封為「倭奴王」,並賜金印,上刻「漢委奴國王」。

  等待倭國使者將金印奉回國內,交給倭國國王后,整個倭國因為得到了大國冊封而舉國大喜。

  二月

  漢帝劉秀在雒陽南宮前殿崩逝,享年六十二歲。

  劉秀在逝世前留下遺詔:「朕無益於百姓,後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務必要儉省。各地刺史、二千石長吏都不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邑,也不要徒損國力派官員或通過驛傳郵寄唁函弔唁。」

  三月

  太子劉莊在高廟繼位,群臣為劉秀上諡號「光武」,是為大漢光武皇帝。

  光武帝於亂世中再興大漢,其功可比高祖、武帝,故而在群臣和眾諸侯王的共同決定下,立廟,上廟號「世祖」,全稱是為大漢世祖光武皇帝。葬於原陵。

  光武帝劉秀從南陽隨兄起兵以來,久於戎馬生涯,厭倦打仗,並且深知國家疲敝虛耗,很想卸去重擔輕鬆一下。

  於是在平定隴、蜀以後,不是形勢緊迫,很少再談用兵的事,將所有的心思全部都用到治國理政中去。

  每日早晨上朝辦公,日影西斜才停止。屢屢召集公卿、郎、將,討論經書的道理,半夜才睡。

  劉秀雖然擊敗了其他爭奪天下的蛟龍,榮登大寶,但是行為舉止卻一直小心翼翼,只怕有所失誤,對國家造成了什麼不可挽救的危害。

  所以他才能對政事有清明謹慎的認識,在他執政的三十二年裡,總攬權綱,審時度力,所行所言竟全無過錯。

  對待跟隨他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沒有刻薄,反而為了保護他們,賜予了極大地殊榮。他深知治理國家需要靠文官,而不是武官,因此他讓這些武官功臣卸下了職權,任命文官處理國政。

  等到天下平定後,他下令收藏武器,精簡士卒,馬放南山。雖治國之道不能和古代聖賢相比,但畢竟也是偃武息戈,講求文治。

  他對待百姓如同春風那樣溫和,對待貪官污吏和不法豪強如同嚴冬那樣冷冽,在他的治理下,豪強不敢肆意妄為,百姓得到修養保護,有才能的官吏得到提拔任用,沒有德行的人被批評免職。

  取得天下後,他沒有隨意的對周邊的外族用兵,反而運用柔和的手段安撫他們,但是卻並不是一味的退讓。

  異族若是入侵,他就將他們打得鼻青臉腫,異族要是想要交好,他就派出使者打消他們的顧慮,於是在這一系列恩威並施的手段下,自新莽以來脫離的周邊異族都基本上重新回到了大漢的懷抱,只有西域,因為實力的原因,沒有解決。

  這就是平定亂世的天命之子,挽救華夏的不二之君,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再興大漢的劉氏子弟,大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十月

  白國傳來訃告,白王白室薨逝,享年九十四歲,依據白國提供的諡號,同意上諡號為「光成」,是為白光成王,白國世子白琪繼承王位,得到朝廷的同意,冊封。

  【世系】

  武祖(享齡五十五):姒姓白氏羆【遺言】:武兒沒想到吧,善待家臣。

  襄祖(享齡六十三):姒姓白氏武【遺言】:桓兒加油!重視學堂傳承。

  桓祖(享齡四十一):姒姓白氏桓【遺言】:姬瑕你個坑貨,你TXX。

  ···

  文定祖(享齡九十六):姒姓白氏貫【遺言】:王朝百年替,白氏萬萬年。

  光成祖(享齡九十四):姒姓白氏室【遺言】:劉氏二興,此天命也。

  白室是白貫第二個兒子,與故世子,大漢宣國公白宣一母同胞。原定白宣將成為白國的繼承者,但是白宣亡於追尋大道之路,白室不得不頂替白宣繼承白國。

  而白麒是白宣的嫡子,白室本就不願意繼承白國王位,喜歡研究數術之學,只是白宣早逝,故而被白貫拉上了王位。

  在白氏子的眼中,家主之位,也就是白王之位,就如同一道枷鎖,將其捆綁在白國,沒有大事要事,不得出白國一步,甚至於白府、朝歌。

  自從白室繼位以來,這白府只出過三次,朝歌只出過兩次,白國只出過一次,就是那次光武帝在邯鄲的設宴。

  所以白氏子並不像皇室子弟,那麼渴望皇位一樣渴望家主之位,因為不當白王,不當家主,仍然可以享受到白氏的榮耀,仍然可以實現心中的渴望。

  因此白室沒有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白宣的兒子。因為這王位和家主之位本來就屬於白麒。

  永平二年

  此時距離漢帝劉莊登基已經過去了兩年了,劉莊為人喜愛儒學,而且,由於劉秀的常年教導,對於防備外戚亂政和地方豪強方面,深受他的影響。

  因此劉莊繼位後,在繼續奉行光武帝在位時期為鞏固大漢統治而推行的各項政策外,一改往日劉秀對待外戚寬容的態度,凡是有違背漢律的,不管他是誰的親戚,哪怕是自己的親戚,也不會放縱。

  劉莊遵從光武帝的遺命畫二十八將於雲台,其中以太傅鄧禹為首,有吳漢、賈復、耿弇、寇恂、岑彭、馮異、朱祐、白和、祭遵等跟隨光武帝平定天下的二十八人。

  但對自己的岳父馬援卻不予收入,只因為他是自己皇后的父親,這就給了大臣們一個信號,自己就是要限制和約束外戚。

  為了掌控朝政,劉莊一上位就將三方集團勢力的代表收入朝中,任命代表功勳集團的鄧禹為太傅;下詔召來胞弟,代表宗室集團的東平王劉蒼為驃騎將軍;提拔代表官僚集團的前朝老臣,尚書令白黎為太尉。

  如今的朝政不是如同前漢一樣,皇帝之下,就是三公,三公把持朝政,而是皇帝通過尚書台統領外朝,尚書台有關於外朝所有衙署的曹尚書。

  而外朝則是以太傅為上公,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往往讓太傅錄尚書事,參與內朝決策。

  但是太傅並沒有統轄三公的權利,主要是為了向皇帝講述經術,而劉莊猶愛儒學。

  而任命鄧禹為太傅,是為了安撫功勳集團而已,因為鄧禹並沒有被錄尚書事。

  外朝以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勛三卿;以司徒領太僕、鴻臚、廷尉三卿;以司空領宗正、少府、司農三卿。

  不過若是沒有被錄尚書事,三公與花瓶無異。

  六月

  劉莊西巡視察,到長安,祭祀高帝廟及十一陵。遍覽客舍,召集郡縣官員,慰勞犒賞作樂。

  九月

  劉莊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仿照周禮,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制度。

  等到與眾儒學大師討論完備,下詔:「有司等即刻參照《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等古籍恢復冕旒制度。」

  十月

  有司將制度上書,劉莊審閱後同意,確定了冕旒的規制:冕板皆廣七寸,長一尺二寸,前圓後方,冕板頂部為玄黑色,冕板里部為朱綠色,前垂四寸,後垂三寸。天子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的顏色作組纓。

  三公諸侯為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為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用其綬的顏色作組纓,旁垂黈纊。祭祀天地、宗廟、明堂時,則戴上冕旒。

  早在光武帝時冕旒制度就有所恢復的徵兆。

  光武帝在邯鄲宴請白光成王時,為了在傳承悠久的白國面前,體現皇室威嚴,故而對於宴會和著裝的設計,多採用古制,甚至在秦之後第一次使用了天子十二旒的冕旒。

  如今,劉莊將其確定為制度,使得漢家的制度更加的完善。

  十一月

  劉莊派出使者以豬羊二牲祭祀蕭何、霍光,表明對二位輔佐大漢的功臣的敬意。

  同月,劉莊車架巡幸道河東,對所經過地方二千石縣令、縣長以下至於掾史分別賞賜。白國世子白緒代表白國,帶著禮物前來朝見,劉莊很是高興,賜予了白國,皇室所用的青銅樂器一套。

  十二月

  開國功臣司空竇融的親屬,護羌校尉竇林被劉莊以「欺君罔上、貪贓枉法」之罪下獄論死。

  然後以竇融管教子弟不嚴,數次下詔責罰,並將竇融罷官。

  太后陰麗華的親族,九卿之一的少府卿陰就之子陰豐,寵妾滅妻,殺害其妻子酈邑公主。劉莊大怒,不顧外戚的身份,下令嚴查陰豐諸事。

  最後陰豐以及他的寵妾被處死,少府卿陰就自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