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李奇維的雄心壯志
1901年10月16日下午,卡文迪許會議室內,李奇維第一次接受報紙的採訪。
《泰晤士報》總編巴克爾是資深新聞人,深諳循序漸進之道,他要慢慢引導李奇維吐露心聲。
「布魯斯,原諒我這樣稱呼你,清國的文字實在太複雜了,我很長時間都沒有學會。」
「沒關係,巴克爾,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我也要需要入鄉隨俗。」
「哦,那太好了,布魯斯,你是一位紳士。」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並不了解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到底是什麼,伱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嗎?」
「我的專業是物理,想要解釋物理現象背後的本質,其實要取決於聽講者的認知水平是什麼層次。」
「舉個例子,人在冰面上,為什麼很容易滑倒?」
「對於沒有物理基礎的普通人而言,會直觀地認為,冰面很滑,所以人會滑倒。」
「這種理解雖然很淺顯,但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
「因為我知道那裡很滑,所以經過時我會小心一點,防止摔斷了腿。」
「然而對於學習過物理的初級學生而言,他們會用一個專業詞語去解釋:摩擦力。」
「冰面上的摩擦力很低,人在重心不穩後,就會向前或者向後移動,從而跌倒。」
「但是,這對於深刻理解世界的運轉依然不夠。」
「層次更高的物理學者,比如博士甚至教授們,會從分子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去解釋摩擦力的本質。」
「而我的量子論,就是一種研究這些微觀粒子的新的物理工具。」
「哦,布魯斯,你的解釋太精彩了,我想我明白了。量子論就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的。」
「額,可以這麼理解。」李奇維附和道,他看出巴克爾不想深入這個話題。
「恕我冒昧,清國在我的印象里,還是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那裡不要說科學,就連像樣的學校都沒有。」
「我聽說你是17歲來劍橋留學的,短短的四年時間,你就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
「請問你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李奇維皺眉,微微思考了一下,「我想這是一個宏觀和微觀的關係問題。」
「華夏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國,它的慣性非常大。」
「由於種種的原因,導致科學的土壤一直未能發芽成長。」
「但是具體到某一個人,他的很多才情和品質都是天生的,與出生地無關。」
「我認為我就是那種天生對物理有天賦之人。」
「來到劍橋後,受到系統正規的教育後,我的天賦被挖掘,所以才能在物理上做一點微小的工作。」
巴克爾沒想到李奇維輕鬆化解,他也被李奇維的回答逗笑。
「哈哈哈,布魯斯,我都不知道該說你是驕傲還是謙虛。」
「你一邊說自己天賦高,一邊又說自己的成就小。」
李奇維淡淡一笑,「這是我們華夏的中庸之道。」
「至於我個人,你可以認為我鋒芒畢露。」
巴克爾沒想到李奇維如此直白,心想這個年輕人,他有鋒芒畢露的資本啊。
「我知道,你的家族在清國內,也屬於實力很強的經商家族。」
「你的成功,是不是也離不開家族的支持?如果沒有錢財,學習恐怕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沒錯,這點沒什麼好遮掩的,我留學的費用都是家族從華夏寄給我的。」
「但我認為這不是什麼污點,難道做研究或者學習就得一貧如洗才對嗎?」
「家族的幫助是我與生俱來的,只是可用的工具而已,我沒有什麼壓力。」
「如果我生在普通人家,我依然可以做出今天的成就,也許會更費力一點。」
「我個人對於貧窮和富有,沒有任何偏見,人不應該被環境束縛。」
巴克爾點點頭,忽然又問出一個刁鑽的問題:
「剛剛你一直在說華夏,為什麼不說清國呢?」
「你似乎很排斥別人叫你清國人,或者你自稱清國人,有什麼理由嗎?」
李奇維盯著巴克爾看了幾眼,對方臉上沒有任何情緒,仿佛就是單純地好奇。
「歷史永遠是向前發展的,先進的會代替落後的,文明的會代替野蠻的,生產力高的會代替生產力低的。」
「你們英國不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嗎?」
「因為工業革命的興起,從封建走向君主立憲。」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處理的方法自然也不同。」
「另外,我只是一個物理學家,對於政治不感興趣。」
「所以,我稱華夏,就是一種習慣,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請不要聯想。」
巴克爾悻悻一笑,他沒想到李奇維看著很年輕,回答卻經驗老道,滴水不漏。
而且還反將自己一軍,本質上,英國和清國確實沒什麼不同。
但是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他試探出了李奇維是擁抱文明的,而不是支持愚昧。
這對於接下來的各種策略,都非常有參考意義。
李奇維也在思考巴克爾的意圖。
對方表面上只是《泰晤士報》的總編,但是他的身份決定了,他和英國上層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也許這個問題,就是他背後某人的指示。
「布魯斯,你取得物理諾獎,想必回國後,一定會受到重用,你會如何改變你的國家。」
李奇維知道這篇報導肯定會傳到國內,甚至會被送到滿清掌權者們的手中。
於是,他思考後說道:「我的目標,就是仿照歐洲的模式,在國內建立更多的大學。」
「教授自然科學知識,讓無數的華夏人,能夠接觸到最先進的理念,追求更好的生活。」
「但華夏也並非一無是處,我們有自己的璀璨文化和歷史財富。」
「我想通過建立特色大學,讓國外的留學生來了解華夏,熱愛華夏。」
「比如我可能會建立一所瓷器大學,把科學技術和傳統的華夏工藝結合起來。」
「潛心研究製造出更精美,或者更耐用的瓷器出來,傳播華夏文化,造福世界。」
「並且,我還會辦科技報紙和雜誌,專門介紹國外的最新科學進展,讓國內優秀的學者,能夠有機會見識更廣闊的天空。」
「總之,我會把畢生所學,用在科技和教育領域,提升華夏人民的整體素質!」
咔!
李奇維用力一揮的手勢,正好被攝影師記錄下來,當做珍貴的配圖。
大家也被他的赤子之心感染,這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物理學家。
李奇維可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剛剛的一切都是他的表演。
也是他深思熟慮後的說辭。
他要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自己只想在科學教育領域建功立業,從而麻痹滿清高層。
對於他們而言,李奇維再有名,哪怕得10個諾貝爾物理學獎,那也就是個匠人,翻不起大浪。
最多賜幾件寶物,賞幾個宮女就能隨便打發了。
安心搞你的研究,給皇家當牛做馬就行,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歷史上,他們也確實就是這麼做的。
慈禧老妖婆論玩弄人心,那世間難有敵手,李奇維自忖拍馬也比不上。
可是一旦涉及到外國,什麼工業革命、科技等,她就是個睜眼瞎,和普通的老太太沒有區別。
甚至都比不上接觸過西學的幼童。
說到底,她的本質就是一個掌握最高權力的蠢女人而已。
只要扒開她的外衣,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時代的科學技術,會給封建制度帶來多麼大的衝擊。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不匹配,必然導致改變。
任何人都無法阻擋這股時代洪流,不然只能被衝擊的粉身碎骨。
這股力量,只有接受西學的人才能掌握。
當然,李奇維內心所想的這些,巴克爾是不可能知道了。
他聽完後,只有發自內心地感到震驚。
他也算了解清國的,甚至知道學而優則仕的典故。
在他的想法裡,李奇維作為清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回到國內後,肯定會受到重用,位居高位,然後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全部向西方看齊。
然而現在對方卻說,自己就想搞搞教育和科技。
這讓巴克爾百思不得其解,只能佩服李奇維的純粹。
他怎麼可能弄明白,華夏境內錯綜複雜的勢力關係。
一個小小的李奇維,暫時在那些真正的大佬眼中,最多只能算一個名人。
而不是掌舵國家的船長,很多事情輪不到他指手畫腳。
接下來,巴克爾又提問了一些角度新奇的問題,都被李奇維一一解答。
採訪在友好的氛圍中結束。
兩人同時起身握手。
巴克爾最後又恭喜李奇維獲獎,表示希望下次有機會再採訪他。
李奇維也回應感謝,並打趣地告誡,一定要如實報導啊,不能添油加醋。
說的巴克爾哈哈大笑,對李奇維的印象更深了。
很快,巴克爾等人和湯姆遜告別後,就帶著報社人員離開劍橋。
他們要趕緊回去定稿發行。
李奇維的言論讓巴克爾堅信,對方是改革派。
那麼是不是代表清國的年輕一代,都是抱有這種思想。
想當初英國為了和清國做生意,不惜發動兩次戰爭,就是為了得到龐大的市場。
而現在,清國年輕人的代表,李奇維公開要學習西方,這或許就是一個信號。
至於這樣報導,對李奇維本人有何影響,巴克爾可就不考慮了。
這時,會議室外等待的威爾遜等人魚貫而入,對著他問東問西。
威爾遜拉開眾人,一臉急切地問道:「布魯斯,感覺怎麼樣,是不是很興奮?」
「對了,有和對方提到我威爾遜的雲室吧。」
李奇維笑道:「放心,我說你是劍橋最牛的物理學家。」
眾人狂笑。
而他還不知道,自己的採訪,將會給華夏帶去驚濤駭浪般的震動。
(本章完)