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秘技:反覆橫跳

  第309章 秘技:反覆橫跳

  北邙,位於雒陽城北,即邙山。【記住本站域名sto55.COM】

  山雖不高,但土厚水低,宜於殯葬,不僅有八座東周王陵,還有本朝開國皇帝的原陵,因此,久而久之,這裡便成了一處有名的葬地,王侯公卿皆選擇魂歸此處。

  【中興世祖光武皇帝之陵】

  陸離一行人提前來到邙山等待,此刻正駐足於從門闕到陵冢的神道上,只見一通穹碑沖天而起,直插雲霄,其中「中興世祖」四個赤金大字尤為明亮。

  「相傳,附近的百姓經常來此撫碑擇吉問凶。」

  潘明一邊大量神道兩側的石雕,一邊介紹道:「人離碑十步,雙手平伸,閉目走去,若是能感覺自己摸到這四個字,那就是大吉之兆。」

  聞言,姜勝與王黎均面露意動,想要上前試試。

  這時,陸離收回視線,道:「現在時間尚早,你們兩個要是感興趣,就過去吧。」

  按理說,經歷過這麼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陸離應該第一個上去,但他卻沒有動彈的意思。

  因為這應該只是民間傳聞,哪個尋常百姓能突破守陵衛士的封鎖,近距離靠近此處?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姜勝、王黎二人無奈而歸。

  「無甚神異之處。」

  「不如出去看看,或許兩位皇子已經抵達了附近。」

  他們已經在這裡足足等待了小半個時辰,除了倒在地上的一隊衛士外,並未看到大批人馬活動的跡象。

  看著天色漸白,潘明道:「我和姜勝去附近探查一番,你們兩個守在這裡吧。」

  「好。」陸離點了點頭。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所謂帝,是指史侯劉辯,何皇后之子、大將軍之侄,最有資格登基的皇子,至於王,自然是董侯劉協。

  演義之中,大將軍何進被十常侍誘殺,袁紹帶兵殺入皇宮,致使南北兩宮大亂,張讓等人裹挾漢少帝和陳留王逃入北邙山,後來在面對董卓的兵馬時,漢少帝嚇得連話都不會說,反觀陳留王,表現得更加鎮定,更像天子,正應了那句「帝非帝,王非王」。

  而千乘萬騎走北邙,自然是指文臣武將趕到北邙山去找皇帝。

  如今天子倉促駕崩,繼任者究竟為哪位皇子仍未在朝堂上確立,狼顧天下英豪的董卓更是遠在西涼,但闖宮之事已經發生,傳國玉璽更是提前丟失,沒人能篤定接下來會發生些什麼——

  歷史已變得面目全非,跟演義更是對不上,但沒過多久,事實就證明:陸離多慮了。

  前去偵查情況的潘明帶回來一名寺人,此刻正跪在神道之上,提心弔膽地等待發落。

  畢竟十常侍中的大部分人習慣了養尊處優,哪怕是逃命,身邊也得跟著人伺候,陸離面前的這人便是其中之一。

  坦白來說,這傢伙反偵查意識挺強,穿上了黔首百姓的衣服,頜下還粘著一縷鬍鬚,但到底殘缺之人,膚色異常蒼白,尤其是那陰柔的氣質,根本與下地幹活的田舍漢扯不上關係。

  正因為如此,一眼被潘明看穿,用刀鋒抵著頸項,略微嚇唬了兩句,他就屁滾尿流地如實招出身份。

  聽得他是從北宮逃出來的寺人,料來必知皇子所在,因而,潘明直接把人擄走。

  中途問了他如何逃出、兵力如何、是否有武將追隨,這名寺人一一做了回答,不敢有任何隱瞞。

  百十名羽林衛,近三十名身體強健的寺人,另外還有親手殺死大將軍何進的尚方監渠穆以及九名常侍。

  陸離皺眉問道:「蹇碩呢?」

  這名寺人嚇得連頭不敢抬,跪伏在地上,顫聲回答:「上軍校尉獨自去了西園。」

  「所為何事?」

  「不知……」寺人感覺脖頸處一涼,忙道:「蹇碩拿了史侯以及董侯的信物,想必是去整合兵馬,來邙山迎駕。」

  袁紹只帶走了自己的中軍校尉部,以及典軍校尉部,現在西園之內還剩下六部,而蹇碩是這支部隊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再加上有兩位皇子的隨身信物,恐怕真能調動大軍前來。

  陸離按下心思,又問:「你們是從何處逃出北宮?」

  「供奉光武皇帝的香案下有一條密道,直接聯通北邙山。」

  聽到這裡潘明暗自點了點頭,果然沒有猜錯,另外這條密道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

  這個時候,姜勝突然問道:「兩位皇子在路上可曾說些什麼,有何異常之舉?」

  話落,陸離等人紛紛看向跪在面前的寺人,漢少帝、漢獻帝,這兩人在後世都做過皇帝,眼下,天子也只會從他們中選出。

  「這……董侯一路無言。」

  「史侯呢?」

  「小人不敢說……」

  話還沒說完,刀鋒上便浸出一抹鮮紅。

  「史侯曾問,入宮的甲兵可是要另立新朝。」

  眾人一時失語,未來的天子這是記恨上他們了。

  又過了一會兒,站在旁邊的王黎見無話再問這個寺人了,隨口道:「如何處置他?」

  寺人聽得此話,磕頭如搗蒜,哀求道:「小人剛入宮沒多久,沒參與什麼軍國大事,在雒陽也一直嚴守法紀,無敢有擾民之為。」

  「將軍,饒命啊將軍!」

  經過一番觀察,這寺人已猜出劫走自己的人是軍中悍將,不然身手不會如此駭人。

  陸離心中正在盤算著如何迎駕,聽得哀求,便瞥了他一眼,吩咐王黎道:「能在人煙罕至的北邙遇到此人,也是有緣,既然如此……」

  「留個全屍吧。」

  王黎笑了笑,手起刀落,將這名寺人刺死,而後拖到神道旁丟下。

  經此一役,兩個皇子心中已經留下了陰影,表面上不顯,可內里估計恨不得要把士人集團全部誅九族。

  因而,潘明提議道:「這種情況下,想要將其迎回,幾乎是難上加難,倒不如直接用武力搶奪。」

  畢竟,十常侍再張狂,也不敢拿兩位皇子的生死當做籌碼。

  至於被即將登基的天子記恨?

  坦白來說,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就是光武皇帝從陵墓中爬出來都不管用。

  再者說,一個坐在龍椅上的傀儡而已,要不是想拿高評分,必須參與各種歷史大事、刷存在感,誰願意去迎?

  「大可不必這樣。」陸離搖搖頭,否定了潘明的提議,笑道:「事已至此,打著士人集團的旗號行事完全不管用了。」

  潘明心思縝密,瞬間想到了陸離的另一層身份,脫口而出道:「你想直接表明邊將的身份,撇開汝南袁氏單幹?」

  自本朝建立以來,一直是宦官與士人集團輪番掌權,其間偶爾出現外戚干政的現象,但也因為根基不深,如天外流星般一閃而過,比如何進。

  因而,在各方勢力的領頭人看來,鎮守邊疆的武人根本排不上號,只能找一個山頭依附。

  換而言之。

  誰也不會想到,雒陽變天之後,武人竟敢出來爭奪權柄——

  當初董卓入京,不管是大將軍何進,還是太傅袁隗,雖然都看出他心懷野望,但也沒太當回事。

  畢竟這麼多年來,從未有過武人把持朝政的先例,因為,只要誰敢這麼幹,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可惜,董卓,董太師就是漢末最大的異數,說他蠻橫無理吧,這傢伙懂文人那一套,前期也偽裝得很好,說他懂規矩吧,骨子裡又信奉拳頭最大,後期直接把桌子掀了。

  當然,下場也不是很好,引得十八路諸侯討伐,最終只能選擇遷都長安。

  正因為如此,潘明才會面帶憂色,現在並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時機,并州軍雖兵強馬壯、猛將如雲,但很難扛住天下豪傑,大概率跟董卓一個下場。

  此外,董卓失去了上雒的機會,絕對會加入聯軍……

  如此一來,三國劇情徹底崩潰,亂臣賊子董太師搖身一變成了勤王忠臣。

  想想就很刺激!

  與潘明不同,姜勝與王黎心中在想:把一個世界的發展弄得偏移預定軌道,不比搶奪什麼傳國玉璽更能獲得校長認可?

  「士人集團失去了大義。」陸離回顧身後光武帝的陵寢,緩緩道:「夜間,北軍、虎賁等部血洗兩宮,這個時候宮內怕是連一個活著的寺人都找不到了。」

  雖然不知道他心中在打什麼算盤,但潘明等人還是點了點頭,以示附和。

  身為親歷者,大家對昨夜宮中形式都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宮牆倒塌、宮門碎裂,甚至為了製作雲梯,連道路旁的參天古木都被砍伐了許多,看上去蕭瑟破敗至極。

  外圍如此,就更別提內里了,袁紹、袁術兩兄弟還能稍微收斂一下殺性,北軍就不一樣了,如同瘋狗一般,幾乎是見人就殺,很多在宮城內處理政務的大臣、夫子不得不脫衣解帶,袒露下身才得以倖免。

  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大漢也就剩下十常侍,以及跟在兩位皇子身邊的幾十名寺人了。

  這樣一看,閹黨已經不能說是元氣大傷,而是幾乎快要絕跡了,還拿什麼跟士人集團斗?

  而在這種時刻,手握重兵、隨時可以南下匡扶漢室的地方諸侯,主動派出使者來援,不正是雪中送炭嗎?

  最關鍵的是,這雪中送炭的對象不是閹黨,他們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只要史侯同意,丁公立刻揮師勤王,至於討伐何人?

  自然是犯上作亂的北軍了。

  (汝南袁氏這棵參天大樹一時半刻還倒不了,最多棄車保帥,犧牲一些黨羽,然後再沉寂一段時間。)

  聽完陸離的分析之後,潘明也算明白了,董卓那一套太過野蠻了,不講究,并州軍會更加溫和,就他們四人前去相迎,兩位皇子再怎麼多疑,也不會將之當成劫駕。

  接下來就靠個人發揮了,說些漂亮話,反正十常侍沒得選,也就蹇碩手中有點兵權,還不一定能全部調出來。

  略作商議之後,一條可以影響朝堂格局的決定產生了:

  為未來天子站台,跟士人集團打擂台。

  而潘明則代表曹操跟袁氏劃清界限,畢竟縱橫一方並且手握大義的并州軍,一旦亮明旗幟入京,絕對可以吸引更多的地方諸侯加入進來。

  到那時,何愁不成事?

  孟德公知道此事之後,不僅不會怪罪,反而會暗自慶幸——

  要知道他麾下的典軍校尉部,可是直接參加了血洗宮城之事,潘明代其前去迎駕,能助他洗白上岸。

  與此同時。

  倉皇出逃的兩位皇子在羽林衛護送下,來到邙山一處莊園。

  而莊主崔毅夜間夢到兩輪紅日墜於後院,瞬間被驚醒,趕緊披上衣衫出去查探,恰好撞見少帝等人。

  「二少年誰家之子?」

  其實,在看到身材魁梧的羽林衛之後,崔毅心中已經有了猜測,只不過不敢相信,兩位皇子怎會倉惶淪落至此。

  少帝沒有回答,他在逃命的路上,只與蹇碩說了兩句話,反倒是一直沉默的董侯開口道:「吾等乃天子嫡傳血脈,夜間遭遇兵亂,逃難到此。」

  兵亂?

  崔毅並非普通黔首,其兄崔烈數年前曾任司徒,標準的士人一黨,只不過他本人因不喜十常侍,選擇了遁世不出,暗中關注朝政。

  因而,視線在幾十名面部陰柔的寺人臉上一凝,崔毅便猜出了原委,本欲為亂兵辯解、再斥責十常侍幾句,但又哽住了。

  不管怎樣,兩宮也是天子居所,帶兵攻伐且將帝子逼至邙山,這罪名,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除非……

  崔毅趕忙按下不敬之心,先不談是否有實力將帝子控制住,要是真這麼做了,他跟亂臣賊子何異?

  一念至此,崔毅急忙下跪行禮,而後親自攙扶少帝與董侯入莊,命僕人設酒殺雞做食。

  卻說雒陽,城中百姓聞見血腥味沖天而起,人心惶惶,紛紛閉門不出,更不敢議論,而朝中公卿也是自顧不暇,命家中健仆打開私人武庫,看護家小,同時在心中暗罵掌軍之人。

  至於袁家二兄弟,在合兵之後,亦不再克制,命令麾下士卒與北軍一道,屠滅兩宮,不僅寺人被殺,連女官也沒能免災。

  只有尚書盧植和河南中部掾閔貢沒有忘記本分,一路搜尋,終於覓得天子蹤跡,追至邙山,在山莊下方,與陸離等人打了個照面。

  盧植雖為尚書,但昔年卻是統兵十萬、平定張角之亂的大將,值此國難時刻,身上的殺伐雄烈之氣幾乎不做掩飾,見陸離四人出現在邙山,又披堅執銳,直接勒馬向前,叱曰:「爾等何人?」

  「典軍校尉曹操麾下司馬潘明,前來保駕。」

  陸離不認識盧植,但潘明見過對方,事先提醒了一句,因而他沒有托大,於道左下馬,拱手道:「并州刺史麾下揚威將軍陸離,特來保駕。」

  換了一個特字,氣氛瞬間不一樣了。

  事實上,身為尚書令的盧植知道大將軍何進秘密調遣邊將入京的事情,不僅沒有追問,心中反而大喜。

  他是當世大儒,名望、實力兼備,但從不結黨營私,多次回絕太傅袁隗等人的拉攏,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忠於漢室。

  眼下,十常侍亂國、士人集團大逆不道,卻有一名邊將主動前來迎接帝子,這說明什麼?

  其心向忠義!

  可以引以為援。

  念及此處,盧植親自下馬將陸離扶起,溫聲道:「既來保駕,便隨老夫一同入莊吧。」

  「老將軍先請。」

  陸離拱手再拜,態度愈發躬謙。

  一是敬重盧植,對方文武雙全,曾於緱氏山廣收門徒:公孫瓚、劉備皆是他的弟子;二是替遠在并州的主公刷好感,只要這位文道魁首點頭了,邊軍入京一事,成矣!

  還是5k,碼了六個小時……剩三個6k大章結束,感謝追讀的各位。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