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宣武推演起繡衣,大夏勳爵招義軍
開封,大宋宮
白澗深居宮苑,卻十分關注前線戰事,每日都召集在京的武將前來宣武殿推演戰局。
「北路燕王的軍隊現在已經推進到了太原城下,晉國在太原方面的主將是劉知遠。」
「雖說太原方面的晉軍不多,但太原乃北方重鎮,城堅池深,燕王若想要攻破,恐怕還要費一番功夫啊。」
「不僅如此,劉知遠乃晉國名將,又是石敬瑭的親信,依我之見,太原方面還是緩為主,不可作為大軍主攻方向。」
「不然,太原乃石敬瑭起興之地,晉國許多大臣都從河東走出,若太原能夠取下,對晉國是一記十足的重錘,可動盪其餘戰線的晉軍。」
大殿中,白澗坐在御座上,背靠軟墊,聽著臣下的討論。
皇太子白汐立在大殿正中,面對著殿門方向,主持軍議。
適才討論的二人乃是樞密院副使駱明翰、兵部侍郎梁中生。
「現如今潼關占據陷入對峙,北路軍頓兵太原城下,南路軍也被大散關所擋,無法北上,三路大軍都遭遇了激烈抵抗,可否另開戰線。」
此時已經滿頭銀髮的樞密使崔少傑,頂著一臉溝壑的老態,對著白汐建議道。
「您是說?」
崔少傑點了點頭:「老臣聽聞太子麾下的文學緣尹鶚一篇《討石奸檄文》激起晉國千層浪。」
「如今晉國雖在險關大城阻我大軍,但其內部叛亂跌升,無法將其壓下。」
「您看我們是否可以聯繫關內雄豪,裡應外合,破關入城。」
白汐轉過頭看向白澗,得到示意後,朗聲道:「召繡衣衛都指揮使全炳忠。」
不多時,繡衣衛都指揮使全炳忠一身錦衣來到大殿,單膝抱拳道:「臣全炳忠拜見陛下,參見皇太子殿下。」
「全都指揮使。」
「臣在。」
「今討奸大軍頓兵堅城、險關之下,你們繡衣衛在關中人手多嗎?」
「回稟太子殿下,幸得陛下信賴,自後唐時起,繡衣衛便在關中安插人手,如今整個關中,無一不在繡衣衛的監控之下。」
「很好。現在孤要求你們繡衣衛立即聯繫關中願意歸附我大夏的義軍,擾亂晉國各處,甚至說幫助大軍入關,你可敢接受。」
全炳忠聞言激動不已,當即雙膝下跪,扣頭道:「繡衣衛全體皆乃皇家鷹犬,殿下但有驅使,敢不效命。」
因為需要逐步將國政交給白汐,以實現自己百年後平穩交接權利。
白澗早在三年前,便將繡衣衛交由白汐代管。
而今白澗除非特大事件,一般都不發表意見,全程觀看白汐如何處理國政。
如此,民間便有了『太子執政』的說法,即皇帝不出,太子執政,國事皆出於太子之手。
這種權力交接並不是唐高祖與唐太宗之時那種逼迫,而是白澗感念自己年事已高,為保證國家穩定,所試行的一種實驗。
一如白氏早年家主年老,少主執政的故事。
「既然如此,孤遣東宮所屬太子舍人孟昶與你同行,命為關中招撫正副使,負責招撫關中義軍,為大夏所用一應事務。」
「臣領旨。」全炳忠自無不可。
孟昶乃孟知祥三子,自從孟知祥投降大夏後,便被封為邢王,軟禁開封。
不過他的幾個兒子卻沒有被禁錮,被大夏收錄朝堂,各處為官。
現如今大夏的異姓王有四個,即遼王劉守光、淄王王從義、荊王朱簡、邢王孟知祥。
原本劉守光與王從義都是重號王,但為了給白濤、白浪騰位置,被白澗改徙。
雖說含金量低了點,但都是一字異姓王,並非二字郡王。
在大夏,現階段的高等爵位分為六等十一級。
第一等:嗣王、親王、一字王、郡王。
第二等:國公、郡公、縣公。
第三等:縣侯。第四等:縣伯。第五等:縣子。第六等:縣男。
其中嗣王只有一位,乃秦王,是欽定的皇太孫。
親王唯有皇室成員才可以出任。
一字王則給予有大功的異姓王或宗王。
有救國之大功者,可封郡王。
其中國公以上,最高食邑萬戶(實封千戶)。
郡公五千戶(實封五百戶),縣公兩千戶,縣侯千戶,縣伯七百戶,縣子五百戶,縣男三百戶。
大夏食邑並非盡食,而是折算成錢糧布,並且實封比食邑少十倍。
除了高等爵位,還有低等爵位,但沒有食邑,只有食祿。
也可以將高等爵位視為『食邑封爵』,已經超越了朝廷的品級,是為『超品』。
而低等爵位視為『榮譽封爵』,仍舊在朝廷官員的品級體系之下。
榮譽封爵有上柱國(正一品)、柱國(從一品)、勛士三等。
其中勛士一等又分為文勛、武勛。
文勛:正治上卿(正二品)、正治卿、資治尹、資治少尹、贊治尹、贊治少尹、修治庶尹、協正庶尹(從五品)。
對應的是考過文舉,即鄉試的文士。
武勛:上護軍(正二品)、護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從六品)。
對應的是考過武舉,即都督府武試的武士。
夏承乾十六年,後晉天福二年
七月
潛入關中的全炳忠、孟昶很快便聯繫上了隴西的起義軍李巍。
孟昶以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勸得李巍投靠大夏。
經由大夏朝廷任命,原本只是一縣捕頭的李巍,因為手中有五千義軍,一躍成為了大夏魏州都督(從四品下都督)、忠武將軍(武散官)、上騎都尉(武勛)。
七月十八日
在全炳忠、孟昶二人的聯繫下,關西五家義軍首領投向大夏,二人在晉國腹地陡然召集了一萬五千義軍,夏廷賜號「討奸復效軍」。
全炳忠就任復效軍都指揮使,孟昶為軍都虞侯,李巍為左廂都指揮使。
七月二十一日
在涇州繡衣衛的幫助下,復效軍攻破涇州城,得到涇州武庫的補充,實力再次得到提升。
八月二日
復效軍破邠州,長安震動。
石敬瑭不得不抽調一部分潼關守軍,命張從賓領一萬軍士,前往討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